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098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451/144438 (79%)
造访人次 : 51289055      在线人数 : 7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0985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985


    题名: 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主義思潮. (一八九五-一九一三)
    作者: 萬麗鵑
    贡献者: 張玉法
    萬麗鵑
    日期: 1987
    上传时间: 2016-05-04 17:18:35 (UTC+8)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二章 社會主義思想的由來………七
    第一節 中國大同社會思想的承續………八
    第二節 近代西方社會主義思想的演變………一三
    第三節 清末西學的輸入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一九
    第四節 留學生傳播新思想………二四
    第三章 民生主義的形成與內涵………四九
    第一節 清季農業社會的轉型與隱憂………五0
    第二節 由社會革命著手解決民生問題………五四
    第三節 民生主義理論的闡揚──土地與資本………六0
    第四章 其他各派社會主義的理想與實際………八七
    第一節 中國知識界對各派社會主義的探索………八八
    第二節 公有共產經濟原則及其修正………九七
    第三節 社會主義革命的進行步驟………一0三
    第四節 建構理想社會………一一二
    第五章 時論對社會主義的批評………一四三
    第一節 社會主義革命是否必要………一四三
    第二節 建構理想社會的困境………一四八
    第六章 結論………一五一
    參考書目………一六五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日文部分
    (一)報刊
    天討,民報第十二號增刊,一九0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天義,東京,光緒三十三年-三十四年。
    天鐸報,上海,民國元年,一、四、五、七月。
    民立報,上海,宣統二年-民國二年。
    民報,東京,光緒三十一年-宣統元年。
    民聲(第一期至三十三期合訂本),香港,龍門書店,一九六七年。
    民權報,上海,民國二年。
    江蘇(月刊),東京,光緒二十九年-三十年。
    社會黨日刊,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以下簡稱黨史會)原件。
    東方雜誌,上海,光緒二十九年-民國三十七年。
    浙江潮(月刊),東京,光緒二十九年。
    國民日日報彙編,台北,黨史會影印本,民國五十七年。
    清議報,橫濱,光緒二十四年-二十七年。
    黃帝魂,台北,黨史會影印本,民國五十七年。
    湖北學生界,東京,光緒二十九年。
    新世紀(週刊),巴黎,一九O七年-一九一0年。
    新民叢報(半月刊),橫濱,光緒二十八年-三十三年。
    萬國公報,上海,同治十三年-光緒三十二年。
    漢幟(月刊),東京,光緒三十二年。
    譯書彙編,東京,光緒二十六年-二十七年。
    警鐘日報,上海,光緒三十年三-十二月。
    蘇報,上海,光緒二十九年。
    (二)專書
    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丁守和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小野川秀美著,林胡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大原社會研究所編,日本社會主義文獻,東京,同人社書店,一九一五年。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組編,中國大同思想資料,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六年十一月。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國父年譜,增訂本,台北,民國五十八年。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吳稚暉先生全集,民國五十八年。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李石曾先生文集,台北,民國六十九年。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張靜江先生文集,民國七十一年。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國父全集,六冊,台北,民國四十六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無政府主義和中國社會黨,江蘇,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二編,台北,民國五十一年至五十四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年。
    王文甲,中國土地制度史,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五十四年。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四年。
    王遽常,嚴幾道年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
    元冰?,清季革命與君憲的論爭,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方覺慧注解,老子道德經解,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五十年。
    文史資料出版社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六集,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文史資料出版社編,回憶辛亥革命,北京,新華書店,一九八一年。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史華慈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甘友蘭、鄭樞俊,社會主義運動史,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十六年。
    石錦,中國現代化運動與清末留日學生,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研究論文,民國六十年。
    朱浤源,同盟會的革命理論-「民報」個案研究,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赤塚忠等著,張昭譯,中國思想史,台北,儒林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何休注,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十二卷,收在王雲五編,四部叢刊正編。
    何烈,厘金制度新探,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六十一年。
    吳相湘,民國百人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二冊,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吳相湘編,中國現代史叢刊,六冊,台北,正中、文星,民國六十三年。
    岑學呂編,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台北,文星影印,民國五十一年。
    李國祁等,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李又寧、張玉法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四年。
    李邁先譯,西洋近世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
    李樹青,蛻變中的中國社會,台北三人行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七月。
    宋教仁,我之歷史,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一年。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克拉姆尼克(Issac Kramnick)、華特金士(Frederick M. Watkins)著,張明貴譯,
    意識型態的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克魯泡特金,巴克譯,我底自傳,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四年。
    克魯泡特金,巴克譯,麵包與自由,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四年。
    克魯泡特金,天均等譯,無政府主義,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六年。
    克魯泡特金,帕米爾編輯部譯,互助論,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九年。
    呂芳上,朱執信與中國革命,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六十七年。
    沈雲龍,中國共產黨之來源,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林代昭、潘國華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影響的傳入到傳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
    周弘然,中國民主思想運動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十三年。
    周策縱著,楊默夫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言心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金耀基等,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五十五年。
    洪業,洪業論學集,台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上海,生活書局,民國三十六年。
    胡漢民,胡漢民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胡繩武、金沖及,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姜義華,社會主義學說在中國的初期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韋政通,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台北,水牛圖書出版,民國七十五年。
    翁之鏞,中國經濟問題探原,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三年臺六版。
    孫中山先生與辛亥革命,二一冊,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年。
    孫毓棠,汪敬虞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一八四0~一八九五,第一、二輯。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孫常禕輯,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
    浦薛鳳,西洋政治思潮,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八年臺七版。
    高放,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北京,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宮崎滔天著,宋越倫譯,三十三年落花夢,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徐復觀等著,知識份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徐高阮,中山先生的全面利用外資政策,台北,民國五十二年五月。
    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
    馬超俊編,中國勞工運動史,五冊,台北,中國勞工福利出版社,民國四十八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十五年臺一版。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一年三版。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十九年。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冊,民國元年至十四年,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0年。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六七年。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解,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影印,民國五十二年。
    張文伯,吳敬恒先生傳記,台北,黨史會,民國五十三年。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年。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十冊,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張玉法編,晚清革命文學,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十年。
    張玉法編譯,現代中國史,台北,經世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中研院近史研所,民國七十四年五月。
    張君勱,社會主義思想運動概觀,台北,張君勱先生獎學金基金會,民國六十七年。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
    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張朋園、李恩涵,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自強運動,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張?、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新華書店,一九六0年。
    張溥泉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集,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年。
    張繼,張溥泉先生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十一年。
    張靜廬,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上海,群聯出版社,一九五四年。
    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章炳麟,民國章太炎先生炳麟自訂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
    章炳麟,章氏叢書,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再版。
    章開況,林增平主編,辛亥革命(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0年。
    陳固亭,國父與日本友人,台北,幼獅書店,民國五十四年。
    陳登元,中國土地制度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陳萬雄,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十三年。
    馮自由,革命逸史,五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四十二年。
    湖北省歷史學會編,辛亥革命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舒新城,中國留學史,台北,中國出版社,民國六十二年。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
    黃遠庸,遠生遺著,台北文星影印,民國五十一年六月。
    崔書琴,孫中山與共產主義,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十三年二月。
    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四十九。
    楊幼炯,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
    楊家駱主編,隋唐子書十種,台北,世界書局影印,民國五十一年。
    楊愷齡,民國李石曾先生煜瀛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
    楊愷齡,民國張靜江先生人傑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年。
    雷岱爾著,鄭學稼譯,社會主義思想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六年。
    董仲舒,春秋繁露,收在王雲五編,四部叢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
    費孝通著,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影印本,出版時地不詳。
    葛洪,抱朴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入年。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一九八三年。
    褚民誼,褚民誼最近言論集,上海,大東書局,民國十八年。
    蔡元培,蔡元培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四冊,台北,學術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蔣永敬,現代史料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
    蔣永敬,近代人物史事,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
    蔣永敬,中國歷代思想家-孫中山,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台北商務印書館。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上海,中華書局,民國二十八年。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京華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劉師復事略,毛筆抄件,黨史會藏。
    劉師復,劉師復文集,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八年。
    穎之編著,中國近代留學史,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八0年。
    魏源,海國圖志,台北,成文影印,民國五六年。
    譚嗣同著,章立齋校,譚瀏陽全集,台北,文海影印,民國五十一年。
    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香港,中國學社,民國五十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蕭公權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蘇曼殊,蘇曼殊全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五十六年。
    嚴中平等編著,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北京,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七年三版。
    (三)論文
    王德昭,「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分析研究」,吳相湘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二集,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三年。
    王德昭,「同盟會時期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分析研究」,收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一集。
    王爾敏,「商戰觀念與重商思想」,收在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三版。
    王業鍵,「近代中國農業的成長及其危機」,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七期,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王樹槐,「清季的廣學會」,中研院近史研集刊,第四期,上冊,民國六十二年。
    史扶鄰(Harold Z. Schiffrin),「孫逸仙的政治作風:堅持目的與靈活運用」,孫中山與辛亥革命,中冊。
    平野義太郎,「中國革命報『天義』?日本????發刊-日中?初期社會主義?交流」,附於天義(影印本),東京,大安株式會社,一九六六年。
    石錦,「清末自強觀的內容、分野及其演變,一八四0-一八九五」,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民國七十一年。
    石錦,「早期中國留日學生的活動與組織(一八九八-一九0一)」,思與言,第六卷,第一期,民國五十七年。
    永井算己,「社會主義講習會?政聞社」,東洋學報,第五十一卷,第三號,一九六八年十二月。
    安嘉芳,「新世紀之始末及其言論之分析」,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七月,打字油印。
    余英時,「意識型態與中國現代思想史」,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十一日至十六日。
    貝馬丁,「劉師復與中國,無政府主義」,香港,民聲(第一期至三十三期合訂本)。
    李陳順妍,「晚清的重商主義運動」,中研院近史研集刊,第三期,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李書華,「李石曾先生家世及少年時代」,傳記文學,第二十四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四年。
    李書華,「辛亥革命前後的李石曾先生」,傳記文學,第二十四卷,第二期,民國六十四年。
    李國祁,「甲午戰後至抗戰以前我國民族主義的發展」,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二冊,民國七十年。
    吳相湘,「江亢虎與中國社會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三集。
    周佳榮,「蘇報與清末政治思潮」,香港,昭明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邱榮舉,「晚清政治思想界裏的彗星-譚嗣同」,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民國六十九年。
    林能士,「京津同盟會與辛亥革命」,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二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八年。
    林維紅,同盟會時代女革命志士的活動(一九O五-一九一二),台大史研所碩士論文,打印本,民國六十三年。
    施樂伯、于子橋「民國初年社會主義的概念和發展的趨向」,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二冊,民國七十年八月。
    胡秋原,「由俄羅斯之虛無主義到共產主義」,大陸雜誌,第五卷,第四期,民國四十四年。
    洪德先,「辛亥革命時期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土論文,民國七十三年六月,打字油印。
    洪德先,「辛亥革命前的世界社及無政府主義思想」,食貨復刊,第十三卷,第二期。
    俞忠烈,「民國初年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劉師復與『民聲』」,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六月,打印本。
    徐道鄰,「王充論」,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二版。
    殷海光,「中國現代化的問題」,彭懷恩、朱雲漢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陳仲玉,「太平天國的婦女政策」,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郭廷以,可近代西洋文化之輸入及其認識」,彭懷恩、朱雲漢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民國六十九年。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期,下冊,民國六十一年十二月。
    郭正昭,「從演化論探析嚴復型危機感的意理結構」,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七期,民國六十七年。
    郭正昭,「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科學化運動」,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一輯,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張玉法,「章炳麟」,王壽南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
    張玉法,「民初政黨的調查與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五期,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張玉法,「同盟會時代的革命宣傳」,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二期,民國六十三年。
    張玉法,「興中會時期的革命宣傳」,女師專學報,第四期,民國六十二年。
    張朋園,「梁啟超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及中國現代化的見解」,食貨月刊,第三卷,第十期。
    張朋園,「清末民初的知識份子」,思與言,第七卷,第三期,民國五十八年。
    張朋園,「辛亥革命時期領袖群的進取與保守」,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四卷,第七期,民國六十年。
    張朋園,「廣智書局一九0一~一九一五」,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二期,民國六十年。
    張朋園,「時報--維新派宣傳機關之一」,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四期,上冊,民國六十二年。
    張朋園,「梁啟超之迎拒虛無主義」,大陸雜誌,第三十八卷,第六期,民國五十八年。
    陳福霖,「社會主義與單稅法-廖仲愷在廣東」,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二冊,民國七十年八月。
    葉秀珍譯,「梁啟超與孫逸仙」,中山社會科學譯粹,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第一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五年九月。
    楊天石編,「社會主義講習會資料」,中國哲學,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七九年。
    賈世杰(Don C. Price),「俄國與辛亥革命之起源」,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三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台北,民國六十二年。
    葛立格(K.N. Gragg),「孫逸仙先生-世界的公民」,孫中山先生與辛亥革命,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蔣永敬,「同盟會民報的言論與辛亥革命」,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二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劉鐵虎譯(James D. Forman著),「無政府主義」,近代主義透視,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盧健榮,「從役物到順化-自然思想的分析」,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二、西文部分
    Baumer, Franklin L., Modern European Thought-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deas, 1600-1950,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 N.Y., 1977).
    Bernal, Martin, "The Triumph of Anarchism over Marxism, 1906- 1907." in Wright,
    Mary C.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rase, 1900-1913. New Haven: Yale Univ., 1968.
    Bernal, Martin. Chinese Socialism to 1907. Ithaca, New York: Cornel l University Press, 1976.
    Bianco, Lucien, The Orig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 1971.
    Cantlie and Johnes, San Yat-Sen and the Awakening of China. London: 1912.
    Chang, Chung-tung, ``Dr. Sun`s Principle of Livelihood and American Progressivism,`` American Studies , Vol. 11, Nos. 2-3, Sep. 1981.
    Chang, Yu-Fa. "The Effects of Western Socialism on the 1911 Revolution in China," M.A. 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70.
    Cheng, Shelley Hsien. ``The tung-meng-hui: Its Organization, Leadership and Finances, 1905-1912," Ph. D. Dissert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62.
    Christenson, Alan Reo M. (eds.), Ideologies and Modern Politics.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71.
    Dirlik, Arif and Krebs, Edward S. "Socialism and Anarchism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7, No. 2, (April, 1981).
    Ebenstein, William, Today`s ISM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1980.
    Fairbank, John K., Reischauer, Edwin O., East Asi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Boston & Tokyo, 1968.
    Feuerwerker, Albert, The Chinese Economy, 1870-1911. Ann Arbor Michigan Univ., 1969.
    Feuerwerker, Albert, and Rhoads Murphy, Mary C. Wright (eds.), Approachs to Modern China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1967.
    Fried, Albert & Ronald Sanders, Socialist Thought, A Documentary History.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1964.
    Furth, Charlotte (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Gasster, Michael .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9.
    Gray, Jack (ed.). 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tical For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Grieder, Jerome B.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 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7-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Hsiao, Kung-Chuan. A Modern China and a New World Kang Yu-wei, Reformer and
    Utopia, 1858-1927.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5 .
    Hs?, Immanuel C.Y.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Jansen, Marius B., 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 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ess, 1954.
    Joll, James, The Anarchis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 1980.
    Krebs, Edward Skinner. "Liu Ssu-Fu and Chinese Anarchism, 1905-1915," Ph. D. Dissert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77.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Ann Arbor, Michingan. 1982.
    Kwok, D.W.Y.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t, 1900-195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5.
    Kwok, D.W.Y. "Anarchism and Traditionalism: Liu Shih-Pei, "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ol. IV, No.2 (December, 1971).
    Levenson, Joseph R.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 A Trilog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5.
    Li, Yu-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ism into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Lindholm, Richard W. and Lin, Sein (ed.), Henry George and Sun Yat-Sen: Appl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ir Land Use Doctrine. (Century of Progress and Pover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1977.
    Perkins, Dwight 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Price, Don C. Russia and the Root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96-1911.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Rosenthal, Herbert H., "Sun Yat-Sen and Henry George : A Reassessment," American Studies , Vol. 13, No. 3, Sep. 1983.
    Scalapino, Robert A. and Schiffrin, Harold Z. ``Early Socialist Currents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Sun Yat-sen Versus Liang Ch`i-ch`ao",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Vol. XVIII, No. 3 (Ma y, 1959).
    Scalapino, Robert A. and George T. Yu. The Chinese Anarchist Move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61.
    Schiffrin, Harold Z.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70.
    Schiffrin, Harold Z., ``Sun Yat-sen`s Early Land Policy,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Equalization of Land Right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19,No. 6, Aug. 1957.
    Shen, T.H. Agricultural Resources of China. Ithaca : Cornell Univ. Press, 1951.
    Tan, Chester C.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 Doubleday and Company Inc., 1971.
    Tang, Leang-li, 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n, Inc., 1975.
    Wakeman Jr., F. and C. Grant (eds.).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75.
    Wang, Y.C.,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 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69.
    Wilbur, C. Martin.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New York: Ca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Willson, David Harris, A History of England. Hinsdale, Illinoi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72.
    Wright, Mary C.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29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36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