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433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798953      Online Users : 2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334


    Title: 司馬遷與儒、道思想之關係───以《史記》為討論中心
    Authors: 鄧金城
    Contributors: 夏長樸
    鄧金城
    Keywords: 司馬遷
    史記
    太史公
    儒家
    道家
    黃老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6-05-06 15:56:58 (UTC+8)
    Abstract:   司馬遷思想指歸,自東漢班彪、班固父子非其「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後,歷代以來引發了諸多討論,不論是贊成或是反對的學者們,都想為司馬遷的學術思想找到一個定位點。本文對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嘗試著從司馬遷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思想淵源入手。
      司馬遷所處的時代,在政治上,由秦火之後的楚漢分裂進入大一統的漢家王朝;治術上則由秦代的法家政治轉為漢初的黃老政治,進而來到武帝的「外儒內法」;經濟上,休養生息七十年的富庶民生轉為平準、均輸的與民爭利;學術上,黃老盛行的景象在竇太后死後迅速反轉成儒術獨尊,這些急速變動的因素都對司馬遷產生衝擊;在思想淵源上,司馬遷承襲了世代史官的家族傳統,也深受父親思想教育的影響,以及從師友相益,個人行歷上得到多方的啟沃。本文即是從這樣的路徑上去探求司馬遷與儒、道思想的關係。
      司馬遷時代的道家,即是黃老思想,司馬遷對於黃老思想的了解非常透徹。黃老的政治哲學,強調「無為因循」,司馬遷曾給予高度讚揚,並以為這種治術是呂后、文帝時代仁德政治的基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並不以黃老的「無為」政治為其理想政治的終極目標,而是將「無為」視為實現仁德政治的過渡階段,並且以此來譏諷武帝多欲政治之失。司馬遷視漢初的「無為」政治是應時代所需之下的恰當產物,這正是符合黃老「時變」的精神。司馬遷對黃老治術的肯定,在於「時變」,而這個「時變」,也是司馬遷運用在人生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觀念。黃老思想中「貴柔守雌」、「因時而動」的人生哲學,深受司馬遷的肯定,在《史記》中我們看見司馬遷將這個思想闡發的非常徹底,他並且以這套思想做為他處世哲學的基礎,藉此來品評歷史人物榮辱成敗之因,以及避禍保身之道。司馬遷的黃老思想應是深受司馬談的影響,然而他與父親不同的地方是,父親把黃老視為是最高治術,而司馬遷卻將黃老視為是處世哲學的良方。
      司馬遷時代的儒學,已非孔子儒學原貌,而是摻雜各家思想後的雜家式儒學。司馬遷處於這個時代,其儒學必有這個時代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寫《史記》,是站在一個捍衛原始儒學為出發點的角度,來與當代變質的漢儒相對抗。司馬遷在《史記》中極力宏揚孔子的學術與理想,闡述《六藝》之義理與功用,其目的就是要實現孔子的王道政治,而這種仁德政治,才是司馬遷終極的政治主張。他自言《史記》是要紹繼《春秋》,因此《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太夫、善善惡惡的精神,就是《史記》的精神。我們可以說,《史記》就是司馬遷「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太史公自序〉),而依歸於儒家思想的「一家之言」。
      《史記》是一部論治之書,司馬遷以儒家思想做為政治理想,以道家思想做為處世哲學,論治國大道則尊儒,談個人禍福則行道;儒為體,道為用;儒不黜道,道不黜儒,才是司馬遷對儒、道思想真切的態度。班固站在他所處的東漢學術環境來譏評《史記》「論大道先黃老而後《六經》」的說法,於今日觀之,是頗值得商榷的。
    Reference: 一、《史記》相關專著(按書名首字筆畫排列)
    1.《太史公書義法》孫德謙 台北 台灣中華書局 1983。
    2.《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陳桐生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3。
    3.《史記三家注》漢•司馬遷撰 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台北 洪氏出版社 1974。
    4.《史記會注考證》日本•瀧川龜太郎 台北 洪氏出版社 1986。
    5.《史記評林》明•凌稚隆 台北 地球出版社 1992。
    6.《史記志疑》清•梁玉繩 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84。
    7.《史記探源》清•崔適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
    8.《史記博議》韓兆琦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
    9.《史記考索》朱東潤 台北 台灣開明書店 1987。
    10.《史記與詩經》陳桐生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11.《史記研究》張大可 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5。
    12.《史記研究粹編》張高評主編 高雄 復文出版社 1992。
    13.《史記論文選集》黃沛榮編 台北 長安出版社 1984。
    14.《史記文獻研究》鄭之洪 成都 巴蜀書社 1997。
    15.《史記文獻學叢稿》趙生群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
    16.《史記論稿》吳汝煜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86。
    17.《史漢論稿》徐朔方 上海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4。
    18.《史記管窺》程金造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5。
    19.《史記方法試論》游信利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8。
    20.《史記新論》白壽彝 北京 求實出版社 1981。
    21.《史記解題》吳福助 台北 國家出版社 1986。
    22.《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陳其泰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2。
    23.《史記、漢書比較研究》朴宰雨 北京 中國文學出版社 1994。
    24.《司馬遷評傳》張大可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
    25.《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周先民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
    26.《司馬遷研究》劉偉民 台北 文景書局 1975。
    27.《司馬遷與史記新探》張維嶽編 台北 崧高書社 1985。
    28.《司馬遷論稿》聶石樵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7。
    29.《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李長之 台北 里仁書局 1999。
    30.《司馬遷和史記》劉乃和編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7。
    31.《司馬遷與史記論集》歷史研究編輯部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2。
    32.《司馬遷與老莊思想》劉光義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2。
    33.《司馬遷的世界》鄭樑生編譯 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93。
    34.《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賴明德 台北 洪氏出版社 1983。
    35.《司馬遷思想研究》林雲龍 高雄 復文出版社 1984。
    36.《司馬遷與其史學》周虎林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0。
    37.《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王初慶等著 台北 洪葉出版社 2002。

    二、古籍(按經史子集四部順序排列)
    (一)、經部:
    易類
    《周易正義》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書類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詩類
    《毛詩正義》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韓詩外傳箋注》屈守元 成都 巴蜀書社 1996。
    禮類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春秋類
    《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春秋穀梁傳注疏》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 台北 世界書局 1989。
    孝經類
    《孝經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群經總義類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 台北 河洛出版社 1974。
    四書類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 大化書局 1989。

    (二)、史部:
    正史類
    《漢書》漢•班固撰 顏師古注 台北 宏業書局 1996。
    《後漢書集解》清•王先謙 北京 中華書局 1984。
    編年類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撰 元•胡三省注 台北 西南書局 1982。
    雜史類
    《國語》左丘明撰 韋昭注 台北 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1983。
    《戰國策》漢•劉向編 高誘注 台北 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1990。
    政書類
    《七國考》明•董說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
    目錄類
    《郡齋讀書志》宋•晁公武 台北 廣文書局 1967。
    《直齋書錄解題》宋•陳振孫 台北 廣文書局 1979。
    《越縵堂讀書記》清•李慈銘 上海 上海書店 2000。
    史評類
    《史通》唐•劉知幾 台北 世界書局 1988。
    《史懷》明•鍾惺 《叢書集成新編》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6。
    《文史通義》清•章學誠 台北 世界書局 1984。
    《二十二史考異》清•錢大昕 台北 樂天 1971。
    《二十二史劄記》清•趙翼 台北 樂天出版社 1980。
    《十七史商榷》清•王鳴盛 台北 廣文書局 1960。

    (三)、子部:
    儒家類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
    《新語》漢•陸賈 台北 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二冊)1972。
    《新書》漢•賈誼 台北 世界書局 1989。
    法家類
    《管子校正》清•戴望 台北 世界書局 1990。
    《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
    雜家類
    《墨子閒詁》清•孫詒讓 台北 世界書局 1986。
    《淮南子》漢•劉安撰 高誘注 台北 世界書局 1984。
    《論衡》漢•王充 台北 鼎文書局 2001。
    《風俗通義》漢•應劭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 1979。
    《吹劍續錄》宋•俞文豹 《宋人劄記八種》 台北 世界書局 1963。
    道家類
    《老子道德經注》晉•王弼 台北 世界書局 1991。
    《帛書老子》 台北 河洛出版社 1975。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 台北 世界書局 1989。
    《列子集釋》楊伯峻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
    《抱朴子》晉•葛洪 《叢書集成新編》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6。

    (四)、集部:
    別集
    《屏山集》宋•劉子翬 《四庫全書》珍本四集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3。
    《金聖嘆全集》清•金聖嘆 台北 長安出版社 1986。
    《方望溪先生全集》清•方苞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70。
    《安吳四種》清•包世臣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8。
    《龔自珍全集》清•龔自珍 台北 河洛出版社 1975。
    《可園文存》清•陳作霖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8。
    總集
    《全漢文》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
    《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編 台北 藝文印書館 1998。

    三、今人專書(按書名首字筆畫排列)
    1.《中國哲學史》勞思光 香港 中文大學崇基書局 1980。
    2.《中國哲學史》馮友蘭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3。
    3.《中國思想通史》侯外廬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
    4.《中國思想史》韋政通 台北 大林出版社 1981。
    5.《中國古代史》夏曾佑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4。
    6.《中國古代思想史》李澤厚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7.《中國經學史》馬宗霍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2。
    8.《中國經學史論文集》林慶彰編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2。
    9.《中國史學名著》錢穆 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95。
    10.《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杜維運、黃進興編 台北 華世出版社 1984。
    11.《中國儒學史》(先秦卷)王鈞林 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
    12.《中國儒學史》(秦漢卷)李景明 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
    13.《史林雜識初編》顧頡剛 坊本 1981。
    14.《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陳福濱編 台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1999。
    15.《四史評議》李景星 長沙 岳麓書社 1985。
    16.《先秦諸子繫年》錢穆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0。
    17.《先秦諸子導讀》徐文珊 台北 幼獅文化圖書公司 1993。
    18.《先秦儒學》錢遜 台北 洪葉出版社 1993。
    19.《先秦道家思想研究》張秋成 台北 台灣中華書局 1983。
    20.《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張運華 長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21.《先秦齊學考》林麗娥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2。
    22.《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林聰舜 台北 大安出版社 1991。
    23.《求是齋叢稿》鍾肇鵬 成都 巴蜀書社 2001。
    24.《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錢穆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89。
    25.《胡適文集》胡適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26.《秦漢史》錢穆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86。
    27.《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陳麗桂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7。
    28.《原始儒家考述》吳龍輝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
    29.《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李增 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
    30.《黃老學說與漢初治政平議》司修武 台北 學生書局 1992。
    31.《黃老之學析論》黃漢光 台北 鵝湖出版社 2000。
    32.《黃老學論綱》丁原明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7。
    33.《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陳鼓應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
    34.《飲冰室合集》梁啟超 上海 中華書局 1941。
    35.《經學史》日本•安井小太郎等著 連清吉、林慶彰合譯 台北 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6。
    36.《漢書導讀》李威熊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77。
    37.《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陳國慶編 台北 木鐸出版社 1983。
    38.《漢書藝文志問答》葉長青 台北 正中書局 1940。
    39.《漢代思想史》金春峰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
    40.《儒學大師董仲舒》魏文華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0。
    41.《儒學思想研究論文集》程發軔 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3。
    42.《董學探微》周桂鈿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9。
    43.《董仲舒與新儒學》黃樸民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2。
    44.《董仲舒與西漢學術》李威熊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78。
    45.《戰國史》楊寬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7。
    46.《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胡家聰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
    47.《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陳麗桂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6。
    48.《諸子考釋》梁啟超 台北 台灣中華書局 1957。
    49.《歷代名家評史記》楊燕起等編 台北 博遠出版社 1990。
    50.《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李學勤 台北 時報出版公司 1994。

    四、學位論文(按書名首字筆畫排列)
    1.《太史公思想研究》謝大寧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2。
    2.《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魏聰祺 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2001。
    3.《史記義例探微》梁文璿 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85。
    4.《史記引經考》魏聰祺 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1。
    5.《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阮芝生 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1973。
    6.《司馬遷春秋學》張添丁 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1985。
    7.《司馬遷述儒道法思想之研究》李寅浩 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85。
    8.《司馬遷、班固對先秦諸子之敘述與評價》李志文 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歷史高級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6。
    9.《司馬遷之諸子學》葉淳媛 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89。
    10.《司馬遷的歷史哲學》劉國平 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2。
    11.《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探究》陳玲華 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中文組碩士論文 1995。
    12.《司馬遷黃老理論之研究》鄭圓鈴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13.《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金利湜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14.《兩漢儒學研究》夏長樸 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74。
    15.《黃老評議》吳賢俊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
    16.《《經法》等佚書之思想研究》林素珍 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89。
    17.《戰國至漢初黃老學說的政治思想》郭應哲 台灣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 1996。
    18.《戰國末秦漢之際黃老學說之探討》高祥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
    19.《韓非之學歸本於黃老析探》陳伯适。 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0。

    五、期刊論文(按作者姓名首字筆畫排列)
    1.文崇一〈論司馬遷的思想〉 《大陸雜誌》 第24卷第10、11期 1962年5月6月。
    2.王叔岷〈司馬遷與黃老〉 《台大文史哲學報》 1980年第36期。
    3.王叔岷〈班固論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辯〉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第二冊》 1981。
    4.王叔岷〈論司馬遷所了解之老子〉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70卷第1期 1999年3月。
    5.王令樾〈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解讀〉 《輔仁學誌文學之部》第22期 1993年6月。
    6.王基倫〈孟子與史記之關係〉 《孔孟月刊》第24卷第3期 1985年11月。
    7.尤信雄〈弘揚儒學的功臣--司馬遷〉 《孔孟月刊》第18卷第1期 1979年9月。
    8.尤信雄〈司馬遷及其成就〉 《師大國文學報》 1986年第12期。
    9.田博元〈史記的思想性及藝術特色〉 《人文學報》 1995年10月第19期。
    10.沈剛伯〈秦、漢的儒〉 《大陸雜誌》第38卷第9期 1969年5月。
    11.阮芝生〈論史記五體體系關聯〉 《台大歷史學報》第6、7期 1979年12月,1980年12月。
    12.阮芝生〈伯夷列傳發微〉 《台大文史哲學報》第34期 1985年12月。
    13.阮芝生〈貨殖與禮義〉 《台大歷史學報》第19期 1996年6月。
    14.阮芝生〈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 《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 1996年11月。
    15.阮芝生〈滑稽與六藝〉 《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 1996年11月。
    16.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 《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 1999年6月。
    17.阮芝生〈司馬遷的心〉 《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 2000年12月。
    18.杜松柏〈史記所顯示的群經大義〉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3卷7期 1970年7月。
    19.李毓善〈史記「太史公曰」探析〉 《輔仁學誌文學之部》 1981年6月。
    20.汪惠敏〈司馬遷儒道思想之融合〉 《輔仁學誌文學之部》 1982年6月。
    21.李偉泰〈漢書論贊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002年10月。
    22.吳汝煜〈司馬遷儒道思想辨析〉 《人文雜誌》 1984年第3期。
    23.周虎林〈司馬遷的儒家思想〉 《孔孟月刊》第14卷第9期 1976年5月。
    24.林聰舜〈漢初黃老思想中的法家傾向〉 《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 1990年12月。
    25.易平〈劉向班固所見「太史公書」考〉 《大陸雜誌》第91卷第5期 1995年11月。
    26.易平〈張晏「史記」亡篇之誤新討論〉 《台大歷史學報》卷23 1999年6月。
    27.〈孔子之春秋與司馬遷之史記〉洪安全 《孔孟學報》 1977年9月。
    28.黃漢光〈黃老之學初議〉 《鵝湖月刊》第24卷第7期 1991年1月。
    29.傅武光〈司馬談之思想宗趣〉 師大國文研究所《中國學術年刊》第4期 1982年6月。
    30.曾聖益〈《漢書藝文志》述論之西漢學術疏義〉 政治大學《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0年。
    31.趙生群〈史記標題論〉 《大陸雜誌》第93卷第1期 1996年7月。
    32.戴君仁〈論賈誼的學術及其前後的學者〉 《大陸雜誌》第36卷第4期 1968年2月。
    33.魏聰祺〈史記老子列傳所呈現老子形象〉 《國教輔導》第36卷第5期 1997年6月。
    34.魏聰祺〈李陵案對司馬遷寫作史記的影響〉 《進修學訊》卷3 1997年6月。
    35.龐海珊〈從史記看司馬遷儒道思想〉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5期 1995年9月。
    36.羅文卓〈司馬遷的經學思想初探(上)〉 《建國學報》 2000年6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8891201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9120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Teaching]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6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