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804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961/144987 (79%)
造访人次 : 51989173      在线人数 : 8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042


    题名: 全球電視、科技與觀眾接收:年輕世代的多國電視劇收視初探
    Global TV, technology and audience reception: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younger generations` multinational drama viewing
    作者: 林韋葳
    贡献者: 蘇蘅
    林韋葳
    关键词: 多國電視劇
    網路影音平台
    閱聽人觀看行為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理論(UTAUT)
    敘事吸引力
    來源國
    第三代接收分析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5-09-01 16:07:46 (UTC+8)
    摘要: 隨著數位匯流與市場全球化,閱聽人的電視劇收視行為逐漸改變,各種新媒體影音平台搭配不同的裝置,逐漸形成跨媒介、跨平台的觀看。同時,多國電視劇內容並存於網路平台,閱聽人觀看多元內容成為必然趨勢。然而,透過網路觀看多國電視劇是過去研究顯少觸及的新觀看行為,此觀看行為比過去更個人化,且富有多樣性。因此,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與日記法,針對年輕族群透過網路觀看多國電視劇的行為進行討論,面向包含科技媒體的使用、多國電視劇內容的選擇,以及個人觀看與互動模式。
    本研究發現,這些年輕觀眾的收視脈絡改變,個人化的收視打破時空限制,使用過程是雙向互動的,已然形成新舊媒體的跨平台觀看,其觀看平台多元分散且沒有忠誠度,本研究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理論(UTAUT)解釋此現象。同時,觀眾擁有自主選擇多國電視劇內容的能力,如此其選擇的方式及動機,敘事吸引力、來源國印象及使用與滿足等理論皆能提供部分解釋,並以第三代接收分析解釋多元浸泡的媒介文化及社會連結意義。
    整體而言,受訪觀眾的科技使用行為與過去不同,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會選擇不同的觀看媒體,養成跨平台觀看的能力和習慣。同時,這些平台承載的多元內容具有互文性,增加了多國觀看的必然性。同時,觀看行為走向個人化,受訪觀眾擁有選擇內容與觀看方式的自主能力,且過程皆與生活緊密相關。
    參考文獻: 八點檔(2014a)。《維基百科》。上網時間:2014年8月1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 wiki/八點檔
    土豆網(2015)。《土豆網》。取自 http://tv.tudou.com/
    小狄(2013年12月28日)。〈2013最多人下載影集排行榜 前三名結果都是...〉,《宅宅新聞》。上網時間:2014年9月15日,取自 http://news.gamme.com. tw/634312
    王宜燕(2010)。《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王硯秋(2011)。〈日本電視劇研究淺析〉,《北方文學》,下旬刊第12期。上網時間:2014年11月25日,取自 http://www.xzbu.com/5/view-1975080.htm
    王駿傑(2012)。《「犀利人妻」之接收分析-以臺灣大學生閱聽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日本電視劇(2014c)。《維基百科》。上網時間:2014年8月1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日本电视剧
    卡提諾(2015)。《卡提諾影音》。取自 http://v.ck101.com/
    北京晚報(2013年08月27日)。〈電視劇年產量:美國5000集 中國1.7萬集〉,《新浪娛樂》。上網時間:2014年11月16日,取自 http://ent.sina.com.cn/v/m/2013-08-27/14403996602.shtml
    北京新浪網(2013年12月03日)。〈台民眾黃金時段YouTube使用率超越電視〉,《新浪新聞》。上網日期:2014年8月15日,取自 http://news.sina.com.tw/ article/20131203/11264715.html
    向奕蓓(2013)。《中國視頻網站與臺灣電視業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自由時報(2014年09月01日)。〈首例!美翻拍韓劇《Good Doctor》〉,《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4年9月1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 ment/breakingnews/1095567
    伊莉論壇(2015)。《伊莉論壇》。取自 http://video.eyny.com/index.php/video/show /cid/5.html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正庭(2014)。〈全球第一 台人手機上網 每天197分鐘〉,《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4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 article/headline/20140814/36021579/
    何宜霖(2014)。《日本、韓國及臺灣偶像劇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閱聽人資源角度之探討》【摘要】。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批踢踢實業坊(2014)。《批踢踢實業坊》。取自 telnet://ptt.cc
    妞新聞(2014)〈妞新聞關鍵字搜尋〉,《妞新聞》。上網日期:2014年10月1日,取自 http://www.niusnews.com/search/new/1/新世紀福爾摩斯/tag
    李天鐸(主編)(2002)。《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I》。台北:遠流。
    李天鐸、何慧雯(2003)。〈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II》,頁14-41。台北:遠流。
    李育倩、李秀珠(2011)。〈從文化接近性觀點檢視臺灣偶像劇價值觀與外銷表現〉,《廣播與電視》,32:27-69。
    李宗達、蔡仲凱(2012)。〈科技接受模式TAM發展歷程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05。取自 http://society.nhu.edu.tw/e-j/105/a05.htm
    李芳霖(2013)。《外國電視劇構成要素對國家形象之影響-以喜好程度為調節變數》【摘要】。佛光大學管理學系在職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jwiLAR/record?r1=1&h1=4
    李勝利、范小青(2007)。〈中韓電視劇比較〉,《媒介研究》。取自 http://rirt.cuc.edu.cn/html/meijieyanjiu/2007/1101/405.html
    宋明順(2000)。〈教育大辭書〉,《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1970/
    邱琡雯(主編)(2003)。《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
    吳金鍊、曾湘雲(2003年9月)。〈從韓劇的風行看臺灣閱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臺灣,新竹。
    吳怡國、姜易慧(2010年7月)。〈台製偶像劇產業發展變遷之歷時性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臺灣,嘉義。
    林韋葳(2014)。〈網路社會互動與戲劇節目觀賞行為之關聯:以《蘭陵王》為例〉,「2014 新媒體與閱聽行為趨勢研討會」論文。臺灣,台北。
    林韋葳(2015年1月)。〈台灣偶像劇誰在看?其實,大學生很喜歡〉,《娛樂重擊》。上網時間:2015年1月25日,取自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7717
    林雅婷(2012)。〈無線電視時代美國影集在臺灣的播映脈絡研究〉,《文化研究月報》,127:1-26。
    林嘉莉(2004年11月)。〈臺灣電視環境中韓劇與大陸劇之發展現狀與未來〉,《廣電會訊:2004台北電視節特刊》。上網時間:2014年8月6日,取自http://www.vapat.org.tw/vapat/ad93/ad93 -P61.html
    林積慶(2008)。《跨國電視,在地消費-論臺灣青年觀眾知美國影集收視經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東森新聞雲(2014)。〈來自星星的你-專題報導〉,《ETtoday東森新聞雲》。上網時間:2014年10月7日,取自 http://www.ettoday.net/topic/topic-99-d.htm
    周冠妏(2008)。《品牌來源國效應、日本文化認同程度與廣告中呈現的國家印象一致性對產品評估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婉菱(2011)。《鄉土劇不鄉土?-《天下父母心》邊拍邊播的產製策略和網路迷群文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101:177-214。
    風行網(2015)。《風行網》。取自 http://www.fun.tv/tv/
    威朋(2014)。《2014年第二季臺灣行動試場數據報告》。
    威朋(2015)。《2014臺灣行動廣告市場年終報告》。
    姜智彬、褚鑫鑫(2014年7月)。〈國外電視劇產制模式的比較分析及其借鑒〉,《廣告大觀(綜合版)》。取自 http://www.hooxiao.com/index.php?m=content &c=index&a=show&catid=47&id=20123
    香港電視劇(2014c)。《維基百科》。上網時間:2014年8月1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香港電視劇
    孫治本(2004)。《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台北:唐山。
    孫榮光、李欣穎(2013年7月)。〈從「賤人」到「健人」:臺灣《後宮甄嬛傳》現象的解讀〉,「中華傳播學會2013年年會」論文。臺灣,台北。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徐孟延、邱琬淇(2006)。〈紀實娛樂頻道魅力何在? 探析閱聽人的收視過程:選擇、接收與詮釋〉,「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臺灣,台北。
    徐慈惠(2013)。〈外來劇誰最吸睛?韓流、陸潮、還是?〉,《尼爾森媒體研究月刊》。取自 http://www.magazine.org.tw/ImagesUploaded/news/13835527789970.pdf
    徐思穎(2013年10月)。〈偶像劇《蘭陵王》熱播原因探析〉,《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產業E週報》。上網時間:2014年11月26日,取自 http://www.icipku.org/academic/EPub/hot/2013/10/15/2371.htm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4)。《首創!資策會跨通路分析使用者行為 評選「2014年上半年臺灣風雲APP百強」》。上網時間:2015年1月18,取自:http://www.iii.org.tw/service/3_1_1_c.aspx?id=1356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13)。《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報告》。(101年委託研究報告,NCCL101032-1010504)。臺北:作者。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書局。
    郭芝榕(2014)。〈顛覆台灣影視業,遊戲橘子與詹仁雄成立網路影音平台「酷瞧」〉,《數位時代》。上網時間:2014年11月30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 /article/view/id/34455
    郭家平(2007)。《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魯萍(2003)。〈年輕族群收看電視偶像劇之初探: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台灣:新竹。
    許如婷(2014)。〈台灣K-POP女性「迷/粉絲」的跨國消費與文化想像〉,《傳播與社會學刊》,30:97-131。
    張玉佩(2004年6月)。〈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澳門,澳門。
    張羽彤(2013)。《中國大陸電視劇《蝸居》的再現與接收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張謙(2008)。〈歐洲理事會與歐盟的廣播電視政策法規〉,《新聞傳播學論文》。取自 http://www.hi138.com/xinwenchuanbo/200805/70667.asp。
    陳芸芸、劉慧雯譯(2011)。《McQuail’s 大眾傳播理論》,新北市:韋伯文化。(原書McQuail, D. [2005].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UK: Sage.)
    陳依秀(2004)。《打造電視觀眾:臺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如(2013)。〈Google發表2013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使用調查,台灣依賴度居亞太區之冠〉,《數位時代》。上網時間:2015年6月21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8915
    陳怡君(2013)。〈新媒體平台的經營策略〉,劉幼琍(編),《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頁321-368。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婷玉(2008)。〈背叛!台灣女性如何解讀電影《斷背山》:一個接收分析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臺灣,台北。
    陳雅玲(2014)。《類型及性別想像:論韓劇的在台接受》【摘要】。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陳會雯(2014)。《臺灣消費者之韓劇行銷組合滿意度、跨文化認同、來源國印象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的研究》。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慶文、陳昱如(2011)。〈以整合性科技模式及從眾探討消費者對平板電腦之接受度〉,「2011第十七屆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論文。臺灣,台南。
    陳薏棻(2012)。《電視戲劇節目收視偏好相關性研究-以2010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黃淼、孫鶴(2011)。〈美、日、韓劇緣何走俏?——解讀電視劇產業背後的利益格局〉,《文化產業研究網》。上網時間:2014年11月24日,取自 http://www.cultureindustry.cn/about-joomla/125-2011-01-20-06-55-34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珊妮(2014)。〈《冰與火之歌》第四季 美國臺灣相繼播出〉,《大紀元》。上網日期:2014年10月6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3/24/n411 4316.htm《冰與火之歌》第四季-美國台灣相繼播出.html


    黃國蓉(2012)。〈《我可能不會愛你》行銷術:36萬粉絲愛上大仁哥的祕密〉,《Cheers雜誌》,136期。上網時間:2014年10月1日,取自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173
    黃慧雯(2015年1月26日)。〈網友有福,公視人生劇展上架YouTube隨時看〉,《中時電子報》。上網時間:2015年1月26日,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126002832-260412
    程紹淳(2010)。〈瓊瑤電視戲劇風格的蛻變:《還珠格格》-一個類型(genre)的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9(2):107-148。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Morley, D.[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UK: Routledge Publishers.)
    痞客邦(2012)。〈與祖先談戀愛?穿越劇正夯〉,《痞客邦》。上網時間:2014年10月6日,取自 https://www.pixnet.net/blog/topic/column/2663-跟祖先談戀愛?穿越劇正夯-@-痞頭條
    搜狐(2015)。《搜狐視頻》。取自 http://tv.sohu.com/
    楊維倫(2003)。《情境脈絡與台灣日劇迷的收視經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愛奇藝(2013)。〈艾瑞數據:協同效應明顯,愛奇藝PPS用戶覆蓋居第一〉,取自《愛奇藝》官網「關於我們」 http://www.iqiyi.com/common/20130530/0a2e93ea08b17d8a.html
    愛奇藝(2015)。《愛奇藝》官網。取自 http://www.iqiyi.com/
    楓林網(2015)。《楓林網》。取自 http://www.maplestage.com/episode?type=drama ®ion=jp
    新浪娛樂(2014年02月18日)。〈2013電視劇產量首回落,總局鼓勵一劇一星〉,《新浪娛樂》。上網時間:2014年11月16日,取自  http://ent.sina.com.cn/v/m/2014-02-18/22174098772.shtml
    禚洪濤、許淑萍(主編)(2014)。《2012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影視及廣播產業》台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趙庭輝(2005)。〈電視偶像劇【薰衣草】:愛情神話的建構與再現〉,《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2):131-171。
    趙培(2011年10月10日)。〈趙培:中港日三地穿越劇大比拚〉,《大紀元》。上網時間:2014年10月6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0/10/n3396745.htm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電視劇(2014b)。《維基百科》。上網時間:2014年9月28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電視劇
    線上看TV(2015)。《線上看TV》。取自 http://www.xn--fhqp31hmre.tv/
    鄭貞銘(2005)。〈從日劇、韓劇的風行看跨文化傳播〉,《中國傳媒報告》,4(3):31-3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幼琍(主編)(2013)。《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劉春燕(2004年10月3日)。〈十一頻道爭奪戰 分眾市場顯端倪〉,《人民網》。上網時間:2014年10月6日,取自 http://www.people.com.cn/BIG5/14677/ 14737/22037/2898497.html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臺大社會學刊》,28:189-228。
    蔡明達、盧懿岑(2012)。〈電視消費關聯性對於來源國印象與品牌態度影響之研究—以韓國電視劇集為例〉,《行銷評論》,9(4):417- 441。
    蔡佳玲(2006)。《韓劇風潮及韓劇文化價值觀之相關性研究: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蔡琰、臧國仁(2003年9月)。〈電視劇好看嗎?─從感覺到評鑑的路程〉,「2003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臺灣,新竹。
    蔡顯童、賴子珍、邱雅鈴(2011)。〈從多元觀點探討使用者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的採用行為〉,《電子商務學報》,13(4):841-871。
    錢玉芬(2007)。《傳播心理學》。台北:威仕曼文化。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優酷網(2015)。〈關於優酷〉,《優酷網》。取自 http://c.youku.com/aboutcn/youku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涵如(2012)。《閱聽人對偶像劇文本接收詮釋及其療癒系功能之探討─以「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顏雅玲(2005)。《從創造文化經濟的角度論臺灣電視戲劇產業之革新:以韓劇發展模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旭伶(2011)。《兩岸電視劇合拍對台灣影視工作者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騰訊視頻(2015)。《騰訊視頻》。取自 http://v.qq.com/tv/
    123KUBO酷播(2015)。《123KUBO酷播》。取自 http://www.123kubo.com/vod- show-id-2-p-1.html
    2015 Best Internet Television Service Comparisons & Reviews.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internet-tv-sites-review.toptenreviews.com/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UK: Sage.
    Alasuutari, P. (Ed.). (1999).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London, UK: Sage.

    Bagozzi, R. P. (2007). The legacy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a proposal for a paradigm shift,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8(4), 244-254.
    Bernoff, J. (2010). Social Technographics: Conversationalists get onto the ladder. Retrieved from http://forrester.typepad.com/groundswell/2010/01/conversaionalists-get-onto-the-ladder.html
    Bilibili(2015b)。《維基百科》。上網時間:2015年1月26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Bilibili
    Borgatta, E. F. (Ed.). (2000).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2nd ed.). New York, NY: Macmillan.
    Cable & Tele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 for Marketing. (2010, June 26) Study shows social networking feeds Americans’ hunger for televis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prweb.com/releases/CTAM_Study/Social_Networking_and_TV/prweb4189824.htm
    Caldwell, J. T. (2000). Introduction: Theorizing the digital landrush. In J. T. Caldwell (Eds.), Theories of the new media: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p. 1-31). London, UK: Athlone.
    Casey, B., Casey, N., Calvert, B., Fresch, L., & Lewis, J. (Eds.). (2002). Television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New York, NY: Routledge.
    Cesar, P., Bulterman, D. C.A., Jansen A.J. (2008). Usages of the secondary screen in an interactive television environment: Control, enrich, share, and transfer television content. Changing Television Environments, 168-177.
    Chan-Olmsted, S., Rim. H., & Zerba, A. (2012). Mobile news adoption among young adults: Examining the roles of perceptions, news consumption, and media usag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90(1), 126-147.
    Chua, B. H. (2004). Conceptualizing a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5(2), 200-221.
    Creeber, G. (2011). It’s not TV, it’s online drama: The return of the intimate scre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4(6), 591-606.
    D’heer, E., & Courtois, C. (2014).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television consumption in the multimedia living room.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1–16.
    Dailymotion(2015a)。《維基百科》。上網時間:2015年1月2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Dailymotion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Dockterman, E. (2014, February 20). 2% of U.S. Netflix Subscribers Watched All of Season 2 of ‘House of Cards’ in One Weekend. Time. Retrieved from http://entertainment.time.com/2014/02/20/2-of-u-s-netflix-subscribers-watched-all-of-season-2-of-house-of-cards-in-one-weekend/
    DramaQ(2015)。《DramaQ》。取自 http://www.dramaq.org/
    Froetschel, S. (2010). Move Over US Soaps, Telenovelas Seduce the Globe. YaleGlobal. Retrieved from http://yaleglobal.yale.edu/content/move-over-us-soaps-telenovelas-seduce-globe
    Greer, C. F., & Ferguson, D. A. (2014). Tablet computers and traditional television (TV) viewing: Is the iPad replacing TV?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1–13.
    Harboe, G. (2009). In Search of Social Television. In P. Cesar, D. Geerts & K. Chorianopoulas (Eds.), Social Interactive Television: Immersive Shared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pp. 1-13). Hershey, PA: IGI Global.
    Harrington, C. L., & Bielby, D. D. (2005). Global Television Distribution: Implications of TV ``Traveling`` for Viewers, Fans, and Text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7), 902-920.
    Hofstede, G. (1993). Cultural constraints in management theories. The Executive, 7(1), 81-94.
    Holmes, H. (2004). ‘But this time you choose!’ Approaching the ‘interactive’ audience in reality T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7(2), 213-231.
    Iida, M., Shrout, P. E., jeanwPhilippe Laurenceau, J., & Bolger, N. (2012). Using diary method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H. Cooper, P. M. Camic, D. L. Long, A. T. Panter, D. Rindskopf & K. J. Sher (Eds.), APA 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Vol 1: Foundations, planning, measures, and psychometrics. (pp. 277-305). Washington, DC, 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wabuchi, K. Muecke, S., & Thomas, M. (2004). Introduction: Sitting Asian cultural flows. In K. Iwabuchi, S. Muecke, & M. Thomas (Eds.), Rogue flows: Trans- Asian culture traffic.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Jiang, Q., & Leung, L (2012). Lifestyles, 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narrative appeal: American and Korean TV drama viewing among Internet users in urba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 74(2), 159–180.
    José van Dijck (2009). Users like you? Theorizing agency in user-generated content.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1(1), 41-58.
    Köksal, Y., & Gjana, N. İ. (2014). Soap opera effect on product preferences in terms of country image: A case of turkish TV serials in Albanian market.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5 (1), 30-45.
    Krishnamurty, P. (2008). Diary. In P. J. Lavrakas (Ed). Encyclopedia of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Ksiazek, T. B., & Webster, J. G. (2008). Cultural proximity and audience behavior: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patterns of polar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 fluenc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2(3), 485-503.
    Liebes, T., & Katz, E. (1993). The export of meaning : cross-cultural readings of Dallas. (2nd ed.).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Lister, M., Dovey, J., Giddings, S., Grant, I., & Kelly, K. (2009). 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nd ed.). New York, NY : Routledge.
    Livingstone, S. M. (1988). Why people watch soap opera: An analysis of the explanations of British viewer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 55-80.
    McAnany, E. G., & La Pastina, A. C. (1994). Telenovela audiences: A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Latin America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1(6), 828-849.
    Newman, M. Z. (2012). Free TV: File-Sharing and the Value of Television. Television & New Media, 13(6), 463-479.
    nio電視網(2014)。電視節目表資訊平台。上網時間:2014年10月7日,取自 http://www.niotv.com/i_index.php?cont=day
    Park, S. (2005). The impact of medai use & cultural exposure on the mutual pereception of Koreans & Japansese.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5(2), 173-187.
    Pieterse, J. N. (1995). 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In M. Featherstone, S. Lash, & R.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pp. 45-68). London: Sage.
    PPS影音(2015)。《PPS影音》取自 http://www.pps.tv/
    QVOD(2015)。《QVOD電影院》。取自 http://www.qvoddyy.com/tw/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Newbury Park, CA: Sage.
    Roth, M. S., & Romeo, J. B. (1992). Matching product category and country image perceptions: a framework for managing country-of-origin effec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3(3), 477-497.
    Roxborough, S. (2012, October 14). MIPCOM 2012: Kevin Spacey, Robin Wright: Why Netflix`s `House of Cards` Is the Future of TV. The Hollywood Report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mipcom-2012-kevin- spacey-robin-wright-house-of-cards-david-fincher-376951
    Ruddock, A. (2001). Understanding audiences: Theory and Method.Thousand Oaks, CA: Sage.
    Schwartz, S.H. (1999). 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8(1), 23-47.
    Siapera, E. (2004). From couch potato to cybernauts? The expanding notion of the audience on TV channels’ websites. New Media Socioty, 6(2), 155-172.
    Silverstone, R., & Hirsch, E. (eds.). (1992). Consuming technologies : media and information in domestic spaces. London, UK ; New York, NY : Routledge.
    Straubharr, J. D.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 39-59.
    Tutty, M. L., Rothery, M., & Grinnell, R. M.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 Phases, steps, & task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Tse, Y. K. (2014). Television’s changing role in social togetherness in the personalized online consumption of foreign TV. New Media & Society, OnlineFirst, 1-16.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 Davis F. B. (200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425-478.
    White, M. (2003). Flows and other close encounters with television. In L. Parks & S. Kumar (Eds.), Planet TV: a global television reader. (pp. 94-100).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YouTube (2014)。〈YouTube《徵婚啟事》打造「跨螢戲劇」內容模式〉,《動腦新聞》。上網時間:2014年11月9日,取自 http://www.brain.com.tw/news/ NewsPublicContent.aspx?ID=20987#ixzz3IaBKGQ00
    YouTube (2015)。〈關於YouTube〉,《YouTube》。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yt/about/zh-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102453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300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00701.pdf2515KbAdobe PDF2226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