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887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24/144300 (79%)
造访人次 : 51117732      在线人数 : 8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8870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870


    题名: 著作權侵害之損害賠償責任
    作者: 許忠信
    Xu, Zhong Xin
    贡献者: 蔡明誠
    Cai, Ming Cheng
    許忠信
    Xu, Zhong Xin
    关键词: 著作權
    損害賠償
    法律
    LAW
    日期: 1994
    上传时间: 2016-04-29 16:37:25 (UTC+8)
    摘要:   著作權侵害訴訟,國人每以刑事訴訟為之,其緣故甚多,損害賠償額難以証明與計算,無疑是一項因素。本法有鑑於此,遂於第八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增設著作財產權被侵害時之損害賠償額計算方式。本文希冀國內著作權侵害之損害賠償請求,能落實立法者之美意,循民事訴訟為之,避免動輒以刑事為恫嚇,甚至漫天要價,乃對侵害著作權之損害賠償責任作一研究。
    "謝辭-----一
    論文提要-----二
    目錄-----四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2
    第二章 著作權侵害之成立要件-----4
      第一節 基本概念-----4
        第一項 著作-----4
        第二項 著作權及其範圍-----6
        第三項 著作權之本質-----8
      第二節 著作財產權侵害之成立要件-----10
        第一項 須有侵害行為-----10
          一、侵害行為(抄襲)之概念-----10
          二、侵害行為(抄襲)之認定-----11
            (一)、語文、戲劇等文學著作-----13
              I、不受保護之成分-----13
              II、實質近似之判斷-----14
            (二)、音樂著作(樂曲部分)-----14
              I、受保護之成分-----14
              II、實質近似之判斷-----15
            (三)、美術、攝影等視覺性著作-----15
              I、受保護之分成-----15
              II、實質近似之判斷-----16
            (四)、視聽著作-----16
              I、受保護之成分-----16
              II、實質近似之判斷-----17
            (五)、事實性著作-----17
              I、受保護之成分-----17
              II、實質近似之判斷-----17
            (六)、電腦程式、(建築)設計圖等功能性著作-----18
              I、電腦程式著作之定義與內容-----18
              II、不受保護之成分-----19
              III、實質近似之判斷-----20
        第二項 須侵害本法所明文列舉之專屬權利-----22
          壹、重製權-----22
            一、重製之概念-----22
              (一)、重製之要件-----23
              (二)、重製之方法-----24
              (三)、著作無形利用時之重製-----24
            二、有關重製問題之探討-----25
              (一)、美術著作之人物由平面圖形製成立體玩偶-----25
              (二)、平面圖形著作由平面轉為立體-----25
          貳、改作權-----26
            一、改作權之意義-----26
            二、改作之概念-----27
            三、改作與著作人格權侵害之關係-----27
          參、公開播送權-----28
          肆、公開口述權-----28
          伍、公開上映權-----28
          陸、公開演出權-----29
          柒、公開展示權-----31
          捌、編輯權-----31
          玖、出租權-----32
            一、散布權及其用盡原則-----32
            二、出租權及其用盡原則-----33
        第三項 須有損害發生-----33
        第四項 損害與侵害行為間須具相當因果關係-----34
        第五項 行為須不法-----34
        第六項 侵害人須具責任能力-----34
        第七項 須有故意或過失-----34
      第三節 著作人格權侵害之成立要件-----36
        第一項 須有侵害行為-----36
        第二項 須侵害本法所明文列舉之著作人格權-----36
          壹、公開發表權-----37
            一、公開發表權之意義-----37
            二、公開發表權所保護之利益-----37
            三、公開發表權之特色-----37
            四、公開發表權之權能-----37
            五、公開發表權之例外-----38
          貳、姓名表示權-----38
          參、同一性保持權-----39
            一、同一性保持權之概念-----39
            二、同一性保持權與改作權間之關係-----39
            三、同一性保持權之例外排除規定-----40
        第三項 須有損害發生-----40
        第四項 相當因果關係-----41
        第五項 行為須不法-----41
        第六項 侵害人須具責任能力-----41
        第七項 侵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41
      第四節 著作權之擬制侵害-----43
    第三章 著作權侵害之比較法探討-----51
      第一節 前言-----51
        第一項 Arnstein原則-----51
        第二項 接近及實質近似方式-----53
      第二節 美國法上著作權侵害之成立要件-----54
        第一項 原告須擁有有效之著作權-----54
          一、原創性之推定-----55
          二、原告已遵循法定手續之推定-----55
          三、可受著作權保護性之推定-----55
          四、原告權利連續性之推定-----56
        第二項 被告模仿原告著作中受保護之成分已達抄襲之程度-----56
          壹、模仿要件-----57
            一、模仿及抄襲之概念-----57
            二、模仿要件之証明方式-----57
              (一)以直接証據証明被告模仿-----57
              (二)以間接証據(情況証據)推論被告模仿-----57
                I、間接証明(推論)之正當性-----58
                II、接近與近似間互動關係-----58
                III、接近-----59
                  (I)接近之意義-----59
                  (II)接近之肯定例示-----59
                  (III)接近之否定例示-----60
                  (IV)接近之証明-----60
                IV、近似(推論性近似)-----60
                  (I)稱為推論性近似之理由-----61
                  (II)明顯的近似-----61
                    1.明顯近似之意義-----62
                    2.明顯近似與實質近似之區別-----62
                    3.明顯近似之功能-----62
                    4.明顯近似可免除接近要件之理由-----62
                    5.明顯近似之判斷方法-----63
                  (III)共同錯誤-----63
                    1.意義-----63
                    2.效果-----63
                  (IV)暴露行跡之不近似-----64
              (三)模仿推論之推翻-----64
            三、模仿要件階段的判斷方法-----64
          貳、抄襲要件-----64
            一、被告所模仿者須屬受保護之成分-----65
              (一)構想-----65
              (二)事實-----66
              (三)表達方式與構想混同原則-----66
              (四)難免的表達方式-----66
              (五)必然情景原則-----67
            二、實質近似-----67
              (一)實質近似之概念-----67
              (二)實質近似之內涵-----67
                I、全面的非逐字近似-----68
                  (I)抽象原則-----68
                  (II)形式原則-----69
                  (III)抽象原則與形式原則並用模式-----69
                  (IV)整體概念及感覺原則-----71
                  (V)重覆原則-----71
                  (VI)經濟利益原則-----72
                  (VI)判斷電腦程式是否實質近似之連續過濾原則-----72
                    1.排除程式中僅由構想所構成之成分-----74
                    2.排除因邏輯因素、效率考量所形成之程式成分-----75
                    3.排除因外在因素考量所形成之電腦程式成分-----76
                    4.排除屬於公共財範圍內之程式成分-----78
                    5.分析排除後所餘存之近似性-----78
                    6.結論-----78
                II、全面的逐字近似-----79
                III、局部的逐字近似-----79
                IV、局部的非逐字近似-----79
              (三)一般人原則-----80
                I、一般人原則之淵源-----80
                II、一般人原則之內容-----80
                IV、一般人原則之妥當性-----80
                V、一般人原則之批評-----81
                VI、一般人原則之修正-----81
                  (I)Arnstein原則-----81
                  (II)外在一內在原則-----82
        第三項 結論-----82
      第三節 美國法上著作權侵害之抗辯-----84
        第一項 著作權拋棄之抗辯-----84
          一、著作權拋棄之要件-----84
          二、著作權拋棄之效果-----84
        第二項 禁反言之抗辯-----84
        第三項 缺乏意圖之抗辯-----85
        第四項 著作權濫用之抗辯及不潔手原則-----85
          一、因違反托拉斯法而成立之著作權濫用-----85
          二、不潔手抗辯-----87
        第五項 怠慢之抗辯-----87
        第六項 合理使用之抗辯-----88
    第四章 著作權侵害之合理使用抗辯-----94
      第一節 前言-----94
      第二節 美國法上之合理使用原則-----95
        第一項 概述-----95
          壹、合理使用之意義-----95
          貳、合理使用之本質-----95
        第二項 合理使用與豁免規定之比較-----96
        第三項 合理使用之考量因素-----97
          壹、該使用之目的與性質,包括係為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98
            一、非營利(商業)目的與營利目的-----98
            二、創造使用與非創造使用性質-----99
            三、批評與評論目的-----100
            四、諷刺調侃性著作-----100
            五、新聞報導目的-----101
            六、教育目的-----101
            七、學術或研究目的-----102
            八、政府及司法程序之使用-----103
            九、偶然重製-----103
          貳、被使用著作之性質-----104
            一、教科書或其他以學校為主要市場之書籍-----104
            二、未發行之著作-----104
            三、已絕版之著作-----105
            四、時事通訊-----105
            五、視聽著作-----105
            六、事實性著作-----106
          參、使用部分占被使用著作全部之質量關係-----106
            一、使用部分占被使用著作全部之量的關係-----106
            二、使用部分占被使用著作全部之質的關係-----107
            三、使用部分與被告著作全部間之關係-----107
          肆、該使用對被使用著作之潛在市場或價值之影響-----108
            一、概念分析-----108
            二、案例分析-----109
          伍、合理使用之其他考量因素-----111
        第四項 合理使用之具體判斷途徑-----111
          壹、功能性原則-----113
            一、功能性原則之內容-----113
            二、案例說明-----114
            三、功能性原則之優點-----114
            四、功能性原則之缺失-----114
          貳、合理使用之經濟分析模式-----115
            一、市場失靈-----115
            二、衡量損害與利益-----116
            三、實質損害-----116
          參、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途徑-----117
            一、合理使用之個人利益途徑-----117
            二、合理使用之公共利益途徑-----117
          肆、小結-----118
      第三節 我國法上合理使用規定之分析-----119
        第一項 概述-----119
        第二項 狹義合理使用外之著作財產權限制-----120
          壹、為保存文化、提升藝文之目的而豁免-----120
          貳、為資訊自由流通之目的而豁免-----122
          參、為公益活動目的而豁免-----123
          肆、為商品流通目的而豁免-----124
          伍、電腦程式著作之特別規定-----125
          陸、為盲人福利目的而豁免-----126
        第三項 狹義之合理使用-----126
          壹、本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之性質與說明-----126
            一、利用之目的及性質-----127
            二、著作之性質-----128
            三、所利用之質量及其在整個著作所占之比例-----129
            四、利用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之影響-----129
          貳、本法所列舉之合理使用類別-----130
            一、基於國家機關運作目的-----130
            二、基於教育目的-----131
            三、基於報導目的-----132
            四、基於研究目的-----133
            五、基於評論及其他正當目的-----134
            六、個人或家庭非營利之目的-----134
        第四項 小結-----135
      第四節 結論-----136
    第五章 著作權侵害之損害賠償責任-----144
      第一節 前言-----144
        第一項 侵害防上請求權及侵害排除請求權-----144
        第二項 不當得利請求權-----144
        第三項 不真正無因管理請求權-----147
      第二節 侵害著作財產權之損害賠償責任-----148
        第一項 損害賠償請求權人-----148
          壹、非共同著作-----148
            一、著作財產權人-----148
            二、專屬被授權人-----149
          貳、共同著作-----151
        第二項 損害賠償義務人-----152
          壹、美國法制-----152
            一、替代責任-----152
            二、與有侵權行為責任-----153
            三、其他相關問題-----154
          貳、我國法上若干個別問題之探討-----155
        第三項 損害賠償之方法-----156
        第四項 損害賠償之範圍與計算-----157
          壹、具體損害賠償說-----159
            一、內容說明-----159
            二、具體損害賠償說之優點-----160
            三、具體損害賠償說之缺點-----160
          貳、差額說-----160
          參、總利益說-----161
            一、內容說明-----161
            二、法理依據-----161
            三、正當化理由-----161
            四、總利益說之優點-----162
            五、總利益說之缺點-----162
          肆、總價額說-----163
          伍、類推授權報酬說-----163
            一、內容說明-----163
            二、法理依據-----164
            三、正當化理由-----165
            四、平等待遇原則-----165
            五、類推授權報酬說之優點-----166
            六、類推授權報酬說之缺點-----167
            七、小結-----167
          陸、酌定損害賠償說-----168
          柒、美國法上累積計算說-----169
            一、實際損害之計算-----170
              (一)原告所減少之銷售額-----170
              (二)合理的授權報酬及下場價值-----171
                I、合理的授權報酬-----172
                II、著作之市場價值-----172
              (三)其他損害-----173
            二、被告因侵權行為所獲利潤(未計入實際損害者)之計算-----173
              (一)遠因的或臆測性利潤-----173
              (二)間接利潤-----174
              (三)被告可扣除之成本-----174
                I、直接成本-----174
                II、間接成本-----174
                III、不可扣除之成本-----175
              (四)分配-----175
                I、不分配原則-----175
                II、不分配原則之修正-----175
                III、案例分析-----176
                IV、分配之絕對限制-----177
          捌、美國法上法定賠償說-----178
            一、已登記著作權人得選擇法定賠償-----178
            二、法定賠償制度之理論基礎-----178
            三、法定賠償額之審酌因素-----179
            四、侵害原告數件著作之法定賠償-----180
              (一)編輯著作-----181
              (二)衍生著作-----181
            五、數侵權行為侵害同一著作之法定賠償-----182
              (一)同一訴訟中同一著作之同一侵權行為人-----182
              (二)同一訴訟中同一著作之數位侵權行為人-----184
        第五項、損害之証明-----183
          壹、具體損害賠償說-----184
          貳、差額說-----185
          參、總利益說及總價額說-----185
          肆、類推授權報酬說-----185
          伍、美國法上累積計算說-----186
        第六項 結論-----186
      第三節 侵害著作人格權之損害賠償責任-----187
        第一項 概述-----187
        第二項 損害賠償請求權人-----187
          壹、財產上損害-----187
          貳、非財產上損害-----188
        第三項 損害賠償之方法-----188
        第四項 損害之証明及慰撫金之酌定-----189
          一、財產上損害-----189
          二、非財產上損害-----189
    第六章 結論-----199
    參考文獻-----204
    比較表-----210
    縮語表-----21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99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21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