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559
|
Title: | 維吾爾婦女地位之研究 The status of Ugur Women |
Authors: | 余式恕 Yu, Shih-sue |
Contributors: | 劉義棠 崔伊蘭 余式恕 Yu,Shih-sue |
Date: | 1991 |
Issue Date: | 2016-04-29 16:06:58 (UTC+8) |
Reference: | 一、史料、方志
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西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王先謙等,《十二朝東華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編,《新疆鄉土志稿》,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0 年。
令狐德棻等,《周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4 年。
永貴,《回疆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年。
托克托等,《宋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7 年。
托津等撰修,《欽定回疆則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影印本。
李延壽等,《北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4 年。
吳競,《貞觀政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4 年。
志費尼著,何高濟等譯,《世界征服者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和瑛,《回疆通志》,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5 年。
拉施特著,余大鈞譯,《史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
洪鈞,《元史譯文證補》,收入《中華古籍叢刊》,台北:大西洋圖書公司,民國57年。
袁大化等,《新疆圖志》,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 年。
章佳容安輯,《那文毅公(彥成)籌劃回疆善後事宜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7 年。
張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4年。
張廷獻,《新疆地理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年。
傅恆等,《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台北:文友書店,民國54 年。
馮家昇等,《維吾爾族史料簡編》,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年。
滿洲七十一,《西域總志》,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5 年。
《新疆輿圖風土考》,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 年。
滿洲西清,《黑龍江外記》,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 年。
劉昫等,《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5 年。
歐陽修等,《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5 年。
慶桂、曹振鏞等奉敕修,《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3 年。
鍾廣生,《新疆志稿》,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6 年。
二、專書、論文
巴托爾德著,羅致平譯,《中亞突厥史十二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王曾翼,《回疆雜詠》,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二秩第七冊,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1 年。
王樹柟,《新疆禮俗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4年。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3 年。
布魯蒙等著,李永久編譯,《社會學》,台北:柏米爾書店,民國61 年。
艾儒略,《戰方外記》,收入張海鵬輯,《墨海金壺》叢書第十七冊,台北:文友書店,民國58 年。
羽田亨著,耿世民譯,《西域文化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 年。
伊斯蘭英文中學編著,《伊斯蘭知識》第一冊,香港:香港伊斯蘭青年協會,1988年第二版。
李志常著,王國維注,《長春真人西遊記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祁韻士,《皇朝藩部要略》,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年.
吳慧麗,《蒙古社會婦女地位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國75年6月。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年。
佐口透著,凌頌純譯,《十八-十九世紀新疆社會史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松筠,《西陸總統事略》,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 年。
《欽定新疆識略》,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 年。
周昆田,《中國邊疆民族簡史》,台北:臺灣書店,民國51年
林秀雄,《家族法論集(一)--夫妻財產制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6 年。
芮逸夫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人類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8 年五版。
洪浩,《松漠紀聞》,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8 年。
洪尊元,《新疆》,台北:泰山出版社,民國50 年。
俞鼎賢,《中國各民族婚俗》,吉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83 年。
茅第杜著,買德鱗譯,《伊斯蘭的基本》,閔哈智湘帆捐印,民國78 年。
郁蘇福格爾威則著,哈吉穆罕默德.艾敏馬恩信譯,《論伊斯蘭教律的合法事務與非法事務》,香港:香港伊斯蘭青年協會, 1989 年。
徐旭生著,《西遊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庫羅帕特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喀什噶爾》,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年。
馬堅譯,《古蘭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9 年。
馬明道,《伊斯蘭教》,台北:中國回教協會,民國65 年。
《伊斯蘭法之研究》,台北:中國回教協會,民國67 年。
馬可波羅著,馮承鈞譯,《馬可波羅遊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1 年。
高浩然,《認識伊斯蘭》,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73 年。
納.阿.曼爾,陳克禮譯,《聖訓之冠》,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8 年再版。
韋斯特馬克著,王亞南譯,《人類婚姻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年。
《清高宗御製詩文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影印,民國65 年。
許崇灝,《新疆誌略》,台北:正中書局,民國36 年。
陶保廉,《辛卯侍行記》,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民國46 年。
陳誠,《使西域記》,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8 年。
陳賡雅,《西北視察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9 年。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 年台六版。
基辛著,于嘉雲等譯,《當代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75 年。
張德勝,《社會原理》,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75 年。
曾問吾,《中國經營西域史》,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25 年。
馮.佳班(漢名葛瑪麗)著,鄧如山譯,《高昌回鶻國的生活》吐魯番:吐魯番市地方志編輯室, 1988 年。
黃明瓊,《清乾隆時期回疆社會與伊斯蘭教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國75 年7 月。
慎懋賞輯,《四夷廣記》,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8 年。
虞集,《道園學古錄)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0 年二版。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第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年。
楊建新輯,《古西行記》,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7年。
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新疆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新疆宗教》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編輯室,《維吾爾族社會歷史調查》,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維吾爾族簡史》編輯組,《維吾爾族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瑪格麗特.米德著,宋踐等譯,《三個原始部落的性格與氣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990 年。
劉義棠,《維吾爾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6 年臺二版。
《中國邊疆民族史》,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71 年三版。
劉志霄,《維吾爾族歷史》上編,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5 年。
蔡百銓,《阿拉伯人的歷史》,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民國75 年。
穆罕默德.庫特卜著,《伊斯蘭與婦女》,單行本。
蕭雄,《西疆雜述詩》,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8 年。
衛惠林,《社會人類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 年。
謝彬,《新疆遊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 年。
龍冠海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 年八版。
優素甫.哈斯.合吉甫著,郝關中等譯,《福樂智慧》,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6 年。
羅家倫,《西北建設考察團報告》,台北:國史館,民國57 年。
羅素娟,《阿古柏政權興起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國80 年6 月。
三、期刊論文
王日蔚,〈維吾爾(纏回)民族名稱演變考〉,《禹貢半月刊》,第七卷第四期,頁四四三至四六一。
〈回族回教辯〉,《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十一期,頁三九九至四○六。
王叔凱,〈維吾爾伊斯蘭教依禪派中的薩滿教影響〉,《中央民族學院學報》, 1987年第四期,頁三二至三五。
王寶華等,〈烏魯木齊縣東溝鄉近親結婚調查〉,《新疆大學學報》1987年第二期,頁十四至十七。。
白振聲,〈清代維吾爾族封建農奴制經濟的演變〉,《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1 年第一期,頁二九至三四。
杜榮芝,〈關於新疆民族婚姻立法的問題〉,《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第五期,頁三八至四○○。
李符桐,〈回鶻宗教演變考〉,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三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國46 年,頁二九九至三一四。
李澤,〈 試論新疆少數民族的法定最低出婚年齡〉,《新疆社會科學》 1986 年第六期,頁一一八至一二三。
吳東耀,〈伊斯蘭教在喀什噶爾〉,收入《中國伊斯蘭教研究文集》編寫組編,《中國伊斯蘭教研究文集》,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 年,頁二八九至三○五。
何應中,〈試論公元七-十世紀回紇的社會發展〉,收入林幹編《突厥與回訖論文選集》 (下)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頁六二五至六四六。
定中明,〈古蘭經與三民主義〉,《憲政論壇》第二卷第九期,頁一九至二○。
郎櫻,〈試論《福樂智慧》的文化結構〉,〈新疆社會科學〉1986年第六期,頁八五至九二。
高占福,〈伊斯蘭教婚姻制度與回族婚姻習俗的研究〉,收入《中國伊斯蘭教研究文集》,頁三三八至四一五。
馬品彥,〈南疆的麻扎和麻扎朝拜〉,收入青海省宗教局編,《中國伊斯蘭教--西北五省(區)伊斯蘭教學街討論會(西寧會議)論文選集》,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頁三六九至三八六。
馬品彥,買賣提賽來,〈新疆麻扎和麻扎朝拜--新疆伊斯蘭教地域特色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6第四期,頁九三至一○二。
陳國光,〈中亞納合西班底教團與我國新疆和卓、西北門宦〉,《世界宗教研究》1988 第一期,頁一○六至一一五。
〈清朝統治時期新疆維吾爾地區伊斯蘭教的教法問題〉《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二期,頁五六至六六。
陳慶隆,〈和卓考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四○期下,頁八二五至八三八。
〈論白山黨與黑山黨〉,政大《邊政研究所年報》第二期,頁二○九至二三一。
趙世杰,〈淺論維吾爾民間愛情故事〉,《新疆社會科學》1987年第四期,頁七一至七五。
劉建國,〈關於薩滿教的幾個問題〉,《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二期,頁一二○至一二四。
魏萃一,〈維吾爾語bywi詞的源流〉,《民族語文》1984年第四期,頁一二○至一二五。
蘇北海,〈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中發展的特點〉,《世界宗教研研》1987年第三期,頁四四至五七。
一、專書
Abd al‵Ati ,Hammudah. 1977. 《The Fami ly Structure in Islam》.American Trust Publications.
Behishite,M.H., Bahonar, Javad. 1982. 《Philosophy of IsIam). Salt Lake City, U.S.A: Islam Publication.
Boserup,Ester.1970.《Wome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 St.Martin`s.
Boulger,D.C. 1885. 《Central Asian Question : Essays on Afghnistan,China,and Central Asia) . London: T.Fisher Unwin.
Coulson,N.J. 1971. 《 Succession in the Muslim Family》,Mass: Cambrige University.
Hutton ,James. 1875. 《Central Asia: from the Aryan to the Cossack》. Landon: Tinsley Brothers.
Mead,Margeat. 1949.《Male and Female》 .New York: William Morrowand Company.
Moore,Henrietta.L. 1988. 《Feminism and Anthropology》.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Rohrlich-Leavitt,Ruby. 1975.《Women Cross-Culturally: Change and Challenge》. Paris: Mouton Publishers.
Rosaldo,M.Z. 1974.《Woman, Culture, and Society》.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Sabbah,Fatna A. 1984.《Woman in the Muslim Unconscious》.New York: Pergamon Press Inc.
Shah,Sirdar Ikhal Ali. 1980. 《Selection From The Koran》London : The Octagon .
Sharma ,Arvind. 1987. 《Women in World Religio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oshihiko Izutsh,Litt. 1987. 《God and Man In The Koran》Tokyo: The Keio Institute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Studies.
Yusuf,Ali Abdullah. 1934. 《The Holy Quran》,Cambrige:The Murray Pringing Company.
二、論文
Brown,Judith K.1970.〈A Note 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by Sex〉in 《American Anthropolgist》, v01.72, pp.1073-1078.
Mardock,George P.,Provost,Caterina.1973. 〈Factors 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by Sex:A Cross-Cultural Analysis〉,in 《Ethnology》 , vol.12(2), pp.203-225.
Ouinn, Naomi. 1977.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n Women`s Status〉,in《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6,pp.181-225.
Voll,John.Obert. 〈Soviet Central Asia and China: intergration or Isolation of Muslim Society) ,in Esposito,John.L.1987. {Islam in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 ,pp.125-151.
Murphy ,Robert. 1978. 〈Social Distance and The Wei〉,in《American Anthropologist》 , vol.66, pp.1257-1274.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453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39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