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157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13074      在线人数 : 8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70


    题名: 中國農村醫療體系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從農村合作醫療走向城鄉一體化
    作者: 黃健豪
    贡献者: 黃德北
    Huang, Te Pei
    黃健豪
    关键词: 中國農村
    醫療改革
    新醫改
    城鄉一體化
    農民工
    地方國家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6-03-01 10:49:37 (UTC+8)
    摘要: 摘要
      為了解決198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普遍「病不起與看病難」的問題,中共國務院從2009年開始推動新醫改方案,期望2020年能消除城鄉、戶籍差異,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
      長期的城鄉二元的結構,使目前醫療保險體系主要分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部分地區也還保留公費醫療制度,分別覆蓋城鎮就業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和農村人口,雖在制度面上實現「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但各醫療保障制度分立的管理系統,不同人群不僅參保繳費標準不同,各項醫保待遇標準也有區分,造成城鄉居民看病就醫的可選擇性受到限制,且以戶籍區分身份的制度,難以滿足龐大流動人口看病就醫的需求,並成為各級地方財政和經辦管理的沉重負擔,需儘快整合管理體制。
      推動醫療城鄉一體化的具體措施,包含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等,改革戶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及醫療保障制度。並先推動在籌資模式、籌資水準、待遇水準、參保者收入狀況等方面都有類似的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一,部分省級地區及城市已實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一體化,依各地區社經條件,整合城鄉醫保的經辦機構,並分為統一待遇、兩制整合及一制多檔等三種主要模式,本文並分別列舉東莞市、鎮江市及成都市,說明城鄉統籌的發展模式,已成為保障農村醫療品質的既定發展路線。
    儘管中央政策以推動醫保全覆蓋及城鄉一體化為目標,但由於改革開放時,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財政改革,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爭奪及分配資源,理性選擇的結果下形成地方國家各自為政的自利傾向,各地方政府只願意照顧本地居民,導致民眾在異地就醫時的遇到許多困難,經常在全國各地流動的農民工也因為這樣的制度,無法享有公平的醫療待遇。因此在推動醫療城鄉一體化之餘,推動異地就醫結算機制,及解決農民工醫保關係轉續問題的相關政策,將是接下來的挑戰。
    未來如何將城鄉居民與城鎮職工結合,以及分析統一待遇、兩制整合及一制多檔三種醫保模式分別適合何種社經條件,皆有助於中國大陸在不同地域環境推動新醫改時,因地制宜,消除城鄉、戶籍差異,向城鄉一體化邁進,逐步達成2020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刊:
    (一) 書籍
    Flemming Christiansen & Shirin M. Rai 著,黃修烈、潘兆民譯,1999,《中國政治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2005年,《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文釗,2005,《大國地方──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憲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1994,《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康曉光,1996,《中國地區差距報告》,臺北:致良出版社。
    王紹光,1997,《分權的底線》,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王曙光,2008,《社會參與、農村合作醫療與反貧困》,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丘祥,2008,《分稅與憲政》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朱光磊,2008,《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吳曉靈 ,2008,〈國企改革前奏1978年-1992年:擴權讓利與承包制〉,《中國經濟50人看三十年》,吳敬璉等編,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李小雲、左停、葉敬忠,2006,《2005年︰中國農村情況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剛志,2006,《論公共財政與憲政國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淑周,2010,《新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研究-以沿海地區為視角》,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胡鞍鋼、王紹光、周健明,2003,《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奚從清、沈賡方,1988,《社會學原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張琪,2003,《中國醫療保障理論、制度與運行》,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陳勁松、沈榮華,2005,《中國國情與科學發展觀》,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1986,《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北京 : 新華出版社。
    熊文釗,2005,《大國地方──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憲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克崮、賈康,2009,《中國財稅改革三十年親歷回顧》,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鄭永年,2010,《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鐘鼎,1993,〈大陸財政現況〉,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二) 期刊論文
    于保榮,200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分析〉,《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9卷12期,pp.44-45。
    弓瑞瓊、黃顯官、何學偉,2014,〈統籌城鄉背景下關于農民工醫保關係異地轉續問題的探析〉,《瀘州醫學院學報》,37卷,6期,pp.631-633。
    尤琛,2006,〈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市場化的困境〉,《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6期1卷,pp.33-57。
    仇穎,2011,〈試析我國的縱向地方分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徐州工程學院學報》,4期,26卷,pp.32-35。
    方鵬騫,2009,〈中國政府衛生投入的制度變遷與路徑選擇〉,《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2期2卷,pp.201-212。
    方世超、 欒寶春、王惠敏、趙航、李洋,2015,〈城鎮醫療保障制度研究〉,《法制與經濟》,卷,2期,pp.102-105。
    王延中,2002,〈如何保障農民的健康〉,《經濟研究參考》,35期,pp.2-13。
    王列軍、葛延風,2005,〈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須全面調整思路〉,《醫院領導決策參考》,16期,pp.47-49。
    王洪春、黃志英,2014,〈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財政支援能力可持續性研究〉,《公共管理》,9期,PP.113-114。
    王虎峰,2014,〈異地就醫結算穩步推進〉,《發展》,9期,pp.7。
    王迪飛、張新平、呂景睿,2009,〈對我國基本藥物目錄制定與遴選原則的分析〉,《社會與醫學》,6期,pp.55-59。
    王軍勇,2014,〈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管理問題研究分析〉,《經營管理者》,10期,pp.29。
    王峰、杜偉,2010,〈我國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初探〉,《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期5卷,pp.5-8。
    王紹光,1995,〈地區差別與中央政府的介入〉,《香港社會科學學報》,7期, pp.186-197。
    王紹光,1997,〈中國國家財政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甘陽、崔之元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pp.253-297。
    王紹光,2005,〈醫改不存在迷局:理性回歸中國傳統〉,《書城》,10期, pp.33-35。
    王鶴、金麗馥,2009,〈當代中國城鄉關系:從二元對立走向和諧一體〉,《調研世界》,2期,pp.33-34。
    付舒,2012,〈社會基本醫療保障籌資機制探討〉,《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1期,30卷,pp.126-130。
    代凱歌,2014,〈我國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問題與對策〉,《農村經濟與科技》, 25卷,12期,pp.142-143。
    冉富強,2014,〈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權立憲的歷史解讀〉,《鄭州大學學報》, 47卷,5期, pp.53-57。
    田英,2012,〈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管理問題的思考〉,《北方經貿》,8期, pp.145-147。
    石宏偉、李雪梅,2014,〈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3期,pp.189-205。
    吉富星、程麗君、李樞川,2014,〈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思考—基於機制設計的視角〉,《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研究》,28卷,9期,pp.81-86。
    向春玲,2010,〈我國應建立城鄉一體的醫保制度〉,《農村工作通訊》,21期,pp.47。
    向春玲,2010,〈探索建立城鄉一體的醫療保障體系〉,《求是雜誌》,2期, pp.49-51。
    朱玲,2000,〈政府與農村基本醫療保健保障制度選擇〉,《中國社會科學》, 4期,pp.89-99。
    朱玲,2000,〈農民看病吃藥究竟該如何提供保障〉,《中國社會保障》,8期,pp.22-25。
    何佳瑩,2012,《上海市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費用結算現狀及對策研究》,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碩士論文。
    吳新慧,2004,〈我國農村合作醫療研究綜述〉,《中州學刊》,3期,pp.51-56。
    宋振、馬躍申、陳金彪等,2012,〈關於我國醫保城鄉統籌以及制度銜接的探討〉,《天津社會保險》,39期,pp.9-10。
    李立清、吳倩文,2014,〈新醫改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問題及其政策建議〉,《中國衛生事業管理》,10期,pp.768-770。
    李書紅,2014,〈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問題及對策探析〉,《現代經濟信息》, 8期,pp.58-60。
    李翠霞,2010,〈城鄉統籌發展的制度基礎〉,《西南科技大學學報》,6期27卷,pp.21-23。
    李嬌瑩,2005,〈中國大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與困境〉,《復興崗學報》,84期,pp.81-104。
    李衛平、石光、趙琨,2005,〈我國農村衛生保健的歷史、現狀與問題〉,《管理世界》,4期,pp.33-43。
    李躍歌,2014,〈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經濟研究導刊》, 32期,pp.70-72。
    汪時東、葉宜德,2004,〈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回顧與發展研究〉,《中國初級衛生保健》,18期4卷,pp.10-12。
    周剛志,2012,〈論財政國家的憲法類型及其中國模式〉,《法學評論》,1期, pp.3-9。
    周綠林、童雪君、錢小山,2013,〈構建居民醫保長效籌資機制的研究—以鎮江市為例〉,《中國衛生事業管理》,1期,pp.26-28。
    周曉唯,2006,〈二元結構制度變遷與「城中村」改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期1卷,pp.56-61。
    周黎安,2007,〈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經濟研究》,7期, pp.36-50。
    孟慶躍,2002,〈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對費用控制的影響分析〉,《衛生經濟研究》,9期,pp.18-21。
    岳謙厚、賀蒲燕,2007,〈山西省稷山縣農村公共衛生事業述評〉,《當代中國史研究》,14期5卷,pp.62-69。
    林柏兆,2003,《分稅制下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委託-代理體制的轉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周,2008,〈中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變遷原因及其啟示〉,《福建行政學院學報》,5期,pp.68-73。
    林楓、李一平,2014,〈鎮江醫保支付制度改革進程及核心作用〉,《中國醫療保險》,6期,pp.30-32。
    邱紅玉、李翠霞,2010,〈城鄉統籌發展的制度基礎〉,《人民論壇》,20期,pp.50-51。
    金友清,2010,〈新農合基金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業務探索》,4期,pp.23-24。
    金維剛,2012,〈統籌城鄉醫保的困境與出路〉,《中國醫療保險》,4期,pp.11-13。
    施世駿,2009,〈社會保障的地域化: 文 中國社會公民權的空間政治轉型〉,《台灣社會學》,18 期,pp.43-93。
    姚力,2007,〈「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毛澤東「六.二六」指示的歷史考察〉,《當代中國史研究》,14期3卷,pp.99-128。
    姚文朱、連歡歡、唐姍姍,2010,〈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探析〉,《企業導報》,7期,pp.147。
    姚東明、陳紹輝,2012,〈健康權保障視野下的新農合制度建設研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11期,pp838-840。
    姚洋、楊雷,2003,〈制度供給失衡和中國財政分權的後果〉,《戰略與管理》,3期,pp.27-33。
    封進、劉芳、陳沁,201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縣村兩級價格的影響〉,《經濟研究》,11期,pp.127-140。
    洪秋妹,2014,〈新農合制度緩解因病致貧的作用效果〉,《中外企業家》,30期,pp.238-244。
    胡大洋、胡強,2014,〈鎮江付費:以患者為核心〉,《中國社會保障》,2期,pp.80-81。
    胡雁艷,2015,〈淺析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並軌問題探討〉,《現代經濟信息》,20期,pp.38。
    胡曉義,2014,〈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行政管理改革》,11期,pp.26-30。
    洪興旺,201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籌集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審計建議〉,《審計與理財》,3期,pp.43-44。
    胡鵬,2014,〈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與思考〉,《黑龍江醫藥》,27期,pp.1317-1319。
    胡振棟,2008,〈中國第一位赤腳醫生覃祥官〉,《世紀行》,10期,pp.47-48。
    韋林圻,2014,〈中央與地方關係複雜性及建議〉,《經營管理者》,11期,pp.300。
    唐敏,200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創新〉《經濟問題探索》,3期,pp.114-119。
    孫明德,2004,〈中國財政問題與改革趨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4期,27卷,pp.85。
    孫群,2009,〈關於完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對策思考〉,《資治文摘》,1期,pp.65。
    孫群,2009,〈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試點中的問題探討〉,《產業與科技論壇》, 8卷12期,pp. 34-37。
    孫曉陸,2012,〈試點城市中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現狀與問題〉,《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11 期,33 卷,pp. 68-70。
    柴志凱,2013,〈我國整合城鄉三項基本醫保制度試點分析〉,《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10期33卷,pp.1097-1099。
    秦立建、蔣中一,201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併研究〉,《經濟體制改革》,6期,pp.101-103。
    秦雪征、鄭直,2011,〈新農合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基於全國性面板資料的分析〉,《中國農村經濟》,10期,pp.52-63。
    馬立、楊喆、吳文達,2012,〈構建醫改的鐵三角-訪鎮江市衛生局局長林楓〉,《中國衛生人才》,11期,pp.18-21。
    夏杏珍,2003,〈農村醫療制度的歷史考察〉,《當代中國史研究》,10期5卷,pp.110-128。
    夏芹、尹愛田,2010,〈覆蓋全民的城鄉一體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探討〉,《中國衛生政策研究》,3卷1期,pp.49-53。
    高廣穎,2008,〈鞏固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杜樂勛等編,《中國醫療衛生發展報告No.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pp.121-122。
    崔彩豔,2014,〈基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機制的探討〉,《中國市場》,51期,pp.219-220。
    張大勇、趙建利、李茜,2009,〈2008年中國農村社會保障情況報告〉,李小雲等編,《2008中國農村情況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pp.67-96。
    張玉成,2010,〈我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政策探析〉,《中外醫療》,19期, pp.120。
    張艾、蔣翠珍,201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江西理工大學學報》,35卷,6期,pp.102-106。
    張自寬、錢信忠,2006,〈論醫改導向-不能走全面推向市場之路〉,《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6期9卷,pp.8。
    張廷平,2007,〈全面覆蓋讓看病不再難-四川省成都市探索建立城鄉統籌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中國醫療保險》,6期,pp.37-38。
    張亞林、葉春玲、郝佳,2009,〈東莞市統籌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的現狀與啟示〉,《中國衛生政策研究》,12期2卷,pp.3-6。
    張亞林、熊先軍、潘康濤,2014,〈東莞門診費用按人頭付費方式的探索與實踐〉,《中國醫療保險》,12期,pp.31-34。
    張展新,2007,〈城鄉分割到區域分割—城市外來人口研究新視角〉,《人口研究》,6期,pp. 16-24。
    張展新、高文書、侯慧麗,2007,〈城鄉分割、區域分割與城市外來人口社會保障缺失-來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證據〉,《中國人口科學》,6期,pp. 33-41。
    張雅君,1994,〈地方主義的滋長〉,《中共政治發展》,吳安家主編,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pp.229-230。
    張暉、許琳,2007,〈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風險及規避〉,《衛生經濟研究》,12期,pp.17-19。
    張暉、許琳,2011,〈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運行及改革〉,《社會保障研究》,6期,pp.40-46。
    張曉、胡漢輝、張文傑等,2014,〈對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實施一制多檔的分析〉,《中國醫療保險》,5期,pp.15-17。
    張燕,2014,〈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現狀頗析及模試探索〉,《三江論壇》,12期,pp.33-36。
    張檸、馬騁宇,201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實際補償比適宜性研究〉,《中國初級衛生保健》,3期,pp.23-24。
    張騰,2005,〈合作博弈還是非合作博弈?鎮江市醫保結算方式演變的啟示〉,《衛生經濟研究》,5期,pp.19-23。
    曹笑輝,孫淑雲,2008〈實現全民醫保的瓶頸與基礎條件〉,《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期,pp. 150-151。
    曹普,2006,〈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共黨史資料》,3期,pp.134-144。
    曹普,2009,〈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3期6卷,pp.78-83。
    許秀柏,2014,〈如何走出異地就醫的困境〉,《前進論壇》,3期,pp.52-53。
    閆曉嶸,2010,〈城鄉一體化問題探討〉,《內蒙古電大學刊》,3期,pp.5-6。
    陳永生,2007,〈從中共的『十七大』檢視大陸財政體制的轉型〉,《新世紀中國政策:中共十七大觀察報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四所,pp. 260-277。
    陳佐君,2014,〈統籌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的思考〉,《宏觀經濟管理》,3期,pp.63-65。
    陳佳貴,2001,〈 中國城鎮醫療保險制度報告〉,《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1997-2001》,pp.76-113,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建勝、王小章,2011,〈由城鄉統籌邁向城鄉一體化〉,《浙江社會科學》,1期,pp.141-160。
    陳家軍,2014,〈農民工醫療保險問題研究-從醫療保險需求方面分析〉,《經營管理者》,33期,pp.40-41。
    陳華昇,2009,〈中共分稅制改革對中央與地方關係及地方財政經濟影響分析〉,《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5694,檢索日期:2015年6月19日。
    陳新中、張毅,2011,〈醫療保險談判機制建設的鎮江路徑〉,《中國醫療保險》,9期,pp.35-39。
    陳瑋,2008,〈一體化:城鄉規劃新局〉,《農村工作通訊》,1期,pp.16-19。
    程令國、張曄,2012,〈新農合: 經濟績效還是健康績效?〉,《經濟研究》,1期,pp. 120-133。
    程銳娟、楊淑麗,2012,〈統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設計及建議〉,《中國醫療保險》,4期,pp.24-26。
    項勇,2010,〈城鄉規劃一體化的困境與解決途徑〉,《今日科苑》,8期,pp.71。
    黃永濤、 李萬鵬,2011,〈城鄉二元結構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與消解〉,《人民論壇》,29期,pp.172-173。
    黃玉霞,2014,〈新農合與城居保合併的居民意願研究〉,《現代商貿工業》,18期,pp.32-34。
    黃德北,2011,〈中國大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發展與國家角色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54期1卷,pp.29-52。
    黃麗麗,2012,〈論地方政府競爭與中國經濟增長〉,《菏澤學院學報》,3期,34卷,pp.10-13。
    楊紅燕,2007,〈政府間博弈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推行〉,《雲南社會科學》,1期,pp.73-77。
    楊春橋,2007,〈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探析〉,《今日湖北理論版》,4 期1卷,pp.172-173。
    楊豔霞,2014,〈探析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中的異地就醫問題〉,《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卷,3期,pp.155-158。
    葛世超、李艷東,2011,〈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問題研究綜述〉,《中國市場》,5期,pp.98-100。
    董忠波,2004,〈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問題〉,《雲南社會科學》,3期,pp.64-67。
    董曙輝,2014,〈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關鍵路徑選擇〉,《中國醫療保險》,3期,pp.13-15。
    熊先軍、孟偉、嚴霄等,2011,〈醫保城鄉統籌的路徑走勢統籌城鄉基本醫療保 險制度與管理系列之一〉,《中國社會保障》,6期,pp.73-75。
    臧乃康,1996,〈中央與地方關系的矛盾及其調適〉,《改革與發展》,10期,pp.41-43。
    褚福靈,2014,〈全面看待異地就醫問題〉,《中國醫療保險》,7期,pp.22。
    趙建民,1995,〈塊塊壓條條: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 38卷,6期,pp.66-80。
    趙曼,2003,〈 社會醫療保險費用約束機制與道德風險規避〉,《財貿經濟》,2期,pp. 54-57。
    趙曼,2011,〈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運行中道德風險的控制與防範〉,《經濟問題探索》,4期,pp. 55-58。
    趙樂,2012,〈城鄉二元體制下大病醫療保險的問題及對策〉,《決策探索(下半月)》,11期,pp.59。
    劉小羽,2007,〈評述我國城鎮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聊城大學學報》,2期,pp. 228-230。
    劉石柱、詹長春、周綠林,2012,〈支付方式對醫療保險費用控制的實證研究— 以江蘇鎮江市為例〉,《中國衛生事業管理》,12期,pp.909-912。
    劉琦,2014,〈淺析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並軌問題〉,《巢湖學院學報》,16卷,2期,pp.45-48。
    劉遠立,2006,〈解讀醫改關鍵字〉,《時事報告》,12期,pp.27-33。
    鄧大松、楊紅燕,2004,〈基本醫療保險對退休老人保障效果分析〉,《當代財  經》,2期,pp.28-31。
    滕萍,201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評析與展望〉,《大家健康》,20期,pp.28-29。
    鄭瑞英,2014,〈淺析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軌〉,《赤子》,4期,pp. 344-345。
    謝聖遠,2005,〈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思考〉,《統計與決策》,8期,  pp.63-65。
    韓俊、羅丹,2005,〈中國農村醫療衛生狀況報告〉《中國發展觀察》,1期,  pp.12-21。
    譚建、周良榮,2011,〈中國城鄉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一體化研究〉,《經濟研究  導刊》,6期,pp.83-84。
    蘇偉,2015,〈成都市醫保談判工作成效〉,《中國醫療保險》,6期,pp.30。
    蘇偉、蘇航、楊磊、周士濤,2015,〈成都市推進全民醫保的實踐〉,《中國醫療保險》,2期,pp.34-36。
    蘇偉、蘇航、楊磊、高天志,2015,〈醫保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談判機制探析〉, 《中國醫療保險》,2期,pp.34。
    顧昕,2009,〈走向全民醫保: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戰略選擇〉,嶽經綸編,《中  國的社會保障建設:回顧與展望》,上海:東方出版中心,pp.324-344。
    顧昕,2012,〈走向全民健康保險:論中國醫療保障制度的轉型〉,《中國行政  管理》,8期,pp.64-69。
    顧昕、方黎明,2004,〈自願性與強制性之間-中國農村合作醫療的制度嵌入性與可持續性發展分析〉,《社會學研究》,5期,pp.1-18。
    (三) 新聞媒體
    北京周報,2010,〈中國1億城鄉居民重複參保 財政重複補貼120億元〉,《北 京周報》,
    http://www.beijingreview.com.cn/2009news/todaynews/2010-09/17/content_298792.htm,檢索日期:2015年6月16日。
    吳曉波,2013,〈朱鎔基分稅制改革結果令吳敬璉不滿〉,《新浪財經》,http://finance.sina.com.cn/zl/lifestyle/20131223/140117721481.shtml,檢索日期:2015年6月19日。
    新浪財經,2014,〈醫保重複參保人數超1億財政每年無效補貼200億〉,《新浪財經》,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815/005920015483.shtml,檢索日期:2015年6月16日。
    二、 西文書刊:
    Brigitte C. Madrian, 1998,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The Consequences of COBRA”, Regulation, 21:27-33.
    Chen, M.S. 2001.“The Great Reversal: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Car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William C. Cockerham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Medical Sociology. Oxford, UK: Blackwell.
    Chen, Pi-Chao, 1976. Population and Health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hington DC: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s Program,Smithsonian   Institution.
    Feagin, Joe R. and Clairece Booher Feagin. 1993. Racial and Ethnic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 Hall.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936-957.
    Hakim, Catherine. 1982. “Secondary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icial and Academic Social Research” Sociology16(1): 12–28.
    Jamison, Dean T. et al. 1984. China: The Health Sector.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Jean C. Oi, 1992, “FiscalReform and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45:99-126.
    Jean C. Oi, 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 144:1132-1149
    Jin , Hehui., Yingyi Qian , Berry Weingast, 2005 , “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 Chinese Style”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1719-1742.
    Lee, M.K. 2000, Chinese Occupational Welfare in Market Transi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   (September): 734–49.
    Montinola, G., Yingyi Qian , Berry Weingast , 1995 , “ Federalism , 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 World Politics, 48: 50-81.
    Philip H. Brown, Alan de Brauw and Yang Du.2009. “Understanding Variation in the Design of China`s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China Quarterly198:304-329.
    Rosenthal, Marilynn M. 1987. Health Car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ving Toward Moderniza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Solinger, Dorothy J.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Mark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 Andrew G.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hite, Sydney D.1998. “From ‘Barefoot Doctor’ to ‘Village Doctor’ in Tiger Spring Village :A case study of Rural Health Care Transformations in Socialist China.”   Human Organization 57(4):480-490.
    Wong, L. and Norman Flynn, 2001. The Market in Chinese Social Policy,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Wong, L. and Stewart MacPherson. 1995,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ldershot: Avebury.
    Vleminckx, Koen and Jos Berghman. 2001. “Social Exclusion and Welfare State: an Overview of Conceptual Issues and Implication.”In Social Exclusion and European Policy. eds. David Mayes, Jos Berghman, Robert Salais, Cheltham, U.K.: Edward Elgar, pp27-4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9925201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252018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政治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18301.pdf2389KbAdobe PDF238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