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04718      Online Users : 8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359


    Title: 中共黨內鬥爭與領導體系關係之研究
    Authors: 劉增利
    LIU, ZENG-LI
    Contributors: 趙建明
    劉增利
    LIU, ZENG-LI
    Date: 1992
    1991
    Issue Date: 2016-05-02 15:22:05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係以中共黨內鬥爭與高層領導結構間的互動關係為研究主題,探究黨內鬥爭對其領導結構的形成、鞏固與變遷等所產生之影響,進而分析在不同的領導類型中,黨內鬥爭是否也因領導類型的不同而展現不同的鬥爭動機、形式、方法與結束。本論文首先釐清黨內鬥爭在中共政治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此涉及鬥爭概念的界定問題,首章第一節乃透過對馬克思、毛澤東鬥爭觀點的探源,並借用衝突理論原理以對照中共之鬥爭理論,基本上黨內鬥爭具有轉移政治權力和驗證思想正確性的雙重角色,權力得失與思想正確與否之關鍵,在於鬥爭是成是敗。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1.馬克斯、恩格思著,共產黨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九月六版)
    2 .馬克斯、恩絡思著,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五月)。
    3.馬克斯、恩格思著,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4 .馬克斯、恩格思著,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八月)
    5 .馬克斯、恩格思著,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
    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一年四月)。
    7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四月)。
    8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一九七四年七月,複印本)
    9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二輯(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一九七四年七月,複印本)
    10.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三輯(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一九七四年七月, 複印本)。
    11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四輯, 國際關係研究所複印本(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一九七四年七月)
    12.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1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
    1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
    1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六月)。
    16.楊君實、杜念中編,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臺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17. Alan. C. Issak 著,朱堅章主譯,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臺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18.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臺北:幼獅文化,一九八三年)。
    19.李亦園、楊國樞文崇一編著,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七十四年初版)
    20 .黃光國、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臺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七年)
    21.楊國樞、文崇一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
    22.李超宗,新馬克斯主義思潮(臺北:桂冠,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23. Robert L. Heilbroner 著,易克信、杜章智譯,馬克思主義贊成與反對(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24.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再版)。
    25.江炳倫,政治發展的理論(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25. Robert A. Dahl 著,易君博譯,現代政治分析(臺北:幼獅市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五月,五印)。
    27. 嚴家其、高皋合著,文革十年史(臺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二月)。
    28. 張敬文編,共匪政治問題論集(臺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六月)。
    29. 姚孟軒編,匪黨內部鬥爭問題論集(臺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四月)。
    30. 嚴家其,首腦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31.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四版)。
    32. Fred I. Greenstein 著,朱堅章主譯,政治典人格(臺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33.郭華倫編,中共問題論集(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增定本)
    34.郭華倫,中共史論, 第一、二、三、四冊(臺北:國際關係研究所六十二年六月,增訂版)。
    35. Al an Engel 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年三月)。
    36.高永先,毛澤東以後中共權力繼承之分析(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37.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八版)。
    38.司馬長風,中國現代史綱(香港:波文書局,一九七八年,增定本)。
    39.鄭學稼,從文革到十一大(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40.郭華倫、桑原壽二等著,十大後之中共(臺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41 .李英明,馬克思社會衝突論(臺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八十年六月)。
    42.中共權力鬥爭真象—原始資料彙編之七(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一月)。
    43.劉少奇問題資料專輯(臺北:國防部情報局,民國五十九年十二月)。
    44.中共機密文件彙編(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45.尹慶耀,從馬克斯、列寧到毛澤東(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46.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集賢社,一九八五年八月二版)。
    47.方長梧編,社會科學簡明辭典(臺北:唐山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
    48.馬克思著,伊海宇譯,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49. 袁悅編,林彪事件原始文件彙編(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
    二、期刊、論文、文件
    1 .楊國樞,「線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一十五巷,第一十一期。
    2 .李英明,「卡爾.巴柏對辯證法的批評」中國大陸,二?四期(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3 .李英明「論中共意識形態」,共黨問題研究(臺北:調查局,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第十三卷,十二期。
    4 .韋玉莉「毛澤東的意識形態危機」(上),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六卷,第十一期(臺北:調查局,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
    5 .韋玉莉「 毛澤東的意識形態危機」(下),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六卷,第十二期(臺北:調查局,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6. 俞雨霖,「文革時期中共的軍人與政治」(上),東亞季刊十九卷,第一期(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國七十六年七月)。
    7 .俞雨霖,「文革時期中共的軍人與政治」(下),東亞季刊十九卷,第二期(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8.俞雨霖,「中共黨內思想鬥爭的根源與現況」中國大陸,第二二九期(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九月)。
    9.俞雨霖,「中共軍權動向與胡耀邦接班態勢評估」中國大陸,第二二八期(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10. 徐立功,「中共內部權力鬥爭與胡趙體制的建立」,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二卷,第十期(臺北:法務部調查局,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11.鄒一清「中共對高、饒聯盟之鬥爭」,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一卷,第十期(臺北:調查局,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12.蔡國裕,「毛澤東攘奪中共權力--毛澤東與國際派的鬥爭」(上),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六卷,第八期(臺北:調查局,民國七十九年八月)。
    13.蔡國裕,「毛澤東攘奪中共權力--毛澤東與國際派的鬥爭」(下),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六卷,第九期(臺北:調查局,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14.鄒一清,「毛澤東鬥死彭德懷」,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二卷,三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五年三月)。
    15.「彭德懷在黨的八屆八中全會上的發言」,匪情年報(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一九六七年)。
    16.鄒一清,「毛共藉名文革鬥倒劉鄧派」,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17.鄒一清,「毛共紅衛兵立亂」,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二卷,第十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18 .王章陵,「論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共黨問題研究,第九卷,第九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19.姚孟軒,「鄧小平復出後的中共政治情勢」,問題與研究,第十六卷,第十二期 (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六年九月)。
    20.方雪純,「胡趙黨政分工的前途」,匪情月報,第二六卷,第七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三年一月)。
    21.邢國強,「中共整黨問題之評析」,匪情月報,第二十六卷,第五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22.郝致誠,「鄧小平體制的誕生及其接班問題」,匪情月報,第二十六卷,第八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23.徐立功「 從鄧小平文選探討華鄧鬥爭的史實」,共黨問題研究, 第九卷, 第九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24.張鎮邦,「中共的繼承問題」,匪情月報,第二六卷,二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25.董旭生,「中共高層鄧陳各派實力的新衍化」,中國之春,第七十三期(美國:紐約,一九八七年二月)。
    26.中共「十大」通過之「中國共產黨章程」,紅旗, 第九期 (北京: 一九七三年九月)。
    25.姚孟軒,「從江青事件看中共變局」,匪情月報,第十九卷, 第七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27.張鎮邦,「對中共偽五屆人大之剖析」,問題與研究,第十七卷,第七期 (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民國六十七四月)。
    28.「中共中央關於四人幫事件之首次通知」,匪情月報,第二一卷, 第十期(臺北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29.張競立,「中共平反鬥爭的發展」,匪情月報,第二一卷,第十二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30.龍飛,「評析中共設置顧問制度之意圖」,匪情研究,第二四卷, 二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年二月)。
    31.拳鼓,「共匪正式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研析」,匪情研究,第二二卷,第一期(臺北:情報局,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32.李久羲,「中共大後權力結構析評」,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 第十二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33.劉育民,「一九八?年代後期中共軍人在政治權力結構中之角色」,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第九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34.孔德亮,「從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看胡耀邦下臺」,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第四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35.懷遠,「共匪反右派鬥爭與大陸抗暴運動」,問題與研究,第二卷,第六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會,民國四十六年九月)。
    36.「中共整黨整風座談會紀要:當前中共整黨之前因後果」,問題與研究,第二三,卷,第三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十日)。
    37.「王洪文、張春懦、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一)」,匪情月報,第二十卷,第二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38.姚孟軒,「從江青事件看中共變局」,匪情月報,第十九卷,第七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39.吳安家,「毛澤東死後中共意識形態的演變」,匪情月報,第二六卷,第十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40.尹慶耀,「馬克斯主義思想的三大支柱」,共黨問題研究,第九卷,第十二期(臺北:調查局,民間七十三年十二月)。
    41.曾永賢,「從權力分配、權力轉移、政策動向看鄧胡趙體制」,匪情月報,第二五卷,第十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42.蘇嘉宏,「派系模式於中共研究之適用性」,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第十期(臺北:情報局,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43.趙穗生,「科學地認識中國大陸政治」,中大陸研究,第三三卷,第一期(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七月)。
    44.「從彭德懷的失敗到中國赫魯曉夫的破產」,紅旗雜誌,第十三期,一九六七年八月十七日。
    45.「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要文獻選輯(下)(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九月)。

    貳、英文部分
    一、書籍
    1. Kenneth R. Hocver, The Elements of Social Scientific Thinking, 3r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4).
    2. Ralph Miliband, Marxism and Politics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3. Frank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4. Lewis A. Coser,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6).
    5. Ralf Danrendor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1959).
    6. Alert P. Liu, Political Culture & Group Conflict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 Clio books, 1976) .
    7. Kenneth Lieberthal &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8. Davi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53).
    9.Immannuel WaI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
    10. Lucian W. Pye, Aso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 1966).
    11.Lucian W. Pye ,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 Oelgeschlager, Guan & Hain, Publishers, Inc., 1981) .
    12.Lucain W. Pye, The Dynamics of Factions and Consensus in Chinese Politics: A Model and Some Proposition of Power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 Inc., 1972).
    13.Lucian W. Pye ed.,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14.Thomas R. 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N. J. Prentice-Hall Inc., 1978).
    15. Leonard Binder, ed.,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16. Max Webber,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slated by A.M. Henderson and Talcott Parsons,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T. Pa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
    17.John Lindbeck ed., China: Management of A Revolutionary Societ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1).
    18.Frederrick C. Teiwes. Leadership, Legitimacy and Conflict in China: From a Charistatic Mao to The Politics of Succession (New York: M. E. Sharp Inc., 1984).
    19.Doak Barnett and R. N. Clough eds., Modernizing China: Post-Mao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6).
    20. Henri Lefebvr, The Sociology of Marx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21. Anthony Giddens,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二、期刊、論文
    1. Gabriel A. Almond. "A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Political System, "World Politics, Vol.ⅩⅤⅡ, No.2 (January, 1965).
    2. Gabriel A. Almond, "Political Systems and Political Change,"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 VI, No. 10 (June, 1963).
    3. Gabriel A. Alomo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Journal of Politics (August, 1956).
    4. Talcott Parsons, "Social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26(1949).
    5.Raymond W. Mack and Richard C. Snyde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Conflict-Toward an Overview and Synthesi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1, No2 (June, 1957).
    6. Paul .J.Hiniker, "The Culture Revolution Revisited: Dissonance Reduction or Power Maximiz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94(June 1983).
    7. Andrew J. Nathan, "Models of Conflict in Chinese Politics," Problem of Communism, Vol.21, No.3(May-June , 1972).
    8.Andrew J.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53(1973).
    9.John Bryan Staar, "From the 10th Party Congress to the Premiership of Hue Kuo-Fe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lour of the Cat, " China Quarterly, No.67(September 1976).
    10. Tang Tsou,"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 in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65(January 1976).
    11. Andres D. Onate, "Hua Kuo-feng And the Arrest of the Gang of Four, "The China Quarterly, No.75(September 1887).
    12. Gordon Bennett, "Economic, Policy, and Reform in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8, No1(October 198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6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0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