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00739      Online Users : 8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864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648


    Title: 台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81年
    The Magazine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95-1992
    Authors: 賴永忠
    Lai, Yung Chung
    Contributors: 李瞻
    Lee, Thomas C.
    賴永忠
    Lai, Yung Chung
    Keywords: 雜誌
    期刊
    新聞史
    雜誌史
    新聞學
    Magazine
    Periodical
    Journalism
    History
    Date: 1993
    Issue Date: 2016-04-29 16:28:40 (UTC+8)
    Abstract:   本論文所敘述的是台灣地區雜誌的發展,從日據時代(1895)開始一直
    Reference: 一、被介紹雜誌各期
    由於所介紹的雜誌眾多,不在此贅述各雜誌名稱及資料,請參考各章註釋。

    二、書籍、論文部份
    Mott, Frank Luth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Magazines, Volume I I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p.5.

    二劃
    卜少夫,《我見我思》(台北:新聞天地社,民國五十二年)。

    三劃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日據時代台灣米殼經濟論》(台北:台灣銀行,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

    四劃

    文曉村主編,《葡萄園詩選》(台北:自強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王佩玲,《經濟性專業雜誌可讀性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十月)。
    王昭文,《日治末期畫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 一《文藝台灣》、《台灣文學》及《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七月八日)。
    王惕吾,《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台北:聯合報社,民國七十年)。
    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四年八月第一版)。
    中國民國廣告年鑑編審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廣告年鑑`90-91》(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民國八十年六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主編,《三民主義建設成果專輯之四一文化建設》(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三民主義建設成果專輯之五──社會建設》(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我的探索》(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民國七十五年五月)。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編輯部,《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出版年鑑》(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八月)。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出版年鑑》(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出版事業概況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出版事業概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新聞年鑑.開國五十年紀念》(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五十年九月一日)。
    ──,《中華民國六十年新聞年鑑》(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六十年九月一日)。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台北市新聞者公會,民國八十年九月一日)。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台北:中國新聞學會,民國八十年九月一日)。
    中國民國廣告年鑑編籌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廣告年鑑`90-91》(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民國八十年六月)。
    中華民國雜誌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雜誌年鑑》(台北:台灣省雜誌事業協會,民國四十三年)。
    中華書局編,《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五劃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田文輝,《我國英語教學雜誌內容分析與讀者閱讀動機、滿足程度之研究──以「空中英語教室文摘」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六月)。
    四季出版公司編輯部,《中國自由主義的領港人》(台北: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九月十日)。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詩,《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台灣銀行,民國五十三年十二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卷五教育志考選篇第二冊》(台中:該會,民國六十二年六月三十日)。
    ──,《台灣省通誌人民志氏族篇第二冊》(台中:該會,民國五十八年六月三十日)。
    ──,《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再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印,《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日據時代台灣經濟之特徵》(台北:台灣銀行,民國四十六年七月)。
    ──,《台灣經濟史二集》(台北:台灣銀行,民國四十四年八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北: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

    六劃

    自立晚報報史編審小組,《自立晚報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民國七十年十月)。
    朱文伯,《朱文伯回憶錄》(台北:民主潮社,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初版)。

    七劃

    李吉安,《國軍重要宣傳刊物「勝利之光」內容之研究-以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李幼新編著,《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初版)。
    李放,《文星雜誌選集(一)》(台北:鴻蒙文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五月四日初版)。
    李瑞蹄,《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五月)。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吳春成,《日據下台灣知識份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臺灣民報(1920-1927) 個案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廿五日)。

    八劃

    林梵,《楊逵畫像》(台北:筆架山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九月)。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初版)。
    林鍾雄,《台灣經濟發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三版)。
    吳文龍,《我國農業雜誌之研究──以《豐年》雜誌的研究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論文,民國六十四年六月)。
    余光中,《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台北:巨人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一月)。
    邱各容,《兒童文學史料初稿1945-1989》(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八月)。

    九劃

    洪文瓊策劃主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兒童期刊目錄彙編──民國卅八~七十八年,西元1949-1989 年》(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洪春柳,《中美斷交後國內政論內容分析-「黃河」、「中國論壇」、「八十年代」分析比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七
    月)。
    洪桂己,《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五十七年四月再版)。
    南方朔,《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台北:四季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九月十日)。
    胡有瑞,《六十年來的中央日報》(台北:中央日報,民國七十七年二月一日)。
    韋政通,《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十劃

    高準,《文學與社會(一九七二~一九八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初版)。
    桂冠圖書編輯部編,《殷海光先生全集(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
    夏濟安,《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年三月初版)。
    徐素貞,《食貨半月刊研究(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十一劃

    瘂弦等編,《創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九月二十日初版)。
    現文出版社編輯部編,《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曹永祥編,《徐復觀教授紀念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卅日)。
    陳少廷編撰,《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六年五月初版)。
    陳明柔,〈《龍族》試論〉,《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三期(民國八十年一月)。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台北:人間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四月一日)。
    ──,《陳映真作品集9::鞭子和提燈(自序及書評卷)》(台北:人間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四月一日)。
    ──,《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論陳映真卷)》(台北:人間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五月十日)。
    陳重生,《中國論壇有關台灣政治發展的言論分析(1975──199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陳夢梅,《「新新聞」雜誌讀者使用動機與滿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陳鵬翔、張靜合編,《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一年)。

    十二劃

    馮建三,《政論雜誌讀者型態的比較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張忠棟,《胡適.雷震.殷海光──自由主義人物畫像》(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七十九年)。
    張深切,《里程碑》(台中:聖工出版社,民國五十年十二月)。
    張朝桅主編,《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1983~1984年增訂版第二輯)》(台北:中國名人傳記中心,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張漢良、蕭蕭編,《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台北:故鄉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黃良吉,《東方雜誌之刊行及其影響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
    黃河水,《黨外隨想錄》(台北:嵩山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
    黃智輝,《台灣經驗的省思》(台北:書泉出版社,一九九○年五月)。
    黃銘俊,《故國民間軍事類雜誌之研究──「尖端科技」雜誌內容分析及其發展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黃樹仁,《日據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的意識形態與角色之研究:一九二○~一九二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民國八十年三月)。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傅正主編,雷震全集①《雷震與我(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三月一日)。
    ──,雷震全集(12)《雷震回憶錄〈雷震回憶〉(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八年)。
    ──,雷震全集(13《雷震與自由中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五月十日)。

    十三劃

    新中國出版社編輯部,《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輔導官兵閱讀各刊方法》,(台北:新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當代文學史料研究社,《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叢刊第二輯》(台北:大呂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一日)。
    ──,《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葉國超,《社區居民接觸社區報紙與其社區整合的關係──一項以「美濃週刊」為例的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六月)。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二)》(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九年七月三版)。
    葛永光,《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四月再版)。
    雷震,《雷震回憶錄(我的母親續篇)》(香港:七十年代社,民國六十七年)。

    十四劃

    蔡培火.陳逢游.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再版)。
    熊鈍生主編,《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一)》(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十五劃

    鄭明進主編,《認識兒童期刊》(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初版)。
    歐陽聖恩,《無黨籍人士所辦政論雜誌在我國政治環境中角色功能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元月)。
    劉一民,《記者生涯三十年》(台北:傳記文學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劉心皇編著,《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八月十日初版)。
    劉毅志,《報紙雜誌廣告媒體新論》(台北:本人發行,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一日)。
    鄧尚智,《「光華雜誌」塑造我國國家形象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十六劃

    賴秀峰,《日據時代台灣雜誌事業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賴澤濁,《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穆中南,《穆中南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十七劃

    魏誠,《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一月)。

    十八劃

    顏伯勤,〈拋磚引玉精氣求精(代序)〉 ,出自氏著《二十五年來台灣廣告量研究》(台北:中央日報出版部電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初版)。
    豐年社編印,《豐年十年──豐年半月刊十週年紀念特刊》(台北:豐年社,民國五十年七月)。

    十九劃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光復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初版)。

    三、雜誌報紙

    三劃

    小念,〈辦雜誌絕非走上死胡同﹒冷眼旁觀郵購雜誌突破革新〉《出版家》第五十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一日)。

    四劃

    文訊雜誌社,〈以讀者為目標──訪楊維晨(曼陀羅),《文訊》第四十四期(民
    國七十八年六月)。
    王一剛,〈台灣文藝作家協會〉,《台北文物》二卷三期。
    王希平,〈女性雜誌何其多〉,《出版家》第三十八期(民國六十四年三月十日)。王拓,〈一步一步踏進現實的世界──訪問尉天聰〉,《出版家》第五十七期(民國六十六年五月一日)。
    王迺聖,〈一本雜誌一本書──訪特立獨行的《影響》雜誌〉,《自由時報》,民國七十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王國華,〈國內報紙雜誌需要建立ABC組織〉,《出版家》第卅九、四十期合刊本(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十日)。
    ──,〈為婦女世界企業診斷〉,《出版家》四十九期(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五劃

    民生報,〈拾穗三十多年生命快叫停了〉,《民生報》,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三日。
    民眾日報編輯部,〈《台灣文藝》縱橫談〉,《民眾日報》,民國八十年八月十六日,〈文化人間〉第六十三期。
    史亮,〈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十二):書與評、中華書訊〉,《書評書目》第三十三期(民國六十五年一月一日)。
    出版家雜誌編輯部,〈雜誌動態::小讀者復刊,《出版家》第二十六期(民國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
    ──,〈全國銷售量最大的雜誌.走火入魔的婦女世界〉《出版家》第四十九期(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 〈六十五年出版界十大新聞〉《出版家》第五十五期(民國六十六年三月一日)。
    台北文物編輯部編,「詩社特輯」,《台北文物》第四卷第四期(民國四十五年二月一日)。
    台灣時報社編,〈台灣詩社(詩刊)專輯〉,《台灣時報》,民國七十九年五月廿八日。

    六劃

    多佛,〈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十一):詩誌〉,《書評書目》第二十八期(民國六十四年八月一日)。
    向陽,〈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第十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十日)

    七劃

    李子監,〈我所認識的雷敬寰先生,訪前〈自由中國〉編輯黃中〉,《亞洲人》第四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一日)。
    李哲洋,〈謾談《全音音樂文摘》的編輯〉,《出版家》第五十一期(民國六十五年十月十日)。
    李魁賢,〈《台灣詩學季刊》創刊〉,《文學台灣》第六期(民國八十二年四月五日)。
    杜文靖,〈想起《主流》曾經流過詩史〉,《文訊》第三十五期(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何言,〈從文化傳承中創新──訪漢聲雜誌四巨頭〉,《書香月刊》第三期(民國八十年九月)。
    何明園,〈北京《文史知識》和台北《國文天地》合作.《台灣專號》兩岸同步發行下次合作專號將出版《兩岸論胡適》〉,《聯合報》,民國七十九年四月廿五日。
    何景賢,〈一本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刊物──思與言雜誌三十年〉,《新聞天地》第二三三八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廿日)。
    何聖芬,〈《文訊》書評之分析〉,《文訊》第三十九期(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

    八劃

    邵德潤,〈哀任飛──一位具有狂熱信心的中國新聞事業改革者〉,《中央日報》,
    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廿八日。
    林亨泰,〈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一四個從日據時代走過來的作家,他們的現身說法〉,《自由時報》,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十六日。
    林松齡,〈台灣光復卅六年來的社會建設〉,《國魂》第四三八期(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林訓民,〈衝擊和變化的時刻-一國內雜誌業七十五年回顧與七十六年展望〉,《精湛》第二期(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卅一日)。
    林淑貞,〈覃子豪在台之詩論及其實踐活動探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四期(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林瑞明,〈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新文學連動──文學結社及其精神〉,《文訊》第二十九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吳啟元,〈新興科普刊物崛起的影響及其前景〉,《新書月刊》第十五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吳魯芹,〈瑣憶《文學雜誌》的創刊和夭折──見到重刊合訂本問世的廣告所引起的〉,《傳記文學》第一八一期(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周慶華,〈《文學雜誌》的成就〉,《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三期(民國八十年一月)。
    邱憬,〈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十四):女性世界、現代婦女雜誌、儷人雜誌〉,《書評書目》第三十七期(民國六十五年五月一日)。
    ──,〈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十五):消遣雜誌、創業與就業〉,《書評書目》第三十八期〈民國六十五年六月一日〉。
    ──,〈電視刊物的短兵相接──主客之間的勇戰──(上)〉,《出版家》第五十一期(民國六十五年十月十日)。
    ──,〈電視刊物的短兵相接(中)〉,《出版家》第五十二期(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廿日)。
    知言,〈電視刊物的生存戰〉,《書評書目》第四十六期(民國六十六年二月)。
    ──,〈雜談雜誌──談《三泰》的倒閉〉,《書評書目》第五十一期(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一日)。
    邱海嶽,〈從現代婦女停刊談雜誌經營〉,《出版家》第四十八期(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九劃

    洪文瓊,〈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兒童期刊鳥瞰〉,《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訊》第一期(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十五日)。
    洪茂榕,〈慎念連襟義兄池田敏雄先生〉,《台灣風物》第三十一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施學習,〈台灣藝術研究會成立與福爾摩沙創刊〉,《台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民國四十三年八月廿日)。
    胡高,〈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十六):太平洋雜誌〉,《書評書目》第三十九期(民國六十五年七月一日)。
    封德屏,〈精神與風格的展現.文學雜誌的專題設計〉,《文訊》第二十七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星島,〈青年人的結合與象徵.幼獅月刊專訪〉,《出版家》第三十七期(民國六十四年二月一日)。
    思兼,〈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歐洲雜誌〉,《書評書目》第十六期(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一日)。

    十劃

    座談會,〈科學月刊二十年(上)〉,《自由時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廿九日。
    ──,〈科學月刊二十年(下)〉,《自由時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卅日。
    座談會,〈現階段文學雜誌的經營〉,《文訊》第廿七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耕耘,〈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九):文藝創作、出版月刊〉,《書評書目》第二十五期(民國六十四年五月一日)。
    ──,〈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十一):水牛雜誌〉,《書評書目》第二十八期(民國六十四年八月一日)。
    哲學與文化編輯部,(台灣三十年來思想做雜誌的回顧與前瞻),《哲學與文化》第十三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孫曼蘋,〈訪蕭松瑞談郵購雜誌〉,《出版家》第五十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一日)。
    孫惠媛,〈八十年代「中性社會」的領航者──解析當代女性雜誌〉,《出版之友》第四十七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卅日)。
    夏志清,〈亡兄濟安雜憶〉,《文星》第九十一期(民國五十四年五月一)。
    徐牧雨,〈匯聚台灣美術長河的雄獅美術〉,《自立晚報》,民國七十七年七月十七日。

    十一劃

    許唯民,〈《八十年代》停刊以後──與司馬文武談黨外雜誌〉,《聯合月刊》第二十二期(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梁欣怡,〈華視周刊停刊〉,《動腦》第一九七期(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十日)。
    梁實秋,〈悼念夏濟安先生〉 ,《文星》第九十期(民國五十四年四月一日)。
    陳玉幸,〈文藝創作試論〉,《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三期(民國八十年一月)。
    陳玉玲,〈《台灣文藝》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三期(民國八十年一
    月)。
    ──,〈紀弦與《現代詩》詩刊之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四期(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陳碧華,〈台大哲學系事件映象重播〉,《聯合報》,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十七日。
    ──,〈事件怎麼發生〉,《聯合報》,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十七日。
    ──,〈他們怎麼度過〉,《聯合報》,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十七日。
    陳豫,〈《台灣地理雜誌》創刊〉。《新書月刊》第廿三期(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陳儀深,〈自由主義的兩種類型.《獨立評論》與《自由中國》的比較〉《(中國論壇》第三六一期(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十日)。
    陸以愷,〈開啟藝術殿堂之鑰.巨匠美術週刊〉,《精湛》季刊第十七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廿五日)。
    莫昭平,〈當年台獨頭頭如今要辦雜誌.辜寬敏與台灣春秋〉,《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三日。
    ──,〈剛剛開店,就得準備關門?我們養不起文化雜誌嗎?〉,《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十七日。
    動腦雜誌社,〈ABC確立組織架構.公開甄選ABC標誌〉,《動腦》第二○三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八日)。
    ──,〈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財經管類雜誌首先登場〉,《動腦》第一八六期(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廿日)。
    ──,〈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綜合類和大型周刊、雙周刊雜誌〉,《動腦》第一八七期(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十五日)。
    ──,〈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專業、休閒旅遊體育、家庭婦女、男性、文學音響藝術等五大類雜誌〉,《動腦》第一八九期(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廿九日)。
    ──,〈1992雜誌媒體廣告營收──時報周刊、天下、獨家報導分居前三名〉,《動腦》第二○四期(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八日)。

    十二劃

    壹闡提,〈升起一面大旗-一為《明道文藝》開幕──〉,《書評書目》第卅七期(民國六十五年五月一日)。
    張之傑,(光復以來的科學普及刊物),《新書月刊》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三年八月)。
    張任飛,〈《小讀者》停刊以後〉,《書評書目》第十六期(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一日)。
    ──,〈亞洲的雜誌出版人的責任〉,《出版家》第四十二期(民國六十四年八月十五日)。
    張炎憲, 〈台灣風物四十年〉,《自立晚報》,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十九版。
    張典婉,〈綠樹繁花──林海音與「純文學出版社」〉,《新書月刊》第五期(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張彥勵,〈從銀鈴會到笠〉,《笠》第一○○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張娟芬,〈《中外文學》過20歲生日!〉,《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張夢瑞,〈辦辦停停歷經87年.東方雜誌第六度叫停〉,《民生報》,民國七十九年六月五日。
    張靜茹,〈主編讀者文摘廿三年──林太乙功成身退〉,《光華查報》,民國七十七年二月號。
    張默,〈從《新詩週刊》到《春秋小集》(一九五一~一九八三)〉,《創世紀》第六十二期(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黃村城,〈談談《南音》〉,《台灣文物》三卷二期(民國四十三年八月廿日)。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重要的文學社團〉,《文訊》第二十九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黃柏松,〈女性世界轟然殞落的真相.兼談「巨型刊物」再辦能不能〉,《出版家》第五十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一日)。
    黃建敏,〈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八):建築與藝術、今天、音樂雜誌〉,
    《書評書目》第二十四期(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一日)。
    ──,〈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廣告時代、雲裳季刊、今日建築、中國美術設計、今日電影〉,《書評書目》第四十三期(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一日)。
    黃順進,〈從雜誌登記暫停一年談起〉,《中國論壇》第六十四期(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廿五日)。
    辜瑞蘭,〈對當前我國期刊雜誌的探討〉,《出版家》第四十五期(民國六十五年一月十日)。
    覃思,<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九):文藝評論〉,《書評書目》第二十五期(民國六十四年五月一日)。
    ──,〈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十六):國風〉,《書評書目》第三十九期(民國六十五年七月一日)。0
    覃雲生,〈一面古鏡的話──談停刊雜誌:草原雜誌〉,《書評書目》第十六期(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一日)。
    程榕寧,〈出版社和書店介紹之五:傳記文學出版社〉,《書評書目》第二期(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一日)。

    十三劃

    褚昱志,〈五○年代的《文學雜誌》與夏濟安〉,《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四期(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葉石濤,〈光復前台灣的文學雜誌〉,《文訊》第廿七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葉瑜季,〈屬於出版家的一些新觀念.訪《出版家》談出版〉,《書評書目》第二十六期(民國六十四年六月一日)。
    葉麗華,〈讓《光華》更能展現台灣社會脈動〉,《中央日報》,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四日。
    楊明,〈王力行:忘掉性別,以專業精神開發雜誌天地〉,《文訊》第四十一期(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楊雲萍,〈《人人》雜誌創刊前後〉,《台北文物》三卷二期(民國四十三年八月廿日)。
    農情半月刊編輯部,〈豐年社業務簡介〉,《農情》半月刊第一四一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五日)。
    鼎立,〈訪《戶外生活》陳遠建〉,《新書月刊》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三年八月)。

    十四劃

    廖輝英,〈由絢瀾到慘淡.未蓋棺不論定但剖婦女世界病因〉,《出版家》第四十九期(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餘光,〈談我國報導新書出版消息的專業雜誌〉,《出版家雜誌》第九期(民國六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十五劃

    澎湃,〈我國雜誌事業發展概述〉,《出版與研究》第二十七期(民國六十七年八月一日)。
    潘宇,〈《新文化》導引台灣新路向〉,《自立晚報》,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廿九日。
    鄭林鐘,〈探索《天下》成功奧秘〉,《新書月刊》第十六期(民國七十四年一月)
    鄭美玫,〈《音樂與音響》的旋律遠揚──與張繼高一席談〉,《出版家》第五十一期(民國六十五年十月十日)。
    ──,〈熱門音樂雜誌概觀〉,《出版家》第五十一期(民國六十五年十月十日)。
    鄭明娳,〈兄弟們──介紹幾本與本刊性質相近的雜誌〉,《書評書目》第十一期(民國六十三年三月一日)。
    鄭樹森,〈守望世界文學的燈塔(下)〉,《聯合報》,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六日。
    蔡珠兒、朱恩伶、張娟芬,〈人間燈火未熄〉,《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十四日。
    影響雜誌編輯部,〈也是台灣電影史──老《影響》與七○年代影痴的浪漫宣言〉,《影響》第二十四期(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劉枝萬,〈座談會記錄:台灣民俗研究回顧〉,《台北文物》第十卷第一期(民國五十年三月)。

    十六劃

    賴子清,〈古今台灣詩文社(一)〉,《台灣文獻》第十卷第三期(民國四十八年九月廿七日)。
    賴青萍,〈天下雜誌──成功法則的實踐者〉,《精湛》季刊第十三期(民國八十年五月廿五日)。
    賴明弘,〈台灣文藝聯盟創立的斷片回憶〉,《台北文物》第三卷第三期(民國四十三年十二月廿日)。
    薛茂松, 〈五十年代文學雜誌〉,《文訊》第九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台灣地區文學雜誌的發展(一九四九~一九八六)〉,《文訊》第二十七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近四十年來台灣地區文學社團基本資料(上)〉,《文訊》第廿九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近四十年來台灣地區文學社團基本資料(下)〉,《文訊》第卅期(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錢永祥,〈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七年冬季號)。
    錢江湖,(介紹一本成功的官辦雜誌──光華),《中華雜誌》第二五○期(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十七劃

    應鳳凰,〈開拓出版原野的文星書店(上)〉,《文訊》第十七期(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文壇社與穆中兩〉,《文訊》,第十九期(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劉守宜與明華書局.《文學雜誌》(上)〉,《文訊》第二十期(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劉守宜興明華書局.《文學雜誌》(下)〉,《文訊》第二十一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 〈程大城與《半月文藝》〉,《文訊》第二十二期(民國七十五年二月)。
    鍾麗慧,〈虎虎生氣的一條老漢.吳魯芹其人其書〉,《新書月刊》第一期(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十八劃

    蕭文翁,〈漩渦中的女性雜誌〉,《書評書目》第三十六期(民國六十五年四月一日)。

    十九劃

    蘇美文,〈《文學界》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三期(民國八十年一月)。
    羅青,〈瘂弦研究資料初編〉,《書評書目》第卅三期(民國六十五年一月一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G785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4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