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99536      Online Users : 7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072


    Title: 香港身份認同想像:本土主義vs.愛國主義之分析
    Hong Kong Imaginary: Nativism vs. Patriotism
    Authors: 游梓峰
    Yau, Tsz Fung
    Contributors: 魏玫娟
    Wei, Mei Chuan
    游梓峰
    Yau, Tsz Fung
    Keywords: 認同
    社會想像
    本土主義
    愛國主義
    多元族群
    Hong Kong imaginary
    nativism
    patriotism
    multiethnic group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5-02 13:58:03 (UTC+8)
    Abstract: 2014年12月的「雨傘運動」中,不時看到「支持本土、以香港為家」的口號和標語,如「自己香港自己救」、「守護香港拒絕沉淪」以及「撐(支持)香港」等等,都反映出年輕一輩對香港的歸屬情感,顯示出本土主義是這場運動論述的核心內涵,意在對抗北京的愛國主義論述,同時也反映出本土意識是目前香港認同與社會集體想像的重要內容。本論文採取文獻分析法,旨在針對透過公共討論中與香港身份認同相關的論述進行脈絡式分析,探討香港身份認同的演變,剖析香港社會自英殖時期至今關於香港人的集體想像。本論文針對英殖管治時期、戰後至回歸、一國兩制實施至今三個主要歷史時期進行研究,探討香港人的集體認同及其演變。本研究結論指出,強調多元族群社會想像的認同論述有助於形塑具包容性的香港本土認同。
    In the 2014 Umbrella Movement, nativism, aimed to contest with the patriotism advocated by Beijing, appeared to be the core of the discourse of the movement. It is embodied in slogans such as ‘Supporting the native; Hong Kong is our home’ and ‘Preserving Hong Kong.’ This reflect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Hong Kong youth. Nativism therefore appears to be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formation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ocial imaginary of Hong Kong. This dissertation, through a contextual analysis of discourses on Hong Kong identity, aims to probe into Hong Kong identi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cluding the period of British colonial rule, the period from the end of World War Two to the 1997 handover of Hong Kong, and the period when ‘One Country and Two Systems’ is practiced in Hong Kong. In the conclus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nativist discourse that emphasizes multiethnic social imaginary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nclusive form of Hong Kong identity.
    Reference: 一、 中文書目
    (一)、 中文專書
    1. James H. McMillan, Sally Schumacher著,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2. 丁新豹(1998)。《歷史的轉折:殖民體系的建立和演進》。載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上冊)》(59-130頁)。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3. 也斯(2003)。《都市文化‧香港文學‧文化評論》。載潘毅與余麗文(編著),《書寫城市:香港的身份與文化》(516-536頁)。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4. 元邦建(1987)。《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
    5. 孔誥烽(2011)。《從維港發現玉山——港、台本土主義的共振》。載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新力量網路(編著),《本土論述2010:香港新階級鬥爭》(115-122頁)。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 孔誥烽(2013)。《香港主體意識: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載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新力量網路(編著),《本土論述2012:官商勾結》(103-112頁)。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 毛澤東(1966)。《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8. 王宏志(2000)。《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內地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9. 王賡武(1998[1997])。《香港史新篇:上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0.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1. 伍國基(1998)。《愛國主義概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12.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何佩然、羅婉嫻(2014)。《英占早期中西文化的激蕩》。載王國華(主編),《香港文化發展史》(179-240頁)。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4. 呂大樂(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15. 呂大樂(2013)。《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6. 李怡(2013)。《香港思潮——本土主義的興起與爭議》。香港:廣宇出版社。
    17. 阮志(2014)。《入境問禁:香港邊境禁區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8. 周子峰(2010)。《圖解香港史:遠古至1949年》。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9. 林天蔚(2005)。《香港文化與歷史:新的剖析》。載歷史與文化:香港史研究公開講座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歷史與文化:香港史研究公開講座文集》(45-64頁)。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出版。
    20. 林華平(1999)。《英國侵略香港史(上)》。台北市:著者自刊。
    21. 林潔珍、廖柏偉(1998)。《香港經濟政策叢書》。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2. 金耀基(1993)。《對民族主義的一些考察與省思》。載楊逢泰等編,《民族主義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23. 袁方、王漢生(1997)。《社會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
    24. 張連興(2012)。《香港二十八總督》。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5. 強世功(2015)。《香港政制發展資料彙編(一):港英時期及起草基本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6. 梁恩榮(2011)。《國民教育與民族主義:香港公民教育老師的國民教育觀》。載梁恩榮、阮衛華(編著),《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208-225頁)。香港:基道出版社。
    27. 梁恩榮、倪紹強(2011)。《在全球化下的身份競逐》。載梁恩榮、阮衛華(編著),《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180-197頁)。香港:基道出版社。
    28. 許煜(2009)。《獅子山精神的批判》。載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新力量網路(編著),《本土論述2009》(171-191頁)。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30. 陳志華、黃家樑(1998)。《簡明香港歷史》。香港:明報出版有限公司。
    31. 陳冠中(2012)。《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32. 陳雲(2011)。《政改三十年,民運無了期》。載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新力量網路(編著),《本土論述2010:香港新階級鬥爭》(105-114頁)。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3. 陳雲(2012)。《香港城邦論:一國兩制,城邦自治,是香港生死攸關之事》。香港:天窗出版。
    34. 陳雲(2013)。《香港遺民論》。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
    35. 陳學然(2014)。《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主義》。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36. 陸鴻基(2005)。《香港歷史與香港文化》。載冼玉儀(編著),《香港文化與社會》(64-79頁)。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37. 葉國華(2008)。《葉國華評說中國國情:新「香港人」》。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38. 葉靈鳳(2011)。《香港的失落》。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39. 劉存寬(1998)。《香港歷史論叢》。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40. 劉蜀永(2009)。《簡明香港史(新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41. 蔡玉萍(2010)。《誰是「香港人」?身份與認同》。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42. 蔡榮芳(2001)。《「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43. 鄧開頌、陸曉敏(1997)。《粵港關係史1840-1984》。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44. 鄧聰(2014)。《香港史前文化探尋》。載王國華(主編),《香港文化發展史》(17-65頁)。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45. 鄭宏泰、黃紹倫(2004)。《香港身份證透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46. 盧子健(2011)。《中產價值的神話》。載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新力量網路(編著),《本土論述2010:香港新階級鬥爭》(81-88頁)。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7. 蕭阿勤(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8. 蕭新煌、尹寶珊(1998)。《台灣與香港的集體認同:一九九七前的比較》。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49. 鄺健銘(2015)。《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 中文期刊論文
    1. 王家英、尹寶珊(2007)。《香港市民身份認同的研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月號,總第101期,頁115-127。
    2. 吳小娜(2011)。《對愛國主義科學內涵的認知》。《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期,總第103期,頁25-27。
    3. 肖莉(2005)。《論愛國主義與一國兩制》。《前沿》,第2期,頁8-10。
    4. 邱捷(1982)。〈辛亥革命時期的粵商自治會〉。《近代史研究》,第13卷3期,頁183-200。
    5. 香港浸會大學傳訊公關處(2006/2007)。〈新一代國民身份反思〉。《浸大新領域》,第3期,頁4-9。
    6. 徐海波、馮慶想(2013)。〈香港群體意識形態與港人認同感研究〉。《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4期,頁9-13。
    7. 許潔、張建英(2013)。《論愛國主義的自由主義建構》。《法政探索理論月刊》,第3期,頁123-127。
    8. 程述(2012)。〈香港:人心的回歸任重而道遠〉。《新產經》,第9期,頁60-61。
    9. 鄭宇碩、岳經綸(2005)。〈「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遠景季刊》,第1卷2期,頁143-171。
    10. 龍承海(2005)。〈論愛國主義傳統的繼承與批判〉。《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1期,頁51-53。
    11. 謝均才(2011年)。〈辨國族身分〉。《教育學報》,第39卷1-2期,頁25-38。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教育研究所。
    (三)、 中文報紙
    1. 香港文匯報(2015年4月12日)。〈廉希聖:「一國兩制」有主次之分〉。香港文匯報,第A4版。
    2. 香港明報(2012年9月5日)。〈撤科再議才能釜底抽薪先除疑慮再建官民共識〉。香港明報,第A4版。
    3. 香港東方日報(2012年9月3日)。〈國教爭議政治化莘莘學子成輸家〉。香港東方日報,第A27版。
    4. 香港都市日報(2012年9月3日)。〈家長師生再加入接力絕食反國教〉。香港都市日報,本地頭條版頁二至頁三。
    5. 葉鵬飛(2014年4月6日)。〈從中日外交糾紛談幾個歷史概念〉。聯合早報。
    二、 英文書目
    (一)、 英文專書(Books)
    1. Alexander Grantham (1965). Via Ports: From Hong Kong to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 Amir Idris (2013). Identity, Citizenship, and Viloencein Two Sudans: Reimagining a Common Futur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3. Anthony D. Smith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Oxford, UK: NewYork, NY, USA: B.Blackwell.
    4. Anthony D. Smith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v.: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5. Anthony Giddens (1991). Modernity and Self 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Polity.
    6. Benedict Anderson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New York: Verso.
    7. E. J. Hobsbawm (1992).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England;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Ernest Gellner (1964). Thought and Chan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Ernest Gellner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0. Frank Welsb (1997). A History of Hong Kong. London: Harper Collins.
    11. Ho-fung Hung (1998). Rethinking the Hong Kong Cultural Identity: The Case of Rural Ethnicities. Hong Kong: Occasional Paper No.81,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2. James Hayes (2012). The Hong Kong Region, 1850-1911: Institutions and Leadership in Town and Countryside (withanewintroduc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3. Jane Lee and Gerald Chan (1997). “Hong Kong`s Chang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rategy,” in Hong Kong SAR – In Pursui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eds. Joseph Cheng and BeatriceLeu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177-200.
    14. Jane Wills (2004). “Identity Making for Action: The Example of London Citizens”, in Margaret Wetherell (ed.) “Theorizing Identities and Social Action, New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57-176.
    15. Lau Siu-Kai and Kuan Hsin-Chi (1988). The Ethos of Hong Kong Chines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6. Lau Siu-Kai, Lee Ming-Kwan, Wan Po-San and Wong Siu-Lun (1991).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s: Hong Kong 1988.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versity of Hong Kong.
    17. Liah Greenfeld (1992).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 M. J. Miners (1981).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Hong Kong (3rd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Matthew Turner (1996). “60’s / 90’s Dissolving the people”, in Matthew Turner and Irene Ngan (ed.) “Hong Kong Sixties Designing Identity”, The Hong Kong Arts Centre, 1-176.
    20. Pattie, C., Seyd, P. and Whiteley, P. (2004). Citizenship in Britain: Values,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 T. K. Oommen (1997). Citizenship, Nationality and Ethnicity: Reconciling Competing Identi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2. Zygmunt Bauman (2002). 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二)、 英文期刊論文(Articles)
    1. Abanti Bhattacharya (2005). Chinese Nationalism Contested: The Rise of Hong Kong Identity. Issues & Studies, vol. 41, no.2, pp.37-74.
    2. Charles Tilly (1996).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Social History”, in Charles Tilly (ed.)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Social Histor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al History Supplements. Cambridge: Cambeidge University Press, pp.7-11; Cited in Amir Idris, “Identity, Citizenship, and Viloencein Two Sudans: Reimagining a Common Future”, p.14.
    3. Lau Siu-kai (1997). Hongkongese or Chinese: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on the Eve of Resumption of Chinese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Occasional Paper, No.65, pp.1-31.
    4. Qiong Li and Marilynn B. Brewer (2004).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n American? Patriotism, nationalism, and American identity after 9/11.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25, no.5, pp.727-739.
    5. Robert T. Schalz, Ervin Staub and Howard Lavine (1999). On the varieties of national attachment: Blind versus constructive patriotism.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20, no.1, pp.151-174.
    6. Thomas W. P. Wong (1998). Colonial Governance and the Hong Kong Story. Occasional Paper, No.77, pp.1-37.
    三、 電子網站
    1. 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 (2004). Chinese agency comments on building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s". July 2004,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461080782?accountid=10067
    2. 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 (2005). Chinese president says unity, patriotism necessary for development. Auguest 2005,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461017112?rfr_id=info:xri/sid:primo
    3. Hong Kong Unison (2012). Racial Acceptance Survey Report. Hong Kong Unison. March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son.org.hk/DocumentDownload/Researches/R201203%20Racial%20Acceptance%20Survey%20Report.pdf?subject=Enquiry%20for%20Research%20hard%20copy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網站(無日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無日期,取自http://www.mps.gov.cn/n16/n1282/n3493/n3763/n4168/428039.html
    5. 孔誥烽(2014a)。殘缺的國族自決的城邦。第二十三期《熱血時報》網路版。2014年9月26日,取自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26-2014/18911
    6. 貝加爾(2013)。「大中華膠」因為中國而犧牲香港?。香港獨立媒體網。2013年2月7日,取自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5479
    7. 周基利、余嘉明、伍鳳嫦(無日期)。港人對香港新移民的社會福利分配的排斥態度之研究。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無日期,取自http://www.ccswf.org.tw/files/7100/16/7.%E5%91%A8%E5%9F%BA%E5%88%A9.pdf
    8. 英國廣播公司BBC(2015)。香港中聯辦張曉明:特首地位超然於三權。英國廣播公司。2015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9/150912_hongkong_zhangxiaoming_powers
    9. 香港入境事務處網站(無日期a)。申請香港特區護照資格。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無日期,取自http://www.immd.gov.hk/hkt/service/travel_document/apply_for_hksar_passport.html
    10. 香港入境事務處網站(無日期b)。就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國國籍法》在港實施之解釋。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無日期,取自http://www.immd.gov.hk/hkt/residents/immigration/chinese/law.html
    11.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15a)。市民的身份認同感(詳細結果)。香港市民身分認同調查結果新聞公報。2015年12月22日,取自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313.html
    12.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15b)。市民對香港前途、市民對中國前途及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淨值—綜合圖表(半年結)。市民對香港前途信心。2015年6月,取自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trust/conhkfuture/combine/combine_net_hfyear_chart.html
    13.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15c)。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方面的滿意程度(按次計算)。特區政府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滿意程度。2015年9月,取自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sargperf/chirelation/poll/chirelation_poll_chart.html
    14. 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2014)。香港民族命運自決。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2014年2月,取自https://undergradhkusu.files.wordpress.com/2014/04/feburary-issue.pdf
    15. 香港太陽報(2013)。新移民湧港利與弊。《太陽報》。2013年10月11日,取自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1011/00661_001.html
    16.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網站(無日期)。種族歧視條例資料。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無日期,取自http://www.eoc.org.hk/eoc/graphicsfolder/showcontent.aspx?content=race%20discrimination%20ordinance%20and%20i
    17. 香港信報(2015)。評張曉明有關特首與三權的言論。《香港信報》。2015年9月16日,取自https://forum.hkej.com/node/125734
    18. 香港南華早報(2015)。張曉明“特首超然論”會損害一國兩制嗎?。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版)。2015年9月22日,取自http://www.nanzao.com/tc/opinion/14fef8d1df4df55/zhang-xiao-ming-te-shou-chao-ran-lun-hui-sun-hai-yi-guo-liang-zhi-ma-
    19. 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1987)。新界原居民權益研討會:新界原居民原有之合法權益及傳統習慣。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1987年1月1日,取自http://ebook.lib.hku.hk/bldho/pdf/L011.pdf
    20. 香港教育學院新聞稿(2012)。教院調查:受訪市民對新移民觀感較負面社會宜多包容共同消弭偏見。香港教育學院網站。2012年11月22日,取自http://www.ied.edu.hk/media/news.php?id=20121122&glang=tc
    21. 香港統計處(2013)。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香港統計處。2013年6月21日,取自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170_tc.jsp?productCode=B1120062
    22. 香港經濟日報(2013)。裝備新移民助香港抗老化。《經濟日報》。2013年7月26日,取自http://paper.hket.com/article/120204/%E8%A3%9D%E5%82%99%E6%96%B0%E7%A7%BB%E6%B0%91%20%E5%8A%A9%E9%A6%99%E6%B8%AF%E6%8A%97%E8%80%81%E5%8C%96
    23. 香港課程發展處網頁(無日期)。香港課程發展處:組織架構。香港課程發展處。無日期,取自http://www.edb.gov.hk/tc/about-edb/info/organisation/ds5/cdi.html
    24. 香港獨立媒體網(2012)。反洗腦國教運動。香港獨立媒體網。2012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inmediahk.net/nobrainwash
    25. 香港蘋果日報(2015)。陳佐洱「港無依法去殖民化」斤去中國化囂張譚志源反駁:無謂爭議放一邊。《香港蘋果日報》。2015年9月21日,取自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21/19303663
    26. 徐承恩(2015)。《故事》香港人千年史(六):本土認同的復興與展望。臺灣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2015年10月18日,取自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478803
    27. 馬傑偉(2003)。「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論述。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2年至2003年,取自http://www.com.cuhk.edu.hk/project/ericsite/hk_identity.pdf
    28.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2014)。《“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4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scio.gov.cn/zxbd/tt/document/1372801/1372801.htm
    29. 強世功(2010)。國家認同與文化政治——「香港人」的身份變遷與價值認同變遷。愛思想。2010年12月19日,取自http://www.aisixiang.com/data/37886.html
    30. 梁偉傑(2011)。回顧吳嘉玲案及莊豐源案看港人身份。香港電台教育網站(通識網)。2011年9月7日,取自http://www.liberalstudies.hk/blog/ls_blog.php?id=857
    31. 新華網(2007)。香港不是殖民地。《新華網》。2007年5月24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7-05/24/content_6145060.htm
    32. 新傳網(2007)。胡錦鑄強調要重視推行國民教育。《新傳網》。2007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symedialab.org.hk/talk/%E8%83%A1%E9%8C%A6%E9%91%84%E5%BC%B7%E8%AA%BF%E8%A6%81%E9%87%8D%E8%A6%96%E6%8E%A8%E8%A1%8C%E5%9C%8B%E6%B0%91%E6%95%99%E8%82%B2/
    33. 新傳網(2012)。大比數通過正式撤回國民教育指引。《新傳網》。2012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symedialab.org.hk/talk/%E6%AD%A3%E5%BC%8F%E6%92%A4%E5%9B%9E%E5%9C%8B%E6%95%99%E7%A7%91-%E8%A7%A3%E6%95%A3%E3%80%8C%E9%96%8B%E5%B1%95%E5%9C%8B%E6%95%99%E7%A7%91%E5%A7%94%E5%93%A1%E6%9C%83%E3%80%8D/
    34. 新聞公報(2012)。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正式擱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新聞處。2012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10/08/P201210080618.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126102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610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69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