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115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0950317      在线人数 : 8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廣告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1157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57


    题名: 政治 KUSO 創作者:動機與展演
    The Political KUSO Creators in the Internet: Motivation and Presentation
    作者: 楊璨瑜
    Yang, Tsan Yu
    贡献者: 鄭自隆
    Cheng, Tzu Lung
    楊璨瑜
    Yang, Tsan Yu
    关键词: 政治 KUSO
    KUSO 創作
    使用與滿足
    自我展演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6-02-03 11:50:40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 2014 年台北市長選舉期間的政治 KUSO 創作為研究對象,採用網 路民族誌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四位競選期間 KUSO 作品知名度、人氣皆高的 KUSO 創作者。從創作方式、創作動機與目的、創作與自我展演三大面向探究台 灣政治 KUSO 創作與創作者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
    一、政治 KUSO 創作者是「反輔選」之「分身」:創作者將自己視為政治人物的 「分身」,把自身對社會議題的省思以娛樂包裝,透過反輔選的方式表達立 場,體現了 Bakhtin 的「狂歡化」語言。
    二、創作動機是不滿政治環境:幾乎所有 KUSO 創作者都認為受到 2014 年「太 陽花學運」的影響,並以娛樂、抒發個人意見及獲得認同為主要創作目的。
    三、政治 KUSO 創作者不在意反對之社群聲音:創作者雖然創作目的之一是獲 得認同感,但面對對立黨派支持者的反對聲浪不在意。
    四、KUSO 只是工具,創作者意在參與、表達意見:KUSO 本身是一個傳遞資訊 的工具,在政治議題之下產生的 KUSO 就是創作者參與政治、表達意見的 方式。
    五、KUSO 創作者選擇匿名以避免社交障礙:在全新的匿名身份保護下,創作者 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自己的政治立場被眾人審議,政治性言論也不會影 響到真實生活的人際關係。
    參考文獻: 王孝勇(2011)。〈Mikhail Bakhtin 狂歡節概念的民主化意涵:從批判取向論述分析的理論困境談起〉,《新聞學研究》,108:183-223。
    王孝勇(2014)。〈Mikhail Bakhtin 眾聲喧嘩的倫理與倫理困境之反思〉,《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8:135-191。
    王柏鈞(2006)。《部落格的異想世界-使用者人格特質與使用動機行為之關聯性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柏鈞(2010)。《放膽搞怪!KUSO 文化與公共領域發展現況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茗(2001)。《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泰俐(2008)。《數位傳播時代「資訊娛樂化」的媒介形式:以電視新聞「感官主義」之探究為例》(計畫編號:NSC 92-2412-H-004-024-)。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櫻儒(2009)。《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動機、使用行為及其相關性之探討》,亞洲大學資訊與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若寧(2011)。《論 Kuso 影片之意義協商與身分認同的語境化現象--從社會符號學角度進行多模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振誠(2010)。《影音分享網站之自我展演者行為研究—以 kuso 式影片展演者為例》,2010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沈帥青(2013)。二次創作有價惡搞無罪,取自香港經濟日報。http://ppt.cc/CW21林昭宇、吳可文(2013)。〈「藝術實務研究」應用於名畫挪用之數位藝術創作模 式〉,《設計學研究》,16(2):137-155。
    林意仁(2011)。《網路群眾文化及其民主意涵-以 PTT Gossiping 看板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毅祥(2014)。從社群數據看柯文哲如何打贏選戰,取自數位時代。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837
    林燕秋(2009)。《自我的線上舞台--影音分享網站之閱聽人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唐士哲(2004)。〈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資訊社會研究》,6:59-90。
    孫秀蕙(1993)。《臺灣電視新聞在政治民主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民主進步黨 1993 年文化會議。
    徐江敏、李姚軍譯(201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原書: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高妮霠(2007)。《Web 2.0 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為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志偉譯(2000)。《網路民主》。臺北市:商周。(原書 Morris, D(. 1999), Vote.com.Los Angeles: Renaissance)。
    張卿卿(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45-90。
    張珣(2013)。Book Reviews: Appropriation as Practice: Art and Identity in Argentina.,臺灣人類學刊,11(1):190-193。
    莊郁茹(2012)。《資深素人創作遊戲與 Youtube 影片狂歡化現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萍(2008)。〈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圖書資訊學研究》,2(2):1-15。
    陳志萍(2012)。〈影音分享網站之個人印象管理研究〉,《廣告學研究》,37:79-104。
    陳威珞(2012)。《Justin TV 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行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致中(2003)。《網路文學創作者行為之初探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玲(2002)。〈Goffman 劇場理論主要概念的提出〉,《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 20 期。
    陳徵蔚(2012)。《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台灣數位文學史(1992─2012)》。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2005KUSO 來了大調查,取自創世紀 KUSO 專區。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kuso_0120_05.html
    黃明慧(2005)。《擬像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金正(2008)。《從網路 kuso 的言談情境論網路的政治參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 《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義忠(2014)。「惡搞」背後的天與地,取自燧火評論。http://ppt.cc/284d
    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臺北市:新新聞文化。(原書:Sunstein,C.(2001),Republic.c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葉殷志(2011)。《Youtube 影片製作的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鼎、勞麗珠(2010)。〈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新聞學研究》,102:253-293。
    劉江釗(2005)。《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玟(2004)。《點對點檔案分享軟體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市:麥田。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97:45-81。
    潘玲娟(2005)。〈電視暴力相關理論之探討〉,《復興崗學報》,84:295-320。
    潘國靈(2011)。如果沒有「二次創作」,取自靈感國度潘國靈。http://ppt.cc/k2YT
    蔣昕(2010)。《臉書上的一張臉譜:社交網站上的劃界與展演》,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枝、黃宗慧(2011)。惡搞文化的「意義」--取徑波希亞的後現代理論,取自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http://elearning.lib.ntu.edu.tw/?q=zh-hant/node/56
    鄭自隆(2008)。《電視置入:型式、效果與倫理》。台北:正中書局。
    謝君臨(2012)。《網路短片的狂歡化現象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2004)。〈想像語言:從 Saussure 到台灣經驗〉,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冊),頁 199-264。台北:巨流。
    羅蓉蓉(2006)。《KUSO 創作及其行銷意含之探索性研究-以巴哈姆特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天、吳佳真譯。《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臺北市:遠流。(原書:Turkle, S.(1998)。
    【英文】
    Bargh, J. A., McKenna, K. Y., & Fitzsimons, G. M. (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33-48.
    Blumler, J. G. (1979). 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Communication research, 6(1), 9-36.
    Dominick, J. R. (1999).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4), 646-658.
    Gardiner, M. E. (2004). Wild publics and grotesque symposiums: Habermas and Bakhtin on dialogue, everyday life and the public sphere.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52(s1), 28-48.
    Goffman, E. (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Hariman, R. (2008). Political parody and public cul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94(3), 247-272.
    Hollis, H. (2001). The Other Side of Carnival: Romola and Bakhtin. Papers on Language & Literature, 37(3), 227.
    Kaye, B. K. (2005). It`s a Blog, Blog, Blog World: Users and Uses of Weblogs.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2), 73-95.
    Krumm, J., Davies, N., & Narayanaswami, C. (2008). User-generated content.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4), 10-11.
    Lachmann, R., Eshelman, R., & Davis, M. (1988). Bakhtin and carnival: culture as counter-culture. Cultural Critique, 115-152.
    Lindahl, C. (1996). Bakhtin`s carnival laughter and the Cajun country Mardi Gras. Folklore, 107(1-2), 57-70.
    Miller, H. (1995).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lectronic life: Goffman on the Interne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mbodied knowledge and virtual space conference.
    Morris, M., & Ogan, C. (1996).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 0-0.
    Newhagen, J. E. and Rafaeli, S.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 0
    Papacharissi, Z. (2002a). The self online: The utility of personal home pag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3), 346-368.
    Papacharissi, Z. (2002b).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virtual life: 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home page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9(3), 643-660.
    Papacharissi, Z., & Rubin, A. M. (2000). Predictors of Internet use.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2), 175-196.
    Parker, B. J., & Plank, R. E. (2000).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net as a new information source.American Business Review, 18(2), 43-49.
    Ruggiero, T. E. (2000).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1), 3-3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102452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201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廣告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01301.pdf4197KbAdobe PDF2104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