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近年來,隨著臺灣高等教育擴張的結果,如何維持高教的質量,已成為各大學關注的焦點。自2005年開始教育部也以提高臺灣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與能見度之理由,接連提出‘追求卓越計劃’、‘頂尖大學’及建立大學評鑒等政策,強調評鑒指針之份量與經費配置之結合,促成國內高等教育以SCI、SSCI、A&HCI等國際期刊的刊載篇數與被引用次數(impact factor)等量化指標作為評鑒標準的發展方向。為回應教育部等所推展之各項追求卓越之高教政策,政大遂于2008年起成立‘頂尖大學辦公室’,以致力于發展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領域與頂尖學術研究。然而,在以追求卓越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為目標的背后,卻充斥以上述量化評鑒指標,作為評鑒教師學術表現的依據,不僅忽略了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之特性、各學門間的差異,也同時加劇了校內各學院、甚至各科系間不甚公平的競爭。而SCI、SSCI、A&HCI等量化評鑒結果能否真正代表一所大學的學術研究質量?除此之外,是否有其它配套措施可以更加有效的鑒別出教師的學術產出能量與質量?這些都是有待厘清的問題。有鑒于此,本文擬針對臺灣當前的學術評鑒制度進行探討,同時引用國際上以專書與期刊論文作為學術評鑒指標的討論,進一步透過臺灣人文社會領域研究著稱的政治大學,目前實施學術評鑒制度的情況,以此來論述臺灣學術界如何受到SSCI等國際期刊發表要求的影響,與未來文理評鑒分家之可能解決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