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159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01088      Online Users : 9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92


    Title: 中共第二砲兵戰略與運用之研究
    The study of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PLA Second Artillery Force
    Authors: 林麒麟
    Contributors: 邱坤玄
    林麒麟
    Keywords: 中共第二砲兵
    導彈
    台海危機
    火箭軍
    區域安全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6-03-01 10:54:18 (UTC+8)
    Abstract: 中共近年經濟力量大幅上揚,並且於2010年超過日本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力量亦逐年提升,雖然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2年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談話,向世界各國表示中國將繼續走和平發展的路。但對於台灣卻從未放棄過以武力解放,二砲部隊成立迄今已將近半個世紀,其發展也不可同日而語,從過去的「擇機發射」到現在的「隨機發射」,從「固定發射」到「機動發射」,從「和平環境」到「戰場環境」,幾乎每年都有近千件新的科技研發。如何因應中共飛彈的威脅已經成為各國的課題之一了。
    Reference: 一、中文專書
    1.于際訓、傅德權,「登陸作戰地地常規飛彈的火力支援」,高技術條件下聯合戰役與軍兵種作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2008年國防報告書」,中共國防部。2009年1月。
    3.王曉東、王向偉,「飛彈部隊在進攻戰役中的運用問題」,高技術條件下戰役理論研究。北京:國防大學,1997年。
    4.王久榮、孫快吉,「登陸戰役地地常規飛彈火力突擊行動初探」,高技術條件下聯合戰役與軍兵種作戰。北京:國防大學,1997年。
    5.祁學遠,世界有核國家的的核力量與核政策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
    6. 顧軍,大閱兵。香港:明鏡,2009年8月。
    7.林中斌,核霸-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8.徐家仁,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9.許衍華,精兵合成高效:中共高技術局部戰爭能力的虛實。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10.張召忠著,怎樣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6月。
    11.張二旺,「聯合戰役中常規飛彈部隊作戰運用的幾個問題」,高技術條件下戰役 理論研究。北京:國防大學,1997年。
    12.梅林著、廖文中,「中共軍隊登陸戰役先期作戰」,中共軍事研究文集。台北:中共研究,2001年1月。
    13.賈俊明、董學斌,倚天-共和國飛彈核武器發展紀實。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年3月。
    14.趙少奎,飛彈與航天技術導論。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8年10月。
    15.趙雲山,中國飛彈及其戰略。香港:明鏡,1997年4月
    16.聶送來、李效東,世界軍事發展年度報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
    17.翟文中,「中共海軍主要潛艇調查」,臺灣生存與海權發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7月1日。
    18.鄭天喆、姚福燕,深入淺談軍事科技。台北:可道書房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二、期刊論文
    1.冷文煌,「中共二砲部隊作戰能力之研究之研究」,國防大學空軍學院正九十三年班軍事專題研究,頁31。
    2.林佳玲,「美韓軍演與東北亞安全情勢」,中共研究,2010年8月第44卷第8期,頁33。
    3.沈有忠,「中共解放軍戰略與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展望與探索,2004年8月第8期第2卷。
    4.施孝瑋,「環太平洋演習」,全球防衛雜誌。臺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10年8月,頁24。
    5.胡瑞舟,「2003年的第一戰-解析新世紀美伊衝突The Analysis of U.S-Iraq Conflict」,軍事焦點評論,2003。
    6.梅林,中共研究,2001年4月第4期第35卷年4月1日。
    7.張平,「中共2010系列軍演及其國家安全戰略探研」,中共研究,2010年8月第44卷第8期,頁103。
    8.張如倫,「精進中的中共第二砲兵」,陸軍學術月刊,2005年1月第41卷第473期,頁41。
    9.陳凌雲,「中共軍事現代化趨勢–論可能犯台模式」,國防雜誌,2009年24卷4 期,頁109-122。
    10.楊志恆,「中共舉辦國際觀艦式之意涵」,展望與探索,2009年5月第7卷第5期。
    11.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2003年第四十二卷。
    12.劉世財,「中共第二砲兵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2006年6月第42卷第487期,頁44-63。
    13.謝游麟,「共軍第二砲兵戰力發展之研析」,空軍學術雙月刊,2011年第625期,頁4-23。
    14.謝茂松,「中共『反介入』戰略之研究」,國防戰略研究所,98年6月。
    15.謝游麟,「從嚇阻理論析論我國嚇阻戰略之發展」,空軍學術雙月刊,2011年8月623期,頁25-38。
    16.謝清志,「我們如何面對中國的飛彈威脅」,新世紀政策研究會論文集。台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南華大學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2001年4月。
    17.戴振良,「中共威懾戰略對台海安全之影響-以二砲發展為例」,淡江大學,2002年6月。
    2000年中共年報。台北:中央研究雜誌社,2000年6月。
    三、報章雜誌
    1.「日首相指示研擬撤僑對策」,聯合報。1996年3月24日。
    2.「台海緊張他們也怕怕,菲律賓擬定撤僑計畫」,經濟日報。1996年2月28日。
    3.「美與大馬安排撤僑準備作業」,聯合報。1996年3月19日。
    4.廖文中,「中共潛艇意外,試射巡弋飛彈失控?」,聯合報,2003年5月16日,A15版。
    貳、外文文獻
    一、專書
    1.John Me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2.W.W.Norton & Company, 2003.
    3.You Ji, The Armed Forces of China , New York: I.B. Tauirs & Co Ltd, 1999.
    二、網路資料
    1.“Chinese military conducts full test of long-range missile `which can hit any part of US`”, http://www.scmp.com/news/china/article/1666525/pla-conducts-full-test-long-range-df-41-missile-report-says. ( accessed June 30, 2015)
    2.“Chinese Military Confirms DF-41 Flight Test”,http://freebeacon.com/national-security/chinese-military-confirms-df-41-flight-test. ( accessed June 30, 2015 )
    3.“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missile the US will likely use to attack Syira”,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us-tomahawk-cruise-missiles-syria-2013-8. ( accessed June 30, 2015 )
    三、期刊資料
    Mark A. Stokes, " The Chinese Joint Aerospace Campaign: Strategy, Doctrine, and Force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 。2001。
    四、檔案資料
    Alastair Iain Johnston, W. K. H. Panofsky, Marco Di Capua, and Lewis R. Franklin, The Cox Committee Report: An Assessment 。December 1999。
    參、譯著
    1.安德魯.斯考貝爾,中國的用兵模式:超越長城與長征。美國:劍橋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2.Gregory F. Treverton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建構強迫性戰略」,國防譯粹。台北:國防部,2010 年〉
    肆、網路專文
    1.「中共十年來國防預算飛快成長」,中央通信社,http://www.cna.com.tw/gpho/201403050015.aspx (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2.「中共售沙東風飛彈首度曝光」,鉅亨網新聞中心,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501/KIVCD6BVFETVU.shtml(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3.「中共成第五大武器輸出國」,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3/19/n3825854.htm(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4.「中共軍力基本報告」,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13-31336.html(檢閱於2015年5月30日)。
    5.「中國不發展航母,我死不瞑目」,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3/22/c_124488812.htm(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砲兵部隊」,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4%BA%BA%E6%B0%91%E8%A7%A3%E6%94%BE%E5%86%9B%E7%AC%AC%E4%BA%8C%E7%82%AE%E5%85%B5%E9%83%A8%E9%98%9F(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7.「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為什麼起名叫”第二砲兵”」,新華網, http://big5.news.cn/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6-06/13/content_4687749.htm(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8.「中國第二砲兵科技強軍 飛彈突擊能力實現新跨越」,新華網, http://big5.news.cn/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7-07/24/content_6420337.htm(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9.毛澤東,「論十大關係」,新華資料,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30/content_2393996.htm(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10.「古巴飛彈危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5%B7%B4%E5%AF%BC%E5%BC%B9%E5%8D%B1%E6%9C%BA(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11.「共軍二砲部隊發展與運用」,中華民國國防部新聞網, http://www.mnd.gov.tw/Publish.aspx?cnid=65&p=32664(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12.「軍隊轉型:必須確立辯證的轉型觀」,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0/49152/4067952.html(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13.「兩彈一星」,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9%E5%BD%88%E4%B8%80%E6%98%9F (檢閱於2015年5月30日)。
    14.「相互保證毀滅」,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B%B8%E4%BA%92%E4%BF%9D%E8%AD%89%E6%AF%80%E6%BB%85 (檢閱於2015年5月30日)。
    15.習近平,「和平世界論壇開幕致詞」,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yjh_611308/t948833.shtml(檢閱於2015年5月30日)。
    16.「新聞焦點:新成立解放軍火箭軍背景有多厚」,BBC中文網,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1/160101_china_missile_force(檢閱於2016年1月31日)。
    17.「解放軍上將:必要時依法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環球時報,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4-12/5229593.html(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18.劉鄔南,「中共飛彈與我飛彈防禦系統。TMD。」, http://linsouth.myweb.hinet.net/web/weapon/c-10.htm(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19.「國防白皮書: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部, http://www.mod.gov.cn/affair/2013-04/16/content_4442839.htm (檢閱於2015年5月30日)
    20.「黨領導戰略飛彈部隊建設發展的歷史經驗」,人民日報,http://big5.news.cn/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6/08/c_121505275.htm(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21.Angelina Pan,「簽ECFA後 中國對台飛彈不減反增」,Taiwan News,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ent.php?id=1323482&lang=tc_news(檢閱於2015年3月10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101922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22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s Program in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2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