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參考書目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朱立(1978):〈開闢中國傳播研究的第四戰場〉,《報學》,6(1),頁20-27。
朱傳譽(1988):《中國新聞事業研究論集》。台北:商務。
朱謙(1993):〈中文傳播研究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臧國仁主編《中文傳播研究論述「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暨教學研討會」論文彙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
何家駒(1976):〈從《報學》內容看新聞學研究的趨勢〉,鄭貞銘(編)《新聞學論集》,頁431-442。台北:華崗。
李金銓(1983):《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瞻(1966):《世界新聞史》。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瞻(1973):《比較電視制度》。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瞻(1975):《我國新聞政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李瞻(1992):〈八十年來的新聞教育〉,《報學》,8(6),頁200-223。
汪益(1999):《預知傳播記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商務。
汪琪、臧國仁(1992):〈台灣地區傳播研究初探〉,宋立、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頁397-41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
汪琪、臧國仁(1993):〈台灣地區傳播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993中文傳播研究暨教育研討會」論文。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汪琪、臧國仁(1996):〈成長與發展中的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3,頁61-84。
林東泰(1988):《傳播理論之應用》。台北:正中。
林麗雲(2000):〈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63,頁35-54。
胡述兆、吳祖善(1989):《圖書館學導論》。台北:漢美。
徐佳士(1966):《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佳士(1967):〈麥克魯漢的傳播理論評介〉,《新聞學研究》,1,頁293-304。
徐佳士(1972):《大眾傳播的未來》。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淑卿(2000):〈IACS由台灣人當家:第一本以亞洲為主體的國際學術期刊問世〉,《中時電子報》,2000年6月2日。網址為:http://www.chinatimes.com.tw/style/books/DATA/53143a.htm。
祝基瀅(1986):《我國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研究現況之分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祝基瀅(1987):《新聞與大眾傳播學》。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翁秀琪等(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
張彥民、張霄亭(1968):《思想傳播學》。台北:作者自版。
張彥民、張霄亭(1971):《思想傳播學》。台北:水牛。
張彥民、張霄亭(1989):《思想傳播學》。台北:水牛。
陳世敏(1970):〈報學半年刊的內容分析〉,《報學》,4(4),頁45-49。
陳世敏(1999):〈關於傳播學入門科目的一些想法〉,「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新竹:關西。
陳世敏(2000排印中):〈台灣傳播學書籍的出版〉,「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專題討論」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陳世敏、潘家慶、鄭瑞城(1994):〈《傳播學名著譯叢》譯著前言〉,陳世敏《美國大眾傳播思潮:從摩斯到麥克魯漢》。台北:遠流。
彭家發(1992):《基礎新聞學》。台北:三民。
曾虛白(1966):《中國新聞史》。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曾虛白(1969):〈十五年來的政大新聞研究所〉,《新聞學研究》,3,頁1-13。
程之行(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
程宗明(1998):〈析論台灣傳播學研究╱實務的生產(1949-1980)與未來——從政治經濟學取向思考對比典範的轉向〉,「中華傳播學會1998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程麟雅(2000排印中):〈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傳播學院圖書分館支援新聞學專業研究之探討〉,「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專題討論」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須文蔚、陳世敏(1996):〈傳播學發展現況〉,《新聞學研究》,53,頁9-37。
楊世凡(1985):《臺灣大眾傳播學術研究之表析(民國五十三年至七十四年)》。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孝□、易行、鄭振煌(1972):《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傳播研究論文摘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孝□、易行、鄭振煌(197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傳播研究論文摘要(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孝□等(1974):〈中國大眾傳播註解書目(上)〉,《新聞學研究》,13,頁127-194。
楊孝□等(1975):〈中國大眾傳播註解書目(下)〉,《新聞學研究》,15,頁183-236。
楊志弘、莫季雍(1988):《傳播模式》。台北:正中。
葉明德(1978):《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
董益慶(1993):《「報學」雜誌的內容分析》。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輯部(1996):〈「新」傳播教育:傳播學的正當性危機(主題導言)〉,《新聞學研究》,53,頁5-7。
鄭瑞城等(1999):《建構傳播資料庫之研究(第一期)》。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閻沁恆(1972):《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謝然之(1969):〈自由中國二十年來的新聞學研究〉,新聞學彙刊編輯委員會(編)《新聞學彙刊》,1,頁13-19。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
羅文輝(1995):〈台灣傳播研究的回顧(1951-1995)〉,朱浤源(編)《分析社會的方法論文集》。屏東: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嚴文郁(1992):《中國書籍簡史》。台北:商務。
Mosco, Vincent (1998[1996]):《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馮建三、程宗明譯。台北:五南。
Williams, Raymond (1994[1990]):《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二、英文參考書目
Becker, L. B. & Kosicki, G. M. et al.(1999, Autumn). Enrollments and Degrees Awarded Continue 5-Year Growth Trend, Journalism Educator, 5-22.
Berelson, B. (1959).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 1-17.
Chu, G. & Chia-Shih Hsu, & Jin-Yao, Chi. (1977). Research on Mass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and Hong-Kong. Honolulu, Hawaii: East-West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78-1982). Preface and Table of Content, 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1-6.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zitrom, D. J. (1982). Media and American Mind.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Delia, Jesse G. (1987).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History, In Berger, C. R. & Chaffee, S. H.(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pp.20-98.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Folkerts, J. & Lacy, S. (1985). Journalism History Writing 1975-1983. Journalism Quarterly, (62)3: 585-588.
Gallois, C. (1998 ). Editor’s Not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 475-477.
Garvey, W. (1979). Communication: The Essence of Scienc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Giles, H. (1995). Editor’s Not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1: 451-453.
ICA. (1999, November, 17 ). Interest Group & Divisions[Online]. Avaliable: http://ww.icahdq.org/association/divisions.html.
Journalism Quarterly (1984). Articles on Mass Communication in U.S. and Foreign Journals, Journalism Quarterly, 16(3): 219-232.
Kosicki, G. M. & Becker, L. B. (1994, Autumn). Undergrad enrollments decline; program feel budget squeeze, Journalism Educator, 4-14.
McChesney, R. W.(1994). Tele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 Democracy-The Battle for the Control of U.S. Broadcasting 1928-193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 J. D. (1986).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Intellectual Poverty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4): 527-599.
Poindexter, P. M. & Folkers, J. (1999). Significan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oo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4): 627-630.
Rogers, E. M. & Chaffee, S. H. (1994).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from “Daddy” Bleyer to Wilbur Schramm-A Palimpsest. Journalism Monographs , 148.
Rogers, E. M. (1986).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chramm, W. (1957). Twenty Years of Journalism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1: 90-107.
Simpson, C. (1994). Science of Coerc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 & Psychological Warfare 1945-196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iolanti, M. T. (1999). An Analysis of HCR’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Evolu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5(4): 514-530.
Yang, Shou-Jung. (1977).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Bulletin , 1: 92-117.〔楊孝□(1977):〈傳播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東吳政治社會學報》,1,頁92-117。台北:東吳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