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工會法(2010)。 王惠玲(1998)。我國工會功能與法律地位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8-H-004-007-E2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王惠玲(1999)。勞資關係之反思與再造。思與言,3(37),101-118。 王惠玲(2005)。國際勞工組織對團結權之保障:兼評我國工會法。政大勞動學報,18,1-31。 王惠玲(2014)。勞動三權。2015年10月30日,取自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ShN7DSHC_5gJ: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262001042071/%25E5%258B%259E%25E5%258B%2595%25E4%25B8%2589%25E6%25AC%258A.ppt+&cd=1&hl=zh-TW&ct=clnk&gl=tw 王文科、王智宏(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厚誠(2010)。建構工會新發展《工會法》修正重點。台灣勞工季刊,22,44-55。 向秋玲(2005)。自立晚報產業工會的角色與功能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成之約、莊美娟(2000)。資訊科技運用對勞資關係影響之初探。經社法制論叢,26,167-195。 成台生(2000)。工會之研究-以美國、日本與中華民國為例。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正旺(2010)。勞動三權與勞動三法的範疇與趨勢之研究。萬能商學學報,15,117-134。 吳慧君(2010)。大學行政人員知覺組織支持、組織創新、工作活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獲教學卓越計畫大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全成、馬翠華(2011)。勞資關係。臺北市:一品出版社。 吳秉恩(2012)。高階人力資源管理―分享式觀點。臺北市:華泰文化。 吳全成、陳俊益、陳泰源(2013)。團體協約法修正實施後勞資雙方簽訂團體協約之意向及可行性研究。社科法政論叢,1,73-116。 吳柏軒(2015年10月5日)。全教總宣布深根台灣勞動教育。自由時報。2015年10月7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65746 李允傑(2002)。政府與工會。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李長吉、金丹萍(2011)。個案研究法研究述評。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6(29),107-111。 汪美伶、徐治齊(2006)。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之干擾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6),45-69。 林欽榮(2002)。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登睿(2004)。醫院中的工會組織與功能之研究-以兩家醫院工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2(3),122-136。 林虹君(2007)。淺談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2015年2月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42.htm 林恒斌(2008)。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藍海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58,76-93。 林振裕(2009)。工會是保障權益,還是挑戰體制。台灣勞工季刊,21,88-97。 林良榮(2010)。我國勞動三權之發展現況與問題分析─歷史、結構與法律的途徑。論文發表於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舉辦之「監察院第4屆人權保障」工作研討會,臺北市。 林斌(2010)。台、美、英教師組織工會安全制度之比較研究:公共部門勞資關係之觀點。稻江學報,2(4),48-75。 林志成(2015年10月5日)。全教總宣布在校園推動勞動教育。工商時報。2015年10月7日,取自http://ctee.com.tw/LiveNews/Content.aspx?nid=20151005003889-260405&ch=ch 茆昔文(2011)。新《工會法》中主管機關功能與角色。台灣勞工季刊,22。2015年10月7日,取自http://book.mol.gov.tw/image/no_22/A-3.pdf 林逸舒(1997)。在集體協商中應扮演的角色。勞工行政,110,48-50。 林良榮、邱羽凡、張鑫隆(2012)。工會保護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新北市:勞動視野工作室。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市: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林凱衡(2015)。說好的勞動教育法呢?。2015年10月16日,取自http://opendpp.tw/vote/workandlaw/ 邱瑞興(2003,10)。統一企業員工「工作滿足」、「工會承諾」與「工會參與」之關係研究。載於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舉辦之「人文、科技、e世代人力資源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71-588)。高雄市。 侯武勇(2005)。國營公司勞資關係研究―以漢翔公司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1),41-75。 范熾文(2004)。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內涵之建構。學校行政,30,1-15。 原來(2010)。從衝突理論觀點看博物館場域的權力競爭現象。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1(29),117 -129。 徐易男(2003)。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對我國教育行政的啟示。學校行政,28,3-15。 徐錦禹、許光麃(2014)。NBA封館之勞資雙方衝突觀點:以2011年為例。身體文化學報,18,117-135。 柴在屏(2007)。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專院校為例。中州學報,25,151-169。 翁健銘、林梅琴(2005)。台灣天主教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83-116。 張天開(1987)。現代工會運動。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裕隆(2001)。「績效管理」改善研究計畫。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張茂源、蕭景文(2006)。淺析「勞動三權」中之集體協商權及其對學校行政的衝擊與因應策略。教師之友,1(47),42-47。 張家仁、周黎傑(2009)。高級中等學校軍訓教官人力資源之有效管理。中華技術學院學報,41,267-284。 張可婷(譯)(2010)。Uwe Flick著。質性研究的設計(Desinging Qualitative Resrarch)。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 張鑫隆(2010)。新勞動三法對台灣工會的意義及未來的課題。台灣勞工季刊,22,38-43。 張烽益、洪敬舒、楊書瑋、林佳和、周兆昱、侯岳宏等人(2012)。搞工會-工會正義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臺北市: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梅台生(2002)。廿一世紀激勵員工的變革管理。T&D飛訊,3,2013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ncsi.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e427a6e2aabb5fe588c1000c9c9edbf4.pdf 許禎元(2004)。社會科學信度與效度的檢定及其關聯性。醒吾學報,27,1-23。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之意義。師友月刊,49,6-12。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臺北市:華泰書局。 陳錦麗、曾榮豐(2008)。績效管理、組織認同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以國立大學公務人員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1,129-156。 陳美智(2009)。高階管理政策研議:系統動力學方法論。組織與管理,1(2),145-196。 陳正良(2010)。台灣工會與協商結構:朝向較集權模式作發展。台灣勞動評論,1(2),21-62。 陳衣凡(2014)。臺灣工會法修訂過程中社會對話的發展與實踐-工會之觀點。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鹿荷(2009)。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臺北市:采竹文化。 勞動基準法(2015)。 勞資會議實施辦法(2014)。 焦興鎧等(2008)。公部門勞動關係。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忠東、楊東濤(2008)。人力資源管理與勞資關係的整合。現代管理科學,1,18-20。 黃英華(2010)。新~工會法對工會組織運作會有新發展局勢?。2015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tpfl.org.tw/article.php?id=887 楊孟勳(2011)。國民中學教師衝突研究:以一所公立國民中學為例。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7,55-83。 楊志誠(2014)。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思維:文化資本的體制建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8,1-23。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4(37),17-23。 詹火生(1990)。勞資關係與勞工福利。臺北市:幼獅出版社。 團體協約法(2015)。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2015)。勞動教育向下扎根、為勞動意識深埋種子。勞動臺北,4。2015年10月29日,取自http://web2.bola.taipei/edm/NewsLetter_03.aspx?paper_code=1506080001 劉平青、王雪、劉維政(2012)。組織社會化對農民工留任意願的影響研究—員工關係的中介效應。中原企管評論,2(10),1-21。 劉平青、趙雪雲、李靜(2012)。內部行銷對新員工留任意願的影響-以員工關係為中介變數。中原企管評論,1(10),35-49。 潘世偉、陳正良、林昭禛(2001)。勞動三法之修正評析與建議。國政論壇,10(1),2015年10月17日,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0110/theme-180.htm 潘世偉(2005)。從工業關係到僱用關係―勞動關係研究之變遷與發展。2015年1月26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4/SS-R-094-009.htm 潘扶德(2013,11)。教育改革中的國中小學校長角色踐行與反思實踐。論文發表於國立東華大學舉辦之「教育行政與政策學術研討會:教育政策與學校領導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花蓮縣。 蔡志杰(2009)。另一種零細與破碎―台灣公務機關的集體勞動關係概述。2015年1月26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2705 蔡錫濤、林燦螢、鄭瀛川、金傳蓬(201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雙葉書廊。 衛民(1993)。工會組織與勞工運動。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衛民、許繼峰(1999)。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衛民(2004)。工會「洋蔥」說。工會洋蔥說(頁41-45)。高雄市:麗文文化。 衛民、許繼峰(2006)。勞資關係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合與分。勞工研究,1(6),73-95。 衛民(2010)。新「工會法」重要修法內容與對勞資關係衝擊之研究。2015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npf.org.tw/2/7993 衛民、許繼峰(2011)。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三版)。新北市:前程文化。 衛民(2014)。集體勞資關係―法律、實務與案例。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蕭武桐(1981)。組織內的衝突管理。中國行政,31,56-64。 蕭乃沂(2002)。衝突分析的先導研究:結合判斷分析與系統動力學的方法。中國行政評論,2(11),77-114。 蕭惠容(2010)。ICT產業激勵制度對員工留任意願及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戴曉惠(2009)。衝突與合作:企業內工會與資方的互動本質。台灣勞動評論,1(1),67-88。 戴伯芬(2012a)。學術工廠中的新工會主義-高教工會的經驗省思。臺灣社會研究,89,313-329。 戴伯芬(2012b)。台灣高教工會實踐:勞動權的省思。臺灣社會學會通訊,76,21-28。 戴伯芬(2012c)。高教危機中的集體行動: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反思與實踐。台灣教育,677,2-9。 藍科正(1992)。台灣工會組織及其功能之研究。政大勞動學報,1,1-25。 蘇偉業(2010)。從地方政府運用約聘僱人員之調查剖析我國公務人力制度之改革。政策與人力管理,1(1),107-147。 Babbie, E. R. (2007).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1th ed.). CA: Wadsworth. Badigannavar, V. (2009). Does Llabor Management Partnership Deliver Mutual Gains? Evidence from the UK Public Servies. In David Lewin and Paul Gollan(Eds.), Advances in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16, 75-108. Belous, R. S. (1989). How Human Resource System Adjust to the Shift toward Contingent Workers. Monthly Labor Review, 112(3), 7-12. Bucklew, N., Houghton, J., & Ellison, C. (2012). Faculty Union and Faculty Senate Co-Existence: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Academic Collective Bargaining on Traditional Academic Governance. Labor Studies Journal, 37(4), 373-390. Conlan, K. (2014). Save Our Unions: Dispatches from a Movement in Distress/What Unions No Longer Do. Labor Studies Journal, 39(4), 317-319. Farber, H. S. (2005). Union Member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ivergence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5, from http://core.ac.uk/download/pdf/6894934.pdf Freeman, R. B., & Medoff, J. L. (1984). What Do Unions Do? New York: Basic.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London: Heinemann. Kaufman, B. E. (2001).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4), 339-374. Kumar, R (1999). Research Methodology:A S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 Thousand Oaks, CA: Sage. Lund, J., & Taylor, D. (2010). Why Don’t More Members Attend Union Meetings? Labor Studies Journal, 35(4), 566-572. Marescaux, E., Winne, S. D., & Sels, L. (2013). HR Practices and Affective Organisational Commitment: (when) does HR Differentiation Pay of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 23(4), 329-345. Mishler, E. G. (1986).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yman, R. (2001). Understanding European Trade Unionism:Between Market, Class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Salamon, M. (2000).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4th ed). London:Prentice Hall. Senge, P. M. (1994).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1st ed.). New York: Doubleday. Sheman, L. (2015). The Economic Realities of Employment Class Actions. Employment & Labor Relations Law. 13(2), 2-6. Smith, C. (2015).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Labor Process Analysis Forty Years After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Labor Studies Journal, 40(3), 222-242. Strauss, A. ﹠Corbin, J. M.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Whalen, C. J. (2015). Union Engagement in Western New York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dvances in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18, 177-213. Yin, R. K. (2008).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4th ed.). London: S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