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980
|
Title: | 從身體觀論虛靜工夫的哲學義涵---以先秦氣化思想為核心 |
Authors: | 黃崇修 |
Contributors: | 沈清松 黃崇修 |
Keywords: | 身體觀 虛靜 工夫、哲學 先秦 氣化 昊天心法 自然無為 誠敬 |
Date: | 1998 |
Issue Date: | 2016-04-22 11:30:05 (UTC+8) |
Abstract: | 本文的主旨乃在於透過對吾人身體中心氣結構的探討,以完全不同的詮釋角度來理解所謂『虛靜』工夫的真實義涵。由於這個主體牽涉甚廣,是故學者擇以先秦的氣化思想為探討的起源點,以促使整個的論述發展能夠較接近原始的觀點而窺其堂奧,所以本文基於這種研究動機及方向,茲分章節論述程序如下: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中國傳統的身體觀
第三章:氣質變化與感通
第四章:從「氣質變化」論「致虛」的工夫
第五章:從「感通」論「守靜」的工夫
第六章:結論
附錄:天帝教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初探
其中第二章的主旨除了在於表現出先秦的身體觀的看法完全迥異於西方傳統的身體,以呈現對身體的概念有另一層的視野之外,並藉由對心、氣、身一體三相結構的分析來鋪展出傳統學者如何看待身體與自然、人文、超越間的關係,以做為虛靜工夫研究的開端。且在這三類範疇的討論中,筆者以詮釋學的立場主題式地以身—氣結構來描述身體與自然間的聯繫;以身—身結構來描述身體與人文間的建構;以身—神結構來描述身體與超越間的躍昇。期能藉此成功建構出內外相應的雙三角論述平面。
第三章便是針對第二章的論述進行橫向分析以找出其合法性基礎,而這個基礎便是「氣」的理論。在氣的理論中,身體與它者並非那麼的絕對二分,反倒是在氣的角度下,人與萬物都是由「氣」(道)所化,萬物皆備於我,所以沒有絕對的它者存在。因此,身體與自然、人文、超越界,只要性體呈顯而達到氣質的變化,便可解釋如容格所研究的共時性概念的感通。至於,感通的程度及類型如何,則取決於心的意向及煉心工夫的深淺而定。
因此,第四章根據心、氣、形一體三相的立場,認為身體要與萬物回復感通,必須經歷氣質變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出現,便是「虛」的工夫的實踐。是故,本章必須針對身體所涵攝存藏內容進行遮撥式的探討,以促使增進文本詮釋中的動態了解,並且嘗試性的與「空」「仁」的工夫做比對,以彰顯出「虛」的工夫的外延特質,構成一較完整的說明。
同樣地,在第五章中,「靜」的工夫與「虛」的工夫表現出相似的論述形式與領域,然而其中最大的差異,乃在於「虛」的工夫實踐主要表現出摭撥式的心靈實踐,因而產生內在的氣質變化;而「靜」的工夫,雖然也是在心—氣的結構下進行活動,然而卻表現一種應物而不動心的凝然外照涵攝活動。換言之,「虛」乃強調在〝感〞的部分;「靜」則強調在〝通〞的層面。當然,在「虛」、「靜」工夫的文獻探討之後,可能會在文本中顯出部分的糾葛。因此,筆者將在四、五章中的第二節,針對這二者間的糾葛重疊,做一個身體實踐式的觀照,幫助學者能從較鮮活的動態觀點,掌握到「虛」、「靜」之間的辯證關係,同時藉此亦可從中看出本體、道體與虛靜工夫的臍帶關係。最後,在第六章做一總結。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提出 1
二、文獻檢討 5
三、研究方法 12
四、基本論點 16
五、章節發展 20
第二章 中國傳統身體觀
第一節 身體結構與慾望 23
壹、身與心 23
貳、精、氣、神 26
參、欲望 30
第二節 身體與自然 34
壹、人體血氣與外氣 34
貳、自然 36
參、身體中的自然、自然中的身體 39
第三節 身體與人文建構 43
壹、做為身、心一體的「禮」 43
貳、踐仁知天的身體擴充 46
參、人文建構的實踐空間—三合院建築 48
第四節 身體與超越 53
壹、魂魄與物化 53
貳、存思內神的身體內在超越 56
參、虛無大道 61
小結 65
第三章 變化氣質與感通
第一節 變化氣質 67
壹、與天地同氣 67
貳、涵養正氣、化氣成性 69
參、化氣成□ 72
第二節 感通的可能性原理及類型 77
壹、氣質變化中「心」的作用 77
貳、感通與性體 80
參、感通的可能性原理 85
肆、感通的類型 88
小結 90
第四章 從「氣質變化」論「致虛」的工夫
第一節 「虛」在文本中的諸言說 93
壹、對「人文造作」反動的「虛」義 93
貳、認知活動中去成心的「虛」義 95
參、身體主體消解的「虛」義 98
肆、存有意義上的「虛」義 101
第二節 從損之又損談「致虛」的實踐歷程 105
壹、血氣之欲的調制 105
貳、五行之氣的歸元 107
參、自我的消損 110
肆、神化於道 112
第三節 「虛」與「無」、「空」、「誠」的比較 116
壹、從氣化系統下透視「虛」與「無」的幾種面向 116
貳、氣化之「虛」與緣生之「空」的工夫對比 120
參、從身體主體的活動看待「虛」、「誠」的同異問題 124
小結 127
第五章 從「感通」論「守靜」的工夫
第一節 「靜」在文本中的諸言說 129
壹、「靜」為本、「動」為末的作用義上的觀照 129
貳、用心若鏡的工夫義上的考察 132
參、歸根靜篤的超越義上的透視 135
第二節 從無欲守中談「靜」力外推的歷程透視 138
壹、守靜自愛的主體自觀 138
貳、定靜安慮的自我走出 141
參、有限主體到無限精神的涵融合一 144
第三節 「靜」與「敬」、「定」之外延比較 148
壹、宋明理學:「靜」與「敬」的辨析 148
貳、從《大學》角度鋪陳「靜」與「定」的異同 152
參、內靜外敬的策略 155
小結 159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身體與虛靜工夫 161
第二節 檢討與前瞻 168
附錄 天帝教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初探
一、文獻檢討 171
二、虛無大道 178
三、自然無為 183
四、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187
參考文獻
壹、專書部分 i
貳、論文、期刊部分 v
參、西文著作 x |
Reference: | 壹、專書部分
Michael polany & Harry prosch:《意義》,彭懷棟譯,臺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1984。
小野澤精、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氣的思想》,李慶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孔穎達:《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
王 充:《論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王 冰:《黃帝內經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王 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
王 弼:《周易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王 逸:《楚辭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5。
左丘明:《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伊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8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9。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文津出版社,1988。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書局,1990。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
余□責任編輯:《儒、佛、道與傳統文化》,臺北:中華書局,1990。
吳汝鈞:《絕對無的哲學—京都學派哲學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李玉階:《宇宙應元妙法至寶》,臺北:帝教出版社,1992。
李玉階:《新境界》,臺北:帝教出版社,1997。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二)》,陳維綸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修訂四版。
李樂俅編述:《訪道語錄》,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66。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沈清松:《人我交融》,臺北:旭昇出版社,1990。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出版社,1991。
沈清松:《科技人文價值與後現代》,臺北: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1991。
沈清松:《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價值觀》,臺北:臺灣書店,1996。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公司,1985。
沈清松:《傳統的再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
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出版,1995。
周敦頤:《周子全書.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
孟 軻:《孟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宗野精一主編:《中國思想(二)—道家與道教》,幼獅出版社,1987。
房玄齡註,戴望校:《管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叢書本。
河上公:《老子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金正耀:《道教與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金正耀:《道教與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金百鉉:《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臺北:學生書局,1989。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學生書局,198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上)(下),臺北:學生書局,1986。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75。
海德格(M.Heidegger):《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王慶節、陳嘉映 譯,臺北:桂冠出版社,1994。
馬庫色(H.Marcuse):《愛欲與文明》,羅麗英譯,臺北:南方出版社,1988。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
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自版,1997。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研究》,臺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4。
張 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張立文主編:《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
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83。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晨曦編:《人與天的關係—論文集(一)》,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1994。
梁淑芳:《天帝教性命雙修道脈傳承之研究—論呂純陽祖師與涵靜老人之關係》,臺北:帝教出版社,1997。
莊 周:《南華真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公司,1974。
陳 來:《有無之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陳文尚:《臺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的身體意象》,臺北: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1993。
陳祈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
陳鼓應主編:《道教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譯今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0。
勞思光:《新編中國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
曾為惠:《老子中庸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湯淺泰雄:《身體》,東京:創文社,1981。
湯淺泰雄:《靈肉探微》,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0。
程頤、朱熹:《易程傳.易本義》,臺北:河洛圖書出版公司,1974。
程顥、程頤:《二程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72。
馮寶志責任編輯:《道教與傳統文化》,臺北:中華書局,1992。
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6。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冊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黃清源編:《中國傳統思想—靜道》,臺北:文而出版社,1996。
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
楊信實:《道教與基督宗教靈修》,臺北:光啟社,1997。
楊儒賓、黃俊傑:《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87。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研研究所籌備處,1996。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林右崇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董光璧:《當代新道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
榮 格:《東洋冥想的心理學》,楊儒賓譯,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熊 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1990。
劉 安:《淮南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劉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臺3版。
劉宗周:《劉子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
劉盼遂:《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6。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學生書局,1988。
蔡錚雲:《從現象學到後現代》,臺北:三民書局,1995。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臺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7。
鄭 玄:《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出版社,1979。
鄭 玄:《禮記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蕭登福:《鬼谷子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
關尹子:《文始真經》,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維字號,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書店,1997。
貳、論文、期刊部分
(一) 論文
李志勇:〈孟子與莊子修養論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玫君:〈老子「虛靜」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95年。
張子昂:〈莊子之體道與工夫論問題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莊溎芬:〈王陽明與劉戢山工夫論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連顯章:〈朱子之工夫論研究〉,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1989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意義〉,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二)期刊
王孝廉:〈夸父神話—古代的幽冥信仰之一〉,收錄於《中國的神話世界》,臺北︰時報文化,1987。
王孝廉:〈死與再生—原型回歸的神話主題與古代時間信仰〉,收錄於《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1986。
王邦雄:〈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鵝湖》,第21卷,第6 期,1995,頁7-15。
王邦雄:〈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第17卷,第1期,1991,頁1-12。
石田秀實:〈由身體生成過程的認識來看中國古代身體觀的特質〉,收錄於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 1993。
成中英:〈易經中的「理」與「氣」:對中國哲學中「有」與「無」的重新考察〉,《新亞學術集刊》,第3期,1982,頁53-71。
朱越利:〈□氣二字異同辨〉,《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1982。
何潔貞:〈論訓道篇試談「虛空」〉,《神學論集》,第84期,1990,頁229-236。
吳汝鈞:〈龍樹之論空、假、中〉,《華崗佛學學報》,第7期,1984,頁101-111。
吳宏安:〈虛靜與先秦諸子〉,《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25期,1980,頁99-113。
李玉階:〈中國正宗靜坐〉,《道教文化》,第2卷,第6期,1979,頁7-13。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第2卷,第3期,1991年9月。
沈清松:〈一個道德形上學的源起 – – 布隆德﹝Maruice Blondel﹞的行動哲學〉,《哲學論集》,第22卷,第3期,1995,頁217-227。
沈清松:〈一個道德形上學的源起 – – 布隆德﹝Maruice Blondel﹞的行動哲學〉,《哲學論集》,第28期,1995,頁207-227。
沈清松:〈老子的溝通理論:詮釋與重構〉,《哲學年刊》,第3期,1985,頁409-425。
沈清松:〈從拉崗﹝Jacques Lacan﹞的心理分析談孩提的意義探索〉,《哲學與文化》,第12卷,第8期,1985,頁23-29。
沈清松:〈現象學與解釋學之比較〉,《哲學與文化》,第4卷,第9期,1977,頁11-20。
沈清松:〈詮釋學方法評介〉,《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第1期,1993,頁5-17。
周立孫、王德敏:〈管子中的精氣論及其歷史貢獻〉,《哲學研究》,第5期,1983。
周桂鈿:〈氣、元氣及其一元論〉,《中國哲學史研究》,第4期,1984。
林家民:〈論張橫渠之「太虛即氣」〉,《鵝湖學誌》,第8期,1992,頁161-168。
林義正:〈中國哲學中「虛」概念的演變及體系〉,《哲學與文化》,第18卷,第7期,1991,頁590-603。
林鎮國:〈它者、慾望與言說 – – 佛教文化哲學初探〉,《哲學雜誌》,第14期,1995,頁4-38。
姚友鴻:〈氣的靈修(聖神靈修)〉,《神學論集》,第95期,1993,頁121-129。
胡淑琴:〈聖保祿的聖三靈修〉,《神學論集》,第108期,1996,頁 201-218。
張 亨:〈張載「太虛即氣」疏釋〉,《台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
張成秋:〈閒話中庸易經老子會通〉,《中國國學》,第22期,1994,頁121-128。
張淵量:〈道家與易經之道〉,《中華易學》,第9卷,第1期,1988,頁15-19。
陳郁夫:〈書「陳白沙學術」後:對白沙教人靜坐的再檢討〉,《鵝湖》,第9卷,第6期,1983,頁53。
彭 毅:〈在中國古代文學裡遊仙思想的形成〉,收錄於《鄭因百先生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曾春海:〈「易」、「老」哲學理趣之異同〉,《哲學雜誌》,第16期,1996,頁74-91。
黃俊傑:〈朱子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詮釋及其迴響〉,《清華學報》,第18卷。
黃俊傑:〈孟子知言養氣章集釋新詮〉,《台大歷史學報》,第14期, 1988。
黃敏浩:〈張載太和篇「太虛」與「氣」之關係的兩種詮釋述評〉,《孔孟月刊》,第22卷,第3期,1983,頁41-46。
黃紹祖:〈周易「無思無為」「無禮無方」與顏子「若無若虛」:並比較研究老莊「虛」與「無」的異同〉,《孔孟學報》,第45期, 1983,頁13-50。
楊祖漢:〈退溪與朱子持敬工夫論之涵義〉,《鵝湖》,第21卷,第10期,1996,頁22-28。
楊祖漢:〈論陽明的「心外無物」及唐先生所說的「生命之真實存在」之意義〉,《鵝湖》,第14卷,第8期,1989,頁29-34。
楊儒賓:〈同情的誤解:試評李約瑟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關於道家的論點〉-1,《哲學與文化》,第10卷,第2期,1983,頁29-34。
楊儒賓:〈同情的誤解:試評李約瑟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關於道家的論點〉-2,《哲學與文化》,第10卷,第3期,1983,頁40-45。
楊儒賓:〈同情的誤解:試評李約瑟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關於道家的論點〉-3,《哲學與文化》,第10卷,第4期,1983,頁37-42。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6。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 – – 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頁477-519。
楊儒賓:〈論公孫尼子的養氣說 – – 兼論與孟子的關係〉,《清華學報》,第22卷,第3期,1992,頁223-253。
楊儒賓:〈離體遠遊與永恆的回歸 – – 屈原作品反應出的思想型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2卷,第1期,1993,頁17-48。
劉文起:〈老荀二子虛靜說之異同比較〉,《東吳文史學報》,第8期,990,頁13-25。
劉銳之:〈西藏密宗靜坐之實踐準備〉,《菩提樹》,第315期,1979,頁27-28。
劉錦昌:〈十字架約翰的靈修與「空無」觀〉,《神學與教會》,第22卷,第1期,1996,頁120-133。
滕 復:〈黃老哲學對道的改造和發展〉,《哲學研究》,第9期,1986。
蔣年豐:〈體現與物化:從梅露.龐蒂的形體哲學看羅近溪與莊子的存有論〉,《中國文化月刊》,第105期,1984。
鄧宏逖:〈忘我靜坐法〉,《道風》,第51期,1977,頁50-56。
蕭天石:〈道家靜坐十二心法〉,《道教文化》,第1卷,第4期,1977,頁15-21。
蕭天石:〈道學別傳秘學與靜坐養生要旨〉,《道教文化》,第1卷,第2期,1977,頁4-10。
錢耕森、李季林:〈論列子「貴虛」的人生哲學〉,《孔孟月刊》,第33卷,第7期,1995,頁40-46。
應鼎成:〈道家與易經之道〉,《中華易學》,第8卷,第10期,1987,頁8-15。
戴玉珍:〈由荀子解蔽篇論解蔽心與虛壹靜〉,《聯合學報》,第112期,1994,頁451-457。
參、西文著作
G.H.Von Wright, 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1.
Gadamer,H.-G.: Truth and Method, trans.G.Barden and J.Cumming,
London:Sheed &Ward,press,1976.
Heidegger Martin:Being and Time, tanslated by J.Macquarrie
E.Bobinson, New York: SCM. Press,1962.
J.Habermas:The Hermeneutic claim to University, in J.Bleicher,
Comtemporary Hermeneutic, Lodon : Routledge Kegan
Paul,1980.
Jung,C.G:Mystierium Coniunctions, Collected Woorks, Vol.14,
Princeton,1976.
Merleau-Ponty, Maurice: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s. Colin
Smith & Williams, Forrest, NY:The Humanities
Press,1962,1976,etc.
Ricoeur,Paul:Interpretation Theory, Discourse a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 Texas, The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976.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84154009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095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558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