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71
|
Title: | 原住民知識、農業生產與部落發展:泰雅族石磊部落自然農業 Indigenous Knowled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n Tayal People`s Natural Agriculture in Quri Community |
Authors: | 羅恩加 |
Contributors: | 官大偉 顏愛靜 羅恩加 |
Keywords: | 原住民知識 農業生產 部落發展 石磊部落 Indigenous knowled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Quri community |
Date: | 2016 |
Issue Date: | 2016-03-01 10:49:55 (UTC+8) |
Abstract: | 近年來,有機農業在世界各地形成一種共同文化,主要是人們受到1960年代後綠色革命引入化學農業之影響,而使有機農業也漸漸成為全球在產食文化的新趨勢。台灣也於1996年正式推廣有機農業工作,啟動了台灣有機農業的時代。然而在這波趨勢下,原住民族在發展有機農業上卻面臨許多障礙,而無法順利轉型有機農業。如今,部落不僅要面對部落發展的課題,同時當有機農業做為部落發展的新趨勢時,族人又該如何突破有機農業或自然農業發展之困境,開創出部落發展的新局呢?
本論文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石磊部落為研究個案,個案結合民族知識的自然農業經驗,在當代社會中為罕見之農法,被媒體報導為台灣獨一無二之農法,而引起國內外研究者和農夫的關注,並在當代農業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成為有機與自然農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因此,本研究運用「行動研究」與「民族誌研究方法」的結合,透過自然農業的推廣和部落服務的具體行動,以及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焦點團體等方法,來探討石磊部落在不同時期農業變遷之問題,並從歷史脈絡中重新探究傳統農業對當代社會的意義,以及探討部落如何透過基督宗教的力量,來發展出結合民族知識的自然農法經驗,這些知識如何對當代有機農業或部落發展的概念上提供那些重要的啟發。
本研究結果顯示,石磊部落結合民族知識的新興自然農業,透過教會、聖靈的支持,部落領袖和家族組織的力量,將舊有的知識調整為新的知識,而發展出創新的農法,回應了原住民族知識改變現代有機或自然農業的事實,並且在農業生產知識上超越了國家機器的宰制。同時,透過個案部落的經驗,為當代部落發展工作的經驗提供重要之建議,為國家政府以及原住民族日後推動有機農業和部落發展政策的重要參考。 Recently, organic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 worldwide trend. This trend is affected by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1960s, which made organic agriculture became an innovative productive pattern. In Taiwan, even though organic agriculture had been officially promoted in 1996, it’s always very difficult for Indigenous people to transfer from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to organic agriculture. In nowadays,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re not only face the issues related to development, but also try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of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us, it’s urgent to seek the solution of above issues.
This research is a case study of a settlement of Tayal people– Quri community. The natural agriculture in Quri community integrate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attract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and farmers. This research use action research and ethnography as research methods, which include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focus groups interview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1) the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Quri community; (2) the meaning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3) how Quri community be inspired by Christianity to develop natural agriculture; (4) how natural agriculture facilitat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Indigenous community.
The research outcomes show that the natural agriculture in Quri community, which integrate with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be supported by Christianity, community leaders and clans, is an innovative agricultural pattern. Integrat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natural agriculture shows that Indigenous knowledge is able to change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produce a new discours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meanwhile, this case study also provide decisive experiences to present Indigenous communities’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s future agricultural policies. |
Reference: | 一、中文
丁全孝(1998)。有機農業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花蓮區農業專訓。26期,頁10-12。
大衛費特曼著,鞏建華譯(2007)。民族誌:步步深入。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山路勝彥著,林雪星譯,(1987)。台灣泰雅族的社會生活誌:慣習法、不潔和贖罪、及產育習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不著撰人(2004)。陳其南催生新文化藝術共同體。文化部網站。搜尋時間:2015年9月12日,搜尋網址: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3086.html
文建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會。
日宏煜(2013)。地方性道德世界觀與原住民族農民有機農業之轉作: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發表於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3年會暨國科會研究成果發表,2013年10月12-13日。
日宏煜、羅恩加(2015)。在地道德世界觀與堅定型有機農民的農業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石磊部落為例。臺灣人類學刊。第13期(1),頁79-130。
王人英(1966)。臺灣高山族的社會文化接觸與經濟生活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2期,頁183-214。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相華、田玉娟(2009)。台灣六個原住民部落之山田燒墾農耕方式及其傳統生態知識。國家公園學報,第19期(4),頁10-20。
王相華、田玉娟、江貞儀、陳麗君(2009)。泰雅族傳統“農林混合作業”所蘊含的生態知識:論南澳鄉金洋村的赤楊木栽植。林業研究專訊。第16期(4),頁34-39。
王梅霞(1990)。規範、信仰與實踐:一個泰雅聚落的研究。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碩士論文。
王梅霞(2003)。從 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台灣人類學刊。第1期(1),頁77-104。
台邦‧撒沙勒(1993)。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一個原 住民運動者的觀察和反省。台灣史料研究。第2期,頁28-40。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54)。進步中的本省山胞。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
石素英(2012)。文化與福音-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泰雅爾族靈恩運動初探。石素英主編。基督宗教與靈恩運動論文集。台北,永望,頁81-110。
石素英(2013)。復興?更新?靈恩運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靈恩現象。新使者雜誌。第138期,頁26-32。
夷將.拔路兒主編(2008)。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北縣:國史館。
余光弘(1984)。台灣高山族農業技術的變遷及調適,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18/19/20期(合刊),頁181-197。
吳天泰(2002)。永遠的部落-原住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東華大學校內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忠宏、邱廷亮(2003)。山美鄒族原住民對發展生態旅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生態旅遊篇,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頁38-51。
吳敏惠、吳宗瓊(2000)。原住民部落發展觀光歷程之研究-以阿里山山美村為例。 千禧年古蹟管理與週休二日休閒活動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觀光學會,頁199-211。
吳慧馨編(1999)。泰雅爾族教會靈恩工作訪查。台北:台灣神學院研究所。
宋聖君(2011)。為什麼我們需要錢!?原住民部落資本主義化過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良(2001)。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
李亦園(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李亦園(1984)。山地社會問題。楊國樞、葉啟政(合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頁249-297。
李亦園、徐人仁、宋龍生、吳燕和(1963)。南澳的泰雅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李亦園等(1964)。南澳的泰雅人(上下冊)。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李佩珍(2012)。社區總體營造機制作為部落發展工具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敏慧(1997)。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 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娟(2003)。台灣原住民地區生態旅遊規劃之研究-以屏東霧台魯凱族部落 為例。屏東: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榮雲(1989)。山地農業推廣工作現況檢討與改進方向。農業推廣文彙。第34期,頁65-70。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收錄在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頁95-135。
汪明輝(2009)。臺灣原住民族知識論之建構。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官大偉(2002)。原住民保留地共有制施行基礎-公共資源自主治理機制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官大偉(2006)。從「資源」、「地方」到「居所」:說一個由河流串起的泰雅故事。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第10卷,第4期,頁 14-22。
官大偉(2008)。從泰雅族部落的人河關係看石門水庫集水區治理:一個結合民族生態學與政治生態學的觀點。生態台灣季刊。第20期,頁38-43。
官大偉(2010a)。原住民知識再建構與社區發展。發表於桃園縣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年度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學術研討會。桃園縣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11月27-28日。
官大偉(2010b)。Gaga的空間性:以馬里光(Mrqwang)流域泰雅部落的經驗為例。發表於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主辦「第三屆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
官大偉(2013)。泰雅族河川知識與農業知識的建構:一個民族科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3期(4),頁113-135。
官大偉(2015)。原住民生態知識與當代災害管理以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之泰雅族部落為例。地理學報。第76期,頁97-132。
官大偉、阿棟優帕司、芭翁都宓、羅恩加(2012)。原住民生態知識在當代農業的實踐:從gaga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談起。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主辦第十六屆台灣地理學會。
官大偉、蕭惠中、羅恩加(2010)。從生態事件的在地詮釋看部落發展的政策迷思。發表於兩岸民間社會與公共參與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2010年6月11-12日。
拉互依‧倚岕(2008)。是誰在講什麼樣的知識—地方知識實踐與 Smangus(司馬庫斯)部落主體性建構。台中: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杭之(1987)。一葦集-現代化發展的反省斷片。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林幼雀(1964)。 泰雅族傳統經濟生活與婦女地位。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2期,頁169-186。
林良謀(2008)。紮根部落-比亞外集體意識重構經驗。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仁(2003)。原住民狩獵文化與動物解放運動可能結盟嗎?一個土地倫理學的觀點。中外文學。第32期(2),頁73-102。
林益仁(2006)。原住民狩獵文化與動物解放運動可能結盟嗎?一個土地倫理學的觀點。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 9 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0-32。
林益仁(2015)。泰雅族的生態觀。原住民族文獻第四輯。第二十三期,頁265-270。
林益仁、褚縈瑩(2006)。原住民「學習型部落」的理論與實踐:一個生態學的觀點。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8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67-183。
林益仁、賴俊銘、楮縈瑩、蕭惠中(2006)。泰雅族生態智慧與社會變遷-以大同鄉南山部落為例。族群與文化:「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市:宜蘭縣史館,頁 191-239。
林銘洲(2005)。國內有機農業發展趨勢。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全球有機農業資訊網。
紀駿傑(1998)。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的觀光。收錄於《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45-60。
孫大川(2000)。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孫大川(2006)。部落的組織與溝通。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部落教育第8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9-24。
徐正義(1992)。泰雅中會:石磊基督長老教會。花蓮:玉山神學院教師論文。
徐正義(2009)。石磊基督長老教會六十週年紀念特刊。新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石磊教會。
浦忠成(2005)。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的未來。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基金會。
高永興(2015)。從社區投資觀點探析社區產業發展。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五卷第2期,頁97-136。
高萬金(1998)。編織的上帝:詮釋泰雅爾傳統信仰的經驗,台灣神學教育年刊
張文傑(1990)。排灣族與雅美族的農耕及生計適應:以土文村和朗島村 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瑋琦(2012)。原住民成為有機專業農歷程的省思:知識、食物主權與身體規訓。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2期,頁245-290。
許寶強(1999)。前言:發展、知識、權力。收錄在許寶強、汪暉(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頁41-60。
郭東雄(2010)。台灣 paiwan(排灣)族石板屋建築知識與住居文化。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8期,頁117-146。
郭華仁(2007)。打破「沒有農藥既沒有收成的魔咒」-談農業生物多樣性與農業。農訓雜誌。第24期(9卷),頁32-34。
陳秀淳(1998)。日據時期台灣山地水田作的展開。台北:稻鄉出版社。
陳張培倫(2009)。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5期,頁25-53。
陳張培倫(2015)。存續發展觀點的原住民族知識。原住民族文獻第四輯。第20期,頁58-61。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榮五(1999)。台灣地區有機農業發展之回顧及展望。有機農業發展研討會專刊。台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區農業改良場,頁69-75。
陳榮五(2003)。台灣地區有機農業發展現況與趨勢。臺灣地區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專刊。台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區農業改良場,頁8-17。
陳榮五(2009)。台灣有機農業發展之瓶頸。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專輯。台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頁9-17。
傅君(1997)。台灣原住民「生態智慧」與野生動物保育。山海文化雙月刊。17,頁42-51。
黃正聰、陳本騰(2002)。原住民社區對發展觀光產業暨對生態旅遊認知之研究- 以苗栗縣泰安鄉南三村為例。2002 生態旅遊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頁57-70。
黃田勝(1999)。認識靈恩工作在泰雅爾族教會。新竹:田埔教會(小會)。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國超(2000)。原住民觀光:徘徊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以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為例,89年度觀光學術論壇論文集,臺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系,頁48-62。
黃國超(2001)。神聖的瓦解與重建-鎮西堡泰雅人的宗教變遷。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黃璋如(1997)。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行政院農委會研究計畫。
黃應貴(1975)。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0期,頁85-95。
黑代.瓦旦(2012)。認識聖靈更新運動在泰雅爾教會。新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田埔教會。
黑帶巴彥(2001)。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文化局。
董時叡(2001)。台灣有機農業推廣之探討-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之比較。農業推廣學報,第18期,頁48-70。
董時叡(2006)。有機產業的過去與未來。台灣農業推廣學會通訊。第18期。
裴家麒、羅方明(1996)。魯凱族的永續狩獵制度。NOW 4 (4),頁5-10。
劉可強、王應棠(1998)。觀光產業對原住民文化的衝擊與對策芻議¬-一個社區自主的觀點。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61-76。
劉佩琪(2008)。原住民族農地利用與部落發展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
鄭仰恩(2012)。臺灣靈恩運動發展初探。石素英主編。基督宗教與靈恩運動論文集。台北:永望,頁62-80。
鄭桂芳(2008)。非營利組織協力部落發展之探討-以一個社會福利機構協力梅嘎浪與谷立部落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盧道杰(2004)。台灣社區保育的發展─近年來國內三個個案的分析。地理學報。第37 期,頁 1-25。
蕭新煌(1984)。台灣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台灣銀行季刊。(35)1,頁126-161。
賴昱蓉(1988)。爺亨泰雅人的社會變遷。台北: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景順(2010)。臺灣一百多年來的有機農業發展之歷史回顧。臺中農業改良土場研究彙報。第107期,頁1-12。
謝禎德(2005)。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嵙崁文教基金會為例。桃園: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西庵(1951)。臺灣山地人民之經濟生活。臺灣銀行季刊。4(2),頁116-151。
顏愛靜、官大偉(2004)。傳統制度與制度選擇-新竹縣尖石鄉兩個泰雅族部落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案例分析。地理學報。第37期,頁27-49。
顏愛靜、孫稚堤(2008)。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自主治理之研究-以馬里克彎河域的護魚行動為例。地理學報。第52期,頁53-91。
顏愛靜、陳亭伊(2009)。原住民保留地農業利用發展之新契機-以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秀巒村為例。看守台灣。第11期(4),頁14-21。
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09)。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發表於第一屆發展研究年會。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9年11月。
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11)。原住民地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台灣土地研究。第14期(2 ),頁67-97。
顏愛靜、楊國柱(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台北:稻香出版社。
顏愛靜、羅恩加、陳胤安(2009)。誘因排擠與原住民部落農業之發展-以台灣 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發表於第七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2009 年 9 月 16 日。
顏愛靜、羅恩加、陳胤安(2012 )。誘因排擠與原住民部落農業之發展:以臺灣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地理學報。第65期,頁53-78。
羅恩加(2008)。原住民發展有機農業遭遇的若干問題-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 落為例。發表於2008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2008 年 11 月 14 日。
羅恩加(2010a)。原住民部落發展的課題-以石磊部落發展有機農業為例。發表於2010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國立嘉義大學,2010 年 10 月 21-22 日。
羅恩加(2010b)。會跳舞的蔬菜:泰雅族石磊部落自然農業發展歷程之研究。發表於一年過後:原住民族災後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發展研究中心,2010 年 11 月 12-13 日。
羅恩加(2014a)。失落的自然:原民的農業。農訊雜誌,297期。
羅恩加(2014b)。神、地、人的合作:從傳統知識與宗教信仰尋找農業的未來。新使者雜誌,第144期,頁37-40。
羅恩加(2015a)。當代原住民族的自然農業:以泰雅族石磊部落創新自 然農法的經驗談起。發表於2015年生物產業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2015年5月15日。
羅恩加(2015b)。當代有機農業中原住民知識的再現:以泰雅族石磊部落創新自然農法的經驗為例。發表於第二屆全國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2015年6月5日。
羅恩加(2015c)。當代原住民族的自然農業:以泰雅族石磊部落創新自然農法的經驗談起。發表於2015年生物產業學術研討會,2015年5月15日。
羅恩加(2015d)。當代自然農業中的靈恩工作-以泰雅族石磊部落的農耕經驗為例。發表於2015年台灣宗教學會,2015年6月10-11日。
羅恩加、日宏煜(2015)。當代自然農業中的靈恩工作-以泰雅族石磊部落的農耕經驗為例。臺灣宗教學研究期刊。2015年12月。
藤崎濟之助[1930](1988)。台灣の蕃族。台北:南天書局。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二、外文、翻譯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Andrew Webster原著,陳一鈞譯(1990)。發展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Arjun Appadurai(1999)。印度西部農村技術與價值的再生產。收錄在許寶強、汪暉(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頁109-143。
Artro Escobar(1999)。權力與能見性-發展與第三世界之編造發明和管理。收錄在許寶強、汪暉(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頁41-60。
Berger, Peter著,蔡啟明譯(1981)。發展理論的反省:第三世界發展的困境。台北:巨流。
Clifford Geertz著,楊德睿譯(2000)。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
Tariq Banuri(1999)。發展與知識的政治-現代化理論在第三世界中的社會角色的批判詮釋〉。收錄在許寶強、汪暉(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頁61-107。
Adogame, Afeosemine.(2010),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Movement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The New Blackwell Companion to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Bryan S. Turner (Ed.).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10, pp. 488-518.
Ananata, Ghimire(2002),A Review On Organic Farming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Extension and Rural Sociolog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Science Rampur, Chitwan, Nepa, p.6.
Berkes, F.(1999).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Philadelphia and London: Taylor & Francis.
Berkes, F., J. Colding and C. Folke(2000),Rediscovery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s adaptive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10(5):1251-1262.
Lenkeit, Roberta. Introduc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5th edition). Columbus, OH: McGarw-Hill Education, 2011. Purcell, T. W.(1998).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Applied Anthropology: Questions of Definition and Direction. Human Organization 57(3):258-272.
Robbins, Joel. The Globalization of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Christianit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33(2004), pp. 117-143.
Sillitoe P, Bicker A, Pottier J, eds. 2002). Participating in development: Approaches to indigenous know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hakur and Sharma(2005). Organic Farming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Food Security in 21st Century: An Economic Analysis. 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205-219.
Usher, P. J(2000).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Arctic 53(2): 183-193.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9525950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9504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950401.pdf | 29500Kb | Adobe PDF2 | 2547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