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986
|
Title: | 國家與社會衝突之研究-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之個案分析 A Study 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Analysis of the Case "Taipei Old Chung-Sheng Bridge" |
Authors: | 龔之忻 Kung, Chih-Hsin |
Contributors: | 高永光 龔之忻 Kung, Chih-Hsin |
Keywords: | 國家與社會衝突 國家內部衝突 社會內部衝突 新國家主義 國家自主性 中山舊橋 Conflict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e Inner Conflict of the State The Inner Conflict of the Society Neo-statism State Autonomy Old Chung-Sheng Bridge |
Date: | 2001 |
Issue Date: | 2016-04-15 16:04:19 (UTC+8) |
Abstract: | 台灣地區在80年代以後,由於面臨到政治上的解嚴、經濟上的後工業轉型以及社會的多元發展,國家機器不只在統治正當性及政權合法性遭到質疑,原本高度的自主性及強勢的能力也遭逢激烈的挑戰。當很強的國家遇上逐漸增強的民間社會時,國家的內在力量也許仍高,但是自主性降低,國家必須遷就民間社會的偏好,民間社會增加了表達意見的能力,及與國家談判議價的空間,國家機器超然自主於民間社會之上的情況已不復見。 In later 80’s, due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the state has suffered great challenge from the civil society. When there come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very strong state and the growing civil society, the preference of the civil society should be respect, however,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tate is no longer existing. |
Reference: | 壹、中文部分:
一、政府部門資料及研究計劃:
中興工程公司,1992,《基隆河整治計劃河川工程整體規劃設計堤頂高程研擬》,台北︰台北市政府養工處委託計劃。
內政部,2000,《地方制度法規彙編》,台北︰內政部編印。
台北市政府,1990,《台北市基隆河中山橋至成美橋段河道整治計畫》。
台灣大學,1995,《基隆河中山舊橋處理方式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養工處委託計劃。
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1995,《基隆河整治對河川影響及監測系統之評估》。
台灣省水利局,1989,《基隆河治理基本計算(南湖大橋至暖暖八堵橋)》。
朱志宏、謝復生,1989,《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計劃。
江大樹,1998,《省虛級化後台北市因應對策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計劃。
吳秀光,1996,《核能發展與民眾參與--以核四建廠爭議為例》,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林同棪國際工程顧問公司,1996,《中山舊橋結構安全檢測評估及舊橋改善工程-結構安全檢測評估》,台北︰台北市政府養工處委託計劃。
美商塞蒙斯李顧問工程有限公司,1990,《基隆河中山橋至成美橋段河道整治420公尺堤距水文水理分析規劃》。
高永光,2000,《建立處理都市政策重大爭議決策模式之探討》,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計劃。
黃錦堂,1996,《台北市與中央權限劃分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計劃。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86,《基隆河截彎取直水工模型試驗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89,《基隆河中山橋至成美橋段河道整治計畫》。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90,《基隆河中山橋改建水工模型試驗報告》。
顏清連等,1983,《基隆河水理特性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研究所水利工程組研究報告。
二、專書:
Dye 原著,羅清俊、陳志瑋譯,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Eckestin 原著,幼獅編輯部譯,1975,《政治科學大全(第七冊)》,台北:幼獅。
Nordlinger原著,蕭全政譯,1988,《民主國家的自主性》,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
王佳煌,1998,《國家發展》,台北︰台灣書局。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 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唐山。
吳秀光,1998,《政府談判之博奕理論分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吳定,1991,《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
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少軍、劉北成譯,1994,《社會權力的來源(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杜麗燕、李少軍譯,1995,《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汪明生、朱斌妤,1999,《衝突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
杭之,1989,《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林水波、張世賢,199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台灣經驗》,台北︰時英出版社。
洪鎌德,1998,《21世紀社會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徐正光、蕭新煌主編,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時和興,1996,《關係、限度、制度:政治發展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永光,1995,《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資料研究中心。
許宗力等,1992,《地方自治之研究》,台北︰業強。
黃懿慧,1994,《台灣民眾風險認知個案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楊日青等譯,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楊渡,1987,《民間的力量》,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渡,1988,《強控制解體:解嚴前後台灣社會的面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趙永茂,1991,《中央與地方分權理論的建構與整合》,台北︰五南出版社。
趙永茂,1998,《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 兼論台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翰蘆圖書公司。
趙碧華、朱美珍,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雙業書廊。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薄慶玖,1999,《地方政府論叢》,台北︰五南出版社。
薄慶玖,2000,《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出版社。
三、期刊文章: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1994,〈如何因應公共工程對都市環境之衝擊〉,《空間雜誌》,第五十九期:頁58∼62。
丘昌泰,1999,〈從公共政策過程的「中心論」到「邊陲論」:修憲後地方政府角色的變遷與調整〉,《空大行政學報》,第九卷:頁1∼26。
江岷欽,1998,〈企業型政府新詮〉,《理論與政策》,第十二卷第二期:頁63∼82。
宋錦秀,1999,〈中山橋與圓山人文世界〉,《當代》,第一三九期:頁57∼62。
李碧涵,1994,〈台灣地區後工業轉型之國家與社會〉,《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十二期:頁245∼282。
周婉窈,1999,〈中山橋歷史〉,《當代》,第一三九期:頁52∼56。
周婉窈,1999,〈中山橋簡史〉,《建築師》,第二九二期:頁105。
杭之,1989,〈社會運動之本質:一個概念性的反省〉,《中國論壇》,第廿九卷第五期:頁39∼43。
杭之,1991,〈台灣社會的歷史性挑戰〉,《二十一世紀》,第五期:頁41∼52。
南方朔,1986,〈台灣的新社會運動〉,《中國論壇》,第廿三卷第五期:頁36∼40。
建築師雜誌編輯部,1999,〈近期社會各界對中山橋的討論〉,《建築師》,第二九二期:頁120∼123。
紀俊臣,1996,〈地方政治轉型與國家發展〉,《研考雙月刊》,第廿卷第一期:頁48∼59。
紀俊臣,1999,〈精省與新地方制度〉,《研考雙月刊》,第廿三卷第三期:頁4∼16。
唐士其,1996,〈「市民社會」、現代國家以及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六月號。
高永光,1989,〈新國家主義研究興起的探討〉,《國魂月刊》,五月號。
高永光,1998,〈從政治學新國家主義論台灣研究的新趨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六卷第二期:頁11∼22。
張隆志,1999,〈中山橋論爭側記〉,《當代》,第一三九期:頁73∼79。
陳慈陽,1995,〈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問題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四期:頁61∼86。
堀迅憲二,1999,〈善用自然雨水資源讓都市環境重新復甦 總合的治水對策與中山橋〉,《建築師》,第二九二期:頁114∼115。
黃承令,1999,〈台灣•人•覺醒 中山橋的歷史價值與存在意涵〉,《建築師》,第二九二期:頁107∼109。
黃錦堂,1996,〈當前台北市與中央權限劃分重大問題之研究〉,《研考雙月刊》,第二十卷第四期:頁38∼46。
黃錦堂,1999,〈地方制度法重大問題之探討〉,《研考雙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三期:頁42∼51。
黃蘭翔,1999,〈中山橋的願景〉,《當代》,第一三九期:頁68∼72。
黃蘭翔,1999,〈中山橋是怎樣的一座橋樑 賦予中山橋另一層現時代意義〉,《建築師》,第二九二期:頁102∼104,106。
趙永茂,1995,〈地方政府與行政的改革方向〉,《理論與政策》,第十卷第一期:頁101∼110。
趙永茂,1996,〈中央與地方政府權限劃分與府會衝突的改善問題〉,《研考雙月刊》,第二十卷第一期:頁16∼22。
趙永茂,1997,〈地方政府組織設計與組織重組問題之探討--兼論臺灣地方政府組織重組問題〉,《政治科學論叢》,第八期:頁183∼211。
趙永茂,1997,〈精省後地方政府與政治的變革方向〉,《理論與政策》,第十一卷,第三期:頁30∼42。
趙永茂,1997,〈縣市政府的組織定位與組織調整〉,《理論與政策》,第十二卷,第四期:頁28∼41。
趙剛,1989,〈現代性、國家與社會運動〉,《當代》,第卅五期:頁88∼100。
劉士永,1999,〈在戰後歷史記憶中褪色的中山橋〉,《當代》,第一三九期:頁63∼67。
劉可強,1994,〈如何因應公共工程對都市環境之衝擊?----中山橋改建事件檢討會〉,《空間》,第五九期:頁58∼62。
蔡丁貴,1999,〈拆除容易建設難 由水利工程觀點看中山橋對基隆河防洪的影響〉,《建築師》,第二九二期:頁110∼113。
蔡明璋,1989,〈國家與社會運動〉,《社會福利》,第七十二期:頁15∼17。
蕭新煌,1990,〈解嚴後國家與社會關係的重組〉,《中國論壇》,第卅卷第六期:頁68∼80。
蕭新煌,1992a,〈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與民間社會的興起〉,載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蕭新煌,1992b,〈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出版。
蕭新煌、葉啟政等,1988,〈台灣總體檢---社會篇〉,《中國論壇》,第廿七卷第二期:頁7∼22。
蕭新煌等,1989,〈如何看待民間社會〉,《中國論壇》,第廿八卷第十二期:頁7∼22。
薄慶玖,1994,〈自治二法對台灣地區政治生態的影響〉,《理論與政策》,第八卷第四期:頁67∼73。
龐建國譯,Peter B. Evans & Chien-kuo Pang著,1989,〈國家結構與國家政策:台灣經驗對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意涵〉,《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四卷第一期:頁43∼53。
四、研討會論文:
李碧涵,1992,〈台灣的公營企業與國家資本主義之問題〉,載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徐正光,1988,〈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載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高承恕,1988,〈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載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張茂桂,1988,〈台灣「反核運動」之評析〉,載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張茂桂,1992,〈社會抗議與政治體系的再結合〉,載葛永光等著《現代化的困境與調適---中華民國轉型期的經驗》,台北:幼獅文化。
黃榮村,1988,〈台灣地區環保與消費者保護運動:特色與互動〉,載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趙剛,1992,〈1987年的台灣工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工會的個案為例〉,載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蔡英文,1995,〈麥可.歐克秀的市民社會理論:公民結社與政治社群〉,載江宜樺、陳秀容主編,《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蕭新煌,1988,〈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五、學位論文: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個案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連,1992,《五輕建廠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郎,2000,《台灣地方議會立法權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瑜芬,1993,《核四爭議中台電公司與環保聯盟衝突互動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金山,1996,《社區爭議事件集體行動體系之結構分析---以台中科技工業區土地徵收案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郁道玲,1994,《社區事件居民抗爭動員過程之研究---三個台北案例》,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裕健,1994,《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代台北為個案》,台北︰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建築與城鄉組博士論文。
高素真,1997,《從新國家主義探討我國文官考選制度》,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利國,1997,《從環境衝突觀點探討傳統都市計劃制定模式之合理性---以台中縣大肚山居民抗爭為例》,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昌吉,1985,《我國勞動基準法制訂過程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堂,1988,《公共政策制定過程衝突面之研究----杜邦設廠爭議之個案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隆,1995,《核四建廠爭議問題之研究----政策網絡分析》,台北︰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清,1998,《國家與改革---戰後初期台海兩岸分析比較》,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慧敏,1997,《台灣地區國家與勞工關係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倩文,1987,《核能四廠建廠爭議---一個社會學的分析》,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奕旬,2000,《八○年代以來政治學中「國家能力」研究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碧娟,1989,《多國籍企業與地主國談判杜邦公司在鹿港設廠爭議過程個案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徐芬,1994,《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1、Books:
Badie, Bertrand & Pierre Birnbaum, 1983, The Sociology of the State, trans. Arthur Goldhamm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noy, Martin, 1984,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ye, Thomas R., 1987,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Evans, Peter B., Dietrich Rueschemeyer, & Theda Skocpol, 1985,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of Internationl Relations.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 Samuel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rasner, Stephen. D., 1978,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nn, Michael, 1980,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Theory.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Mann, Michael, 1988,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td., Inc.
Migdal, Joel S., Atul Kohli & Vivienne Shue(ed.), 1994,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 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dlinger, Eric A., 1981, On the Autonomy of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iss, Linda & John M. Hobson, 1995, 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Articles:
Bratton, Michael, 1994, “Peasant-state relations in postcolonial Africa: patterns of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In Joel s. Migdal, Atul Kohli & Vivienne Shue(ed.), 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236.
Skocpol, Theda & Kenneth Finegold, 1982, “State capacity and Economic Intervetion in the Early New Dea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972: 255-278.
參、網站資源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tw
台大城鄉所城鄉專題 http://www.bp.ntu.edu.tw
台北市政府 http://www.taipei.gov.tw
空間雜誌 http://www.space.com.tw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626101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194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36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