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498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325780      線上人數 : 74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989


    題名: 台海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研究
    A Study of Establishing Military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作者: 許舜南
    Hsu, Shun-Nan
    貢獻者: 趙國材
    許舜南
    Hsu, Shun-Nan
    關鍵詞: 信心建立措施
    軍事互信機制
    和解
    互不侵犯
    安全對話
    軍事交流
    宣示性措施
    透明性措施
    溝通性措施
    海上安全救援措施
    限制性措施
    查證性措施
    和平協議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2016-04-15 16:04:28 (UTC+8)
    摘要: 身為一位學習「戰略及國際安全」並從事「野戰戰略」與「中外戰史」研究與教育的軍人,深知唯有堅實的國防武力,才能在中共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文攻武嚇下,以「勝兵先勝」之作為,來達到「止戰而不懼戰,備戰而不求戰」,確保「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戰略構想之達成,然基於深切體認到「兵凶戰危」,不忍國人與大陸之對立紛爭而引發戰火,導致同胞「生靈塗炭」。自當從「避免戰爭」、「防止戰爭」等戰略及國際安全之考量,研究「台海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藉由國際間已實施多年的「信心建立措施」(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以下簡稱CBMs),期能喚起台海兩岸之領導人,本著同根同源,藉展現誠意、溝通、協商、交流,進而建立互信,以降低兩岸緊張情勢,避免因誤判而引發衝突,進而導致戰爭發生。
    參考文獻: 一、政府出版品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3年7月5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一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7年8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二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7年8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跨越歷史的鴻溝—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大陸委員會,民國86年10月。
    國防部,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文化,民國85年5月。
    國防部,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文化,民國87年3月。
    國防部,1997—1998韓國國防白皮書,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民國87年。
    國防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編印,民國89年8月。
    「日本1997年防衛白皮書」,陸軍軍事譯粹選輯,桃園:陸軍總部教準會譯印,民國87年2月1日。
    「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北京:新華社,2000年10月16日。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詹滿容、林文程、姚克敏、余若倩,亞太集體安全體系之建構與我國扮演之角色,台北:民國85 年,頁117~119。
    日本外務省(東京),「相互依存深化的世界與日本外交」,外交青書1997,1997年,頁359-365。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編,中國外交概覽(1991),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頁319-320。
    二、中文專書
    王子沖,韓戰十八年,嘉義:紅豆書局,民國57年8月。
    王鐵崖等編,國際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4年2月。
    中華百科全書第九冊,台北:中華文化基金會,民國82年。
    左丘明,春秋左傳,卷二,展喜犒齊師篇。
    ---,春秋左傳,卷二,蹇叔諫襲鄭篇。
    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6年10月。
    朱成虎編,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及其趨勢,江蘇省: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
    朱張碧珠,國際關係,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4年3月。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對中東地區的外交政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4年4月。
    吳東野,「德國問題」與歐洲強權戰略安全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3年。
    吳定等著,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5年。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4年。
    吳滄海,德國的分裂與統一,台北:志一出版社,民國84年。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4年8月。
    明居正,雙贏?雙輸?,台北:致良出版,民國85年3月。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7年2月。
    林秋山,韓國綜論-南北韓關係篇,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87年6月。
    周世雄,國際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歐亞安全體系之探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3年12月。
    洪丁褔,國際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啟英文化,民國85年。
    徐鍵譯,巨變-論美蘇關係與冷戰結束(下),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5年12月。
    翁明賢編,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民國87年。
    翁明賢、林德澔、陳聰銘合著,歐洲區域組織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3年。
    陳治世,國際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9月,頁14。
    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南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民國87年3月。
    張虎,剖析中共對外戰爭,台北:幼獅文化,民國85年8月。
    張明睿,中共國防戰略發展:跨世紀軍事革命浪潮跟尖者,台北:洪葉文化,民國87年。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民國87年3月。
    張彝鼎主編,國際關係—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10月。
    國軍簡明美華軍語辭典(第二次修正版),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6年6月1日。
    許慎元,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6年9月。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7年9月。
    程長志,中共如何談判,台北:時英出版社,民國88年2月。
    飯田健一,東亞戰略概論1996~1997,台北:國防部軍務局譯印,民國87年5月。
    畢英賢,蘇聯末期的對外關係,台北:黎明文化,民國81年9月。
    裘兆琳,美國外交與危機處理,台北:中研院歐美所,民國82年7月。
    蕭全政等,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民國85年10月。
    羅志淵,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10月。
    蘇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1年1月。
    蘇嘉宏,派系模式與中共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民國81年8月。
    蘇進強,台海安全與國防策略,台北:業強出版社,民國82年6月。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1997年9月。
    胡祖慶譯,國際關係理論導讀,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4年2月。
    黃裕美譯,Samuel P. Huntington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1997年9月,頁14~15。
    黃忠浩譯,蘇聯二次大戰後的外交政策(Soviet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1981),台北:幼獅文化,民國73年10月。
    董修民、鄒文海合譯,西洋外交史,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3月。
    鈕先鍾譯,李德哈達(B.H. Liddell Hart)原著,戰略論(STRATEGY),台北:軍事譯粹社出版,民國73年10月。
    黎安友(Andrew J.Nathan)、陸伯彬(Robert S.Ross)合著,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何大明譯,台北:麥田出版,民國87年。
    三、中文期刊
    丁宗裕,「中共與美俄間的軍事合作」,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3期,民國84年3月,頁24~34。
    丁奎松,「東盟地區論談與亞太安全合作」,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8年第7期,頁7~12。
    ---,、牛新春,「在探索合作中發展的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9年1-2期,頁81-82。
    丁樹範,「中共軍事現代化與亞太安全機制」,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7期,民國84年7月,頁6~20。
    ---,「中共與鄰國簽訂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協定之評議」,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5期,民國85年5月,頁1~3。
    于中洲,「國際裁軍與軍控的歷史性成果—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國際問題研究(北京),總第66期,1997年10月,頁6~10。
    丌成章、何中順,時代特徵與中國對外政策,經濟科學出版社,北京,1998 年12月第一版,頁140-143。
    中華戰略協會軍事研究會合著,「中國和平統一過程中我軍事建設之走向」,中華戰略學刊,民國82年秋季刊,頁47~61。
    尹慶耀,『中(共)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從中共的觀點來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9期,民國87年9月,頁20~30。
    田力,「TMD :新一輪軍備競賽和軍事對抗之源」,中國評論(香港),1999 年5月號,頁22。
    田永祥,「一九九八年俄羅斯政壇『右消左漲』之勢頭明顯」,東歐中亞研究,1999年第1期,頁7。
    宋以敏,「中俄、美俄、中美關係以及三者間的相互作用」,國際問題研究,北京,1997年第3期,頁12~18。
    ---,「全球戰略新『三國演義』:中美俄重新調整三邊關係」,中國評論,香港,1998年2月號,頁423。
    朱德龍,「宜和戒鬥、求同存異-展望二十一世紀的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8年第7期,頁13。
    邵玉銘,『兩岸商談「終止敵對狀態協定」或「和平協定」之研究』,國家統一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民國85年5月1日,頁25~30。
    ---,「亞太安全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成立會訊發刊辭」,ROC-CSCAP會訊,第1期,頁3~4。
    邵宗海,「兩岸領導人會晤可行性之探討」,理論與政策。民國八十五年夏季號,頁27~44。
    明居正,「以小搏大的關鍵何在:大陸政策之戰略思考」,理論與政策。民國八十四年冬季號,頁84~91。
    吳新興,「兩岸軍事現代化互動關係之研究」,理論與政策,民國85年夏季號,頁82~106。
    吳燕玲、楊舒媚,「台灣也將舉行杭州會議」,新新聞周報,台北,第624期,民國88年3月11日,頁51~52。
    李明,「兩韓信心建立措施的實踐與成效」,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56~63。
    ---,「柯林頓政府亞太政策之展望」,美國月刊,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8卷第12期,頁23-36。
    李國雄,「東協安全機制的演變與區域秩序」,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4卷第9期,民國84年9月,頁21~40。
    邱坤玄,『柯江高峰會與中(共)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中共研究,第32卷第7期,民國87年7月,頁10~12。
    杜攻,「對轉換中世界格局的幾點看法」,國際問題研究,1991年第4期,頁4-5。
    周煦,「冷戰後美國與中共的軍事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13期,民國87年12月,頁13-17。
    林文程,「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及作法」,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120~121,128~129。
    ---,「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91-100,109-114。
    林正義,「歐洲及亞太信心暨安全建立措施之研究」,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2卷第3期,民國87年9月,頁75,80~85,88,89~90。
    ---,「中共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交流:解放軍外交」,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55期,民國86年1月,頁8~9。
    ---,『臺海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芻議』,國防雜誌,第13卷第12期,民國87年6月,頁3~12。
    ---,「評論520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美國表示滿意」,投資中國,第76期,民國89年6月,(網路版)頁1~2。
    ---,「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35卷12期,頁1。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伙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16~17,32~40。
    唐天日,「揭穿日美防衛合作的本質」,瞭望新聞周刊,1999 年5 月3 日,第18期,頁8。
    郭臨伍,「信心建立措施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台北,第1卷第1期,民國88年1月,頁90~91。
    ---,「信心建立措施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1999年1月,(網絡版)頁9~10,12~13。
    ---,「信心建立措施與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135~145。
    郭榮光,『「中」俄建立和平夥伴關係』,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6期,民國86年6月,頁115~144。
    華留虎、鄭鴻、封長虹編,東盟軍情瞭望,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一版,頁50-51。
    莫大華,「後冷戰時期東協國家對東南亞區域建立信心安全措施之省思」,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1期,民國86年1月,頁82~101。
    ---,『中共對於中南亞區域「建立信任措施」的立場』,中華戰略學刊,民國87年夏季刊,頁115~144。
    ---,「後冷戰時期東協的軍備競賽與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5卷第3期,1996年3月,頁53~60。
    陳國銘,「建立新任措施的演進及我國的啟示」,國防雜誌,第12期第7卷,民國86年1月16日,頁58~67。
    陳鴻瑜,「後冷戰時期東南亞之區域安全」,戰略與國際關係,第1卷第1期,民國88年1月,頁23。
    ---,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南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8年3月,頁17。
    陳啟懋,「中國在世界重新定位:全球多極化趨勢與大國關係調整」,中國評論(香港),1998 年10 月號,頁15。
    孫國祥,「北京與莫斯科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形成與探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8期,民國86年8月,頁82~97。
    馮玉軍,「對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再思考」,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8年第8 期,頁4。
    張中勇,「以信心建立為主導的兩岸關係」,國策雙週刊,第139期,民國85年5月28日,頁16。
    張京育,「中華民國政府促進兩岸關係的誠意和努力」,理論與政策,民國85年夏季號,頁2~13。
    張哲民、李鐵生,『「信心建立措施」的回顧與展望』,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68~70。
    黃華,「展望 十世紀的中日關係」,和平與發展(北京),1999 年1 月版,頁20。
    楊志恆,「中共近年來對外軍事交流及其對我國國防安全之影響」,俄情雜誌,第5卷第2期,民國85年4月,頁4-18。
    ---,「中共與南海周邊主要國家的軍事交流」,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69期,民國86年7月,頁6~80。
    ---,「冷戰後中共與泰國軍事合作關係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3期,民國87年12月,頁47-58。
    楊念祖,「遲浩田訪美對未來「中」美軍事關係與亞太安全的影響」,中共研究,第31卷第1期,民國86年1月,頁106~113。
    詹滿容,亞太集體安全體系之建構與我國扮演之角色,台北:五南,民國85年6月,頁29~30。
    趙春山,『從中共的「矛盾論」看:華府與北京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理論與政策,第12 卷第1期,民國87年1月,頁1~11。
    ---,「西方和共產黨談判得到了什麼?」,中央月刊,民國74年9月,頁95。
    解東方,「警惕美國新的冷戰思維:新干涉主義」,中國評論(香港),1999年5月號,頁35。
    魯毅、黃金祺、王德仁、周啟明、楊闖、謝鵬等著,外交學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6月,一版,頁146~152。
    潘湘庭,世界軍事形勢(1997~1998),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一版,頁295~296。
    蔣立峰,「中日關係的現狀與未來」,日本研究(北京)1998 年,第三期,頁8。
    蔣緯國,「論中國之統一」,中華戰略學刊,民國八十二年春季刊,頁1~7。
    蔡瑋,「中共對台政策的決策組織與過程」,中國大陸研究,第40 卷第5期,民國86年5月,頁36~58。
    劉必榮,「後冷戰時期東南亞政治秩序」,東吳政治學報,台北,第4期,民國84年1月,頁130~131。
    劉桂玲,「中俄在安全領域合作前景及問題」,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8 年第12期,頁20-21。
    邁克爾•麥克德維爾,「論安全對話、建立信任措施和聯盟的作用」,中國評論,香港:第13期,1999年1月,頁20。
    鍾堅,「海峽兩岸軍事交流的可行性」,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44期,民國85年8月,頁8~9。
    ---,「兩岸軍事交流禁忌的突破」,台研兩岸前瞻探索雙月刊,第5期, 1997年9月,頁120-126。
    四、英文專書
    Allen,Kenneth W.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an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PRC’s Reforms at Twent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Sun Yat-sen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pril 8-9. 1999. International, Reception Hall, The Grand Hotel, Taipei, Taiwan. ROC.
    Allison, Graham. Essence of Decision(Boston, Mass: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1).
    Barnett, A. Doak.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 (London: I. B. Tauris and Co., Ltd.).
    Bloed, Arie.ed. From Helsinki to Vienna: Basic documents of the Helsinki Process (Dordrecht: Martinus Hijhoff Publishers,1990).
    Boutros–Ghail, Boutros. An Agenda for Peace: Preventive Diplomacy and Peacekeeping( New York : United Nations, 1992),p.20.
    Brown, Seyom.”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war”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second edition. 1994, pp. 217-219.
    Cossa Ralph A.,” Asia Pacific Confidence and Security Building Measures.” In Ralph A. Cossa, ed., ” Asia Pacific Confidence and Security Building Measures. ”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1995,p.7.
    David, V. Edwards. Arms Control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 Rinehard & Winston, 1969).
    Delbruck,Jost. ”Demilitarization,” in Berhardt, ed.,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Installment 3, 1982).
    Desjardins, Marie-France. “Rethinking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Obstacles to Agreement and the Risks of Overselling the Proc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96, p.7.
    Desjardins,Marie-France. Rethinking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Deutsch,Karl. W. “Crisis Decision-Making: The Information Approach,” in Daniel Rrei, ed., Managing International Crisi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 1982).
    Dinstein, Yoram., War, Aggression and Self-defense,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ve(New York: Wiley, 1965).
    Ernst, B. Hass.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ies: An Anthology(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6).
    Fink, Steven.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Inevitable.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86).
    Frei, Daniel.ed., International Crises and Crisis anagement(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78).
    Geoffrey, Williams. The Permament Alliance: The European-American Partnership 1945~1984 (Leyden: A. W. , Sijthoff, 1977).
    Ghebali, Victor. Yves.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with the CSCE. Process: Paragraph-by-paragraph Analysis of the Helsinki and Stockholm Regim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89).
    Glenn, H. Snyder and Paul Diesing, Conflict Among Nations: Bargaining, Decision Mar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es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Haass, Richard.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and Naval Arms Control,” in Christoph Bertram ed., Arms Control and Military Forces(London: IISS, 1980).
    Hermann, F. Charles. Crisis in Foreign Policy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69).
    Harding, Harry.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92),pp.87-94.
    Heppell, M. Janice.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Bilateral versus Multilateral Approaches” in Young Whan Kihl and Peter Hayes, eds. “Peace and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The Nuclear Issue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M. E. Sharp,New York,1997,pp.272-277.
    Holsti,K.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5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88).
    Jordan, A. Amos. William J. Taylor, and Lawrence J. Korb,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Policy and Proces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Kim,Sung-Han.“Exploring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Northeast Asia—A Korean Perspective”,Korea and World Affairs, Fall 1997,p.438,440.
    Kegley, W. Charles. Eugene R. Wittkopf, 3th ed . World Politics, Trend and Transformation(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Kerr,“The Security Dialogue in the Asia-Pacific,” p.402,404-405.
    Krepon Michael et. Al., A Handbook of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 for Regional Security , 3rd Edition(Washington DC: The Stimson Center, 1998).
    MacIntosh, Jame.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in Europe,” in Richard Dean Burn, ed., Encyclopedia of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New York: Charles Scribber’s, 1993).
    Leifer, Michael.“The ASEAN Regional Forum”,p.57.
    Nye,Joseph. S. Pan-africanism and East African Integrtion(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Cambridge, Mass: Gunn And Hain, 1981).
    Rudner,Ricard. S.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Prentice-Hall, 1966).
    Segey, Koulik. and Kokoski Richard, Conventional Arms Control: Perspects on Verfi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imon,“Security Prospects in Southeast Asia”, p.210.
    SIPRI Yearbook 1991: World Armaments and Disarma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Soon,Lau Teik. “ASEAN and Future of Regional”, in Lau Teik Soon edit, The Great Power and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73).
    Stanly,Roth.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t Twenty –and Beyond.” Address to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and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Washington. DC. March.24.1999.
    Steven, Rosen J. and Walter S. Jones, The Logic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Mass: Winthrop Publishers, Inc., 1980).
    Webster, Stone A. “The Hot Line: Washington-Moscow Communications Links,” in Burns Rich Dean ed., Encyclopedia of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New York: Charles Scibner’s, 1993).
    五、英文期刊論文
    Acharya, Amitav. “Preventive Diplomacy: Concept, Theory and Strategy.”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ventive Diplomacy for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Taipei, August 29-31,1996).pp.5-7.
    Adam, Rotfeld.”The Stockholm confidence on confidence building and security measures and disarmament in Europe,” in Joseph Rotblat and Sven Hellman ed., Nuclear Strategy and World Security(London: Macmillan, 1985), p.262.
    Allen, W. Kenneth.“ Militery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on Building New Bridges for a New Milennium, Sponsored by The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 Illinois), December 6, 1998,pp.9-14.
    Anonymity ,”ASEAN Form Leaves the Big Issues on Hold”, Jane’s Denfnce Weekly, Vol.26, No.5(July 31, 1996), p.13.
    Antolik, Michael.“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The Spirit of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16, No.2, September 1994, p.119.
    Ball, Desmond. ”A New in Confidence Building: The Second Track Proces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ecurity Dialogue, Vol.25, No.2(June, 1994), pp.155-157.
    ---,“ CSCAP: Its Future Place in the Regional Security Architecture,”paper prepared for the 8th Asia Pacific Roundtable, organized by the ASEAN Institutes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Kuala Lumpur, 6-8 June 1994, p.13.
    Bower, William. “Helsinki and west Europe security,” p.610.
    Darilek, Richard E. and Geoffrey Kemp ,” Prospects for confidence and security building measures in the Middle East,” in Alan Flatt ed., Arms Control and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in the Middle East (Washington,D.C.: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1992), p.30.
    David, S. Yost. “Arms control prospects at Madrid,” The World Today, Vol. 38, no.10,October 1982,p.394.
    Dibb, Paul. “How to Begin Implementing Specific Trust-Building Measur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orking Paper No. 288 ( Strategic and Defence Studies Cent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July 1998), p.5.
    Holst, Jorgen John.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Survival, Vol. 25, No. 1, ( January/February 1983), p.1-2.
    ---, “Northern Europe and the High North,” in Sverre Lodgard ed., Naval Arms Control (London: sage,1990),pp. 42-56.
    Kahan, P. James. Marilce F. Lawrence, Richard e. Darilek, William M. Jones, Alan A. Platt, Philip J.Romreo,William L. Schwabe and Davis A. Shlapak,” Testing the effects of confidence building and security building measures in a crisis: two poliyical military games,”R-3517-USDP(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December 1987),p.24.
    Kan, A. Shirley. ”China’s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Arms Control Agreement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January 16. 1998.).
    Kevin, N. Lewis and Mark A. Lorell,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and crisis resolutio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rbis, Vol. 28, no. 2, Summer 1984, p. 287.
    Lewis, Kevin N.and Lorell, Mark A.”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and crisis resolution:a historical perspective.”Orbis,Summer 1984. pp.281-306.
    Liberthal, Kenneth, “Cross-Strait Rel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ntitled, The PRC After the Fifteenth Party Congress, hold in Taipei, February 20,1998.
    Macintosh,Jame.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in Europe,” in Richard Dean Burn ed., Encyclopedia of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New Tork: Charles Scribber’s, 1993), p. 929.
    Mak Jun Nom, “The ASEAN Process ("Way’) of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Cooperative Security: The Road to a Regional Arms Register?” paper presented to the MIMA-SIPRI Workshop, Kuala Lumpur, October 2-3, 1995. Quoted in Paul M. Evans, “Assessing the ARF and CSCAP,”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augural Conference of Asia-Pacific Security Forum, sponsored by Institute for 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and The Pacific Forum CSIS, Taipei, September 1-3, 1997, p.4.
    Milk Bower and Phil Williams , “Helsinki and West Europe secur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1 ,no.4 ,1985, pp.608.
    ”Memorandum of the Warsaw Pact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Budapest, June 21~22, 1970,” Document Relating to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London,1977),pp.77~78.
    Munro, H. Ross. “Awakening Dragon,” Policy Review , Vol. 65.,(Fall 1992), pp. 10-14.
    Nye, Joseph, “A Taiwan Deal.” Washington Post, 8 March 1998.
    Povolny Majmir,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European Security,” Orbis(Spring 1974), Vol.24, No.1, pp.202~211.
    Rethinking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 Adelphi Paper 307, (London,1996),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 pp.24-27.
    Swinnerton,”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at Sea,”pp.327-343.
    Whyte, K. Martin, “The Study of Mainland China: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Minimal Data Problem” Contemporary China, Vol.31,No.6(March 1991),pp.1-12.
    六、碩、博士與學術研討會論文
    王振軒,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研究,國軍政治作戰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民國87年11月27日。
    牟敦量,兩岸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研究,三軍大學戰研所八十九年班論文,龍潭,民89年1月,頁106-129。
    林正義,「國際經驗與台海信心建立措施」,國防大學「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龍潭,國防大學編印,民89年11月30日,頁57-65。
    明居正,「兩岸如何發展和平穩定的互動機制」,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政治學會,民國88年10月16日。
    查重傳,中國統一問題之研究:兩岸建立共識和平統一之展望,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民國84年12月。
    陳國銘,由建立信任措施論歐洲傳統武力條約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頁24-28,52-57。
    陳華凱,「中共對亞太區域『信心建立措施』的建構」,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民88年6月14日,頁29-30。
    張五岳,「評析兩岸民眾對彼此的認知與印象」,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政治學會,民國88年10月16日。
    楊志恆,「兩岸如何建立一套軍事安全機制」,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政治學會,民國88年10月16日。
    趙哲一,建立信任措施-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頁61-62。
    蘇進強,「從「全民國防」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之可行性」,全民總動員邁向新紀元學術研討會論文,後備動員管理學校,民國88年4月27日,頁1之11。
    七、中文報刊
    人民日報(北京)
    —王發恩、周曉華,「中哈吉俄塔五國會晤在哈舉行,討論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加強五國反地區經濟合作等問題」,「中哈吉俄塔聯合聲明」,1998年7月4日,版一、三。
    —印度在1949年12月31日向中共表示要與中共建交。1950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1950年4月02日,版一。
    —「中印邊界問題會談取得進展」,1996年10月19日,版五。
    —鄭盛豐,「著眼未來,服務西南,轉變機制,廣西重點工程建設步子加快」,1994年4月17日,版二。
    —「中越陸地邊界第二輪會談結束」,1994年7月3日,版四。
    —林皎明,「中越聯合公報」,1994年11月22日,版一。
    —李景衛、徐平,「江主席與夏爾馬總統會見,雙方表示中印願建立建設性的合作伙伴關係」,1996年11月29日,版一。
    —李家聲、嚴鋒,「江主席會見印度外長,中印簽訂四項合作協定」,1996年11月30日,版六。
    —「中美兩國元首關於南亞問題的聯合聲明」,1988年6月28日,版二。
    —劉江、陳新,「中俄哈吉塔五國領導人簽署邊境地區裁軍協定」,「江主席談五國邊境裁軍協定,指出這一協定具有重大政治、軍事意義,它的簽署為增進國家間的相互信任,開闢了一條有益的途徑」,1997年4月25日,版一。
    —「中俄聯合聲明」,1994年4月26日,版一。
    —「中印簽署關於邊界問題等文件—兩國總理出席簽字儀式」,1993年9月8日,版一。
    —「印領導人會見遲浩田—希望發展兩國兩軍友好合作關係」,1994年9月13日,版七。
    —「中印邊界會談取得進展—雙方下月舉行首次邊防人員會晤」,1995年8月21日,版六。
    —「中越簽署陸地邊界會談紀要」,1994年2月28日,版六。
    —「中越舉行海上問題會談—我代表闡述對南沙問題原則立場」,1995年11月16日,版六。
    大公報(香港)
    —「中國發表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駁斥中國威脅論,強調不謀求世界霸權」,1995年11月17日,A2版,由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而非透過其國防部發表,顯示中共有意將此資訊透過國際的宣傳以達到目的。
    文匯報(香港)
    —王彬,「李鵬總理抵達烏克蘭訪問—李鵬與庫奇馬會談,表示要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1995年6月24日,版一。
    —「中共奉行防禦生國防政策」,1998年7月28日,版四。
    —劉江、陳新,「中俄哈吉塔簽署邊境地區裁軍協定—江澤民、葉爾欽、那札爾巴耶夫、阿卡耶夫、拉赫莫諾夫分別在協定上簽字」,1997年4月25日,版一。
    —「中共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1998年7月28日,版一、二,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
    —由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而非透過其國防部發表,代表中共有意將此資訊透過國際媒體的宣傳以達到其特定目的,1995年11月17日,A6版。
    —由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而非透過其國防部發表,顯示中共有意將此資訊透過國際的宣傳以達到目的,1995年11月17日,A6版。
    —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8年7月28日,版一、三、四。
    中央日報 (台北)
    —石沙,「戰略伙伴關係實為戰略妥協」,民國87年6月29日,版三。
    中國時報 (台北)
    —朱建陵,「中共發表國防白皮書: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堅持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反對將台海劃入軍事同盟安全合作範圍」,民國87年7月28日,版二。
    —周野,「突破兩岸僵局,中共應撇開政治框架」,民國87年10月11日,版十四。
    —王綽中,「印擴張核武,中共如芒刺在背,心結本難解,戰略壓力又增,如何續巴國友誼又不得罪印度為一大考驗」,民國87年5月13日,版三。
    —包理述,「中共與俄等五國邊境大幅裁軍—昨在莫斯科簽署協定,北京稱多餘兵力不會轉移到東南等地」,民國86年4月25日,版一。
    —「中俄聯合聲明:反對單一霸權,江葉峰會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對軍事集團擴張表示憂慮,江澤民演講稱台灣問題終須解」,民國86年4月24日,版十。
    —白德華,「中俄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係」,民國85年12月30日, 版十。
    —「中俄等五國簽署邊界協定—包括哈撒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等國承諾互不侵犯,涵蓋八千公里」,民國85年4月27日,版一。
    —「中共與俄將加強經濟與軍事合作—李鵬結束訪俄之行,簽署多項協議,並同意俄延緩債償」,民國84年6月29日,版九。
    —傅建中,「美官員承認中共竊取核武技術」,民國88年3月8日,版十四。
    —朱建陵,「中共與美國軍事合作還在摸索階段」,民國87年9月17日,版十四。
    —傅建中,「張萬年訪美與科恩會談—中美達成五項軍事交往協議」,民國87年9月17日,版十四。
    —「和戰僅在一念之間」,民國89年10月14日,版三。
    —彭威晶,「新世紀施政,總統楬櫫六大課題—致力兩岸和解、追求政黨和解、改革金融體制、提昇政府效能、掃除黑金政治、推動人權立法」,民國90年1月2日,版二。
    —張瑞昌,「陳總統:啟發兩岸『有為者亦若是』」,民國89年10月14日,版二。
    —「美與北韓重開四邊談判,討論地下核設施」,中國時報(台北),1999年1月17日,版十四。
    —「中美簽署多項文件—包括三十億美元合同、三項聯合聲明及有關環境與人權論壇等」,1998年6月28日,版三。
    —俄國媒體,「中、俄簽訂廣泛軍事合作協議」,1995年12月9日,版十。
    —「中越簽署北部灣劃界協議—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昨訪北京,與江澤民共同簽字」,2000年12月26日,版十三。
    —李建榮,「蔣仲苓:兩岸維持現狀,最符美方利益」,民國87年7月16日,版三。
    —呂昭隆,「唐飛:不是有錢就能加入TMD—中共傾力發展巡弋飛彈,對我威脅更勝戰術導彈」,民國88年2月10日,版二。
    —羅如蘭,「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蕭揆樂見—贊同與中共交換演習訊息,避免誤判引發衝突,蔣仲苓也認為可行」,民國87年4月18日,版一。
    —傅建中,「裴利:李總統帶著疑懼支持二軌對話—促銷新書「預防性防禦」透露江澤民贊成並指定汪道涵主其事,美政府也不反對」,民國88年3月12日,版一。
    —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卿陸士達在華盛頓一項研討會中公開表示兩岸對話以尋求和平解決歧異,民國88年3月26日,版一。
    —陸委會主委蘇起表示,中共在兩岸協商管道上打壓我們,想要以第二軌道蓋住第一軌道,民國88年3月13日,版一。
    —國防部新聞稿中指出,成功操演實施方式採靜態裝備陳展,民國88年4月12日,版一。
    —呂昭隆,「考量兵源:軍方反對全面募兵—政策基調鎖定「提高募兵比例」,國防部有徵兵、募兵並行及縮短徵兵役期構想」,民國88年4月11日,版四。
    —張慧英,「李登輝、連戰宣示就任正副總統—發表就職演說,強調願訪大陸與中共領導當局見面,深信只有透過對談溝通,才能解決兩岸問題」,民國85年5月21日,版一。
    —田弘茂,「美國與中共關係陷入低潮」,中國時報(台北),民國78年6月30日,版四。
    中時晚報 (台北)
    —郭淑媛,「蕭:國防預算比例偏低—在大陸未放棄武力犯台下,簽互不侵犯協定反而冒險」,民國88年4月13日,版四。
    自由時報(台北)
    —「致力兩岸和解,實現永久和平—陳水扁總統發表元旦祝詞全文」,民國90年1月2日,版二。
    台灣日報(高雄)
    —蘇進強,「解讀美國對台海的評估」,1998年4月23日,版三。
    青年日報(台北)
    —藍賓誠,「兩韓會談:同意停戰區為和平地帶」,民國79年10月18日,版四。
    —藍賓誠,「金日成同意與盧泰愚會談,先決條件:正進行的兩韓總理會談必須要有好的結果」,民國79年10月19日,版四。
    —針對外電報導「中華民國疑似正在發展生化武器」,民國87年12月15日,版二。
    —孫立方,「我絕不製造擁有化武—僅致力防護裝備研發及部隊防護訓練」,民國87年12月15日,版二。針對外電報導「中華民國疑似正在發展生化武器」,國防部發言人重申,我國絕不製造也絕不擁有生化武器,僅致力於核生化防護裝備之研究與部隊核生化防護訓練。
    聯合報 (台北)
    —「四邊會談揭幕,謀求永久和約」聯合報(台北),民國86年12月10日,版十。
    —鍾年晃,「元旦祝詞」,總統:「依憲法一中原不是問題,促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新架構,將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新視野處理戒急用忍」,民國90年1月1日,版一。
    —「東亞若生危機,美恐應變不及」,民88年3月31日,版十一。
    —「美國坦承核武機密失竊」,民88年3月11日,版三。
    —「中共與俄可能聯手要求停止部屬TMD—雙邊磋商去年起每兩月舉行,尚不確定是否聯合開發對抗系統」,民88年3月11日,版一。
    —簡錫土皆時論廣場,「金大中得獎對兩岸的啟示」--金氏的「陽光政策」讓兩韓解凍,台海兩岸何妨放下歧見攜手追求和平桂冠,民89年10月14日版十五。
    —傅依傑、曾慧燕,「王在希:兩岸可商議設軍事熱線」,民88年1月20日,版一。
    —鍾雲蘭,「簽署協定,兩岸進入中程階段的指標」,民國81年5月11日,版三。
    —彭威晶,「施明德:金馬應撤駐軍,成為非軍事區」,民國83年10月27日,版一。施明德提出「金馬撤軍論」,在當時兩岸情勢未見明朗情況下,引其軒然大波,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反對撤軍比贊成撤軍的比例要高,甚至陳水扁還親自到金門說明有駐軍的必要性,以安定人心。
    —立委洪昭男在質詢前行政院院長李煥-建議兩岸建立北京與台北之間的「熱線」,可化解不必要的誤會和危機,民79年4月11日,版二。
    —王雪美、張宗智,「李總統:盼中共面對一個分治中國現實—類似措辭已兩年多未提,重申願訪大陸從事和平之旅」,民國86年9月2日,版二。
    —葛珮育,「王永慶力促三通,支持一中各表—記者會上強調「三通一定要做」可提高台灣企業競爭力,建議建立產官溝通機制,贊同李遠哲兩岸時間說」,民89年11月24日,版一。
    —「中美簽署多項文件」,民國87年6月28日,版四。
    —何明國,「三黨談起兩岸壁壘分明,許信良說共識:大家有共識,繼續努力追求共識」,民國85年12月7日,版四。
    聯合晚報(台北)
    —高凌雲,「唐飛:中共衛星一年內威脅台灣」,民國88年3月13日,版一。國防部長唐飛在參加由台綜院舉辦的軍事事務革命學術研討會時,提出中共將於2000年發射六枚間諜衛星,包括四枚高解析度影像衛星,兩枚導航定位衛星。
    —國防部長唐飛在參加由台綜院舉辦的軍事事務革命學術研討會時,提出中共將於2000年發射六枚間諜衛星,包括四枚高解析度影像衛星,兩枚導航定位衛星,民國88年3月13日,版一。
    八、相關網站網址
    大陸台商經貿網網站 URL:http://china.management.org.tw/
    中華民國國防部網站 URL:http://www.mnd.gov.tw/
    中國國民黨政策研究會網站URL:http://www.kmtdpr.org.tw
    史汀生中心網站URL:http://www.stimson.org/cbm/cbmdef.htm
    台灣安全研究網站URL:http://www.taiwansecurity.org
    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網站URL:http://www.dsis.org.tw/
    陸委會網站URL:http://www.mac.gov.tw
    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網站URL:http://www.osce.or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8825302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197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15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