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483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67163      Online Users : 9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34


    Title: 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
    Authors: 陳佳妏
    Chen, Chia-Wen
    Contributors: 黃志民
    呂興昌

    陳佳妏
    Chen, Chia-Wen
    Keywords: 清代台灣
    記遊文學
    海洋
    空間
    地方化
    災難書寫
    八景
    Date: 2001
    Issue Date: 2016-04-15 15:58:40 (UTC+8)
    Abstract: 臺灣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環境資源,在西方勢力東來的時代中,自蒼茫的西太平洋升起,走入中國近代紛爭的歷史,也隨之走入了列強爭奪海洋控制權以及經濟權的殖民史。這樣命定的歷史及文學身世,是整個清代臺灣文學的底蘊,而漢文學與海洋空間的遇合,則是那個時代的文學中最引人入勝的景致。
    當一個大陸民族與海洋空間相遇時,作者們(或說以漢文化為主的文人官吏)在具體地與海洋逐步接觸的過程中,如何去經驗海洋、書寫海洋?作者們又是透過怎樣的文化機制去認識海洋、經營海洋?這是本論文的主要問題意識。循著這個問題意識出發,分別從政治的海洋、危險的海洋以及美感的海洋等三個不同性質切入,試圖描繪出清代台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風景。以下是各章摘要: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問題意識、以及對目前的相關研究成果所作的梳理,並介紹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大綱等。
    第二章「遠近之間──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對於海洋空間的距離感」,在漫長的歷史之流中,臺灣雖隔著臺灣海峽與東亞大陸比鄰,自古為原住民族之樂土,直至西方勢力東來與漢人向海洋逐漸擴張之後,始成為各方政治勢力競逐的場域。而本章所要探討的主旨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距離感變化的兩個要素︰「關注度」與「易達度」切入,探討在列強勢力的進逼過程中「海洋空間」產生了怎樣的「距離感的變化」。
    第三章為「海洋空間的災難書寫」,相對於漢人所習於生活的陸地空間而言,「海洋空間」涵藏著無數危險因子,然而,有別於其他朝代,清代社會因為政治經濟等因素,造成文人官僚頻繁往來於臺海之間,因而也發生許多令作者們印象深刻的遭難經驗,而對於這些特殊遭難經驗的記述與描寫,則成為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書寫海洋空間的一個重要主題。本章所要探討的中心問題是︰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關於海洋空間的「災難書寫」呈現出怎樣的特質?如何再現?作者們如何去回應這個特殊的經驗。
    第四章為「臺灣八景詩中的海洋景觀」。本章進一步歸納與分析,這些記遊文學的作者們如何透過對於海洋空間的「美感觀照」,在文學語境中去收攏安頓原本陌生的海洋景觀,並從其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圖式」中,分析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第五章「結論」中,則統整前面對於海洋空間的距離感、災難書寫以及美感圖式等三個面相,並進一步指出對於海洋空間的書寫可能。
    Reference: (一) 原典
    甲、方志
    金鈜、鄭開極、陳軾,《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41號,成文出版社。〈以下簡稱成文本)
    蔣毓英,《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
    高拱乾,《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以下簡稱文叢)
    周鐘瑄,《諸羅縣志》,文叢第141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文叢第124種。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省文獻會,民國47年6月。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民國66年2月。
    范咸、六十七《重修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文叢第113種。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21種。
    王瑛,《重修鳳山縣志》,文叢第146種。
    林謙光,〈臺灣紀略〉,《澎湖臺灣紀略》,文叢第104種。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文叢第140種。
    穆彰阿、永瑢,《重修大清一統志臺灣府》,文叢第68種。
    孫爾準、陳壽祺,《重纂福建通志臺灣府》,文叢第84種。
    陳國瑛,《臺灣採訪冊》,文叢第55種。
    周璽,《彰化縣志》,文叢第156種。
    李元春,《臺灣志略》,文叢第18種。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民國66年2月。
    沈茂蔭,《苗栗縣志》,文叢第159種。
    陳文煒、屠繼善,《恆春縣志》,文叢第75種。
    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采訪冊》,文叢第145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文叢第73種。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文叢第37種。
    薛紹元、王國瑞,《臺灣通志稿》,成文本第6號。
    蔣師轍、薛紹元,《清光緒臺灣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會,民國45年6月。
    《新竹縣制度考》,文叢第101種。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文叢第61種。
    《安平縣雜記》,文叢第52種。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7年3月。
    乙、文獻類
    〔宋〕朱彧,《萍洲可談》,。
    〔宋〕李昉,《太平御覽》,太平興國8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
    〔宋〕趙汝适著,馮承鈞校,《諸蕃志校注》,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沈括《夢溪筆談》 北京︰中華書局,1985。
    〔元〕汪大淵•蘇繼廎校譯《島夷誌略校譯》北京:中華書局
    〔明〕黃省曾著•謝方校注〔明〕張燮著•謝方點校2000 《西洋朝貢典錄校注•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
    〔明〕鞏珍等著•向達校注2000 《西洋番國志•鄭和航海圖•兩種海道針經》 北京:中華書局
    〔清〕六十七編《使署閒情》文叢第122種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文叢第19種
    〔清〕林豪《東瀛記事》文叢第8種
    〔清〕郁永河《裨海記遊》文叢第44種
    〔清〕劉家謀著,吳守禮校注《校注海音詩全卷》臺灣叢書學藝門第二種 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斯未信齋雜錄》 文叢第87種
    〔清〕翟灝《臺陽筆記》文叢第20種
    〔清〕姚瑩《中復堂選集》文叢第7種
    〔清〕曹士桂1988 《宦海日記校註》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清〕孫元衡《赤崁集》 台灣文獻叢刊第10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雜詠合刻》 台灣文獻叢刊第28種
    〔清〕章甫《半崧集簡編》 文叢第10種
    〔清〕唐贊袞《臺陽見聞錄》文叢第30種
    〔清〕諸家《臺灣輿地叢鈔》文叢第216種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文叢第4種
    〔清〕姚瑩《東槎紀略》文叢第7種陳漢光
    《台灣詩錄》,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71年。
    《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年。
    (二)歷史研究
    方豪
    1987 《中西交通史》(全二冊) 湖南:岳麓書局出版社
    1994 《臺灣早期史綱》 台北:學生書局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1988 《臺灣史》 台北:武陵出版社
    王子今
    1998 《中國古代行旅生活》 台北:商務印書館
    王世慶
    1976 〈臺灣之名稱與行政區域之建置〉,《臺灣風物》26︰3。
    王銘銘
    《逝去的繁榮──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朱瑪瓏
    2000 《近代颱風知識的轉變——以台灣為中心的探討》 臺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尹章義
    1989 〈台灣開發史的階段論和類型論〉,《輔仁歷史學報》,第1期。
    全漢昇
    1987 《明清經濟史研究》 台北:聯經出版社
    辛元歐
    1999 《中國近代船舶工業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國祁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07。
    李露露
    1994 《媽祖信仰》 北京︰北京學苑出版社
    吳劍雄主編
    1991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周婉姚
    1999 《臺灣歷史圖說》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林玉茹
    1996 《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 台北:知書房出版社
    林滿紅
    1997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松蒲章著,劉序楓譯
    1998 〈清代台灣航運史初探〉 收於《臺北文獻》123,1998.9。
    夏黎明
    1996 《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典範的轉移歷程》 台北:知書房出版社
    曹永和
    1979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初版,1997第六刷)
    2001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1 《中國海洋史論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郭松義、張澤咸
    1997 《中國航運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許毓良
    1999 《清代臺灣的海防》 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炎憲主編
    1997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六輯)》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張炎憲、陳美蓉主編
    1993 《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一)》 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主編
    1995 《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 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李筱峰合編
    1996 《台灣史論文精選 上、下 》,台北:玉山出版社。
    張彬村
    1988 〈十六至十八世紀華人在東亞水域的貿易優勢〉 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張彬村、劉石吉編
    1993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五輯)》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張勝彥
    1981《臺灣史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
    張勝彥等編著
    1996《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增信
    1988 〈明季東南海寇與巢外風氣(1567-1644)〉 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光貽
    1998 《中國方志學史》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清敏、黃昭仁、施志輝
    1996 《認識臺灣》 台北:黎明文化有限公司
    陳東有
    1998 《走向海洋貿易帶:近代世界市場互動中的中國東南商人行為》 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陳其南
    1984 〈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 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捷先
    1996 《清代臺灣方志研究》 台北:學生書局
    黃榮洛
    1989 《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 台北:臺原出版社
    黃順力
    1999 《海洋迷思:中國海洋關的傳統與變遷》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黃秀政等
    1999 《臺灣史志論叢》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曾少聰
    1998 《東洋航路移民:明清海洋移民臺灣與菲律賓的比較研究》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湯熙勇主編
    1999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葉振輝
    1985 《清季台灣開埠之研究》 台北:標準書局。
    1995 《臺灣開發史》 台北:臺原出版社
    萬明
    2000 《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廖風德
    1988 〈海盜與海難:清代閩臺交通問題初探〉 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楊雲萍
    1981 《臺灣史上的人物》 台北:成文出版社
    楊國禎
    1998 《閩在海中:追尋福建海洋發展史》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楊國禎、鄭甫弘、孫謙
    1997 《明清中國沿海社會與海外移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熙
    1983 《清代台灣:政策與社會變遷》台北:天工書局。
    趙世瑜
    1994 《吏與中國傳統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歐陽宗書
    1998 《海上人家:海洋漁業經濟與漁民社會》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天妃顯聖錄》一書,文叢第77種
    劉序楓
    2000 〈開拓中國海洋發展史研究的新領域──「第八屆中國海洋發展史學術研討會」述評〉 收於《漢學研究通訊》19:3 2000.8
    劉益昌
    1988 〈史前時代臺灣與華南關係初探〉 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劉克襄
    1989 《橫越福爾摩沙:外國人在台灣的旅行(1860-1880)》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3 《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台灣》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盧胡彬
    1999 《清代台灣方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寶村
    2000 《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 台北:玉山社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謝紀剛
    1987 《清代台灣海防經營之研究》 1874—1894),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秀梅
    1992《清代之迴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鍾義明編著
    1988《台灣地理圖記》台北:武陵出版社。
    濱下武志著.朱萌貴、歐陽菲譯
    1999 《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文學評論
    王文進
    1997 〈中國自然山水文學的三部曲──以南朝「山水詩」到「徐霞客遊記」的觀察〉 收於《中外文學》26:6,1997/11
    王立
    1994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鵬惠
    1999 《族群想像與異己建構──明清時期滇黔異族書寫的人類學分析》 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毛一波
    1966 〈清代中葉台灣之文風〉,《考古人類學刊》28,1966/11。
    1984 〈我看施肩吾的島夷行〉,《東方雜誌》17:10,1984/4。
    成復旺
    1992 《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 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衣若芬
    1999 〈題畫文學研究概述〉 收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10:1
    2000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發表於「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 臺北:巨流出版社
    朱光潛
    1993 《文藝心理學》 台北:臺灣開明書店
    朱光潛編譯
    不詳 《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 天山出版社
    朱希祥
    1998 《中西旅遊文化審美比較》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肖馳
    1986 《中國詩歌美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謙
    1999 〈波瀾壯闊的海潮文學——評析周密〈觀潮〉〉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李若鶯
    1999 〈海洋與文學的混聲合唱——現代詩中的海洋意象析論〉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李容福
    1972 〈清代遊宦台灣之浙江人士〉,《台灣文獻》23:4,1972/12。
    李有成主編
    1997 《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 台北:中研院歐美所
    胡亞敏
    1994 《敘事學》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
    1999 《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 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旅遊文學論文集》 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淑慧
    2000 《黃淑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振鶴
    1997 〈徐霞客與明代後期旅行家群體〉 收入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江陰市人民政府編,《徐霞客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冠群
    1994 《游記美學》 重慶:重慶出版社
    施懿琳
    2000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 高雄:春暉出版社
    2000 〈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以出版專著為對象〉 收於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臺灣文學學報》第一期
    佩華
    1956 〈客臺之內地詩人〉,《臺北文物》4:4,1956/2
    吳福助
    1999 《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 台北: 文津出版社
    柯慶明
    2000 《中國文學的美感》 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范宜如
    1990 〈吳中地誌書寫──以文徵明詩文為主的觀察〉 收於《中國學術年刊》21
    翁聖峰
    1991 《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劉家謀的《觀海集》〉收於《臺灣文獻》47:4
    馮歲平
    1997 〈《徐霞客遊記》:中國古代日記的典範〉,收入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江陰人民政府編,《徐霞客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
    徐復觀
    1992 《中國藝術精神》 台北:學生書局
    章尚正
    1997 《中國山水文學研究》 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昭瑛
    1999 《臺灣與傳統文化》 台北:臺灣書店
    陳虹如
    2000 《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論文
    陳啟佑
    1997 〈山水小品中的樂土──以唐代山水小品為例〉 收於《中外文學》26:6,1997/11
    1999 〈臺灣海洋詩初探〉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陳思和
    1998 〈試論1990年代臺灣海洋題材的創作〉 發表於「兩岸文學發展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辦
    陳慶元
    1996 《福建文學發展史》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陳燕
    1999 〈清末文人的海洋經驗與劉師培的〈臺灣行〉〉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張惠康
    1972 〈台灣史乘上的浙江詩人〉,《浙江月刊》41,1972/9。
    黃美娥
    2000 〈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 收於政大中文系主編《臺灣文學學報》第一期
    費海璣
    1971 〈《裨海記遊》研究〉,《書目季刊》6:2,1971/9。
    莊宜文
    1999 〈航向人性的黝深海域——試論東年的海洋小說〉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莊金德
    1964 〈清初旅臺學人著作的評介〉,《台灣文獻》15:1,1964/3。
    曾今可
    1955 〈南遊記事〉,《高市文物》1:3,1955/10
    賀嗣章、陳漢光
    1959 〈內地旅臺文人及其作品〉,《台灣文獻》10:3,1959/9。
    趙毅衡
    1998 《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楊雅惠
    1999 〈臺灣現代詩中的海洋書寫〉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葉大沛
    1996 〈曹士桂《宦海日記》述略〉收於《臺灣文獻》47:4
    葉連鵬
    1999 〈論澎湖文學與海洋的關係〉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2000 《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 桃園︰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理若騰。
    廖一瑾(雪蘭)
    1999 《臺灣詩史》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蔡振念
    1999 〈臺灣現代海洋詩中的意象與情感〉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蔡英俊
    1986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台北:大安出版社
    鄭毓瑜
    2000 《性別與家園: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 台北:里仁書局
    魏士衡
    1994 《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劉登翰等著
    1991 《臺灣文學史(上)》 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
    劉麗卿
    2000 《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 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指導教授︰吳福助。
    橋本恭子
    1999 〈郁永河的臺灣論述《裨海紀遊》:書寫、身份、文本〉 清華大學中研所《臺灣文學史專題》期末報告,未發表
    樂黛雲、張輝
    1999 《文學傳遞與文學形象》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賴子清
    1958 〈台灣之寫景蹟詩〉,《台灣文獻》9:2,1958/6。
    蕭蕭
    1999 〈臺灣海洋詩的美學特質〉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羅宗濤
    1999 〈從漢到唐詩歌中海的詞彙之考察〉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龔顯宗
    1999 〈從《臺灣外記》看三鄭的海國英雄形象〉 收於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Bill Ashcroft等著.劉自荃譯
    1998 《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駱駝出版社
    Paolo Santangelo
    1994 〈明清文學中的自然〉 收於《當代》第104期,1994/12
    Terry Eagleton著 吳新發譯
    1995 《文學理論導讀》 台北:書林出版社
    (四)其他
    王志弘
    1998 《流動、空間與社會——王志弘1991—1997論文選》 台北:田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1 〈地圖與地域的辯證〉 收於《誠品好讀》第七期,2001年1.2月號,臺北: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銘銘
    1998 《想像的異邦:社會與文化人類學散論》 江蘇:上海人民出版社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
    1999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台北︰明文出版社
    張全明、王玉德著
    1999 《中華五千年生態文化》(上)(下)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寅德編
    1989 《敘述學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莊雅仲
    1990 《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人類學組
    碩士論文
    段義孚著 潘桂成譯
    1998 《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 台北:國立編譯館
    鄒振環
    2000 《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顏忠賢
    1998 《不在場:顏忠賢空間學論文集》 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P.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
    2000 《社會如何記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R.J.Johnston著.唐曉峰等譯
    1999 《地理學與地理學家》 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Susan Sontog著 黃翰荻譯
    1997 《論攝影》 台北:唐山出版社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8615100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6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