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52888      Online Users : 53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736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362


    Title: 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1938-1949)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an-min Chu-i Youth Corps and the Kuomintang, 1938-1949
    Authors: 王良卿
    Wang, Liang-ching
    Contributors: 林能士
    Lin, Neng-shih
    王良卿
    Wang, Liang-ching
    Keywords: 三青團
    國民黨
    復興社
    CC系
    蔣介石
    San-min Chu-i Youth Corps
    Kuomintang
    Fu-hsing-she
    CC Clique
    Date: 1996
    Issue Date: 2016-04-28 13:27:12 (UTC+8)
    Abstract: 本篇論文旨在探討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衝突的結構性原因,及其在1949年國民黨政權潰敗過程裡所起的作用。除緒論與結論外,共計五章。大要如下: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檔案
    (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朱家出先生檔案,台北:
    學校黨務(一)(二),函號109。
    學校黨務(三)(四),函號110。
    三青團(一),函號134。
    三青團(二),函號135。
    (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庫藏史料,台北:
    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
    中央委員會祕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上、下冊(台北編者彙印,未載彙印年月),未製號,鉛排本。
    中央委員會祕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會會議紀錄彙編)(台北編者彙印,民國43年4月),未製號,鉛排本。
    中央執行委員會祕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紀錄》(南京:編者彙訂,民國36年3月),6.2/33,毛筆原件。
    中央執行委員會祕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紀錄)(南京;編者彙印,民國36年3月),6.2/111,鉛排本。
    總裁兼團長手令批示
    《總裁兼團長親筆:青年團不許團員任特務工作積極使左傾份子就範各地國務經費以團員養團為原則手令》,1940年2月29日,137/5,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青年團本部消極無聲望詳查實報并以團務為主積極進行手令》,1939年5月11日,137/6,毛筆原件。
    《總裁兼國長親筆:飭擬青年營具體計畫手令》,1939年5月30日,137/8,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青年團中央常務幹事每週常會必須到會并應以青年團事務為主要工作手令》,1940年12月18日,137/11,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簽署:各地青年團幹部每有幫會份子參雜藉勢招搖應由中央團部嚴加整頓手令》,未載年份,137/19,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簽署:青年團各級機構及團員今年應以新生活運動與勞動服務運動為中心工作擬具體方案呈報手令),1944年1月10日,137/19,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簽署:中央及地方團務日見消沈應謀改進擬訂具體辦法具報手令),1946年7月7日,137/22,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不論任何地區之團務工作皆應秉承當地黨部之指導絕對不許有與黨部發生磨擦或鬥爭手令》,1942年1月3日,137/27,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目前青年團工作應注重改革社會弊端增進平民經濟生活調查民眾疾苦手令》,1941年4月16日,137/38,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青年團工作應以社會服務為中心而社會服務應從推行新生活運動做起照此擬訂具體辦法通令實施手令》,1942年9月21日,137/45,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青年團下年度工作以充實三年來工作為主非萬不得已切勿再設立新事業項目手令》,1942年11月12日,137/45,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簽署:青年團二全大會社會人士甚為漠視茲將各項重要方針列示六項于一月內擬具體辦法呈核手令》,1946年9月19日,137/47,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簽署:據報共黨份子竭力煽動學潮有于五月間發動之可能應與有關各機關學校切實設法防範制止手令》,1945年4月25日,137/53,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簽署:研擬青年團改隸政府後如何加強業務方案限期呈核手令》,1945年8月9日,137/54,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簽署:研擬整理團務之具體方案限期呈核手令》,1946年1月14日,137/56,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青年團不得在各地任意設立檢查機關與調查統計局等對立手令》,1942年12月9日,137/64,毛筆原件。
    《總裁兼團長親筆:以後青年團之工作應注重與有關各方之聯繫擬訂真體辦法手令》,1942年3月22日,137/66,毛筆原件。
    《總裁親筆修正三民主義青年團團章草案第三條》,1938年6月,138/114,鉛印本,毛筆修改。
    《總裁批示黨與團之關係及其實施辦法案》,1939年10月7日,138/119,毛筆呈文‧紅鉛筆修改批可。
    《總裁批葉楚傖報告審議確定黨與團之關係辦法案》,1940年11月18日,138/199,毛筆呈文‧藍鉛筆批示。
    《總裁批吳鐵城報告黨團統一問題七十五次中常會決議情形案》,1947年7月9日,138/213,毛筆呈文‧紅鉛筆批示。
    《總裁批吳鐵城為根本改造本黨及黨團關係經常會推定委員十一人晉謁簽呈》,1947年5月17日,138/248,毛筆呈文‧紅鉛筆批示。
    《總裁批吳鐵城為黨務座談會改進黨務意見處理辦法簽呈》,1948年8月9日,138/251,毛筆呈文‧毛筆批示。
    《總裁批吳鐵城簽黨務改革方案實施辦法呈》,1946年1月11日,138/258,毛筆呈文‧紅鉛筆批示。
    一般史料
    《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案原文》,第1冊,1947年3月,6.2/48,原件。
    《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案原文》,第1冊,1947年3月,6.2/48,鉛排本。
    《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案原文》,第2冊,1947年3月,6.2/50,原件。
    總裁訓詞《對當前黨政與青年團工作之指示》,1944年1月8日,130/29
    朱家驊《黨務實施上之問題--總論》,1940年3月,240/522.1。
    《中央黨部黨務統計手冊》1942年11月,493/96。
    《徵求黨員須知》,1942年4月,495/47。
    《中國國民黨黨員近十年來之發展趨勢》,1940年11月12日,495/108
    《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七中全會後黨部組織暨黨員統計提要》,1941年3
    月1日,495/137。
    《黨政訓練班黨務工作人員談話會紀錄》,1939-1940年,495/141。
    《六屆四中全會宣言草案》,1947年9月,496/3。
    《團員須知》,1943年,519/3。
    張治中《本團性質與工作講評》,1942年8月,519/6。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紀錄(附第一屆
    中央幹事監察第三次聯席會議‧第一屆中央幹事會臨時全體會議紀
    錄)》,1945年4月,519/41。
    《三民主義青年團-全大會中央及地方團部工作報告》,519/50
    1.《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工作報告(二十七年七月至三十二年三
    月)》,1943年3月。
    2.《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籌備處工作報告》,1943年2月。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工作報告》,1939年11月,519/54.1。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二十九年度工作計劃》,1940年3月,591/54.2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常務幹事會工作報告》,1940年4月,519/54.4
    張治中《三民主義青年團之任務及工作實施》,1940年10月,519/71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工作報告(三十年一月至十月)》,1941年11月,519/72
    《團員生活須知》,1941年1月,519/80。
    《團員須知》,1940年11月,519/81.1。
    《團員須知》,1942年7月,519/81.2。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三十年度上半年工作報告》,1941年7月,519/85
    闕仲瑤作《三民主義青年團團歌》、《三民主義青年團青年進行曲》,519/90,鋼筆原稿。
    《青年團創立六周年》,1944年7月8日,519/93。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手冊》,1944年3月,519/94。
    《廣東團務三年來籌備概況》,1943年2月,519/96。
    《三民主義青年團一屆中央幹事會二全會議提案》,1944年3月29日,519/105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提案彙錄》,第1冊,1944年3月29日,519/107.1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提案彙錄》,第2冊,1944年3月30日,519/107.2。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監察第一次聯席會議議程》,1943年4月19日,519/108。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全體會議提案專案彙錄》,1943年4月19日,519/109。
    《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南支團第一屆團員代表大會會議彙編》,1943年2月,519/114。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常務幹事會第一次會議紀錄》,1939年9月5日,519/119.2。
    《三民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幹事會有關資料》,1939年7月,519/120。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臨時常務幹事會一年來工作報告(民國二十七年七月九日至二十八年七月九日)》,1939年7月,519/123
    《重慶市黨團統一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紀錄》,1948年9月24日,545/98。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冊》,1945年,孫逸仙博士圖書館藏,006.316/804。
    (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南京:
    教育部,全宗號:5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關於出席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各學校學生代表補課補考問題的來函》,1943年,5/01574。
    《關於三青團邵陽分團占用學校作為團址的來往文書》,1943年11月-
    1944年1月,5/01576。
    《關於湖北建始師範學校三青團與校長糾紛問題的來往文書》,1940
    年,5/01577。
    立法院,全宗號10
    《選舉立法院正副院長案》,1948年12月,10/0145。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推選案》,1948年6月,10/0306。
    國立政治大學,全宗號:112
    《國立政治大學二十週年紀念冊》,1947年5月20日,112(4)/1834。
    《蔣經國與段教育長有關三青團中央幹校合併之來往函件及研究部第三期教育計畫綱要》,1946年8-12月,112(4)/3321
    中央設計局,全宗號171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民國三十一年度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配合案)》,1942年2月,171/500
    《臺灣調查委員會人事任免調遷》,1944-1945年,171(2)/102。
    國民大會,全宗號:451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紀錄》,上冊,1948年3-4月,451/355。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紀錄》,下冊,1948年4月,451/356。
    《第一屆會議主席團制定所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48年5月6
    日,451/528。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祕書處,全宗號:711
    《國民黨統一黨國監察組織案及部分省市黨部負責人名單》,1947年,711(4)/071。
    《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紀錄》,1946年3
    月,711(4)/171。
    《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及黨團聯席會議宣言及重要決議案》,1947年9月,711(4)/183。
    《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及中央黨團聯席會議紀錄》,1947年10月,711(4)/184。
    《國民黨改革辦法及其黨政革新運動宣言》,1945-1948年,711(4)/355。
    《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黨務報告》,1947年2月,711(5)/133。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案原文》,第2冊,1945年5月,711(5)/151。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案原文》,第1冊,1945年5月,711(5)/152。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案原文》,第3冊,1945年5月,711(5)/153。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紀錄》,1945年5月,711(5)115。
    《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及重要決議案》,1938年4月,711(5)/158。
    《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紀錄》,1938年,711(5)/159。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案原文》,第4冊,1945年5月,711(5)/163。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執行委員會黨務報告》,1945年5月,711(5)/165。
    《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檢討報告》,1945年5月,711(5)/168。
    《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央組織部黨務統計報告》,1946年2月,711(5)/207。
    蔣介石《對黨與團統一組織的指示》,1947年7月9日,711(5)/217。
    《蔣介石在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有關還政於民提案草稿》,1945年,711(6)/019。
    大小《關於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諸派系的若干考察》,(手稿),1943年11月19日,711(6)/118。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全宗號:717
    《河南省黨部工作報告及組織工作計畫實施總報告》,1939年10月-1942年5月,717(4)/0309。
    《河南省黨部會議紀錄》,1942年8月-1944年1月,717(4)/0320。
    《河南省黨部會議紀錄及工作報告》,1938年12月-1942年3月,717(4)/0321。
    《安徽省黨部人事糾紛》,1928年4月-1943年1月,717(4)/0449。
    《安徽省黨部會議紀錄》,1938年10月-1942年6月,717(4)/0477。
    《浙江省黨部工作報告》,1938年9月-1940年8月,717(4)/0515。
    《江西省黨部的會議紀錄》,1940年7月-1942年11月,717(4)/0607。
    《湖北省黨部工作報告》,1938年8月-1942年5月,717(4)/0640。
    《湖南省黨部及黨政聯席會議紀錄及全省黨務會議出席人員一覽表》,1940年9月-1944年7月,717(4)/0684。
    《廣西省黨部的工作報告》,1941年10月-1944年1月,717(4)/0760。
    《四川省黨部的組織工作報告及簡報》,1941年5月-1944年3月,717(4)/0830。
    《重慶市黨部的工作報告》,1939年11月-1942年8月,717(4)/0849
    《重慶市黨部及所屬黨部會議紀錄》,1939年4月1944年2月,717(4)/0854。
    《貴州省黨部的會議紀錄》,1939年3月-1941年2月,717(4)/0881。
    《西康省黨部工作報告》,1938年7月-1943年3月,717(4)/0891。
    《安徽省黨部關於黨員兼團員影響黨務工作應如何辦理的電文》,1940年8-9月,717(4)/2151。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朱家驊為消除黨內派別和小組織事致各級黨部及黨員書》,1940年,717(4)/2210。
    國民黨中央調查統計局,全宗號:726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編印《黨派情報》,第1665號,1945年5月4日,726/210。
    三青團中央國部,全宗號:728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手冊等),1944年3-4月,728/001。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幹事及各省市支團部負責人名單》,1946年9月,728/004。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人員名冊》,1943年4月,728/006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手冊》,1946年9月6日,728/007。
    《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務概覽》,1942年2月,728/015。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常務幹事會工作報告》,1940年4月,728/016。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二十九年度工作報告》,1941年1月,728/017。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工作報告(三十一年一月至十月)》,1942年11月,728/018。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工作報告(三十二年四月至三十三年二月)》,1944年3月,728/019。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工作報告(三十二年四月至三十五年六月)》,1946年8月,728月20。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提案彙錄》,第1冊,1944年3月29日,728/022。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工作總檢討報告》,1944年3月,728/024。
    《發展團務十年計劃總綱第一期實施計畫》,1944年3月,728/025。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幹事、監察會工作報告(三十四年五月至三十五年一月)》,1946年,728/026。
    《團部工作會議第廿三次會議紀錄》,1945年1月15日,728/027。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屆中央常務幹事會第五次會議紀錄》,1946年11月7日,728/028。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屆中央幹事會工作報告(三十五年十月至三十
    六年八月)》,1947年8月,728/029。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紀錄(附第一屆中央幹事、監察第一次聯席會議‧第一屆中央幹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紀錄》,1943年3-4月,728/034。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提案彙錄》,第4、5、7冊,1946年8月30-日9月6日,728月/038。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紀錄(附第二屆中央幹事、監察第一次聯席會議‧第二屆中央幹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紀錄)》,1946年9月,728/039。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錄》,1947年1月,28/040。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為舉辦團員總甄核告全體團員書》,1947年1月,728/043。
    《團長對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宣誓訓詞》,1938年7月25日,728/053。
    《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須知》,1938/1939年?,728/063。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國部工作報告(三十一年十一月至三十二年八月)》,1943年9月,728/161。
    《七年來團務工作總報告(民國二十七年七月~三十三年十二月)》,1945年,728/162。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監察會工作報告》,1940年4月,728/164。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提案彙錄》,1943年3-4月,728/166。
    《三民主義青年團四川支團部第一屆團員代表大會宣言》,1943年3月,728/182。
    陳誠《今後團務發展的途徑》,1946年7月,728/212。
    朱家驊《青年團團務之進展》,1939年5月,728/221。
    團長講《青年團工作的新方鍼》,1947年1月,728/224。
    《團長告全國青年書、三民主義青年團團章),1939年,728(4)/05。
    《三青團政治綱領草案、三青團組織及訓練要旨草案、三青團的組織精神和根本任務、為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告青年書、為征求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告全國青年書及青年團團章草案》,1938-1947年,728(4/)12
    《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程表及代表名單等》,1946年,728(4)/15。
    《馮敬儒、吳梅筠、陸冠勳等三人之三青團員登記表、團證、宣誓書》,,728(4)/23。
    (四)國史館館藏國民政府檔案,台北:
    三民主義青年團國務案,1939年2月2日-1946年12月23日,0144.10/1077。
    二、史料彙編、日記
    (一)史料彙編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國部(編),《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史資料第一輯初稿》,上編(南京:編者印行,民國35年)。
    司琦(編),《劉真先生文集),第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9年)。
    杜元載(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抗戰時期之青年活動》,[革命文獻第62-63合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2年)。
    李雲漢(主編),林泉(編輯),《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上、下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0年)。
    李雲漢(主編),林養志(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組織工作》,上、下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2年)。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冊[革命文獻第76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7年)。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第1,2冊[革命文獻第79-80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8年)。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73年)。
    梁敬錞(譯註),《馬歇爾使華報告書箋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3年)。
    陳果夫(著),陳果夫先生遺著編印委員會(編),《陳果夫先生全集》,第5冊(台北:編者印行,民國41年)。
    黃埔出版社(編),《總裁建國言論選輯》,卷上(重慶:編者印行,民國29年)。
    蕭繼宗(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黨章政綱集》,[革命文獻第70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5年)。
    《黨團統一組織重要文獻》,(南京黨內刊物,民國36年)。
    (二)日記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手稿影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9年)。
    朱振聲(編纂),《李漢魂將軍日記》,上集第1,2冊,鉛排本(香港:編者印行,民國64年)。
    阮毅成,《民國二十七年武漢半年日記(下)》,鉛排,收入《傳記文學》,
    第43卷第3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72年9月),頁54-60。
    竺可禎,《竺可禎日記》,第2冊,鉛排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胡適,《胡適的日記》,第15,16,17冊,手稿影本(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1990)。
    陳果夫,《陳果夫先生民國二十五年至四十年日記摘錄》,摘錄鉛排,收
    入:徐詠平,《陳果夫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7年),頁839-970。
    雷震,《第一個十年--雷震日記》,第1,2,7冊,鉛排本(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1990)。
    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上冊,鉛排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謝覺哉,《謝覺哉日記》,鉛排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三、團印專刊
    《三民主義青年團三十一年度灌縣青年夏令營訓練紀實》,(重慶:青年出版社,民國31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編印),《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實》,(重慶:民國33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三民主義青年團二週年紀念特刊》,(重慶:青年出版社,民國29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印),《三民主義青年團論文集》,第1集(重慶:民國28年)。
    三民主義青年圈中央團部(編印),《三民主義青年團論文集》,第2集(重慶:民國28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印),《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及有關資料》,(重慶:民國34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印),《青年夏令營手冊》,(重慶:民國33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印),《張書記長訓詞論文選》,(重慶:民國31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印),《團長訓示》,(重慶:民國31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印),《黨與團的關係》,(重慶民國31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國部(編印),三民主義青年團安徽支團部(翻印),《全國青年對本團應有的認識》,(民國29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四川支團部(編印),《團務建設大綱》,(成都:民國32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幹事會(編印),《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正式成立特刊》,(贛州:民國32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廣東支團中山分團部(編印),《兩年來團務特輯》,(中山:民國36年)。
    王樹權(等),《我們對於黨團統一改造的意見》,(三民主義青年團三反壁報社,民國36年)。
    青年出版社(編印),《三民主義青年團論文集》,第1,2合集(重慶:民國31年)。
    陳復生(等著),《三民主義青年團在武漢》,(重慶:青年出版社,民國28年)。
    陳誠(講),《三民主義青年團之宗旨及今後國務推進方針》,(重慶: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訓練處印,民國29年)。
    陳誠(講),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國部宣傳處(編印),《三民主義青年團之性質及其展望》,(重慶:民國28年)。
    四、憶述文獻
    (一)自傳、回憶錄、口述歷史、憶述文集
    大華晚報社(編),《余井塘先生紀念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林公熊徵學田基金會,民國74年)。
    方治,《我生之旅》,(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5年)。
    王東原,《王東原退思錄》,(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1年)。
    左舜生,《萬竹樓隨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6年)。
    包遵彭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台北編者出版,民國62年)。
    朱文伯,《七十回憶》,(台北:民主潮社,民國62年)。
    沈雲龍(訪問),陳三井、陳存恭(紀錄),《周雍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
    沈雲龍、林泉、林忠勝(訪問),林忠勝(紀錄),《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9年)。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香港:南粵出版社,1986)。
    李樸生,《我不識字的母親》,(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7年)。
    私立台南家政專科學校(編),《唐乃建先生紀念集》,(台南:編者自印,民國71年)。
    余湛邦,《張治中--張治中生前機要秘書的回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吳鐵城,《吳鐵城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民國58年)。
    政大九期同學(合著),政九憶往編輯組(編),《政九憶往》,(台北:里仁書局,1994)。
    政協江西省委員會﹒政協贛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蔣經國在贛南》,[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35輯](南昌編者印行,1989)。
    胡國台(訪問),郭瑋瑋(紀錄),《劉真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
    胡維藩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胡維藩先生紀念集》,(台北:編者自印,民國65年)。
    俞濟時,《八十虛度追憶》(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2年)。
    馬五先生(本名雷嘯岑),《我的生活史》(台北:自由太平洋文化事業公司,民國54年)。
    馬五先生(本名雷嘯岑),《詹詹錄》,第1,2冊(台北:自由太平洋文化事業公司,民國54年)。
    馬五先生(本名雷嘯岑),《海嘯廔談薈》,(台北:藍星出版社,民國58年)。
    孫哲生先生治喪辦事處(編),《孫哲生先生紀念集》,(台北編者自印,民國63年)。
    梁肅戒,《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郭鏡秋先生紀念集編輯小組(編),《郭鏡秋先生紀念集》,(台北:編者印行,民國70年)。
    曹雲霞,《贛南憶舊錄》,(台北自由時代,年代不詳)。
    陳立夫(著),弘毅齋藝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弘毅齋藝文集》,下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8年)。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3年)。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6年)。
    陳啟天,《寄園回憶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
    陳敦正,《動亂的回憶》,(台北:元霞書舍,民國68年)。
    陳敦正,《元霞閣叢稿》,(台北:元霞書舍,民國72年)。
    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3年)。
    陸寶千(訪問),鄭麗榕(紀錄),《黃通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1年)。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程思遠,《政海祕辛》,(香港:南粵出版社,1988)。
    黃珍吾先生治喪委員會(編),《黃珍吾先生紀念集》,(台北編者印行,民國59年)。
    張令澳,《我在蔣介石侍從室的日子》,(台北周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上、下冊(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
    張朋園、林泉、張俊宏(訪問),張俊宏(紀錄),《於達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8年)。
    張金鑑,《明誠七十自述》(台北:中國行政學會,民國61年)。
    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訪問、紀錄),《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上、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
    董霖,《六十載從政講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
    詹純鑑先生的生平編輯委員會(編),《詹純鑑先生的生平》,(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8年)。
    鄭彥棻,《景光集》(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民國64年)。
    蔣京(訪問、紀錄),《滕傑先生訪問紀錄》(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2年)。
    蔣京(訪問、紀錄),《蕭贊育先生訪問紀錄》(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1年)。
    劉先雲(口述),遲景德、陳進金(訪問),陳進金(紀錄整理),《劉先雲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4年)。
    劉健群,《銀河憶往》,(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5年)。
    鄧文儀,《冒險犯難記》,下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2年)。
    樂恕人,《動亂廿五年》,(香港:新聞天地社,民國49年)。
    錢用和,《半世紀的追隨》,(台北:作者自印,民國65年)。
    蕭錚,《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民國69年)。
    蕭贊育,《梅園文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4年)。
    羅才榮,《才榮文稿》,正編,續1,續2(台北:川康渝文物館,民國72-79年)。
    羅才榮,《才榮自述》,(台北:親屬自印,民國74年)。
    (二)憶述專文
    干國勳,(略述三民主義力行社),《湖北文獻》,第65期(台北:湖北文獻社,民國71年10月),頁20-26。
    文傑,(常德黨團爭權奪利的見聞),《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54-71。
    方慶延,(蔣經國的”一次革命、兩面作戰"經過),《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頁59-70。
    王友直、張志俊(等),(回憶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陝西省臨時參議會和參議會),(陝西文史資料),第20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頁80-112。
    王益昶,(國民黨統治時期湖北教育界派系組織明爭暗鬥),{湖北文史資料},第10輯(武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年9月),頁92-104。
    王華農,《中國國民黨開封市(縣)黨部簡記(一九二四~一九四八)》,《開封文史資料》,第5輯(開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開封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年4月),頁108-120。
    王華農,(記解放戰爭時期開封的新聞團體),(開封文史資料),第2輯(開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開封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年12月),頁93-100。
    王進三,(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南支團始末),(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58-71。
    仇碩夫,(中華復興社在湖南的活動),(湖南文史資料),第32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頁14-18。
    甘復初,(《中興日報》的親歷記),(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72-85。
    田世慶,(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合肥1983年4月),頁1-15。
    田世慶,(張宗良先生在安徽),(安徽文史資料),第21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頁93-108。
    艾經武,(一九三六年河南省國大代表選舉中復興社與CC派的鬥爭),《河南文史資料》,第19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年9月),頁23-29。
    艾經武,(復興社河南分社的片段回憶),(河南文史資料),第5輯(鄭州:中國人民
    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年3月),頁109-115。
    艾毓英,(政學系與C.C.在湖北的禍鬥),<武漢文史資料>,第19輯(武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年3月),頁126-142。
    沈重字,(蔣介石的親信謀士與情報主管--唐縱),(江蘇文史資料),第24輯(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88年12月),頁164-186。
    宋躍遠,(我所知道的大庸選舉“國大"代表經過),{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89-104。
    李以劻,(兩度相隨蔣經國的經過及見聞紀實(下)》,<傳記文學>,第67卷第5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84年11月),頁91-96。
    李帆群,(新疆“三青團"的成立與結束),(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頁120-124。
    李朋章,(地下黨在三青團廣西支團的活動),(廣西文史資料),第17輯(南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3年7月),頁133-141。
    李清悚,(南京市參議會的派系鬥爭),(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頁145-156。
    李景春,(復興社在福建的組織與活動),(福建文史資料),第18輯(福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年2月),頁1-14。
    邢漢三,(我參加一九三六年國民黨國大代表選舉的簡況),(開封文史資料),第4輯(開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開封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年8月),頁22-27。
    谷和邦,(王恢先在沅江當選“國大"代表的見聞),(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105-107。
    余湛邦,(張治中先生小傳),<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合肥-出版年月不詳),頁174-182。
    何廉(原作),(簡述國民黨的派系--何廉回憶錄之七),(傳記文學),第62卷第6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82年6月),頁82-90。
    武靈初,(國民黨改組派在山西的活動),(山西文史資料),第13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頁189-191。
    吳紹樹,(記上海統一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29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12月),頁79-93。
    易演道、鄧中敏,(三青團湖北省支團始末),(湖北文史資料),第14輯(武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年4月),頁6-103。
    承紀雲,(我所知道的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頁83-100。
    胡楚藩,(國民黨“國大會議"紀實),(武漢文史資料),第7輯(武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2年6月),頁107-118。
    胡夢華,(CC外團組織誠社始末),(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4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2月),頁147-165。
    席懋修,(我在“軍統局"十四年的回憶),(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南昌: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1989年3月),頁122-199。
    馬建中,(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的內幕見聞),(西安文史資料),第3輯(西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西安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2年12月),頁130-138。
    馬建中,(國民黨陝西省黨部的派系鬥爭,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九年),《西安文史資料》,第4輯(西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西安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3年6月),頁88-101。
    夏賡英,(漫話C.C派),(安徽文史資料),第21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頁184-207。
    翁文灝(遺稿)、李若松(提供),(翁文灝對中共的坦白書),<傳記文學>第62卷第6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82年6月),頁16-21。
    徐炳煊,(我所知道的蔣經國的“幹校系"及其活動),(安徽文史資料),第17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頁91-121。
    梁上賢,(湖北省偽大選一瞥),<湖北文史資料),第5輯(武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2年6月),頁107-113。
    梁上賢,(在恩施經歷的國民黨黨團活動),(湖北文史資料),第14輯(武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年4月),頁86-95。
    梁上賢、田秉德,(三青團在湖北的組織與活動),(湖北文史資料),第7輯(武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2年12月),頁57-72。
    梁尚德,(我所記憶的“誠社"),(文史資料選輯)(山東),第20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頁205-218。
    康澤,(復興社的緣起),(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37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11月),頁133-150。
    康澤,(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0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11月),頁197-207。
    康澤,(蔣介石為什麼叫我到襄陽去當第十五綵靖區司令官),{湖北文史資料},第10輯(武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年9月),頁1-7。
    康澤(遺稿),姚孔行(提供),(康澤自述),(傳記文學),第67卷第3-6期,第68卷第1-4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84年9-12月,85年1-4月),頁15-23(第67卷第3期),頁41-51(第67卷第4期),頁112-12月第67卷第5期),頁107-120(第67卷第6期),頁101-113(第68卷第1期),頁109-117(第68卷第2期),頁112-122(第68卷第3期),頁115-124(第的卷第4期)。
    許鵠,(簡憶江西復興社組織),(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25輯(南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年9月),頁80-81。
    陳明仙,(我所知道的國民黨貴州黨務),{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頁133-160。
    陳開國,(青幹班和青幹校始末記),<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74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年8月),頁40-72。
    馮世欣,<陳辭公軼事記聞--紀念陳誠副總統逝世三十週年>,(傳記文學),第66卷第3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84年3月),頁33-40。
    曾佩涵,<新桂系在皖南及其與蔣介石嫡系的矛盾>,《安徽文史資料》,第17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頁137-164。
    曾擴情,<何梅協定前復興社在華北的活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4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2月),頁131-146。
    黃立志,<抗日戰爭初期的廣西三青團>,(廣西文史資料)第17輯(南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3年7月),頁119-132。
    黃雍,<黃埔學生的政治組織及其演變>,(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2月),頁1-20。
    辜達岸,<對熊斌在陝西期間的見聞>,(陝西文史資料),第23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頁41-70。
    覃澤漢,<我所知道的廣西三青團的內幕>,(廣西文史資料)第17輯(南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3年7月),頁142-154。
    張正非,<cc集團在江蘇的勵進社>,(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20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頁103-128。
    張仲魯,<回憶cc與復興社鬥爭的一幕>,(河南文史資料),第5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年3月),頁116-124。
    張香譜,<金山憶舊(五)>,<中外雜誌>,第12卷第5期(台北:中外雜誌社,民國61年11月),頁45-50。
    張鳳吉,<國民黨復興社和"CC"派在山東的明爭暗鬥>,《山東文史資料選輯〉,第24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頁139-147。
    楊幹民,<我在銅仁主持競選“國大代表"的經過>,(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貴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貴州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年10月),頁219-232。
    楊曉麓,(衡陽市參議會選舉紀實),<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120-128。
    業衍璋,(我所了解的中央訓練團縣政訓練班),(江蘇文史資料>,第24輯(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88年12月),頁100-112。
    葉國素,(薛岳統治湖南時期的黨團鬥爭內幕),<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1-22。
    萬衡,(我參加“行憲國大"的一幕鬧劇),<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152-156。
    趙樹,(CC的擴張活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37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11月),頁151-164。
    蔡杞材,(1948年“行憲國大"雜憶),(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133-151。
    蔡芷生,(三民主義青年團在河南的初期活動),{河南文史資料},第19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年9月),頁30-41。
    翟文鳳,(三青團和國民黨在陝西的明爭暗鬥),(西安文史資料),第1輯(西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西安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1年12月),頁130-137。
    潘志中,(華容參議會選舉中的黨團之爭),<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37-40。
    劉不同,(國民黨的魔影--“CC"團),(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5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12月),頁231-254。
    劉先雲,(憶萬武樵先生二三事),(湖北文獻),第82期(台北;湖北文獻社,民國76年1月),頁82-83。
    劉岳厚,(國民黨湖南甲乙派的鬥爭),(湖南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長沙1962年10月),頁1-39。
    劉恭,(我所知道的中統),<湖南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長沙:1963年6月),頁179-217。
    劉鳴皋,<國民黨湖北省黨部概述),(湖北文史資料>,第14輯(武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年4月),頁51-67。
    鄧中敏,<“三青團"在武漢始末),<武漢文史資料>,第18輯(武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年12月),頁53-61。
    賴景瑚,(何鍵和張治中--抗戰時期在湖南的一點回憶),<湖南文獻>,第9卷第1期(台北湖南文獻社,民國70年1月),頁22-27。
    龍步雲,<中華復興社內幕),(湖南文史資料>,第32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頁1-13。
    謝然之,<從馬家寺到復興關--回憶經國先生創辦中央幹校的往事用以紀念他逝世一周年),(傳記文學),第54卷第1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78年1月),頁15-24。
    蕭作霖,<復興社述略>,(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2月),頁21-71。
    藍奇,<抗日戰爭時期我在貴州三青團的一些回憶),(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27輯(貴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貴州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8年10月),頁182-187。
    羅長安,<國民黨青年軍及其廬山會議),(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南昌:中國人民政治協調會議江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3年9月),頁79-84。
    羅鑫,<我所經歷的祁陽黨團摩擦),(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41-53。
    龐鏡塘,<”中央俱樂部"-C.C.的組織及其罪惡活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8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3月),頁62-75。
    蘇民,<新桂系與cc在安徽的矛盾和鬥爭),(湖南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長沙:1963年6月),頁156-178。
    蘇縉如,<黨團鬥爭在邵陽),(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28-36。
    續約齋,(也談國民黨改組派在山西的活動),<山西文史資料>第38輯(太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年3月),頁85-187。
    龔勵初,(湖南省參議會cc派和三青團爭奪見聞),<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湖南文史雜誌社,1989年12月),頁23-27。
    五、專著
    丁永隆、孫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干國勒,<三民主義力行社與民族復興運動>(台北:私人發行,民國75年)。
    干國勳(等著),(藍衣社復興社力行社)(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3年)。
    王功安、毛磊(主編),(國共兩黨關係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88)。
    王學慶,(蔣介石和陳立夫陳果夫)(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中國青年軍人社(編著),(反蔣運動史)上、下冊(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
    申曉雲、李靜之,(李宗仁的一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美]白修德、賈安娜(White, Theodore H. and Jacoby, Annalee原著),端納(譯),{中國的驚雷}(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
    包遵彭(編著),<中國近代青年運動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42年)。
    尼洛(本名李明),(王昇--險夷原不滯胸中)(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民國84年)。
    江南(本名劉宜良),(蔣經國傳)(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
    江漢鐘(編著),(中國黨派內幕)(出版地不詳:新中國出版社,民國35年)。
    共青團中央青運史研究室,(中國青年運動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4)。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賴澤涵(總主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
    宋春(主編),<中國國民黨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汪榮祖、李敖(合著),(蔣介石評傳)下冊(台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沈醉、文強(著),(戴笠其人)(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李敖(編著),(論定蔣經國)(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第3,4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
    李象泰,(中國國民黨令後怎麼辦?)(黨內參考,民國36年)。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3年)。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會民國81年)。
    范小方,(二陳和CC)(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范小方、包東波、李娟麗,(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青年團華北工委宣傳部、中國青年社(合編),(青年團基本知識教材)(北京:青年出版社,1952)。
    林真,(中國內幕)第1輯(上海:新聞雜誌出版社,民國37年)。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
    吳鐵城,(黨政制度及其關係)(重慶:獨立出版社,民國33年)。
    [美]易勞逸(Eastma, Lloyd E.原著),王建朗、王賢知(等譯),(蔣介石與蔣經國--毀滅的種子)(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
    [美]易勞逸(Eastma, Lloyd E.原著),陳謙平、陳紅民(等譯),(流產的革命--1927-1937年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祉,1992)。
    邱七七(編),(回憶常在歌聲裡)(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84年)。
    [美]金介甫(Kinkley, Jeffrey C.原著),虞建華、邵華強(譯),(沈從文筆下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美]金介甫(Kinkley, Jeffrey C.原著),符家欽(譯),(沈從文史詩)(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4年)。
    邱錢牧(主編),<中國政黨史(1894-1949)>(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柴夫(主編),<中統頭子徐恩曾}(台北:新銳出版社,民國83年)。
    殷海光,(中國國民黨的危機)(黨內參考,民國35年)。
    徐浩然,(蔣經國在贛南)(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孫宅巍,(蔣介石的寵將陳誠)(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5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郭絡印(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曹聚仁,<蔣經國論)(香港聯合畫報社,1971)。
    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編黨委員會(編撰),(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稿>(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民國78年)。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
    陳浩、寇維勇(編著),(透視黨內派系)(台北:風雲論壇社,民國74年)。
    陳寧生、張光字,(蔣介石的戰爭機器)(台北偉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
    陪都座談會(編),(中國國民黨黨員黨政革新運動)(重慶:青年軍出版社,民國35年)。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2年)。
    黃杰,{中央軍官訓練國工作紀要}(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3年)。
    黃嘉樹,{國民黨在台灣(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社,民國83年)。
    張其昀,{大陸淪陷的痛史與光復大陸的努力}(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42年)。
    張其昀,{黨史概要>(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43年)。
    張智強、陳勇(編著),{鐵血黃埔>(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4)。
    慈生,<論中國各黨派>(上海:讀者文摘出版社,民國36年)。
    葉青,(黨派問題)(重慶時代思潮社,民國36年)。
    葉溯中(等撰),<三民主義青年團>[戰時綜合叢書第3輯](重慶:獨立出版社,民國28年)。
    說文社編輯部(編),(中國各黨各派現狀)(重慶:說文社,民國35年)。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重慶:正中書局,民國32年)。
    蔡省三(本名蔡希曾)、曹雲霞,(蔣經國系史話)(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1979)。
    潘嘉釗、鍾敏、李慕貞、侯俊華(合編),(蔣介石特工祕檔及其他>)(北京:群眾出版社,1993)。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台北實踐出版社,民國73年)。
    賴澤涵、[美]馬若孟(Myers,Ramon H.)、魏萼(著),羅咯珈(譯),{悲劇性的開端--一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
    謝本書、牛鴻賓,(蔣介石和西南地方實力派)(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戴國輝、葉芸芸,(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隱士,<李蔣關係與中國)(香港:自由出版社,民國43年)。
    蘇嘉宏,(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1年)。
    六、論文
    卜萬平,(從黨團關係看國民黨內部各派系的矛盾),(民國檔案),1990年第1期(南京1990),頁117-119
    王培智,(抗日戰爭時期的三民主義青年團),{青年運動學刊),1987年第2期(南京1987),頁57-63。
    王進義,(三民主義力行社組織與策略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計178頁。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9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計268頁。
    李守孔,(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意義與價值),李雲漢(主編),<中國國民黨研究)(台北:近代中國雜誌社,民國83年),頁67-95。
    李國祁,(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中華學報}第4卷第1期(台北:中華學報社,民國66年1月),頁81-92。
    李雲漢,(抗戰期間的黨政關係(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抽印本(台北: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1995年9月1日),計19頁。
    林泉,(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與抗戰建國--從幾件重要決議案分析探討),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3冊--抗戰建國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4年),頁76-100。
    林能士,(國民黨內派系之爭與國共和談--以「重慶會談」為例),(歷史月刊),第89期(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民國84年6月),頁71-75。
    林能士,(國民黨內派系之爭與國共商談--以《王世杰日記》為中心的探討),抽印本(台北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1995年9月2日),計19頁。
    吳錫澤(編著),(陳辭修先生年譜簡編初稿),<傳記文學},第62卷第5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82年5月),頁15-22。
    陳存恭,(中國國民黨六全大會中委會及中常會初探),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4冊--台灣光復與建設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4年),頁116-154。
    陳希亮,(三青團述論)(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研究所研究生畢業論文‧申請碩士學位,1993),計42頁。
    陳進金,(三民主義青年團在湖北(民國27年至37年)),1996年,未刊稿,計64頁。
    馮啟宏,(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三○年代政治的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計327頁。
    張憲文、陳謙平,(國民黨政權研究述評),曾景忠(編),(中華民國史研究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209-238。
    逯耀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學報)第4卷第1期(台北:中華學報社,民國66年1月),頁93-102。
    楊天石,(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讀蔣介石(日記類抄),抽印本(台北: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1995年9月1日),計19頁。
    賈維,(三青團的成立與中共的對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北京:近代史研究雜誌社,1995年3月),頁222-242。
    賈維,(三青團的結束與黨團合併),(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北京:近代史研究雜誌社,1996年1月),頁77-103。
    蔣永敬,(三民主義青年團與抗戰建國),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15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82年),頁507-549。
    樊中原,(抗戰時期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大專院校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計252頁。
    劉慶祥,(力行社與安內攘外政策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計280頁。
    鄧文儀,<干國勛先生遺著--「三民主義力行社與民族復興運動」序言),(湖北文獻)第82期(台北:湖北文獻社,民國76年1月),頁80。
    鄧元忠,<民族復興運動在民國史中的意義),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3冊(台北編者出版,民國70年),頁227-247。
    盧國慶,<抗戰初期的黨派合作)(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計592頁。
    七、工具書
    李松林(主編),(中國國民黨史大辭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李雲漢(主編),林養志、宋正儀(編輯),(中國國民黨一百週年大事年表),第1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
    李雲漢(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職名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
    秦孝儀(主編),中國現代史辭典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國現代史辭典--人物部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4年)。
    秦孝儀(主編),中國現代史辭典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國現代史辭典--史事部分(一)(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9年)。
    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3,4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74年)。
    陳興唐(主編),(中國國民黨大事典)(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
    八、期刊、報紙
    (一)期刊
    (三民主義半月刊),第2卷第8期;第9卷第9-10期;第10卷第2,12期(重慶﹒南京:三民主義半月刊社,民國32年4月1日,民國35年9月1日-15日,民國36年4月1日,9月1日)。
    (工作通訊),第4-12期(恩施: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北支團部籌備處,民國30年2月15日-12月1日)。
    (中央團訊),第1-4卷(重慶﹒南京;三民主義青年圈中央團部,民國33年10月10日-36年5月15日)。
    (青年通訊),第3卷第4期--全國代表大會特刊(重慶-三民主義青年圈中央團部,民國32年4月30日)。
    (青年嚮導),創刊號;第24-40期,第2卷第2-7期(重慶:青年嚮導社,民國27年7月7日,民國27年12月17日-28年5月2日;民國28年10月10日-29年1月17日)。
    (指導通訊),第2卷第5期(立煌:王民主義青年團安徽支團部,民國32年5月31日)。
    (新聞天地),第4-52期(重慶﹒上海:新聞天地社,民國34年4月20日-37年11月16日)。
    (團員訓練),第2卷第16-18期(耒陽: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南支團部籌備處,民國30年10月25日-11月10日)。
    (團員訓導>,第1卷第4期(成都:三民主義青年團四川支團,民國31年4月1日)。
    (團員通訊)(三民主義青年團福建支團部籌備處,民國29年)。
    (團員通訊),第5期--元旦特輯(三民主義青年團直屬第二區團部籌備處團員通訊編輯委員會,民國29年1月1日)。
    (團務通訊),第2卷第8,9期合刊(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南支團直屬第二分團,民國31年9月15日)。
    (團務通訊),第12期(遂昌:三民主義青年團遂昌分團部,民國29年10月16日)。
    (國務通訊)(重慶: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民國29年)。
    (二)報紙
    (大公報),漢口﹒重慶﹒天津﹒上海。
    (大會日刊),第1-16號(重慶: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祕書處日刊社,民國32年3月29日-4月13日)。
    (中央日報),重慶﹒南京﹒長沙。
    (申報),上海。
    (自立晚報),台北。
    (自由時報),台北。
    (和平日報),南京。
    (掃蕩報),重慶。
    (新華日報),重慶。
    (三)剪報冊(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製;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藏,台北)
    《三民主義青年團(民國34年5月-37年3月)》
    《三民主義青年團--一般概況與言論(民國29年10月-34年7月)》
    《三民主義青年團之外界評議(民國37年8-10月)》
    《三民主義青年團地方團務概況(民國28年11月-34年7月)》
    《三民主義青年團--青年夏令營(民國29年6月-33年8月)》
    《三民主義青年團--會議概述I(民國32年3-4月)》
    《三民主義青年團--會議概述II(民國32年1月-34年8月)》
    《中央政會(民國29年5月-37年11月)》
    《中央黨務(民國35年5月-37年11月)》
    《中央黨務總目(民國29年6月-37年12月)》
    《中國報業(民國35年2月-37年12月)》
    《立法檔案I(民國30年7月-37年3月)》
    《立法檔案II(民國37年4-8月)》
    《立法檔案III(民國37年8-12月)》
    《民主憲政的開端I(民國35年3月-37年4月)》
    《民主憲政的開端II(民國37年4-11月)》
    《民治聲中的新黨派(民國34年6月-36年7月)》
    《各省黨務I(民國35年3月-36年12月)》
    《各省黨務II(民國36年11-12月)》
    《行憲後行政院院長人選問題(民國37年3-5月)》
    《行憲後第一屆立法院會議(民國37年3-7月)》
    《知識分子的出路(民國37年2-12月)》
    《知識分子與民主政治(民國36年12月-37年8月)》
    《故總統蔣公二、三事(民國37年2-12月)》
    《政治協商會議--各團體及代表團會外活動(民國35年2-4月)》
    《政協以後諸慘案南通、北平、徐州(民國35年4月-36年3月)》
    《政黨選舉面面觀(民國37年3-10月)》
    《國民黨內諸派系(民國35年8月-36年4月)》
    《較場口慘案--慶祝政協成功大會之前因後果(民國35年2月)》
    《戰後政府內政II(民國37年3-12月)》
    《戰後政府組織之成立(民國35年5月-37年12月)》
    《學校黨務(民國29年4月-34年8月)》
    《黨史工作(民國35年1月-37年12月)》
    《黨政革新(民國35年7月-37年8月)》
    九、英文著作
    Ch`i, Hsi-sheng,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j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1945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
    Eastman, Lloyd E., "Fascism in Kuomintang China: The Blue Shirts," in
    The China Quarterly, 49 (Jan.-Mar. 1972), pp. 1-31.
    Eastman, Lloyd E.,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Eastman, Lloyd E ., "Regional Politic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Yunnan and Chungking," in Paul K. T. Sih, (ed.), 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Hicksville, N.Y.:
    Exposition Press, 1977), pp. 329-372.
    Eastman, Lloyd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Fairbank, John K., Chinabozmd: A Fifty-Year Memoir (New York : Harper
    & Row, 1982)
    Fairbank, John K. and Feuerwerker, Albert,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Fairbank, John K., Reischauer, Edwin O. and Craig, Albert M., 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jorm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1989)
    Furth, Charlotte,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Gillin, Donald G., "Problems of Central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Case of Ch`en Ch`eng and the Kuomintang,"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9, No. 4 (Aug. 1970), pp. 835-850.
    Israel, 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Israel, John,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ervation as an
    Ultimate Value," in Paul K. T. Sih, (ed.), 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Hicksville, N.Y.: Exposition
    Press, 1977), pp. 131-166.
    Israel, John, "Chungking and Kunming: Hsinan Lienta`s Response to
    Government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arty Control," in 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1937-1945)》,,上
    冊(台北編者出版,民國74 年),頁343-379。
    Rea, Kenneth W. and Brewer, John c., (eds.), The Forgotten Ambassador:
    The Report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1946-1949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1)
    The Amerasia Papers: A Clue to the Catastrophe of China, Vol. 1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0)
    Tien, Hung-mao,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 1927-
    1937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Tung, William L., Revolutionary China: A Personal Account, 1926-1949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8115300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88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0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