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613
|
Title: | 臺灣民眾如何評估兩岸政策?以兩岸和平協議為例 How Do Taiwanese Evaluate the Cross-Strai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Cross-Strait Peace Agreement |
Authors: | 吳代華 Wu, Dai Hua |
Contributors: | 俞振華 Yu, Eric Chen Hua 吳代華 Wu, Dai Hua |
Keywords: | 臺灣民意 兩岸關係 兩岸和平協議 |
Date: | 2015 |
Issue Date: | 2015-08-17 14:17:36 (UTC+8) |
Abstract: | 長久以來,民意在民主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V.O. Key(1961)提出Opinion Dike理論,他認為民意應形成一個堤防,來導引政策的走向,並提供了議題辯論的基礎。在民主國家中,由於民眾是國家的主人,政府在做任何決策時應符合人民的期待。根據過去的民調數據顯示,兩岸問題在臺灣民眾心中是長期且穩定的重要議題,因此,決策者在制定兩岸政策時應了解臺灣民眾對於兩岸政策的態度為何。
馬英九總統在2012年競選連任時曾提出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引起國內民眾與在野黨的高度關注,而馬英九總統也表示,兩岸是否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首要前提是國內具有高度的民意支持。和平協議的內容為何?學界上雖有眾多討論,但並沒有共識。因此,本文研究目的是期望透過民意調查資料,來了解2012年總統選舉過後,臺灣民眾對兩岸和平協議贊成與否的態度是受到何種評估面的影響,並得知臺灣民眾對和平協議的看法與內容為何。
本研究發現,贊成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民眾,在務實面上,認為臺灣不需要軍購且兩岸經貿往來對臺灣有利、在情感面上,認為中國大陸會遵守和平協議、更要在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後,能夠維護國家主權與主體性以及參與國際事務。其中,以中國大陸是否遵守和平協議的影響程度最大,顯示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政府信心不足。因此,政府若欲推動與中國大陸商簽兩岸和平協議,應增進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政府的信任程度,改善兩岸互信,未來才有簽署和平協議的可能性。藉此研究,期望政府在做決策時,能回應民眾的需要,以為臺灣民眾謀求福祉。 |
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一) 中文專書
余致力,1992,《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二) 中文期刊
王鳴鳴,2002,〈公眾輿論與美國對外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5: 75-80。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 33-61。
------,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2): 5-39
吳玉山,2001,〈兩岸關係中的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中國事務》,4: 71-89。
俞振華、林啟耀,2013,〈解析台灣民眾統獨偏好:一個兩難又不確定的選擇〉,《臺灣政治學刊》,17(2): 165-230。
秦亞青,2001,〈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15(2): 231-264。
耿曙、劉嘉薇、陳陸輝,2009〈打破維持現狀的迷思:臺灣民眾統獨抉擇中理念與務實的兩難〉,《臺灣政治學刊》,13(2): 3-56。
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兩岸關係與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認同、利益、威脅與選民投票取向〉,《選舉研究》,16(2): 1-22。
陳陸輝、耿曙、涂萍蘭、黃冠博,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7(2): 87-125。
陳敦源,2004,〈人民、專家與公共政策:民主理論下的「參與式知識管理」〉。《國家政策季刊》,3(1): 99-133。
劉嘉薇、耿曙、陳陸輝,2009,〈務實也是一種選擇—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台灣民主季刊》,6(4): 141-168。
鄭端耀,2003,〈布希政府安全戰略發展評析〉,《遠景基金會季刊》,4( 2): 1-36。
盧業中,2004,〈東協區域合作:國際關係理論的再檢視〉,《APEC評論》,12: 87-100。
(三) 研討會文章
王崑義,2008,〈兩岸和平協議:理論、問題與思考〉,第六屆全球戰略與臺海安全學術研討會,11月10日,臺中:國立中興大學。
(四) 中文專書篇章
包宗和,2013,〈兩岸和平發展框架的建構〉,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張京育,2013,〈兩岸和平協議:一個多角度的觀察和建議〉,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周繼祥,2013,〈從六個W探討兩岸和平協議〉,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吳玉山,1999,〈臺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載於《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2013,〈美中爭霸與兩岸關係〉,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楊開煌,2013,〈兩岸和平協議之逆向思考〉,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張亞中,2013,〈探索兩岸和平協議〉,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明居正,2013,〈和平協議需能促進大陸民主化〉,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朱雲漢,2013,〈和平協議:有待破解的兩岸政治難題〉,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明通,2013,〈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蔡政文,2013,〈兩岸和平協議的探討〉,載於《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邵宗海主編,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五)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資料
朱雲漢,2012,《2009年至2012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3/3):2012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100-2420-H-002-030,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秀端,2005,《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I):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31-004,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清鑫,2008,《2005年至2008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08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4-01,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013,《臺灣民眾立法委員新選舉制度知識之研究》(2/2),計畫編號:NSC 100-2410-H-004-090-MY2,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六) 專案研究資料
李登科,1996,《臺海兩岸締造和平協定之研究》,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委託研究。
(七) 網路資源
TVBS民意調查中心,2011,〈兩岸和平協議民調〉,TVBS民意調查中心網站:http://home.tvbs.com.tw/static/FILE_DB/PCH/201110/0c9kfpqt5k.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人民網,2002,〈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5.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大紀元,2004,〈陳水扁就職前將推動兩岸和平穩定措施〉,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4/4/29/n523922.htm,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2005,〈反分裂國家法《全文》),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810355.htm,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中國政府網,2011,〈《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全文》〉,中國政府網: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11-03/31/content_1835465.htm,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中國國民黨,2012,〈連結亞太、佈局全球 馬主席: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中國國民黨網站:http://www.kmt.org.tw/page.aspx?id=32&aid=6829,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中國評論通訊社,2010,〈馬英九:不排除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hk.crntt.com/doc/1013/4/8/8/101348808.html?coluid=93&kindid=2910&docid=101348808,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2,〈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全文要點》〉,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hk.crntt.com/doc/1022/9/7/7/102297778.html?coluid=198&kindid=8826&docid=102297778&mdate=1109103547,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2012,〈總統:兩岸和平協議非最優先〉,中華民國駐巴拉圭共和國大使館網站:http://www.taiwanembassy.org/py/ct.asp?xItem=326145&ctNode=2026&mp=306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a,〈「大陸政策與兩岸協商」民意調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641623388.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08b,〈「民眾對第二次『江陳會談』結果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6416213937.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08c,〈「大陸政策與兩岸協商」民意調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641623388.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09a,〈「民眾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陸資來台之看法」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6416175181.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09b,〈「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10211472282.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09c,〈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6416165235.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09d,〈民眾對第 4 次「江陳會談」結果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122919513636.pdf,檢索日期:20 14年7月3日。
------,2010a,〈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09211884354.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0b,〈民眾對第五次「江陳會談」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07621315576.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0c,〈「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11718421562.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1,〈民眾對政府大陸政策與兩岸協商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171894216.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1b,〈「民眾對政府大陸政策與兩岸協商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171894216.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1c,〈民眾對第七次「江陳會談」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DO/DownloadController.Attach.asp?xpath=public/Attachment/1112105734100.doc
------,2012a,〈「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283121473550.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2b,〈「民眾對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251719551521.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2c,〈「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2121418242145.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3,〈馬總統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訪〉,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6626&ctNode=5628&mp=1,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2013a,〈「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3322113639.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3b,〈「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3122711425371.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4a,〈「民眾對兩岸官方互動與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42251749312.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4b,〈「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43141523853.pdf,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2014c,〈「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 (2014-03-07~2014-03-10) 統計圖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8142&ctNode=7525&mp=1,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2012,〈黃金十年 國家願景〉,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17181&ex=1#.VQc-8NKUe_8,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7,〈總統針對中國推動兩岸和平協議作出回應〉,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13136&rmid=514&word1=%E5%BF%85%E9%A0%88%E8%A6%81%E7%AB%8B%E5%8D%B3%E6%92%A4%E9%99%A4%E9%87%9D%E5%B0%8D%E5%8F%B0%E7%81%A3%E8%80%8C%E9%83%A8%E7%BD%B2,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2011a,〈和平兩岸 友善國際〉,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3&itemid=25593,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2011b,〈總統針對「兩岸和平協議」議題提出「十大保證」〉,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5675&rmid=514&sort=0&order=0,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2013,〈中華民國102年國慶總統講話〉,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84&lctl=view&itemid=10055&ctid=95&q=,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民主進步黨,2011,〈民進黨民調:臺灣人民無法接受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民主進步黨網站: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sn=5532,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自由時報,2011,〈馬拋和平協議 綠批統一時間表〉,自由時報網站: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532352,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旺報,2012,〈兩岸簽和平協議 缺臺灣共識 周繼祥:不接受一中框架很難談 由誰簽、誰監督也是問題〉,旺e報: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11563#ixzz32EfyLtOg,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4a,〈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年12月~2014年12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7,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4b,〈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年06月~2014年12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6,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新華網,2004,〈中台辦、國台辦就當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聲明〉,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taiwan/2004-05/17/content_1472605.htm,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2007,〈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2008,〈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31/content_10586495.htm,檢索日期:2015年3月18日。
臺灣蘋果日報,2011,〈馬提3條件 10年內簽和平協議 綠批「設統一時間表 讓人不安」〉,蘋果日報網站: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1018/33746727/,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聯合新聞網,2011,〈洽簽和平協議 41%樂觀 67%贊成公投〉,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e2010/storypage.jsp?f_ART_ID=352021,檢索日期:2014年7月3日。
(八) 政府文件
《立法院公報》,2005a,〈院會紀錄〉,94(14): 58。
------,2005b,〈院會紀錄〉,94(14): 89。
------,2005c,〈委員會紀錄〉,94(28): 349。
------,2007a,〈院會紀錄〉,96(67): 119。
------,2007b,〈院會紀錄〉,96(67): 93。
------,2008a,〈院會紀錄〉,97(08): 142。
------,2008b,〈院會紀錄〉,97(42): 308。
------,2008c,〈院會紀錄〉,97(34): 36。
------,2009a,〈院會紀錄〉,98(05): 249。
------,2009b,〈院會紀錄〉,98(06): 159。
------,2009c,〈院會紀錄〉,98(34): 440。
------,2009d,〈院會紀錄〉,98(59): 173。
------,2009e,〈院會紀錄〉,98(73): 240。
------,2010a,〈院會紀錄〉,99(51): 72。
------,2011q,〈院會紀錄〉,100(12): 15。
------,2011r,〈院會紀錄〉,100(21): 170。
------,2011s,〈院會紀錄〉,100(37): 15。
------,2011t,〈院會紀錄〉,100(63): 93。
------,2011a,〈院會紀錄〉,100(59): 147。
------,2011b,〈院會紀錄〉,100(63): 33。
------,2011c,〈院會紀錄〉,100(63): 36。
------,2011d,〈院會紀錄〉,100(63): 49。
------,2011e,〈院會紀錄〉,100(63): 42。
------,2011f,〈院會紀錄〉,100(63): 55。
------,2011g,〈院會紀錄〉,100(63): 243-249。
------,2011h,〈院會紀錄〉,100(71): 14。
------,2011i,〈委員會紀錄〉,100(71): 4。
------,2011j,〈委員會紀錄〉,100(71): 6。
------,2011m,〈院會紀錄〉,100(81): 93。
------,2011n,〈院會紀錄〉,100(81): 89。
------,2011p,〈院會紀錄〉,100(88): 178。
------,2012a,〈院會紀錄〉,101(41): 314。
------,2012b,〈院會紀錄〉,101(02): 201。
------,2012c,〈院會紀錄〉,101(68): 54。
------,2013a,〈院會紀錄〉,102(07): 908。
------,2013b,〈院會紀錄〉,102(52): 43。
二、英文部分
(一) 英文專書
Almond, Gabriel Abraham. 1950.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Bailey, Thomas A. 1948. The Man in the Street: The Impact of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o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Macmillan.
Berelson, Bernard R.,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 1954. Voting: 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bden, Richard. 1903. The Political Writings of Richard Cobden. London: T. Fischer Unwin.
Dahl, R. 1956. 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 1981.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lynn, Carroll J., Susan Herbst, Robert Shapiro, and Garrett O’Keefe. 1999. Public Opinion. Coloarado: Westview Press.Hastedt, Glenn P. 2003.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st, Present, Future. New Jersey: Person Education.
Hinckley, Ronald. 1992. People, Polls, and Policymakers: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 New York: Lexington.
Kegley, Charles W. and Eugene R. Wittkopf. 1996.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Key, V.O. 1961. Public Opinion and Ameican Democrac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Lippmann, Walter. 1925. The Phantom Public. New York: Macmillan.
------.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acmillan.
------. 1955. Essay s in the Public Philosoph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orgenthau, Hans. 1978. Politics Among Nations. New York: Knopf.
Page, Benjamin I. and Robert Y. Shapiro. 1992. The Rational Public: Fifty Years of Trends in Americans` Policy Preferenc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nney, Austin. 2001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8th edition). N.J.: Prentice Hall.
Renstrom, Peter G., Chester B. Rogers. 1989. The electoral politics dictionary. Calif.: ABC-Clio.
Rosenau, James. 1961.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7.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London: Free Press/Collier-Macmillan.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ttkopf, Eugene R. 1990. Faces of Internationalism: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Yeric, Jerry L. and John R. Todd. 1983. Public Opinion: The Visible Politics. Itasca: F.E. Peacock Publishers, Inc.
(二) 專書篇章
Converse, P.E. 1964. “The Nature of Belief Systems in Mass Publics.” In Ideology and Discontent, ed. Apter, E. New York: Free Press.
Goldmann, K. 1986. “Democracy Is Incompatible with International Politics.Reconsideration of a Hypothesis.” In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The Case of Sweden, eds. K. Goldmann, S. Berglund, and G. Sjöstedt. Aldershot, England: Gower.
Jentleson, Bruce W. 1997. “Who, Why, What, and How: Debates Over Post-Cold War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Eagle adrift: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ed. R. J. Lieber. New York: Longman.
Miller, Warren E. 1967. “Voting and Foreign Policy.” In Domestic Sources of ForeignPolicy, ed. James N. Rosenau. New York: Free Press.
Shapiro, Robert Y., and Benjamin I. Page. 1994.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ublic.” In The New Politic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ed. David A. Dees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Tseng, Steve. 2004. “War or Pea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n Peace and Secur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ed. Steve Tsang. Basingstoke, UK: Palgrave Macmillan.
------. 2008. “Taiwan’s Chan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Presidential Politics in Taiwa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hen Shui-bian, eds. Steven M. Goldstein and Julian Chang. Norwalk, CT: EastBridge.
(三) 英文期刊
Caspary, W. R. 1970. ‘The “Mood Theory”: A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4: 536-547.
Fearon, James D. 1994. “Domestic Political Audiences and the Escal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8(3): 577-592.
Foyle, Douglas C. 1997.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Elite Beliefs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1: 141-169.
Glaser, Charles L. 1994. “Realists as Optimists: Cooperation as Self-Help.”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3): 50-90.Graham, Thomas W. 1988. “The Pattern and Importance of Public Knowledge in the Nuclear Ag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2: 319-34.
Hartley, Thomas and Bruce Russett. 1992.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on Defense: Who Governs Military Spen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6: 905-15.
Hausman, J. A.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a, 46(6): 1251-1272.
Jentleson, Bruce W. 1992. “The Pretty Prudent Public: Post Post-Vietnam American Opinion on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36(1): 49-74.
Jentleson, Bruce W. and Britton, R. C. 1998. “Still Pretty Prudent: Post Cold War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on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42(4): 395-417.
Robert Jervis. 1978. “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30( 2): 167-214.
Keng, Shu, Lu-huei Chen, and Kuan-bo Huang. 2006. “Sense, Sensitivity and Sophistication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sues & Studies 42 (2): 23-66.
Keohane, Robert O. and Lisa L. Martin. 1995.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 1 ): 39-51.
Kuan, Eugen Hung Chang. 2006. “Domestic Politics of ForeignPolicy: Explaining the Formulation of Taiwan’s ‘Participate inthe U.N.’ Policy.” Issues & Studies 42 (1): 137-62.
Lawrence R. Jacobs and Robert Y. Shapiro. 1995 “Presidential Manipulation of Polls and Public Opinion: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ollster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0 (4): 519-538.
Morse, E. L. 1970.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Policies: Modernization, Interdependence, and Externalization.” World Politics 22(3): 371-392.
Nincic, Miroslav. 1992. “A Sensible Public: New Perspectives on Popular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6: 772-89.
Niou, Emerson M.S. 2004. “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Asian Survey 44 (4): 555-67.
Richard R. Fagen. 1960. “Some Assessments and Uses of Public Opinion in Diplomac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 448-457.
Shapiro, Robert Y., and Benjamin I. Page. 1988. “Foreign Policy and the Rational Public.”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2: 211-47.
Sheng, Emile C. J. 2002.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Public Opinion on Taiwan.” Issues & Studies 38 (1): 17-46.
Walt, Stephen M. 1985. “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9(4): 3-43.
Wang, T.Y. 2001. “Cross-Strait Relations after the 2000 Elec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41 (5): 716-36.
Wang, T.Y., and I-chou Liu. 2004. “Contending Identities in Taiwan: Implication for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44 (4): 568-90.
Wendt, Alexander. 1995.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 71-81.Wu, Yu-shan. 2004. “Taiwa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Implications:Testing the Worst-Case Scenario.” Asian Survey 44 (4): 614-25.
------. 2006. “Domestic 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Triangular Interaction Among Washington, Beijing, and Taipei: The U.S.China Policy.” Issues & Studies 42 (1): 1-46.
(四) 英文博碩士論文
Graham, Thomas W. 1989. The Politics of Failure: Strategic Arms Control, Public Opin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80. (PhD diss., 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 1989)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101253009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53009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300901.pdf | 1551Kb | Adobe PDF2 | 116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