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87065      Online Users : 69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069


    Title: 從社會網絡看組織創新-以台灣電視產業為例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Theory in Taiwan Television Industry
    Authors: 王雅君
    Contributors: 溫肇東
    王雅君
    Keywords: 組織創新
    電視產業
    創新擴散
    社會網絡理論
    創新傳遞網絡
    數位匯流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09-01 16:15:10 (UTC+8)
    Abstract:   在高度競爭的企業環境中,要能夠因應環境的變化、強化自身競爭力,「創新」是重要的途徑之一。也因此,「組織創新」的相關研究,包含創新的內容(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創新的模式、創新導入等研究主題,多年來,已經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
      我們可以說,在管理學研究的領域當中,「組織創新」已經自成一個完整的範疇。然而,儘管過去的研究成果斐然,但隨著網路世代的來臨與全球化趨勢,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更大,未來等待詮釋解答的課題將方興未艾。
      本研究的關切焦點集中在媒體產業的「創新擴散」,其原因在於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 )趨勢對媒體產業造成的衝擊,在「質」與「量」的層面上,相較於其他產業所面臨的變革壓力,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謂「數位匯流」,源於近年來數位傳輸與壓縮技術快速發展,帶動了影視產業數位化(Digital)的趨勢。而各類型影音內容載具(PC、手機、平板電腦)數位傳輸的能力不斷強化的結果,造成數位影音內容均可在不同載具上傳輸播放,也因而原本在電視、電信、網際網路等不同訊息載台傳輸的內容,因為一同趨向數位化的演變,使得這些不同傳輸管道的內容形成匯流化(convergence)的結果,因而過去壁壘分明的產業,以模糊分隔界線,快速的整合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eco system)。以多元性的內容製作,結合多樣化的傳播與接收載具,顛覆以往的電視傳播產業的生態與收視市場。
      媒體產業面臨如此的衝擊,電視媒體經營者等於是在同一時間承受「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經營模式創新」的三大壓力。而傳統電視台從過去壟斷電視收視市場,穩坐市場主流。直到二十年前開始受到有線電視的挑戰。如今,到了數位匯流時代,卻仍以過去相對較無彈性的組織型態,來面對高度變動與不確定性的全新市場與產業的競爭,所以,不管是在自身條件上、或是客觀的環境上,台灣的無線與有線電視台媒體都面臨極大的壓力。
      由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所帶動的數位匯流之產業創新,閱聽人獲取資訊與接收影音的行為改變,導致傳統電視台的廣告收入銳減,雖相關領域的業者所關注的是新的商業模式,營收與收入產值從何而來如何能彌補逐漸流失的傳統廣告收入。我們深知,經營企業並沒有成功方程式,尤其是這一波全球化的產業變革風潮,變化之快,改變之大,更是難以掌握。雖然,國外已有發展出新的營收模式,如Google以搜尋及演算技術所發展的關鍵字廣告與Adence等多邊平台營收模式,又如大陸的眾多視頻網發展成熟會員付費模式,及相關的不同載具與通路的內容重組及加值運用,但能否持續的產生可觀的收入,尚待時間的觀察與考驗。但因企業要發展出新的營收模式,須考慮到企業本身的資源、能力條件、服務與產品等研發能力,各企業的條件不同,所發展出的營運模式皆會相差甚大,變數甚多。且數位匯流發展趨勢尚屬進行式的階段,目前尚未有堪稱有成功的商業模式。雖此以議題是大家所關切的目標,因變數太多,不在本論文的研究範圍。
      本研究是聚焦在企業內的組織流程中,是否存在一種「將組織創新所需的外部資訊傳遞到組織末稍」的傳遞流程。因為,在數位匯流時代,外部知識或訊息變動速度快,電視台經營階層如何採納外部知識與訊息做成決策,而做成決策之後又如何在組織內進行擴散,將決策與相關背景傳遞到組織基層,這對於組織創新的成敗,對於因應數位化的成敗,具有關鍵的影響。
      回到企業內的經營與管理,經營者之所以難以決策或執行創新構想,大都是缺乏適切的管道系統性取得對公司有益的訊息,或是未充分了解那些有用的創新構想,更遑論進一步的發展與應用。
    本研究延伸Whelan等人的理論(Whelan, E., Parise, S., Jasper de Valk and Rick Aalbers, 2011),形成組織創新傳遞流程,並以此檢視目前台灣電視台創新無法落實的原因,從組織結構,資源分配流程與內部連結溝通機制,來了解創新無法落實的原因,是否缺乏這兩種機制。
      本研究認為這兩種機制是創新落實的大企業在組織內應存在的必要條件。變動通常伴隨著機會與風險,在競爭劇烈與高度變化的媒體產業環境中,誰能最快掌握這一波數位化浪潮下的創新思維,導入外部創新內容與內部組織傳遞流程,建立並培養關鍵核心能力與機制,整合內外有價值或有用的信息與資源,誰將會是未來數位匯流產業戰場上的新贏家。
      電視媒體產業中的數位匯流的趨勢,本研究定義為「數位匯流」為這個世代重大的創新事務。換言之,未來台灣的電視業者,其永續經營的關鍵將會是取決於,誰能夠在這波數位產業浪潮下,具備快速吸納內外部創新技術與能力,將相關的人才與資源有效配置與運用,並精確地於組織內進行「創新導入與擴散」,才是快速變動下之產業競爭最核心關鍵能力。
      本研究以國內重要的電視媒體為研究對象,透過對特定電視媒體裡,位居數位化創新導入關鍵位置的核心決策人物進行訪談,以組織創新管理與組織內部溝通網絡的角度,觀察一個組織在面臨創新變革的壓力下,影響外衍性創新導入的變數。
      同時,透過對關鍵人物的訪談,本研究整理了台灣不同電視媒體內部的組織流程與核心角色的功能與型態,恰可比較出上述兩大機制在不同台灣電視媒體落實的程度,與因應數位匯流變革以及相關組織績效形成相關性。
    Reference: 中文書目
    尤文奎(2012)。陸OTT電視商機處處 各界覬覦。旺報,2012/12/16。
    王井煦、許子強、陳聰謀(2008)。數位匯流時代下有線電視業者之經營。電工通訊,2008(12),34-45。
    王世傑(2008)。數位匯流下資訊內容規範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王英裕(2008)。數位匯流的發展現況與趨勢。電工通訊,2008(12),14-23。
    西村克己(2013)。精譯科特勒:當代行銷學之父的77個核心概念(曾雅伶、賴又萁譯)。台北:商週。
    江逸之、黃亦筠(2009)。決戰電視。天下雜誌,2009年12月號,頁120-134。
    行政院新聞局(2009)。2009影視產業趨勢研究報告。取自 http:// tcm.tier.org.tw/Files/monographic/20090530112658.pdf 。
    行政院數位匯流專案小組(2012a)。「101臺灣高畫質數位電視元年」推動計畫。「行政院數位匯流專案小組」網站。取自 http://www.bost.ey.gov.tw /dctf/News_Content.aspx?n=ED98AFD6DEA1C463&sms=90069E3B7979CBA6&s=86286AD0A4DEFFD9 。
    行政院數位匯流專案小組(2012b)。數位匯流發展方案(2010~2015年)。「行政院數位匯流專案小組」網站。取自 http://www.bost.ey.gov.tw /dctf/ News_Content3.aspx?n=5C99B9E4CDA90D27&sms=AAE231302C7BBFC9&s=B756086B712E8D0B
    交通部(2011)。數位電視發展藍圖。取自 http://www.motc.gov.tw/ motchypage/dept/1724/3919_1000524DTV.doc。
    李銓,呂文屏(2004)。組織變革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商業無線電視台為例。傳播管理學刊,5 (1),20-33。
    李學文(2012)。電視數位化¬-從內容製作尋找大商機。2012台北電視節電視論壇。台北:圓山。
    李謙(2006)。影響台灣媒體產業組織變革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何吉森(2004)。因應數位科技匯流之我國廣播電視政策—廣播電視法合併修正案評析。傳播管理學刊,5 (1),44-55。
    沈孟蓉(2004)。跨媒體匯流知識管理之探討─以東森「大編輯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吳榮貴、吳朝升、袁劍雲、秦克堅、孫儷芳、楊世豪、陳秋玲、安舜華、朱金元、王克尹、林玲煥(2010)。臺灣各港務局建立創新管理機制與創新指標之研究(編號MOTC-IOT-99-H1BD003)。台北:通部運輸研究所。
    吳靜媛(2008),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因應數位匯流之經營模式探討—以台灣大寬頻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吳萬益、譚大純、汪昭芬(1999)。企業智價理論在組織創新能力之應用—以知識創造論與組織學習論為觀點之實證研究。1999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尚清林(2014)。視頻大串聯,物聯網概念股正夯。財訊雙週刊,452期,頁96-98。
    林志勇(2003)。我國有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邱崇朝(2006)。數位匯流時代行動通信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競合理論來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洪綾襄(2014a)。張榮華:叫我華流一哥。財訊雙週刊,452期,頁86-88。
    洪綾襄(2014b)。蘇麗媚逆襲,臺灣小品賣進28國。財訊雙週刊,452期,頁90-92。
    苗夢佳(2012)。OTT的大發展。視角,第七期,中國:北京。取自 http://www. sarft.net /special/insight07
    侯銘罡(2007)。數位匯流下無線電視台之競爭優勢分析與經營策略初探—以民視電視台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孫偉倫(2009)。應用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對組織變革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
    陳清河(2002)。數位媒介產製之創新與傳佈意涵:以台灣推動電視產業數位化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論文研討會。
    陳忠勝(2001)。我國無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
    陳昭伶(2000)。台灣無線電視台數位化研究----以產業與組織觀點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電訊傳播研究所。
    陳秉翔(2013)。淺談Netflix改變媒體生態及行銷策略:Netflix電視劇「紙牌屋」的效應。台肥季刊,54 (1),取自 http://www.taifer.com.tw /taifer/tf/054001/29.html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營運管理處(2009)。「數位匯流下新興媒體發展新趨勢」研習會紀實。NCC News,2 (9),24-27。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綜合企劃處(2009)。形塑通訊傳播生態 推動效率為先管制--數位匯流與法規創新。NCC News,3 (2),1-3。
    動腦雜誌編輯部(2015)。2014總廣告量:傳統媒體轉型、新興媒體翻倍。動腦雜誌467期。
    黃靖宣(2014a)。預知電視死亡紀事。財訊雙週刊,452期,頁66-73。
    黃靖宣(2014b)。愛奇藝PPS用大數據網住眼球。財訊雙週刊,452期,頁78-81。
    張火燦、劉淑寧(2002)。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員工的知識分享。人力資源學報,2(3),102-110。
    張笠雲、譚康榮(1999)。網絡台灣—企業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張笠雲編。形成產業網絡。頁7-64。台北:遠流。
    張彥清(2003)。華視再造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張育誠(2005)。網際網路與電視匯流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為竣(2014)。MOD戶5倍成長,有線電視跌破6成。聯合晚報,2014/8/12,財經版。
    楊明暐(2015)。莫望來時路/4月23日-第一支YouTube影片。中國時報,2015/4/23,時論廣場版。
    廖兆斌(2007,1月)。從行動電視看數位匯流對視訊媒體設計的影響。2007基礎造型與環境視覺設計國際研討會,彰化縣:建國科技大學。
    廖珮君 (2007)。電視台數位加值服務之整合行銷傳播研究-以三立電視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溫俐婷(2011)。數位匯流趨勢下通訊傳播法制與跨業經營規範之研究--以網路電視(IPTV)為媒介。台灣經濟論衡,9 (2),52-88。
    趙恬嘉(2006)。台灣有線電視業者面對數位匯流之競爭策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蔡啟通(1997)。組織因素、組織成員整體創造性與組織創新之關係(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蔡念中、張宏源(2005)。匯流中的傳播媒介:以美國與台灣為例。台北:亞太。
    蕭肇君(2008)。有朋自遠方來--數位匯流下傳播内容發展趨勢。NCC News,2 (7),11-13。
    賴士葆、王秉君、黃佑安(1997)。創新能力與新產品研發過程關係之研究。1997年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劉貞宛(2005)。數位電視時代的必載規範。傳播與管理研究,5 (1),94-139。
    劉俞青(2010)。電視生態沈淪下的文化大危機:電視亡國。今週刊,725期,頁89-96。
    劉淑婉、鄭明裕、游家桓(2009)。服務業發展新藍圖(採訪經建會部門計劃處)。臺灣經濟論衡,7 (8),3-17。
    Anthony, S. D. (2010)。創新者的應變(李芳齡譯)。台北:天下。
    Baldwin, Thomas F. 、McVoy, D. S. & Steinfield, C. (1997)。大匯流──整合媒體、資訊與傳播(謝奇任、唐維敏、甘尚平譯)。台北:亞太。
    Christensen, C. (2007) 。創新者的兩難。台北:商週。
    Christensen, C. & Horn, M.、 Johnson, C. (2009)。來上一堂破壞課: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的教育新解(袁世珮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Christensen, C. & Raynor, M. (2010)。創新者的解答(李芳齡、李田樹譯)。台北:天下
    David (2008)。數位匯流或數位融合?談數位融合產業。「科技產業資訊室」網站,取自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2008 /pat_08_A001.htm 。
    Drucker, P. F. (2002)。杜拉克:管理的使命(李芳齡、余美貞、李田樹譯)。台北:天下。
    Drucker, P. F. (2009)。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蕭富峰、李田樹譯)。台北:臉譜。
    Green, Emily N. (2010)。ANYWHERE:引爆無所不連的隨處經濟效應 (羅耀宗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Iansiti, Marco & Lakhani, Karim R. (2014)。無處不數位。哈佛商業評論,(2014)11,97¬-98。
    Johnson, M. W. 、Anthony, S. D. 、Sinfield, J. V. & Altman, E. J. (2010)。創新者的成長指南(李芳齡譯)。台北:天下。
    Kotler, Philip & Bes, Fernando T. (2013)。科特勒談創新型組織(胡偉珊譯)。台北:天下。
    Osterwalder, Alexander & Pigneur, Yves (2012)。獲利年代(尤傳莉譯)。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Rogers, Everett M. (2006)。創新的擴散:為什麼有些好觀念、好產品會一炮而紅,有些卻流行不起來?(唐錦超譯)。台北:遠流。

    英文書目
    Barras, R. (1986).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 15, 161-173.
    Battilana, J. & Casciaro, T. (2013). The Network of Great Change Agents. HBR, July-August 2013,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13/07/the-network- secrets -of-great-change-agents
    Becker, Selwyn W. & Whisler, T. L. (1967). Th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 Selective View of 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40 (4), 462-469.
    Betz, F. (1993).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Blau, J. R. & McKinley, W. (1979). Ides, Complexity,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 200-219.
    Drucker, P. E. (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London: Heinemann.
    Damanpour, Fariborz (1991).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3), 555-590.
    Drejer, Ina (2004). Identifying Innovation in Surveys of Services : a 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 Research Policy, 33, 551-562.
    Erickson, B. H. (1988). The relational basis of attitudes. In Wellman, B. & Berknwitz, S. D. (Eds),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 99-121.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chter, K. (2009). Innovation communities: the role of networks of promoters in open innovation. R&D Management, 39(4), 357-370.
    Gallouji, F. & Weinstein, O. (1997). Innovation in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 26, 537-556.
    Levitt, T. (2002). Creativity is not enoug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ugust 2002,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02/08/creativity-is-not-enough
    McKinsey Global Survey. McKinsey Quarterly, October, 2007.
    Preissl, B. (2000). Service Innovation: What Makes It Differ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y. in Metcalf, J. S. and I. Miles (Eds.), Innovation Systems in the Service Economy, Measurement and Case Study Analysi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pp. 125-148.
    Schumpeter, J. A.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rott, Paul (2008).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4th e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Wanda J. Orlikowski & Debra C. Gash(1994). Technological frames: making sen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s.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TOIS), 12 (2), 174-207.
    Wang, Catherine L. & Ahmd, Pervaiz K. (2004).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ness construct using confirmatory.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7(4), 33-313.
    Whelan, E. (2007). Exploring knowledge exchange in electronic networks of practic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2, 5-12.
    Whelan, E., Ahonen, M. and Donnellan, B. (2008). Knowledge diffusion in R&D groups: the impac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Galway, Ireland, June, 8-11.
    Whelan, E., Teigland, R., Donnellan, B. and Golden, W. (2010). How Internet Technologies Impact Information Flows in R&D: Reconsidering the Technological Gatekeeper. R&D Management, 40 (4), 400-413.
    Whelan, E., Parise, S., Jasper de Valk and Rick Aalbers (2011). Creating Employee Networks That Deliver Open Innovation.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53(1),Fall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platforme2e.nl /wp022014/wp-content/uploads/Creating-Employee-Networks-That-Deliver-Open-Innovation-MIT-SMR-2011-Jasper-de-Valk.pdf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993213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3213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13701.pdf2767KbAdobe PDF25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