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69612      Online Users : 2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485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50


    Title: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
    Authors: 林果顯
    Lin, Guo-Shian
    Contributors: 薛化元
    林果顯
    Lin, Guo-Shian
    Keywords: 中華文化
    文化復興
    文化霸權
    國民黨
    領袖
    蔣中正
    文復會
    正當性
    chinese culture
    hegemony
    legitimacy
    KMT
    worship of leader
    Chiang kai-shek
    Date: 2001
    Issue Date: 2016-04-15 15:59:20 (UTC+8)
    Abstract: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透過五○、六○年代臺灣的內外情勢,以及文復會工作的分析,解釋文復運動出現的原因,以及該會所扮演的角色。文復運動之所以展開,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反攻戰事日益拖延的情勢下,為了解決動員戡亂與民主憲政的扞挌衝突,所必須塑造的一套正當性基礎。文復會的角色,則從原先主動塑造政府正當性的地位,在經歷七○年代的國際變局後,轉變為被動配合政府追求現代化的輔助機構。
    自1950年以來,中華民國政府即面臨必須號召反攻,卻又不能反攻的情勢。隨著時間的流逝,反攻無望等疑問逐漸上升,以及動員戡亂長久維持所產生的弊病,皆嚴重威脅中華民國政府正當性的基礎。在此情況下,藉由中共文化大革命的發生,遂以文化復興運動塑造政府正當性。其方式是建構臺灣為中華文化唯一寶庫,為保衛傳統文化而需繼續與中共奮鬥,並以蔣中正作為道統傳人,將全民團結於領袖之下,換言之,「道統-國父-蔣公」、「三民主義=文化復興=反攻大陸」成為文復運動的主要內涵。總統兼文復會會長,意味著國家最高的領袖同時肩負文化復興的重責大任,對蔣中正而言,這種身份是繼承國父與道統而來,別人所無法取代。能領導文復會的,是道統傳人,是總統,是蔣中正,而這三者在當時構成了領袖一辭的實質內涵。該運動的工作不一定全是創新,但其鞏固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正當性的作用,具有領導性與積極性。
    文復運動繼承五○年代以來國民黨推動文化運動的手法,黨政機關隱藏在後,動員各式團體響應,使運動蔚為風潮,並宣稱此運動為民間自發的運動。由此,當回頭思考文化霸權的理論時,便發現葛蘭西的分析並不適用於文復運動。葛蘭西強調的是一個自主的市民社會,統治階級必須在此爭取認同,說服市民社會承認其在哲學、道德與知識上的領導權。然而,從背景的回顧來看,臺灣當時根本缺乏所謂自主性的市民社會,反對中華民國政府、需要被說服的勢力早已被剷除,這一點也是先行研究者所共同承認的。用文化霸權解釋文復運動,等於假定了一個不存在的市民社會。而所謂民間團體的積極響應,一種看似社會被統治者說服的景象,實際上也是黨政機構運作下的結果。因此,以文化霸權的概念分析,容易造成理論與事實的誤差。在這個運動中,我們必須注意領袖擁有崇高地位的這項特性,這將在文復會的實際工作中展露無遺。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發現,文復會所復興的「中華文化」,是經過篩選,而且利於中華民國政府統治。透過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傳達三民主義、愛國意識與擁戴領袖的信念;以推行國語運動等方式,壓抑地方文化,塑造官方同意的國有標準文化;從儒家經典的率先註譯中,又可了解道統學說才是文復會的重心所在。換言之,該運動所復興的「中華文化」,不僅強化三民主義與道統的重要性與普及性,同時亦意欲成為全中國均應學習與維護的唯一文化,成為判別正統中國與「偽政權」的標準文化。
    另一方面,文復會制訂「國民生活須知」與「國民禮儀範例」,期望從日常生活當中體現文化復興的精神。貫穿須知與範例的最重要精神,在於嚴格克己與長幼尊卑的要求,將生活上的具體情境化為一條條的行為準則,建立起社會的秩序氣息。文復會採取由上而下的推行方式,期望黨政軍各級首長以身作則,達成上行下效的效果。這種依恃道德表率的思考,以人而言就是向尊長學習,以物而言就是向標語學習,以全國而言就是向政府學習,以運動整體而言就是向領袖學習。而在海外方面,運動的推行對象以華僑為主,這意味著文復會希望全球華人皆能體認正確的「中華文化」,藉由宣傳保衛民族遺產而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目的在彰顯世界華人對蔣總統復興文化的全力支持。從文復會海內外的工作來看,文復運動的重心,最終在於促進人民對領袖的擁戴。
    然而,到了一九七○年代,外交上的挫折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正當性基礎產生實質傷害,在穩定政權為首要考量下,蔣中正於1972年繼續連任總統,並提名其子蔣經國任行政院長。蔣經國透過多項社會與政治風氣的改革措施,宣示政府革新的企圖與決心,並以建立現代化國家為號召,推動九項建設等重要基礎工程。文復會在變局下,工作內容亦轉而強調現代化的面向,「國民生活須知」的實踐,出現大量維護清潔衛生與交通秩序的工作,透過政府機關的配合,修改法令加強取締髒亂與交通違規的情事。更具象徵意義的是,文復會的工作報告中,出現大量與蔣(經國)院長相關的活動,這對只配合蔣中正言論和政策的文復會而言,顯示在工作上已將蔣經國納入擁戴領袖的對象。整體而言,文復運動從原本具有領導性質的精神動員,在變局之後轉為依附政府對現代化的追求。
    文復運動原是為了在不改變既有秩序的情況下,解決民主憲政與動員戡亂的衝突難題,然而變局後中華民國政府的諸多改變,則使文復會的重要性降低。第一任會長去逝之日,正式代表一個以文化命脈與領袖功業相結合時代的過去。文復會見證了此項轉變,但不變的是對領袖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忠誠擁戴。
    Reference: 一、檔案
    1.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發起人暨成立大會速紀錄》,1967年7月28日。
    2.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第一-七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1968年11月12日-1974年11月11日。
    3.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臨時全體委員會議紀錄》,1975年6月3日。
    4.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第二-二十八次常務委員會議紀錄》,1967年12月29日-1975年12月30日。
    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秘書處第一-八十九次擴大處務會報紀錄》,1968年1月9日-1975年12月2日。
    6.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常務委員、委員名冊》,第一-七屆,1968年10月-1979年9月。
    7. 「肅清文化三害有關資料」,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庫藏史料,557/107,1954年9月。
    8.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四十一年度工作檢討報告」,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庫藏史料,7.1/67。
    9. 「現階段展開文藝戰鬥工作要點」,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104次會議紀錄,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庫藏史料,7.4/104,1954年10月29日。
    10.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四十三年工作檢討結論初稿」,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112次會議紀錄,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庫藏史料,7.4/112,1955年1月4日。
    11. 「民國四十四年宣傳工作計畫綱要」,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127次會議紀錄,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庫藏史料,7.4/127,1955年4月22日。
    二、文復會出版品
    1.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卷1期-8卷12期,1968年3月-1975年12月。
    2. 文復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臺北:文復會,1977。
    3. 文復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出版圖書目錄》,臺北:文復會,1984。
    4. 文復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法規彙編》,臺北:文復會,1974。
    5. 文復會(編),《中華文化復興論文集》,臺北:文復會,1967。
    6. 文復會(編),《中華文化復興論叢》,臺北:文復會,1969-1975。
    7. 文復會(編),《中華文化概述》,臺北:文復會,1974。
    8. 文復會(編),《國民生活須知》,臺北:文復會,1968。
    9. 文復會(編),《總統蔣公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十周年紀念專輯》,臺北:文復會,1978。
    10. 文復會計劃組(擬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答客問》,臺北:文復會計劃組,1968。
    11. 文復會臺灣省分會(編),《實踐「莊敬自強」重要論述》,臺北:文復會臺灣省分會,1972。
    12. 王壽南(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臺北:文復會,1981。
    13. 谷鳳翔等合著,《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臺北:文復會,1978。
    三、專書
    1. 中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文藝年鑑》,臺北:平原出版社,1966。
    2. 中國文藝協會(編),《中國文藝協會會員通訊錄》,臺北:中國文藝協會,1953年。
    3.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1952。
    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第五次新聞工作會談實錄》,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8。
    5.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會第五督導組,《「全面實踐戰生活須知,貫徹社會革新案」督導核執行初步成效摘要報告》,臺北:國民黨中央常會第五督導組,1971。
    6. 孔維勤,《中國國民黨與文化教育》,臺北:正中書壁,1984。
    7.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臺北:文壇社,1955。
    8.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編),《省縣自治通則草案及關係文書》,臺北: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出版年不詳。
    9. 李雲漢(主編),《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下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1。
    10. 帕米爾(編),《文化建設與西化問題討論集》,臺北:帕米爾,1980。
    11. 邱家洪,《政治豪情淡泊心––謝東閔傳》,臺北:木棉,1999。
    12.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出版社,1994。
    13. 張其昀,《總動員運動概說》,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2
    14. 張其盷(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1-3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15. 教育部(編),《教育法令》,臺北:正中書局,1967,頁1。
    16.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1957。
    17. 教育部文化局(編),《文化局的第一年》,臺北:教育部文化局,1968。
    18. 教育部文化局(編),《文化局的第二年》,臺北:教育部文化局,1969。
    19. 教育部文化局(編),《文化局的第三年》,臺北:教育部文化局,1970。
    20. 教育部文化局(編),《文化局的第五年暨第六年的上半年》,臺北:教育部文化局,1973。
    21. 教育部文化局(編),《文化局的第四年》,臺北:教育部文化局,1971。
    22.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生活教育實施方案》,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68
    23.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北:正中書局,1986。
    24.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
    25.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94。
    26.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
    27. 陳鵡鐘、陳興唐,《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28. 喬遷,《蔣總統與中華文化之復興》,臺北:五洲出版社,1973。
    29. 馮岳,《蔣總統與中華文化復興》,臺北:岳廬書局,1970。
    30. 黃火培,《教育行政與會議歷屆全國教育會議史料編纂與研究》,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1991。
    31. 葉啟政,《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
    32. 臺北市各界實踐「民國生活須知」運動委員會(編),《臺北市各界實踐「民國生活須知」運動計劃》,臺北:臺北市各界實踐「民國生活須知」運動委員會,1971。
    33. 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編),《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專刊》,臺北: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1949
    34. 臺灣省政府(編),《臺灣省五十九年推行「國民生活須知」成果報告》,南投:臺灣省政府,1970。
    35.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
    36.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
    37. 蔣復璁,《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
    38. 鄭欽仁,《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之影響》,臺北:國策研究中心,1989。
    39. 戴天昭,《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
    40. 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41. 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臺北:遠流,2000。
    42.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
    43. 謝東閔,《歸返:我家和我的故事》,臺北:聯經,1988。
    44. 瞿海源,《文化建設與文化中心績效評估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1985。
    45. Bocock, Robert,田心喻(譯),《文化霸權》,臺北:遠流出版社,1994。
    46. Carnoy, Martin(卡諾伊),《國家與政治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
    47. Gramsci, Antonio(葛蘭西),《獄中札記》,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
    五、報紙、公報與期刊論文
    1. 《中央日報》,1950年-1975年。
    2. 《總統府公報》,1950年-1960年。
    3. 公孫嬿,〈論戰鬥文藝的內在意識性〉,《文藝創作》,49期,1955年5月1日,頁139-143。
    4. 公孫嬿,〈戰鬥文藝的時代使命論〉,《文藝月報》,2卷4期,1955年4月,頁12-15。
    5.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1期,1989年春,頁71-116。
    6. 王集叢,〈怎樣展開戰鬥文藝運動〉,《文藝月報》,2卷4期,頁10-11。
    7. 王集叢,〈戰鬥文藝的比較研究〉,《文藝創作》,50期,1955年6月,頁115-121。
    8. 王集叢,〈戰鬥文藝提出的意義〉,《幼獅文藝》,2卷1期,1955年1月,頁28。
    9. 王壽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收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文化發展史》,第4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1,頁2147-2201。
    10. 王壽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介紹與檢討〉,《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卷2期,1973年2月,頁1-5。
    11. 王壽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概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3卷9期,1980年9月,頁37-39。
    12. 王壽南,〈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的組織與工作〉,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二屆討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3,頁217-234。
    13. 王臨泰,〈展開戰鬥文藝運動的途徑〉,《文藝月報》,2卷4期,頁15-16。
    14. 司徒衛,〈戰鬥文藝的認識與推行〉,《文藝月報》,2卷5期,1955年5月,頁9-10。
    15. 平明,〈戰鬥文藝與作家的戰鬥精神〉,《幼獅文藝》,2卷3期,1955年3月,頁3。
    16. 本社,〈戰鬥文藝對誰戰鬥?怎樣戰鬥?〉,《幼獅文藝》,2卷1期,1955年1月,頁3。
    17. 余錚,〈颱風警報中的記者群〉,《自由中國》,11卷10期,頁35-36。
    18. 李亦園,〈文化建設工作的若干檢討〉,《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1985,頁305-336。
    19. 李亦園,〈從人類學看文化復興運動〉,《人類與現代社會》,臺北:水牛,1984,頁245-240。
    20. 李僉,〈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11卷8期,1954年10月,頁10-13。
    21. 沈旭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經過〉,《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卷2期,頁25-26。
    22. 谷鳳翔,〈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再推進〉,《中華文化復興月刊》,3卷11期,1970年11月,頁5-8。
    23. 谷鳳翔,〈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展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卷2期,1968年4月,頁17-20。
    24. 谷鳳翔,〈文化復興所表現的「金門精神」〉,《中華文化復興月刊》,3卷3期,1970年3月,頁2-3。
    25. 谷鳳翔,〈莊敬自強與國民生活須知的實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卷3期,1972年3月,頁1-3。
    26. 林佳龍,〈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1期,1989年春,頁117-143。
    27. 社論,〈文藝之「革新、動員、戰鬥」〉,《革命文藝》,71期,1962年2月,頁2。
    28. 社論,〈如何實踐新文藝運動〉,《新文藝》,73期,1962年4月,頁2。
    29. 社論,〈展開一個民族文藝運動〉,《革命文藝》,70期,1962年1月,頁1-2。
    30. 孫陵,〈推行戰鬥文藝具體方案芻議〉,《文藝月報》,2卷4期,頁8-9。
    31. 張淑雅,〈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一九五○年代中美結盟過程之探討〉,《歐美研究》,24卷2期,1994年6月,頁51-99。
    32. 張淑雅,〈台海危機前美國對外島的政策(1953-195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期下冊,1994年6月,頁293-330。
    33. 張淑雅,〈安理會停火案:美國應付第一次台海危機策略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期下冊,1993年6月,頁61-106。
    34. 張淑雅,〈金馬撤軍?美國應付第一次台海危機策略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期上冊,1995年6月,頁411-472。
    35. 張道藩,〈同為新文藝的遠景而努力〉,《文藝創作》,45期,1955年1月,頁1-5。
    36. 陳紀瀅,〈文藝怎樣表揚民族文化〉,《文藝月報》,1期,1954年1月,頁23。
    37. 陳裕清,〈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推行經過與展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卷2期,頁21-22。
    38. 陶百川,〈評內政部新頒出版品禁限事項〉,《自由中國》,11卷10期,1954年11月,頁14-15。
    39. 葉青,〈戰鬥文學底問題〉,《文藝創作》,47期,1955年3月,頁123-125。
    40. 葉啟政,〈三十年來臺灣地區中國文化發展的探討〉,《社會、文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東大,1984,頁199-272。
    41. 葛賢甯,〈論文藝的動員〉,《幼獅文藝》,2卷2期,1955年2月,頁16-19。
    42. 葛賢寧,〈由五四的「文學革命」論當前的「戰鬥文藝」運動〉,《文藝創作》,49期,1955年5月1日,頁6-18。
    43. 葛賢寧,〈論戰鬥文藝的開展〉,《文藝月報》,2卷4期,頁5-6。
    44. 虞君質,〈創刊獻辭〉,《文藝月報》,1期,1954年1月,頁1-2。
    45. 趙友培,〈思想戰鬥與文藝戰鬥〉,《文藝月報》,2卷3期,1955年3月,頁3-4。
    46. 劉復之,〈藝術創造與自由〉,《自由中國》,14卷9期,1955年5月,頁12-15。
    47. 劉維開,〈蔣中正總統對韓戰及相關問題的看法與政策––民國三十九年〉,《近代中國》,137期,2000年6月,頁90-100。
    48. 編者,〈建立戰鬥的批評〉,《文藝月報》,2卷4期,頁1-3。
    49. 編者,〈培養文壇正氣,提高戰鬥警覺〉,《文藝月報》,2卷1期,1955年1月,頁1-4。
    50. 編者,〈關於戰鬥文藝的問題––答某先生的一封信〉,《民主潮》,5卷3期,1955年2月,頁18-20。
    51. 穆穆,〈推動戰鬥文藝的淺見〉,《文藝月報》,2卷5期,頁10-11。
    52. 薛化元,〈從反共救國會議到陽明山會談(1949-1961):對朝野互動的一個考察〉,《法政學報》,7期,1997年1月,頁49-82。
    53. 薛化元,〈陳誠與國民政府統治基盤的奠定––以一九四九年臺灣省主席任內為中心的探討〉,收入: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0,頁264-283。
    54. 薛化元,〈選舉與臺灣政治發展(1950-1996)––從地方自治選舉到總統直選〉,《近代中國》,135期,2000年2月,頁34-55。
    55. 鍾雷,〈怎樣推行戰鬥文藝〉,《文藝月報》,2卷4期,頁11-12。
    56. 魏希文,〈戰鬥文藝的寫作〉,《文藝月報》,2卷4期,頁16-17。
    57. 嚴家淦,〈復興中華文化芻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4卷11期,1971年11月,頁1-3。
    58. 蘇雪林,〈此時此地文藝的戰鬥性〉,《文藝月報》,2卷4期,頁3-4。
    59. 林果顯(訪問紀錄),〈王壽南先生訪問紀錄〉,2001年5月16日,於國立政治大學研究大樓二樓教師休息室,未刊稿。
    六、學位論文
    1. 江智浩,《日治末期(1937-1945)臺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皇民奉公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7.13 8606
    2. 吳介民,《政權轉型期的社會抗議––臺灣一九八○年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3. 林繼文,《日本據臺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4.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5. 韋積慶,《臺灣的國家機器––權力技術的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6. 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臺灣的轉化(1945-8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7. 陳正然,《臺灣五○年代知識分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8.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9. 鄭維禮,《臺灣國家機關體制形成之原因––國家機關在臺灣發展過程中角色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90。※13.31 7906
    10.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13-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11. Wu,Nai-the.(吳乃德)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 D Thesis, D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87153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3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73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