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767
|
Title: | 開放陸生來臺政策影響之研究:以政治大學為例 The Study of Effect of Policy of Accepting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A Case Study 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Authors: | 宋思緯 Sung, Szu Wei |
Contributors: | 彭立忠 Peng, Li Chung 宋思緯 Sung, Szu Wei |
Keywords: | 開放陸生來臺政策 交換陸生 學位陸生 the policy of accepting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exchange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degree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
Date: | 2015 |
Issue Date: | 2015-10-01 14:20:43 (UTC+8) |
Abstract: | 2011年政府開放大陸學生來臺修讀學位,陸生來臺成為兩岸關係發展重大里程碑之一,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之方式,選取政治大學2013-2014年間在校之交換陸生及學位陸生共18人為訪談對象,就來臺求學動機、在臺適應情況與陸生政策效果等三個面向,探討開放陸生來臺政策之影響:(1)在來臺動機方面,分別從吸引和阻礙陸生來臺不同原因切入,討論其對於陸生來臺積極促進或消極阻礙的影響;(2)在適應情況方面,依來臺前後預期想法與實際情況之差別,以及受訪者調整適應方式和校方協助建議等角度,分析陸生在臺適應問題與所需協助;(3)在政策效果方面,以受訪者對於臺灣發展情況正面肯定與負面批判之印象,和現行陸生政策對兩岸關係發展影響及未來政策調整方向之建議,進行政策相關影響評估。
經過訪談資料整理,本研究歸納政治大學之交換陸生與學位陸生受訪者回應,分別對陸生來臺利多與利空因素、陸生在臺面臨問題與適應情況、陸生對臺灣發展情況觀察以及開放陸生來臺政策利弊影響的意見反饋,進行相關因果分析與應對建議,期許能發揮權衡利弊揚長補短的效果,作為未來陸生政策影響評估及修改調整之參考。
關鍵詞:開放陸生來臺政策、交換陸生、學位陸生 In 2011,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policy to accept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to study in Taiwan, which is regarded as one milestone of cross-straits relationship. In the study, interview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reveal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the policy. The interviewees included in total 18 degree and exchange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who studied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 2013 and 2014, and they were asked questions in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in terms of the motivation, the interview probed into factors that attract and hinder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to study in Taiwan, furthermore discussed the factors’ influence. Second, in respect of adjustment, the study analyzed problems faced by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to adapt to new conditions and what kind of assistance they require, mainly based on the answers to whether there is gap between interviewees’ anticipation and reality and how they adjust themselves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Third, concerning effects of policy, the interview covered the participants’ impressions on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advice on current policy of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thereby evaluated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the policy.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interviewing records, the study concluded the response of degree and exchange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demonstrating conclusions and causality of their incentives and barriers to studying in Taiwan, their adjustment and problems in new environment, their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policy of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ill provide universities in Taiwan with informative sources for attracting more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need. In addition, some advice on the policy of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o maximize the strengths whilst minimizing the shortcomings.
Key words: the policy of accepting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exchange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degree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
Reference: | 王秋淑,2010,《開放陸生來臺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論文。
王雋安,2014,《港澳生與陸生來台適應性之比較研究 -以文化大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碩士論文。
王嘉州,2013.12,〈互賴和平或衝突?—以來臺陸生政府認同變遷為例〉,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2013年會暨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變動世界中的衝突與和平」,p1-28,臺北:中央研究院。
李昕育,2013,《陸生來台就學之內容分析-以自由時報、聯合報、大紀元及台灣立報四電子報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萍,2012,《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與機制(2008-2012)》,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雪莉、蔡紀眉,2015,〈八萬陸生大軍,如何改變臺灣?〉,《天下雜誌》No. 570 :124-138
江清錦,2011,《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立法院之政策論證》,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
宋家緯,2013,《媒體立場對陸生來台就學政策報導與評論的差異分析--《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的比較(2008~2011)》,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妍秀,2012,《以行銷理論探討陸生來台政策及陸生感受情形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齡媖,2010,《大陸地區交換學生來台現況暨開放陸生來台政策評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政治大學公共政策論壇,2009,〈開放陸生來臺-對國內教育、文化、經濟的衝擊〉,《公共政策白皮書-高等教育系列12》
徐子惁,2014,《陸生來臺就學適應情形探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治堯,2010,《陸生來台就讀大學院校知拉力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宥霖,2013,《報紙對陸生議題之內容分析研究─ 以自由時報、聯合報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黃昶閔,2013,《探討陸生對於在台遊學機構關係品質認知與關係忠誠度-以承諾、誠信與滿意度為觀點》,中國文化大學企業實務管理數位學習碩士論文。
黃重豪、賈士麟、藺桃、葉家興,2013,《陸生元年》,臺北:秀威資訊。
楊雲喬,2014,《以沉默螺旋理論分析陸生在台表達意願之研究——以釣魚台列嶼主權歸屬之議題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景堯,2004,〈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學對台灣私立大學生存之助益〉,《展望與探索》,第二卷第九期。
楊景堯,2012,《大陸學生台灣夢》,臺北:中華文化基金會。
楊景堯、張五岳,2013,《大陸學生台灣緣:陸生的臺灣成長記憶》,高雄:麗文文化。
劉慧珍,2013,《陸生來臺政策-就學動機、政策涉入程度對就學意願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博藝,2012,《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臺北:聯經出版。
鄯毅,2013,《島嶼的過客》,臺北:崧博出版。
蕭伊婷,2009,《我國大學生預期陸生來台就學之生活壓力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振弘,2013,《來台陸生的國族想像與對台觀感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韓宜娟,2010,《陸生來台動機與生活適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簡瑞榮,2010,《影響陸生來臺就學意願因素之研究-以廈門地區中學學生為例》,國立高雄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簡淑怡,2014,《我國大學校院對陸生來臺就學的管理與輔導措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蘇黃亮,2011,《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之研究—以政策論證為基礎》,臺北市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湘涵,2014,《來台大陸生之休閒調適策略對文化適應壓力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碩士論文。
官方文件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
《立法院公報》,第九十八卷,第二十九期,2009年5月21日
行政院,兩岸交流,〈開放陸生來臺即承認大陸學歷〉
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兩岸學術交流,〈政治大學接受大陸地區姊妹校交換學生來校交流申請須知〉
教育部2012年大專院校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統計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章行政,第22條
總統府,<施政願景>
新聞報導
中國時報,陸生來台,阻止主權流失的最後王牌。2011年9月5日。
自由時報,立委提案 確保防弊陸生才能來。2008年11月11日。
自由時報,《教育部舉辦座談會》開放陸生來臺 反對質疑雜音多。2009年6月12日
自由時報,承認中國學歷 梁禎祥堅決反對。2009年6月19日。
自由時報,教育部開放陸生來臺座談會 學者質疑:為何不靠中國就說鎖國。2009年6月19日。
自由時報,廖俊臣:招收中生、採認中國學歷 應脫鉤,2010年5月3日。
自由時報,張宗仁:兩岸教育協議 勿損臺生權益。2010年10月25日。
台灣立報,開放陸生來臺 百餘學者反對。2009年6月1日。
聯合報,三大校院協會:快開放陸生。2009年5月14日。
聯合報,採認大陸學歷以增加台灣學生競爭力。2009年11月20日。
聯合報,陸生當同學,明年兩千人。2010年8月20日。
蘋果日報,離譜 7分可上大學。2008年8月9日。
英文資料
Nye, Jr, Joseph S. , 2004, Soft power :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 : Public Affairs.
Tim May, 1997, Social research :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 [U.K] ;Philadelphia, P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Warwick, Donald P. and Osherson, Samuel , 1973,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026100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6100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47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