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48971      Online Users : 5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226


    Title: 新生活運動與宋美齡-作為改造對象的中國文明
    New Life Movement and Soong May-ling -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uthors: 蔡育崡
    Cai, Yu Han
    Contributors: 黃瓊萩
    Huang, Chiung Chiu
    蔡育崡
    Cai, Yu Han
    Keywords: 宋美齡
    新生活運動
    東西方文明
    中國主權概念
    協作政治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6-02-03 12:22:19 (UTC+8)
    Abstract: 1934 年的新生活運動係由蔣介石發起的一場提倡紀律、品德、秩序、整潔,並一再強調中國人民禮義廉恥等四維精神的全民運動。蔣介石認為想要使中國再次復興的前提是先要求全國國民改進食衣住行等基本生活態度,中國即能如同德、義兩國一樣,藉由軍事化方式達到復興國家、重返光榮的境界。這場強調中國儒家精神的運動在宋美齡的參與後呈現嶄新氣象。
    宋美齡在新生活運動中的角色是結合東西文明的橋樑,她巧妙的將基督教力量帶進充滿儒家教義的中國,利用新生活運動把基督教教義體現在中國人民身上,使他們成為等待基督教救世的一環,並藉此讓中國復興起來。這不僅滿足了西方國家的英雄心態,也使中國成為了既是待拯救、也是即將再次復興的主體。
    在新生活運動中,宋美齡改變了中國國家主權剛性形象,其強調的是民族與中國人的柔性概念。在其過程中,宋美齡身為女性、準第一夫人的身分是她能巧妙性地轉換中國剛、柔形象的關鍵。在新運中必須被振興的是中國民族、中國人。而這也呼應了宋美齡的女性柔性作用,剛性的國家概念被陰性的民族理念取代,進而合理化了此時窮弱的中國呈現出對西方國家的依賴。宋美齡準第一夫人的形象讓中國人民先接受中華民族是存在的且必須再次被復興、改造。
    Reference: 一、中文
    「宋美齡對取締剪髮燙髮意見」,中央日報,1935年2月21日。
    「曹長青:提高了中國女性形象的宋美齡」,大紀元,2003年10月28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3/10/29/n401830.htm
    「理髮業厲行新生活禁止燙髮昨開始實行」,中央日報,1935年2月2日。
    「復湖北省新運會請示禁止燙髮應取勸告態度」,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編,民國二十四年新生活運動總報告:(下)。
    「發刊詞」,婦女新生活月刊,創刊號(1936年10月)。
    「會務概要-本會一年來工作簡報」,婦女新生活月刊,第四期(1937年3月)。
    「歡迎婦女指導委員會」,婦女生活,第6卷第10期(1938年12月16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第32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抗戰前教育概況與檢討(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3年再版)。
    丹楓,「復古運動聲中的禁映男女共演影片(上)」,申報,1934年8月10日。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 (臺北:五南出版社,1986年)。
    王立新,「晚清政府對基督教和傳教士的政策」,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224~240。
    王亞權總編纂、李萼編纂,蔣夫人言論集上冊(臺北:中國婦女反共聯合會,1977年)。
    王亞權總編纂、李萼編纂,蔣夫人言論集下冊(臺北:中國婦女反共聯合會,1977年)。
    白海軍,宋美齡-用玫瑰平衡戰爭(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年)。
    石之瑜,「陰性主權:近代中國對外關係的起點」,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1期(1995年),頁24~38。
    石之瑜,「蔣夫人與中國的國家性質一後殖民父權文化的建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1996 年8月),頁167~199。。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
    石之瑜,宋美齡與中國(臺北:商智文化,1998年)。
    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編,近代江蘇宗教(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0年)。
    艾蜜莉•哈恩著、李豫生譯,宋氏家族(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年)。
    何友良,「論新生活運動與復興文化問題」,江西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頁85~90。
    克里斯蒂安‧喬基姆著、王平譯,中國的宗教精神(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下冊(臺北:綜合月刊社,1973年)。
    宋美齡(演講詞),「新生活與婦女」,婦女新生活月刊,第一期(1936年11月)。
    宋美齡,「在美國眾議院之演說」,1943年2月28日。
    宋美齡,「如是我觀-西洋人對中國的觀念是否如此」,江西婦女,第七卷第五、六期合刊(1942年8月)。
    宋美齡,「我的宗教觀」,蔣夫人思想言論集(蔣夫人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年)。
    宋美齡,「婦女新生活應有的精神」,婦女新運,創刊號(1938年12月20日)。
    宋美齡,「蔣夫人撰寫專欄促美人認識中國」,江西婦女,第七卷第二、三期(1942年5月)。
    宋美齡,基督教與新生活(上海:廣學會,1937年)。
    李台珊,宋美齡-走在蔣介石前頭的女人(臺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
    汪思涵,「1934-1937年間的新生活運動與基督教-以教務雜誌為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7年第4期,頁65~82。
    汪進春,「淺議傳教士與新生活運動」,安徽文學,2006年第9期,頁85~86。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編第53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9 年)。
    周華山,閱讀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寧,永遠的烏托邦:西方的中國形象(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林博文,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0年)。
    林頌華,「試論新生活運動的特點與效用」,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2期(1995年5月),頁15~21。
    林澤震,「新生活運動-理論與實踐之分析(1934-193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
    邱貴芬,「後殖民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出版社,1996年),頁237~257。
    洪宜嫃,「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之研究(1924-1949)」,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年)。
    胡春惠、陳紅民編,宋美齡及其時代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出版,2009年)。
    夏蓉,「新生活運動與取締婦女奇裝異服」,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6月,頁114~121。
    孫濤,「論非基督教運動的主要成因」,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年第6 期,頁125~129。
    柴燃恒,「去父權化和去殖民化-試論穆薩•杜比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聖經解讀」,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
    栗建新,新生活運動與國民性改造,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10年3月),頁93~96。
    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臺北:中正文教基金會出版,2004年)。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八輯.十年建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曹藝,「新生活運動與國民精神總動員試析」,民國檔案,1999年2月,頁97~104。
    梁漱溟,梁漱溟先生教育文錄(濟南: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1935年)。
    梁寶山,「女性與族國主義的艱難結合-宋美齡與新生活運動」,文化研究嶺南,第16期(2009年11月),頁1~17。
    章開沅,「教會大學史研究的文化視野」,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1997年5月),頁19~20。
    許漢,宋美齡傳:永遠的第一夫人(臺北:德威國際文化,2003年)。
    許慧琦,「過新生活、做新女性: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對時代女性形象的塑造」,臺大文史哲學報,62期(2005年5月),頁277~320。
    陳禹同,「東西方第一夫人的政治角色對比」,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4年第8期,頁53~66。。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11年)。
    陳鵬仁、樓文淵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1998年)。
    彭小研,「五四的『新性道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第3期(1995年8月),頁77~96。
    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賀衷寒,「新生活運動之意義」,新生活月刊,創刊號。
    黃仁霖,黃仁霖回憶錄(臺北:台灣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年)。
    黃伯平編著,蔣夫人與中國(臺北:東南出版社,1992年)。
    黃金麟,「醜怪的裝扮:新生活運動的政略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0期(1998年6月),頁163~203。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編),民國二十三年新生活運動總報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
    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編),民國二十四年全國新生活運動(臺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
    楊昌宴,「評舊道德與新生活運動」,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4期,頁46~47。
    楊松瑞,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中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象(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年)。
    楊樹標,宋美齡傳(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溫波、張紅,「論新生活運動的發起」,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年第11 期,頁112~116。
    聖經•使徒行傳。
    聖經•馬太福音。
    靳環宇、祁建峰,「邊際化:民國時期在華基督教會的生存態勢」,湖南第一師範學報,第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13~15。
    漢娜•帕庫拉著、林添貴譯,宋美齡新傳:絕代風華一夫人(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年)。
    管梅瑢,「視察報告」,婦女新生活月刊,1936年11月,頁36~39。
    趙新民,淺談新生活運動,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頁45~46。
    劉巨才,政治女強人-一代風流宋美齡(臺北:風雲時代,1994年)。
    劉鵬飛,「略論晚清新教傳教士的自養探討」,常熟高專學報,2001年9月,頁90~93。
    毅,「壓迫婦女勢力之抬頭」,婦女共鳴,第3卷第9 期(1934年9月)。
    蔣介石,新生活運動之中心準則,革命文獻第六十八輯-新生活運動史料(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75年)。
    蔣夫人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蔣夫人思想言論集(臺北:蔣夫人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年),卷一。
    衛,「談談奇裝異服(座談會紀錄)」,婦女新生活月刊,1936年11月。
    談杜英(編著),中國婦女運動通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鄭雪英 「宋美齡對中國政治的影響(1927-1945)」,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民國93年)。
    養愚,「為長沙婦女請命」,婦女共鳴,第5卷第6期(1936年6月),頁24~35。
    冀滿紅,「傳教士與近代西方列強的侵華戰爭」,戰爭史研究,2000年第6期,頁36~41。
    蕭繼宗主編,新生活運動史料(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5年)。
    遼寧大學哲學系編印,中國現代哲學史資料彙編,第2集第7冊(瀋陽:遼寧大學哲學系,1982年)。
    鎮江,新生活運動(江蘇:江南印書館,1934年)。
    關志鋼,「新生活運動反共論析」,深圳大學學報,第12卷第1期 (1999年2月),頁65~69。
    關志鋼、趙哲,「抗戰爆發前新生活運動的衰落及其原因探析」,浙江學刊,1995年第1期,頁108~111。
    關志鋼、趙哲,「試論新生活運動之緣起」,深圳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1994年5月),頁64~72。
    蘇新有,「試論抗戰前基督教會在新生活運動中的角色和作用」,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16期,頁29~32。
    顧長聲,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二、英文
    “A Symposium: What Can Christian Co- operation Add to the New Life Movement”,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 68, No. 5 (May 1937).
    Bulag,U.E., Collaborative Nationalism: The Politics of Friendship on China`s Mongolian Frontier (Oxfor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10).
    Dirlik, Arif,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New Life Movement: A Study in Counterrevolutio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4, No.4 (Aug 1975), pp. 945~980.
    Editorial :“The New Life Movement”,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 65, No. 5(May 1934).
    J. Han and L.H.M. Ling,“Authoritaranism in the Hyper-masculinized State,”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1995),New York.
    Kimber H. K. Den,“ New Life Movement and Christian Church“,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 66, No. 2(Feb 1935).
    Laura Tyson Li , Madame Chiang Kai-Shek : China`s eternal first lady(New York : Atlantic Monthly Press, 2006).
    Paul A. Cohen,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Pichon P. Y. Loh, “The Ideological Persuasion of Chiang Kai -shek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4, No.3(1970).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Shanghai, 1877).
    Susan Mary Okin, Wome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Thomson, James Claude, While China faced west : American reformers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8-1937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Tse-tung Chow,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Valentine Chirol, Far Eastern Question(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1896).
    Yu-sheng Lin, “ Radical Iconoclasm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Liberalism," in B. Schwartz (ed.), Reflectio on the May Fourth Mover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2260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60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0101.pdf1867KbAdobe PDF271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