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參考書目
甲、中文書目
一、文件
1.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國國民黨七十年來組織之發展,台北:中央委員會第一組,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
2.──────────:黨的組織與任務,台北:中央委員會青年工作會,民國六十四年七月。
3.──────────:怎樣做好輔選工作,台北:中央委員會組織工作會編印,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4.──────────:中國國民黨永遠與民眾在一起,台北: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印,民國七十年二月。
5.──────────:中國國民黨黨務法規輯要,台北: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印,上、下冊,民國七十年六月。
6.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黨員的基本認識,台北:北區知青黨部編印,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7.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台灣省六十九年增額中央民意。
8.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總裁對組訓工作方法之指示。
9.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工會編:總裁重要號招及有關宣傳問題訓示集要,台北:中央文工會,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10.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工會:蔣主席對文化宣傳工作的提示(增訂本),台北:中央文工會,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11.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明德專案第一次會報記錄,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12.───────────:七十四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文宣檢討報告,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13.───────────:台灣省六十九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輔選工作報告,台灣省委員會編印,民國七十年五月。
二、書籍
1.趙永茂:台灣地方政治與地方建設的展望,高雄:德馨室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初版。
2.鐘泰德:選舉理論與實務,台北:幼獅書店,民國五十八年十月,初版。
3.郝玉梅:中國國民黨提名制度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出版。
4.張喜霖:競選成功要略,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出版。
5.陳義彥: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從民國六十九年恢復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探析,台北: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七月出版。
6.高應篤:中國選舉新制度,未出版。
7.鄒文海:台灣省地方選舉的研究,台北:環宇出版社,民國六十二年一月,初版。
8.陶百川:政治安全瓣,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二月出版。
9.陳義彥: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台北:德成書店,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出版。
10.漆敬堯:競選公共關係,台北:海天出版社,民國五十三年九月出版。
11.吳庚主編:選舉與政治參與,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民國七十年五月,初版。
12.傅仁?:台灣地方選舉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十八年五月,初版。
13.宋璽:中國國民黨政綱政策之演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出版。
14.彭懷恩:政治轉捩點的挑戰,台北:嵩山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初版。
15.楊志弘:執筆的手,台北:嵩山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初版。
16.李鴻禧、胡佛主編:成長的民主,台北:中國論壇社,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初版。
17.管歐:地方自治新論,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出版。
18.劉秋岳譯:西村勝彥等著,大眾傳播學導引,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出版。
19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二版。
20.祝基瀅:政治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初版。
21.項昌權:台灣地方選舉之分析與檢討,台北:商務書局,民國六十年五月,初版。
22.中央文物供應社編:國父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年八月,初版。
23.江炳倫等合譯,Samue1 P. Huntington原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六月,初版。
24.林水波、張世賢合著: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八月,初版。
25.張世賢:晚清治台政策,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六十八年九月,初版。
26.李亦園:文化與行為,台北:商務書局,民國六十二年,初版。
27.黃紀等譯:政治學名著精選,台北:洪流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一月,初版。
28.張潤書編譯: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一月,初版。
29.宋璽編著:中國國民黨政綱政策的演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初版。
30.謝金河等著:絕地大反政──三十年競選推銷策略總評,作者自印,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出版。
31.郎裕憲: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三日增額立法委員選舉中之選罷法,台北:政治大學選學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四年三月,初版。
32.李勝?:當代民族主義的危機──台灣自決論的研究與批判,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初版。
33.黃年:台灣政治發燒,台北:四季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五月,出版。
34.中國國民黨與中國現代化,台北:中央月刊社編輯出版,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二版。
35.呂亞力: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初版。
3?.易君博: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北:台灣省教育會,民國六十四年出版。
37.程全生:政黨與政黨政治,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六十五年出版。
38.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初版。
39.談子民:政黨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九月,上、下冊,修訂三版。
40.郎裕憲:選舉論叢(上、下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41.政策規劃的理論與實務,行政院研攷會編,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出版。
42.政策規劃與評估,行政院研攷會編,民國七十三年三月出版。
三、期刊文章
1.任德厚:功能論與西方科學思潮,台大政治,第二十五期,民國七十年十月,頁30-34。
2.───:政黨作用、社會環境與體系目標,摘自中央攷紀會主編,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出版,頁129。
3.李國雄,對年底增額立委選舉的體認,摘自公職人員選舉言論選輯第四輯,中央選舉委員會編印,七十三年五月出版,頁2。
4.八十年代社論,八十年代週刊,第二十七期,民國七十四年八月二日出刊,頁2。
5.新聞學研究第四集,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出版,頁381。
6.袁頌西:大衛‧伊斯頓之系統論,思與言,第六卷,第六期,民國五十八年。
7.陳義彥: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文化之研究:從籍貫、住區及學院三項因素探析,政治學報,第七期,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出刊,頁239。
8.彭堅汶:選舉與發展中的民主政治,時報雜誌,第四十八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二日出刊,頁6。
9.林水波:家庭在政治社會中的角色,思與言,第十一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出刊,頁29-34。
10.袁頌西:政治動員的限制,憲政思潮,第二十三期,民國六十二年七月,頁116。
11.柴松林:面對什麼樣的主人,時報雜誌,第二百零一期,民國七十二年十月,9-20。
12.魏鏞:民意形成與選舉行為:關於研究方向與理論模式的幾點意見,政治學報,第六期,中國政治學會出版,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頁433。
13.陳義彥:我國選舉行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第二十三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五年三月,頁22。
14.劉銘:七十四年底選戰總評,縱橫週刊,第三十三期,民國七十五年一月,頁10。
15.呂亞力著、蕭明摘譯: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聯合月刊,第四十七期,民國七十四年六月,頁13。
16.祝基瀅:大眾傳播與公共政策,中國行政,第三十八期,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出版,頁6-7。
17.黃泰誠:從政黨政治的功能看黨政關係,摘自: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中央攷紀會主編,中央文物供應社印行,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出版,頁189。
18.彭芸:傳播與政治說服,新聞學研究,第三十四集,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印行,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出版,頁251。
19.祝基瀅:大眾傳播與民主政治,同上,頁231。
20.彭芸:政治傳播的理論發展與研究重點,中華學報,第十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出版,頁47。
21.陳全:選舉的大戰略──區隔策略法,八十年代週刊,第十四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出刊,頁43-46。
22.黨外消息,八十年代週刊,第八期,民國七十四年十月三日,頁61。
23.吳翔宇:黨外消息那裡來,雙十園週刊,第二十期,民國七十四年四月,頁34。
24.本刊採訪組:黨外的春風專案──檢討選舉座談會,八十年代週刊,第十三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頁51。
25.龍在天:剖析黨外十大文宣策略,雙十園週刊,第五十五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頁42-44。
26.江炳倫:我國政黨政治的現況與未來,中國論壇,第二百四十七期,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十日,頁15。
27華宣宣:選舉與宣傳、大漢風,第六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五年一月,頁23。
28.林照雄,中長程計畫作業實務,研攷月刊,第一百零四期,民國七十四年十月,頁55。
29.鍾起岱:策定政策計劃的方法,研攷月刊,第八十四期,民國七十三年二月,頁46-47。
30.曹俊漢:公共政策執行模式之研究,美國研究,第十五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四年三月,頁63-65。
31.廖永靜:論政策規劃的有效性條件,研攷月刊,第九十八期,民國七十四年四月,頁59。
32.歐陽不名:黨內外文宣殊死戰,縱橫週刊,第十七期,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十四日,頁26。
33.董哲君:關中「XYZ計劃」的觀察,民主平等週刊,第三期,民國七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頁22。
34.洪金珠:與關中談基層黨務與選舉,時報雜誌,第二百六十三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頁31。
35.鄭傳賢:國民黨省黨部之文宣奇兵,雙十園週刊,第四十一期,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十三日,頁17。
36.柯三吉:政策評估在公共行政上的應用,中國行政,第三十七期,民國七十三年七月,頁25。
37.曹俊漢:公共政策之評估及其決策過程上的限制:運作模式與美國之經驗研究,美國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二年三月,頁39-57。
38.吳定:公共政策影響評估標準之研究,中央登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第三次社會指標研討會論文,民七十二年二月,頁4。
39.詹志宏:政策評估的困境與理論之探討,研攷月刊,第八十四期,民國七十三年二月,頁54。
40.曹俊漢:對黨員意見反映的觀察,雙十園週刊,第二十八期,民國七十四年六月十六日,頁16。
41.康寧祥:終外在這次選舉中得到什麼,政治家週刊,第一百三十四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七日,頁16。
42.柯明:國民黨與速食麵,縱橫週刊,第二十八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頁6。
四、學位論文
1.彭錦鵬:韓廷頓政治發展理論,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2.王端正:台灣地方選舉政黨輔選宣傳方式及其效果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年七月。
3.葛永光:中日韓政類比較研究──政治系統的功能分析,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4.謝登旺:選舉與政治穩定之探討──六十六年桃園地方選舉個案研究,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5.張讚國:鄉村居民傳播行為與政治參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6.袁新勇:各類傳播對台灣農民投票行為之影響,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二年七月。
7.曾孟琮:我國優生保健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8.游盈隆:系統取向與投票行為──民國六十九年台北市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五、報紙及其他
1.聯合報,民國七十四六月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
2.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四年六月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
3.自立晚報,民國七十四年六月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
4.中央日報,民國七十四年六月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
5.台灣省家庭計劃研究所,魏鏞主持研究,我國國民之現代化過程與投票行為,中央日報,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九日,版二。
6.林聖芬:談本次選舉的意義及特色,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版二。
7.政治參與與選舉座談會記錄,該座談會記錄,該座談會由中國政治學會、高雄市政府及民眾日報合辦,民國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在高雄市舉行。
8.柴松林:公民想見調查,由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委託,於七十四年八月至九月調查完成,以台灣省為調查範圍。未發表。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9.───:各種公職選舉本黨候選人提名制度之研究,由中央組工會委託,未出版,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10.華力進:台灣地區公民政治參與之調查研究──(一)台灣地區公民投票參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
乙、西文書目
一、書籍
1 . Almond, G.A., and Verba, S. The Civic culture. Princeton, New Jerc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2. ───, arid Poruell, G.B., Jr.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0.
3. ───, and Poruell, G.B., Jr. Comparatin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8.
4. Anderson , J. E. Public Policy- Making.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5 .
5. Dror, Y. Design for Policy Sciences . New York: Elserier North Holland, Inc., 1980 .
6. Dror , Y. Public Policy Making Reexamined . San Francisco: Chandler Publishing. Co ., 1968.
7. Dauis , Keith. Human Relations at work: The Dynamics of Organijation Behavior . New York: McGraw- Hill , 2nd. ed., 1967.
8. easton , David.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Alfored A. Knopf, Inc., 2nd. ed., 1953.
9 .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u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10. Jones, C.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 North Scituate, Mass.: Duxbury Press, 1977 .
11. Kast, F.E., and Rosenzweig , J. E. Organiyation and Mangement: A System Approach . New York: McGrow- Hill, 2nd. ed., 1974.
12 . Pye, Lucian W.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Deuelopment. Princeton,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13. Ranney , Austin,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The Dryden Press, 2nd. ed., 1975.
l4. Nakamura, R.T. & Smallwood , Frank,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atation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75 .
二、期刊文章
1. Elmore , R. F . Backward Mapping: Implematation Reaearch & Policy Decision ,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 Vol. 94 , No.4 1979 - 1980, PP . 601-607 .
2. etzioni, A. Mixed Scanning: A Third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m", Vol.27, No.5, 1967. PP.221-222.
2. Forester, J. Bounded Rationality & the Politics of Muddling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m", Vol. 44, No.1, 1984, PP.23-24.
4. Lerman, A. National Elite and Local Politician in Taiwa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m, Vol. 71. 1977, P.l406.
5. Maynty,R. The conditions of effectine Public Policy: A New Chanllenge for PolicyAnalysis, Policy & Politics, Vol.11, No.2, 1983, PP.l23-143.
6. Limblom, C.E. The science of of Mudding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m VCol.l9, No.2 1959, PP.79-82.
7. Sears, David. O. Political Behavior, Gardnen Lindyey & E. Aronson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ology, Vo.II(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PP.279-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