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160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581633      在线人数 : 9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605


    题名: 以服務設計發展社區社交平台App 促進鄰里人際互動與溝通之研究
    Service design for a social platform of community strengthens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neighborhoods
    作者: 李安婷
    Lee, An Ting
    贡献者: 陳聖智
    余能豪

    Chen, Sheng Chih
    Yu, Neng Hao

    李安婷
    Lee, An Ting
    关键词: 互動設計
    服務設計
    服務體驗工程方法論
    社區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
    鄰里關係
    使用性測試
    顧客體驗旅程地圖
    Interaction design
    Service design
    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
    Community
    Condominium Board
    Owners’ meeting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s
    Usability Test
    Customer Journey Map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6-03-01 10:56:39 (UTC+8)
    摘要: 自古鄰里相親敦親睦鄰,然而近年生活習慣與居住型態轉變,集合式公寓社區成為都市人們主要的住宅型態,人們與鄰里之間的互動日漸減少,以致於鄰里關係疏離。基此,本研究主旨在探討透過服務設計方法,改善都市集合式社區的住戶與鄰里之間的人際互動與溝通。

    本研究以服務體驗工程方法論為研究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研究。第一階段「服務體驗需求洞察研究」階段,透過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挖掘社區住戶與鄰里主要有兩個接觸情境,即兩個不同的研究方向: (1)一為主動型住戶與鄰里往來而形成社區團購;(2)二為管委會與住戶的溝通與服務。比較兩個方向對社區的影響性後,擇第二個方向為本研究的研究方向。首先,採用人物誌分析出流程中三方使用者,包含住戶、管委會與總幹事,再以顧客旅程地圖發現三方溝通流程「管委會與住戶之間的溝通」及「住戶參與管委會的經驗」影響社區鄰里的互動關係,在流程的三部分中共發現16個問題與需求。

    接著,第二階段進行「服務設計」,以普及至使用者中壯年齡層的智慧型手機為服務載具,設計社區社交平台「比鄰Belink App」,提供四項功能:「社區公告」、「提問求助」、「知識交流」與「委員會議」,改善住戶擔任委員參與管委會或是與管委會接觸的體驗。最後,第三階段「服務原型測試與評估」,邀請三方使用者以放聲思考法依照指定的情境使用「比鄰Belink App」,並填寫整體使用評估量表,再根據測試結果與意見回饋提出第二版設計,修改操作模式、介面按鈕的位置、顏色與形狀等等。

    總結,研究成果為:(1)發現住戶與管委會在溝通流程三階段的16個問題與痛點;(2)了解中壯年齡層住戶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經驗;(3)提出符合使用需求的「比鄰Belink App」四大功能設計;(4)完成App使用性測試與可行性評估,使用者滿意提供的功能,三方使用者可更即時、公開與正向地進行溝通;但易用性方面雖具備可記憶性但易學性低,需修改設計。研究成果可作為日後相關研究參考。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Bateman, T. S., & Crant, J. M. (1993). 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 103–118.
    Bedford, C., & Lee, A. (2008). Would you like service with that? Design Management Review, 19(1), 38-43.
    Cooper, A. (1999). 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 IN: Sams.
    Design Council (2010). What is service design?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15, from http://www.designcouncil.org.uk/about-design/Types-of-design/Service-design/What-is-service-design/
    Design Council (2015). What is service design? Retrieved October 16, 2015, from http://www.designcouncil.org.uk/news-opinion/video-what-service-design
    Dix A. J., Finlay J. E., Abowd G. D., & Beale R. (1993).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ondon: Prentice Hall.
    Donald A. Norman. (1998).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Ericsson, K. A., & Simon, H. A. (l980). Verbal reports as data, Psychological Review, 87, 215-252.
    Frontier service design. About Us. Retrieved April 7, 2015, from http://www.frontierservicedesign.com/about-us/about-us.
    Georjeanna,W. D. (2000). An Exploration of Sense of Community and Fear of Crime in Gated Communities. Journal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5), 597-611.
    Holmlid, S., & Evenson, S. (2008). Bringing service design to service sciences,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In B. Hefley, & W. Murphy (Eds.). 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pp. 341-345). Norwell, MA: Springer.
    Kaufman, H. F. (1969). Toward an Interactional Conception of Community. Social Forces, 38(1): 8-17.
    Live|Work. (2008). Service Thinking. Retrieved December 8, 2015, from:http://www.livework.co.uk/articles/service-thinking/


    Mager, B. (2004). Service design review. Cologne, Germany: Kol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
    Mager, B. (2009). Touchpoint–The journal of service design. Köln, Germany: Service Design Network.
    Mager, B., & Sung, T. J. (2011). Special issue editorial: Designing for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2), 1-3.
    Marc, S. & Jakob, S. (2011). 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Basics, Tools, Cases.
    AMS: BIS Publishers.
    Michael Heraghty, User Journeys, Retrieved November 29 2015, from: http://www.userjourneys.com/blog/difference-ux-usability/
    Moggridge, B. (2007). Designing interactio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Newell, A. & Simon, H. (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Nielsen-Norman Group. from: http://www.nngroup.com/about/userexperience.html.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pp17; pp156) New York: AP Professional.
    Nielsen, J. (2000). Why you only need to test with 5 users, from http://www.useit.com/alertbox/20000319.html
    Preece, J. (1993). A Guide to Usability: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Wokingham, England: Addison-Wesley.
    Pruitt, J., & Adlin, T. (2006). The persona lifecycle: Keeping people in mind throughout product design, Boston: Elsevier.
    Roto, V. (2007). User experience from product creation perspective, InProc.
    workshop Towards a UX Manifesto, 1-2.
    Schneider, J., & Stickdorn, M. (2011). 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Basics,
    tools, case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BIS Publishers.
    Shostack, G. L. (1982). How to design a servic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6(1), 49-63.
    Churruca, S. Experience maps, user journeys and more…, Retrieved July 12 2015, from:http://www.ux-lady.com/experience-maps-user-journey-and-more-exp-map-layout/
    Zeithaml, A, Pasuraman, A., & Berry, L. (1990). Delivering quality service: Balanc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中文文獻
    TVBS民意調查中心(2011)。擾鄰噪音看法民調,上網日期2015年2月24日,檢自:http://www1.tvbs.com.tw/FILE_DB/PCH/201109/dgbjid6fqh.pdf
    川田喜二郎(1986)。《KJ法-渾混談》。中央公論社。
    內政部(1991)。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內政部營建署(2015)。住宅需求動向調查,上網日期2015年11月13日,檢自:http://www.cpami.gov.tw/pda_chinese/filesys/file/chinese/dept/plan/ph10410292.pdf
    方裕民(2003)。《人與物的對話-互動式介面的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白秀雄(1992)。《社會工作》,增訂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宋同正(2014)。《設計學報》,2014,19(2):序。
    宋同正、何舒軒(2014)。《設計學報》,2014,19(2):45-65。
    卓耀宗(譯)(2007)。《設計與日常生活》。(原作者:Donald A. Norman.)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8)
    林川聖(2008)。公寓大廈管理市場之制度經濟分析-樓管從業人員的觀點。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台中。
    林冠汶(2008)。都市型社區空間營造歷程之公民意識探討以高雄縣鳳山市武賈國宅社區為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碩士論文,高雄。
    林素穗(2004)。城市生活品質評量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段伴虬、陳聰堅、石雅芬、謝敏惠、吳瑞耀(2014)。〈銀髮族社區遠距健康照護系統之服務產品模型及服務流程模型設計〉。《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2(1):27-38。
    洪子茵、張金鶚(2002)。〈台北市集合住宅管理維護模式之研究〉。《都市與計劃》,29(3):421-444。
    胡學誠、陳怡靜(2012)。〈公寓大廈住戶對物業管理公司負向服務觀感之關鍵事件研究〉。《物業管理學報》,3(2):17-26。
    范垂爐、洪美娥、張景旭(2012)。〈公寓大廈管理維護衝突歷程之研究--以管理委員會和區分所有權人為取向〉。《物業管理學報》,3(2):1-16。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唐碩(2014)。 服務設計工具包 Customer Journey Toolkit。未出版,上海市。
    徐震(1986)。《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中華民國社區發展,頁15-34。
    徐震(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90):4-12。
    翁芷珞 (2010 )。高齡者於多點觸控式手機操作研究高齡者於多點觸控式手機操作研究-以iPhone 3GS 與HTC Hero HeroHero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高秉毅(2012)。服務品質、管理委員會運作與住戶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CS保全公司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高雄。
    崔媽媽基金會。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8日,檢自:http://www.tmm.org.tw/ap/index.html
    陳香妃、張金鶚、葉毅明(2007)。〈從集體行動看社區意識與管理制度對公寓大廈管理維護之影響-管理維護客觀績效與社區主委主觀滿意度分析〉。《都市與計畫》,34(2):139-163。
    陳建豪(譯)(1998)《人機介面與互動入門-電腦之人因工程》(原作者:Preece, J.)。臺北:和碩科技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
    陳瑞榮(2001)。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成效影響因子之分析-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曾光榮、陳國樑(2006)。〈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運作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華人經濟研究》,4(2):59-78。
    曾俊豪(2005)。空間能力、觀角以及情竊國黨對3D電腦遊威玩家於尋路行為中認翔實據分配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湯月昭(2009)。台南市公寓大廈物業管理網路資訊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楊亦婷(2006)。數位行動遊戲人機介面使用性之探討─以PDA遊戲為例。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楊振甫、黃則佳(2011)。《打開服務設計的秘密》。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7(4):17-23。
    葉至誠、葉立成(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
    葉謹睿(2010)。《互動設計概論》。台北:藝術家。
    廖鐿鈤(2001)。網路入侵-虛擬社區對真實世界的滲透2001年。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嘉義。
    蒙以亨(2012)。以社群互動創造社區健康生活新體驗之服務設計。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台北。
    劉弘煌(2011)。我國國民的社區意識與鄰里關懷之研究。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
    劉倪鳳(2014)。兒童牙醫就診的負面情緒經驗。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潘淑滿(200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鴻雁(2010)。〈物業管理中的關係衝突及矛盾化解路徑思考〉。《甘肅社會科學》,(4):246-249。
    蔡宏進(2005)。《都市原理》(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蔡福軒 (2004) 。虛擬輿實體原型於產品使用性間越確認之比較-以MP3隨身聽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蕭淑玲(2012)。《服務設計,跟著做》。資策會創新資訊應用研究所。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102462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62010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01001.pdf60118KbAdobe PDF265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