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台糖公司相關刊物
台糖通訊(各期)。
台糖五十年,1996。
台糖公司土地管理與運用,1990。
台糖公司土地管理與運用報告〈立法院審查台糖公司八十二年度營業預算〉,1992。
台糖公司土地資源整體規劃利用綱要計畫之研究,1992,中國農村發展規劃學會。
台糖公司土地管理與運用報告〈監察院經濟國防委員會第二屆第一次聯席會議〉,1993。
台糖公司土地開發業務簡報,1995。
月眉大型育樂區開發案相關資料摘要彙編〈一〉、〈二〉,1996。
台糖公司土地釋出計畫,1996。
台糖土地釋出情形簡報,1997。
台糖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計畫,1997。
台糖公司未來經營策略及完成時間表,1998。
二、中文書目
毛維凌,1993,〈從經濟理論看六年國建計畫與振興經濟方案〉,《理論與政策》,第7卷第4期:63-70。
王振寰,1993,勞工資本與國家機器,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王振寰,1995,〈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八期。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健全,1994,〈振興經濟方案之探討及展望〉,《經濟前瞻》,第33號:133-138。
田弘茂,1989,大轉變--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56,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臺灣銀行。
朱雲漢,1992,〈台灣政權轉型期政商關係的再結盟〉,《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七卷,第四期,第58-78頁。
何國華,1993,〈落實六年國建振興經濟發展〉,《台灣經濟》,第201期。
何鳳嬌,1990,政府接收台灣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何鳳嬌,1993,台灣土地資料彙編--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第一輯,台北:國史館。
吳若予,1991,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吳家昌,1994,人與房地產的戰爭,台北:大日。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司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第208期。
呂錦淑,1998,《台灣糖業百年發展與變遷的政治經濟分析》,中正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
李承嘉,1998 ,台灣戰後(1949-1997)土地政策分析,台北:正揚。
李連江,1994,新保守主義,台北:揚智。
李筱峰,1996,台灣史話,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周志龍,1997,〈全球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定開發體制變遷--台灣與英國為例〉,《思與言》,第35卷第3期:139-69。
房屋與生活雜誌社,1996,〈李總統六萬一坪激起大爭辯〉,《房屋與生活》,第158期:22-35。
林本炫,1991,國有土地問題之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業強。
林鐘雄,1987,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林蘭芳,1998,資源委員會的特種礦產統制(1936-4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空間雜誌社,1996,〈地王之王:台糖〉,《空間雜誌》,第86期:90-103。
侯坤宏,1988,土地改革史料,台北:國史館。
段承璞編,1994,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期。
悟禪,1995,〈大地主--台糖永續經營之新倫理〉,《人與地》,第133期:24-32。
翁嘉禧,1998,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1945-1947),高雄:復文。
袁穎生,1998,光復前後的台灣經濟,台北:聯經。
涂照彥,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李明俊譯,台北:人間。
張世儀,1997,《當前台灣糖業問題之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
張金鶚,1998,台糖公司土地設定地上權權利價值評估與土地使用變更負擔之研究,中華民國住宅學會。
張苾蕪譯,1997,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郭婉容,1992,〈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總體經濟發展簡介〉,《研考雙月刊》,16卷2期:14-20。
陳兆偉,1993,《國民政府與台灣糖業(1945~1953)》,東海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台北:巨流。
陳東升、周素卿,1998,基層選舉下的地方政治與經濟利益,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灣:月旦。
陳師孟等,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北:澄社。
彭懷恩,1995,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
無相頌,1995,〈六萬元一坪勞宅為何夢難圓?〉,《人與地》,第142期:4-6。
無相頌,1996,〈化危機為轉機--台糖土地多角化經營的省思〉,《人與地》,第152期:14-25。
馮月忠,1996,《國營事業土地處理行為之研究》,中華工學院建研所碩士論文。
黃俊傑,1995,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書局。
詹中原,1993,民營化政策,台北:五南。
嘉義市新縣治週邊地區整體開發可行性研究,1994,財團法人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
嘉義縣政府,1997,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
廖忠俊,2000,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台北:允晨。
劉進慶,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日本文摘。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蕭全政,1989,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業強。
蕭新煌等著,1992,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
蕭萬長,1992,〈六年國建對經濟之影響〉,《研考雙月刊》,16卷2期:8-13。
蕭萬長,1993,〈振興經濟方案--促進民間投資行動計畫〉,《保險專刊》,第33輯:1-7。
薛月順,1993,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台北:國史館。
薛琦,1993,〈亞太區域營運中心的意義與可行性〉,《經濟前瞻》,第32號:16-21。
鍾麗娜,1995,〈激情選戰後再探一坪六萬元平價勞宅的政策變革〉,《人與地》,第142期:8-15。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台北:巨流。
羅慎平譯,1994,國家論,台北:五南。
三、英文書目
Amsden,Alice.,1985.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edge Univ. Press.
Barnekov,T.,and D.Rich.,1977.Privatism and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Affairs Quarterly12(June):431-460.
Barnekov,T.,R.Boyle,and D.Rich.,1989.Privatism and urban policy in British and the United States,Oxford,UK:Oxford Univ. press.
DiGaetano,A.and P.Lawless.,1999.Urban Governnace and Industrial Decline,Urban Affairs Review34:526-77.
Evans, Peter B. ets,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edge univ. Press.
Grant,Wyn.,1985. The Political Economic of Corporatism, MacMillan publishersltd London.
Hall,Peter.,1988.Cities of Tomorrow, London:Basin Blackwell.
Mollenkopf,John.,1983.The Contested City,N.Y.:Princeton Univ. Press.
Molotch,Harvey.,1976.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2:309-330.
Offe, Claus. 1984. 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 ed. John Kean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Savas,Emanuel.S.,1980.Privatizing The Public Sector:How to Shrink Government, Chatham,N.Y.,: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Schmitter, Philippe,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The New Corporatism , eds. Fredrick Pike and Thomas Stritch, Notre Dame, IN: Univ. of Notre Dame Press.
Stone,Clarence., 1989.Regime Politics:Governing Atlanta, 1946-88,Lawrence: Univ. press of Kansas.
Wade,Robert.,1990.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press.
Winckler,Edwin.,1984.Institutui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No.99:,48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