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92/144379 (79%)
Visitors : 51228366      Online Users : 9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100


    Title: 經濟整合趨勢研究-以兩岸經貿互動為例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Integrity - "Economy & Trade between the Counterparts of Taiwan Straights"
    Authors: 李孔智
    Li, Kung-Chi
    Contributors: 毛維凌
    Mao, Wei-Lin
    李孔智
    Li, Kung-Chi
    Keywords: 整合
    區域主義
    雙贏
    Intergrity
    Regionalism
    Win-win
    Date: 1994
    Issue Date: 2016-04-29 09:58:28 (UTC+8)
    Abstract: 近年來國際經濟趨向區域化,基於地緣關係,各種區域性組織也相繼出現,其中尤以歐洲共同市場的建立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定型為經濟區域化樹立楷模。但亞洲各國因政治立場互異,經濟發展程度有顯著差別,再加以作為集團中堅的日本未能取得各國信賴,類似西歐與北美的區域化組織不易實現。然過去幾年來,由於兩岸關係的實質改善,二個以兩岸三地為主體的中華經濟圈正加速發展中,且不同於西歐及北美,並非完全由政府主導策劃,而主要基於國際經濟情勢發展與兩岸的經濟互動需求自然形成,其所蘊藏的潛力及燦爛遠景已引起全世界政經領袖及學者專家注視,令人驚訝的是,這才是兩岸合作的開始,如果兩岸真能拋開政治考量,作為效的經濟整合,未來所能展現的實力,顯然還將遠大於此。本文之目的,即作者樂觀地期盼,兩岸經貿能在全球經貿整合的趨勢下,朝良性的互動發展,一來此即兩岸華人利益之所在,二則能自經濟整合(低度整合)出發,為政治整合(高度整合)奠下厚實其礎。兩能依合作共榮的遠大目標發展,不但全球華人所依記,更是世界安定的基石。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l.工商時報主辦,兩岸經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迎向廿一世紀的大中華經濟發展宏圖,民國82年9月。
    2.工業局編,大陸出口導向工業政策對我外貿發展之影響及我方因應策略,民國82年6月。
    3.工業局編,因應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之投資、貿易方向調整研究,民國82年6月。
    4.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兩岸經濟交流之現況及發展趨勢研究,民國81年6月。
    5.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兩岸經濟年報(上) (下),民國82年5月。
    6.民主基金會編,兩岸經貿關係之檢討與展望論文集,民國82年12月。
    7.包宗和,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4月。
    8.李宏碩,海峽兩岸經貿關係,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民國82年4月。
    9.李復甸,呆商﹒台商一大陸熱談投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80年11月。
    10.研考會編,亞太經濟合作與台灣角色之研究,民國83年11月。r J JY~~`; ff> ...
    11.洪秀菊、徐振德、衛嘉定合譯,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8年9月。
    12.胡祖慶譯,國際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79年5月。
    13.高希均、李誠、林祖嘉,台灣突破一兩岸經貿追縱。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民國81年8月。
    14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3年8月。
    15.馮特君,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民國82年2月。
    16.淡江大學戰略所編,大陸政策之回顧與前瞻,民國80年。
    17.陸委會編,大陸事務手冊,民國82年10月。
    18.陸委會編,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民國83年7月。
    19.陸委會編,台商赴大陸投資注意事項,民國83年2月。
    20.陸委會編,兩岸經濟專題分析彙編,民國84年元月。
    21.陳春山,兩岸經貿政策解讀,一版,台北:月旦出版社,民國83年7月。
    22.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一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出版社,民國83年6月。
    23.國貿局編,1993年大陸對外貿易政策與發展現況之研究,民國83年1月。
    24.國貿局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簡介及因應對策之研究。
    25.國貿局編,近四年台海兩岸貿易相對演變形勢,民國83年12月。
    26.調查局編,中共對台工作研析與文件彙編,民國83年2月。
    27.調查局編,國人赴大陸投資的契機與風險,民國83年6月。
    28.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國際及中國大陸情勢發展與評估,民國83年。
    29.章鴻康,歐洲共同體法概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0年5月。
    30.蕭全政,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80年7月。
    31.謝振安,台海兩岸經濟整合之可能性,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5月。
    32.薛美瑜,國際關係中統合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6月。
    33.黃立,經濟與貿易法論叢,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81年9月。
    (二)期刊
    l.于中,「關總基本法律原則與兩岸經貿前景」,亞洲與世界月刊,第102 期,民國82年2月,頁19-26。
    2.王春源,「對兩岸經貿交流與經濟動態變化的回顧、檢討與展望」,台北銀行月刊,第25期第2期,民國83年2月,頁2-30。
    3.王泰銓,「歐洲經濟區域之形成與發展」,經社法制論叢,第11期,民國82年1月,頁1-16。
    4.王健全,「大中華經濟圈可行性探討」,經濟前瞻,第28號,民國81年10月,頁137-141。
    5.王健全,「台港、大陸成立經濟共同圈之展望」,美國月刊,第8卷第7期,民國82年7月,頁33 -47。
    6.王銘生,「由中共新頒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一談兩岸簽訂台商投資保護協定」,中國稅務旬刊,第1530期,頁13-17。
    7.朱正中,「淺談台商大陸投資問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4期,民國83年4月,頁103-105。
    8.江丙坤,「江部長於83年2月16日在『大陸投資廠商新春聯誼座談會』致詞全文」。
    9.李文志,「區域主義下兩岸關係的開展」國策,民國83年11月。頁4-5。
    10.李非, r 從台商投資看大陸環境系統的通應性J 全民月刊第12卷第l期,民國80年7月,頁43-52。
    11.李英明,「強化兩岸經貿互動,提昇我國際經濟地位」,中國時報,4版,民國81年9月14日。
    12.杜巧霞,「區域整合與邊貿易的自由化」,經濟前略第38期,民國84年3月,頁64-67。
    13.吳忠林,「海峽兩岸主動權在他兩岸經貿關係現況剖析」,實用稅務,第203號,民國80年1月,頁6-8。
    14.吳進泰,「台灣、大陸、東協回國投資環境的比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十交卷十二期,民國82年12月,頁35-38。
    15.「兩岸三地貨幣金融加速交流值得重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社論,第17卷第4期,民國83年4月,頁4-5。
    16.「兩岸經貿之互動闕係」工商建研會,民國84年2月,頁33一35。
    17.邱垂泰,「大中華經濟共同體之可行性一經濟整合之法政意涵」,台灣經濟金融月刊。
    18.林麗珠,「台商赴大陸投資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台北銀行月刊,第24卷第1期,民國82年l月,頁77 -90。
    19.林靈宏、張雍川「由區域性經濟整合的理論評估大中華經濟圈之未來與發展」,台北銀行月刊,第25卷第10期,頁27-34。
    20.侯山林,「由兩岸關係發展看對大陸直接貿易投資之可能性」,台灣經濟研究月刊,民國80年12月,頁39-44。
    2l.侯家駒,「台灣兩岸經貿關係著眼點之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10期,民國80年12月,頁1-9。
    22.侯家駒,「兩岸貿易問題及對策」,`經濟日報, 2版,民國82年6月7日。
    23.施伯樂,「區域貿易集團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未來角色」,國策,民國83年2月、頁4-9。
    24.姚克敏,「開放性區域主義」,台灣經濟月刊,第18卷第2期,頁97-101。
    25.周雅慧,「兩岸三邊之經貿互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12期,頁18-275。
    26.洪碧霞、江志中「台商赴大陸投資之SWOT 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2期,民國83年2月,頁30-37。
    27.翁嘉禧,「民族認同與台海兩岸的經濟整合」,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3期,民國81年9月,頁121 -138。
    28.孫金蘭,「本協自由貿易區成立對我國經貿之影響及因應對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11期,民國83年11月,頁90-94。
    29.孫武,「淺談台商赴大陸投資問題」,產業金融,第81期,頁28-35。
    30.高長,「台港和大陸經濟互動關係之探討」,台灣娃濟金融月刊,第30卷第4期,民國83年4月,頁24 -39。
    31.高長,「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下兩岸經貿合作之探討」,經濟前瞻,第30號,民國82年4月,頁76-80。
    32.高長,「政治情結糾葛是建立經濟合作的阻力」,全民月刊,頁16-18。
    33.高長,「談大中華經濟共榮圈」,`經濟前瞻,第24號,民國80年10月,頁46 -50。
    34.高希均,「大變局、大趨勢、大格局一探討經濟中國前景」,經濟前瞻,第7卷第4期,民國81年10月,頁10-19。
    35.張五岳,「從經濟整合到政治整合的若干迷思一評大中華共同經濟圈」,中國論壇,第19期,民國81年5月,頁87-91。
    36.張克成,「兩岸產業分工體系之聯想」,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3期,民國83年3月,頁27 -33。
    37.張旭平,「海峽兩岸經貿關係與展望」,中共研究,第26卷第7期,民國81年7 月,頁25- 31。
    38.張榮豐,「對中國大陸的經貿政策」,全民月刊,第13期第6期,民國81年4月,頁30 -38。
    39.張濤,「觀兩岸經貿關係」,中國大陸,第25 卷第12期,民國81年12月,頁23-24。
    40.莊正元,「展望兩岸經貿關係」,中國大陸,民國83年3月,頁5-7。
    41.許心鵬,「兩岸三地經濟合作關係研究」,台灣經濟金融月刊。
    42.許振明,「兩岸金融問題之探討」,貨幣市場簡訊79期,民國82年元,頁1-5。
    43.郭懿美,「烏拉圭回合協議拉近兩岸關係」,工商雜誌,民國83年4月,頁46-50。
    44.黃紹基,「才是區域經濟整合探討大中華經濟圈的整合形式」,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6期,民國82年6月,頁92-102。
    45.黃紹基, 「從兩岸交流的政經情勢看大中華經濟園的構想」,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12期,頁102-107。
    46.黃景輝,「兩岸經貿交流的正、負面分析與良性面發展空間的探討」,大陸經濟研究,第15卷第1期,民國82年l月,頁35-58。
    47.陳月端,「兩岸規範台商投資法律之探討」,法律評論,第59卷第7、8期合刊,民國82年8月,頁26-30。
    48.陳明璋,「兩岸產業分工的省思」,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2期,民國83年2月,頁49-54。
    49.陳詩豪,「區域經濟的形成與發展」,台灣經濟月刊,第81卷第l期,頁110-114。
    50.陳瑞患,「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5期,民國82年5月,頁89 -95。
    51.陳德昇「大中華經濟圈的構想,障礙與評估」,美國月刊,第8卷第7期,民國82年7月,頁48 -60。
    52.陳德昇,「兩岸經貿關係評估與展望」,全民月刊,第12卷第12期,民國80年,頁16-17。
    53.陳德昇,「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省思」,中央月刊,第25卷第8期,民國81年8月,頁27 -29。
    54.陳德昇,「兩岸經貿關係評估與省思」,政治評論,第604期,民國82年4月,頁20-21。
    55.陳耀聰,「兩岸經貿互動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6期,民國82年6月,頁81-87。
    56.陳麗瑛,「兩岸經濟聲合的可能模與影響」,經濟前瞻,第39期,民國84年5月,頁62-67。
    57.陳處瑛,「兩岸資源整合與經貿互動前景」,經濟前瞻,第30號,民國82年4月,頁86-90。
    58.曾柔學,「歐市整合與兩岸關係」,台灣經濟,第200期,民國82年8月,頁75-86。
    59.曾雪如,「東協成立自由貿易區之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5期,民國82年5月,頁42-51。
    60.鄒忠科,「歐洲經濟區域形成及其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2卷,民國82年2月,頁74-92。./
    6 1.葉章美,「中共金融體制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9 期,民國82年9月,頁5-19。
    62.葉律言,「兩岸經貿關係的背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12期,頁10-12。
    63.葉新興,「大陸投資的迷思」,經濟前瞻,第23號,民國80年6月,頁10-17。
    64.葉新興,「台灣與大陸經貿互動關係」,經濟前瞻,第8卷第4期,民國82年10月。
    65.「當前兩岸貿易利弊評估」,中國大陸,民國82年7月,頁12-13。
    66.詹滿容,「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組織『利益交集模式』之初步建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3期,民國83年3月,頁72-76。
    67.詹明瑛,「兩岸經貿交流之發展與課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12期,頁26-31。
    68.趙明光、李鴻志,「淺談大陸經貿法規」,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2期,民國83年2月,頁56-60。
    69.趙泰,「開發中國家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7期,民國82年7月,頁84-88。
    70.趙泰,「美國拓展區域自由貿易對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一由NAFTA 至APEC」,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7期,民國82年7月,頁70-75。
    7l.黎健,「評中共對台商投資的特別優惠」,中國大陸,民國81年10月,頁56 -58。
    72.蔡宏明,「大陸投資政策的省思」,中國論壇,第24期,民國81年10月,頁102-105。
    73.蔡宏明。「大陸經貿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經社法制論叢,第11期,民國82年1月,頁185-213。
    74.蔡宏明,「大陸經貿之政治經濟分析」,經社法制論叢,第11期,民國82年1月,頁185-213。
    75.蔡宏明,「亞太經濟合作的理論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4期,民國83年4月,頁20-42。
    76.蔡宏明,「亞太經濟合作發展」,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0卷第4期,民國83年4月。頁48 -53。
    77.蔡宏明,「掌握資金流向大陸之應有作為」,民眾日報, 11版,民國82年7月6日。
    78.蔡進丁,「區域經濟統合對未來世界經濟之影響」,台北銀行月刊,第26期第4期,頁49-56。
    79.樂和,「大陸經貿政策掌握之原則」,展望雜誌,民國82年3月號,頁34 -37。
    80.鄭玉瑞,「從國際經濟整合談中華經濟體的可行性」,今日經濟,第297期,民國81年5月,頁56 -66。
    81.鄭月遂,「海峽兩岸經貿關係新形劫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29卷第7期,民國82年7月,頁56-62。
    82.鄭月遂,「大陸金融體制改革與兩岸金融關係」,今日經濟,民國82年8月號,頁9-16。
    83.鄭承宗,「東亞經濟圈構想的課題與其國際反應」,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29卷第1期,民國82年1月,頁63-68。
    84.鄭承宗,「廣域經濟圈形成的時代」,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28卷第12期,頁26-33。
    85.劉邦典,「兩岸經貿交流的回顧與評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7卷第3期,民國83年3月,頁85-92。
    86 薛琦,「兩岸經貿關係:前景及限制」,中國時報,11版,民國81年1月14日。
    87.鍾琴,「兩岸經貿交流形勢評估」,經濟前瞻,第37期,民國84年1月,頁58-63。
    88.鍾琴,「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經濟效果與政策建議一兼論產業空洞化的危機」,經濟前瞻,第23號,民國80年,頁18-24。
    89.鍾琴,「兩岸經貿交流形勢評估」,經濟前瞻,第37期,頁58-63。
    90.魏艾,「台海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及其限制,」全民月刊,第13卷第8期,民國81年5月,頁52 -59。
    91.蕭全政,「慎重評估大中華經濟共同體的構想」國家政策雙週刊,第0026期,民國81年元月,頁7 -8。
    92.蕭全政、陳治萍,「經濟區域化與東協區域主義的發展」國策,民國83年3月,頁2-3。
    93.嚴宗大,「大中華經濟圈的理念與事實,」經濟前瞻,第26號,民國81年4月,頁110-112。
    94.嚴宗大,「台灣、香港和大陸經濟整合的障礙」,全民月刊,第12卷第9期,民國80年11月,頁20-21。
    95.嚴宗大,「兩岸貿易逆差問題剖析橫跨政經兩面」,實用稅務,第205期,民國81年l月,頁33-35。
    96.邊裕淵,「中華經濟圈未到時機」卓越雜誌,民國81年6月,頁42-43。
    97.邊裕淵,「經濟整合之理論探討一兼論華人經濟整合之可行性」台北銀行月刊,第23卷第9期,民國81年9月,頁8-20。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1. Charles W. Kegley) Jr. and Eugene R. Wittkopf , The Global Agenda(New York: Random House , 1884)
    2. David B. Yoffie ,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petition , (Singapore: Mcgraw-Hill Publ ishing Company , 1990)
    3. Immanuel; Wallerstein , 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 , (New York: Cambridge Vniversity Press ,
    4. 0rit Frenkel ,Constraints and Compromises: Trade Policy in a Democracy , (New York: Gar Land Publishing , Inc. , 1990) 。1984)
    5. Peter Perkins , The Impac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on Industries in the R.O.C on Taiwan , (Lexington: DRI / McGraw-Hi 1] , 1993)
    6. Robert Gilpin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7)
    7.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 (Boston Toronto: Little , Brown and Company , 197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G8025301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18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5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