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04/143671 (78%)
Visitors : 49786188      Online Users : 47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588


    Title: 協力治理下社區資產如何促成社區營造成果:以宜蘭縣大二結社區為例
    How Community Assets Contribute to Community-building unde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A Case Study of Greater Er-chieh Community in Yi-lan County
    Authors: 呂芷宜
    Contributors: 黃東益
    呂芷宜
    Keywords: 社區營造
    協力治理
    社區資產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08-17 14:14:01 (UTC+8)
    Abstract: 本論文自協力治理觀點探討我國社區營造政策,以及鄉村型社區之社區資產與社區營造成果,並以宜蘭大二結社區為代表性個案,經由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分析,並參考Green 與Haines(2008)之七項社區關鍵資產、Ansell與Gash(2008)建構之協力治理模型,建構本研究分析模型。
    研究發現,大二結社區營造在協力治理獲得成果的因素為「社區組織與專業組織發展高度信任之協力夥伴關係並積極投入各項計畫以確保組織穩定運作」、「社區領導精英具高度使命感、行動力及構築願景帶動社區居民發揮主體性」、「社區文化資本具體培育文化公民權並啟動各項行動」、「組成各類志工強化組織人力核心承載並有效轉化社區公共議題」、「創新及持續各項社區活動以累積社區實作經驗及社區學習」、「宜蘭縣政府及主要專業組織對社區營造以遍地開花模式推動」等,逐步翻轉社區內部組織結構、建立信任理解、培養參與活力。
    其經驗及推動成果足以提供其他鄉村型社區參考,且已有許多社區及政府單位造訪汲取相關社造內涵,值得作為代表性個案研究。
    Reference: 中文書目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2006)。琢磨社區文化與生活;打造美好的共和國-文化建設與社區生活系列論壇專輯。台北:唐山。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69-112。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129-159。
    白秀雄(1992)。社會工作。台灣:三民。
    台邦.撤沙勒(1993)。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一個原住民運動者的觀察和反省。台灣史料研究,2,28-4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文建會。
    江明修、鄭勝分(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中國行政,73,71-95。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中組織信任的機制建構:以桃米生態村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6(1),87-142。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治理網絡之建構:六星計畫的比較分析。府際關係研究通訊,4,4-9。
    江宜樺(2006)。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新星出版。
    李建興、王秋絨(1984)。運用社會資源協助社區發展可行途徑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27,109-117。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載於李丁讚等著,公共領與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李丁讚(2010)。重回土地:災難社會的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273-326。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16,59-106。
    何明修(2002)。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明修(2010)。誰的家園、哪一種願景?—發展主義陰影下的社區運動。臺灣民主季刊,7(1),1-30。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9,119-63。
    李長晏(2009)。從協力治理模式探討淡水河流域的管理。中國地方自治,62(10),3-19。
    李長晏、林煥笙(2009)。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臺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1,49-100。
    杜文苓、陳致中(2007)。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臺灣民主季刊, 4(3),33-62。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會承(1996)。由社區的本質看社區總體營造。東吳大學(編印),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
    林明地(2002)。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教育資料集刊第27集。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頁259-280)
    官有垣、李宜興(2002)。地方民間組織與政府在社區營造的夥伴關係:以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動淨港計劃為例。研考雙月刊,229,87-98。
    官有垣、李宜興、謝祿宜(2006)。社區型基金會的治理研究:以嘉義新港及宜蘭仰山兩家文教基金會為案例。公共行政學報,18,21-50。
    官有桓、杜承嶸、王仕圖(2010)。勾勒台灣非營利部門的組織特色:一向全國調查研究的部分資料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7,111-151。
    林火旺(2000)。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9-14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林清文(2006)。認識社區營造。台北:內政部。
    林奠鴻(2006)。社區組織運作技巧。社區營造研習教材—公民組織篇,78-89。臺北市:內政部。
    林水波(2011)。公共管理析論。台北:五南。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公共行政學報,16,33-57。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徐震(1992)。社區論。台北:黎明。
    徐震(1998)。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2。
    袁紹珊(2014)。達人與土豪。中國時報D4版。2014年11月20日。
    夏忠堅(1998)。大家來打拼─教會參與社區營造手冊。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
    宮崎清(1999)。傳統工藝品產業與地域振興。載於翁徐得等著,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Ⅱ。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修訂二版)。台北:一品。
    張獻忠(2000)。「社區總體營造」對「東岳社區」動員之影響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凱證(2010)。花蓮縣馬太鞍農村再生試辦計畫的問題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國聖(2003)。大學的社區意識與社會功能—以桃園地區大專院校的發展策略為例。存廬紀念圖書資訊館館訊,4,1-5。
    張松露(2004)。虛擬社區、角色扮演、Yahoo入口網站。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3。
    張明輝、周筱姿(2013)。公益理想實踐之路:非營利組織之設立與管理實務。台北:三民。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107,78-88。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台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9,87-132。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黃錦峰(2008)。
    邱創煥(1990)。序言。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編印),臺灣省社區發展二十年專輯。南投:臺灣省政府社會處。
    邱謝明(2005)。社造組織與地方政府的社群夥伴關係—以基層社造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27-52。
    湯京平、呂嘉泓(2002)。永續發展與公共行政—從山美與里佳經驗談社區自治與「共享性資源」的管理。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2),261-287。
    詹蕙真(2003)。從社會運動到社區運動-美濃十年運動之路。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左岸。
    楊弘任(2010)。以社區之名。載於王金壽等著,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台北:左岸文化。
    廖俊松(2006)。公私協力:重建設區總體營造計畫之案例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15,324-334。
    廖俊松(2014)。農村社區治理與社會資本:澀水社區的案例觀察。環境與藝術學刊,15,40-5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陶藩瀛(1994)。社區發展工作的基本原則。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47-63。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發表於文化產業研討會。
    陳其南(2004)。公民國家意識之建立。傳統藝術,46,4-5。
    陳其南、陳瑞樺(1998)。台灣社區營造運動之回顧。研考報導,41,21-37。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77-88。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2),183-215。
    陳板(2001)。文史工作室與政府部門互動。台灣研究基金會(編),第一屆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高雄:台灣研究基金會。
    陳恒鈞(2008)。協力網絡治理之優點與罩門。研習論壇月刊,92,40-54。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71。
    莊文忠、徐明莉、張鐙文(2009)。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政策倡議的形成:質化研究的檢證。公共行政學報,33,121-163。
    賴兩陽(2002)。台灣社區工作的歷史發展與功能轉型。社區發展季刊,100,69-79。
    劉世南(譯)(2004)。選擇的弔詭:只想買條牛仔褲(Barry Schwartz原著)。台北:天下雜誌。
    劉子琦(2011)。「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參與觀察。就業安全半年刊,100,2。
    趙善如、王仕圖、張麗珠、陳婕誼、湯于萱、龔家琳(2013)。在稀少中看見豐富—澎湖縣望安鄉社區資產之探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2),25-68。

    郭瑞坤(2006)。社區領導者的角色扮演。社區營造研習教材—公民組織篇,20-30。臺北市:內政部。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
    蔡宏進(2005)。社區原理(修訂三版)。台北:三民。
    蔡季勳(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文建會。
    蔡必焜、陳美芬(2011)。社區資本運用之研究-三個農村社區發展經驗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35,336-353。
    蕭玉煌(1990)。社會福利社區化的時代意義與政策規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編印),社會福利社區化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羅中峰(2002)。關於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若干省思—兼論文化產業政策的經濟思維。第一屆社會與文化發展研討會。
    顧忠華(2004)。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

    電子化資料
    丁榮生(2004a)。多元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系列專文之一:發揮文化公民權 創造美的社會,中國時報,2004年10月12日,取自:http://intermargins.net/Forum/2004/citizenship/citizen02.htm 。
    丁榮生(2004b)。多元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系列專文之二:匯集文化能量 提供政策方向,中國時報,2004年10月13日,取自:
    http://intermargins.net/Forum/2004/citizenship/citizen02.htm 。
    公共電視(2001)。城市的遠見:德國魯爾工業區,2001年11月27日,取自:http://web.pts.org.tw/~web02/city/p9.htm 。
    公共電視(2009)。農村再生條例:出路還是死路?是農村活化還是圖利財團,2009年3月27日。取自:http://talk.news.pts.org.tw/2009/03/blog-post_27.html。
    中華電信基金會(2010)。一個充滿故事與和希望的社區,點台灣,,取自:http://www.clicktaiwan.com.tw/taiwan/community/communitystory.do?no=45 。
    文化部。社區營造,取自:http://www.moc.gov.tw/content_268.html。
    向家弘。因為文建會夠窮,所以社造才能一路發展,台灣社造聯盟,取自:http://47go.org.tw/article/772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a)。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回顧與發展,文建會電子報,2010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cca.gov.tw/images/epaper/20100518/page01.html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b)。大二結文教促進會,文建會「聽 好社區」,2010年6月6日,取自:http://www.rti.org.tw/big5/2009Activity/community_talk/pro03.aspx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c)。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ca.gov.tw/public.do?method=find&id=120 。
    李宗勳(2001)。從「新公共服務」及「組際學習」新視野檢視台北市社區、學區安全聯防行動方案。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0-043 號,2001年8月6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R-090-043.htm 。
    林奠鴻(2010)。從蘭博家族到家族協會。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第23期,2010年8月25日,取自:http://community.ilccb.gov.tw/modules/tinyd1/index.php?id=7 。
    林奠鴻(2010)。社造回歸生活,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2010年8月20日,取自:http://community.ilccb.gov.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13 。
    洪士峰(2001)。營造溫馨家園。Cheers雜誌,6,2001年3月1日,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5951 。

    星子(2005)。城市的遠見:德國魯爾工業區,2005年1月6日,取自:http://roamover.blogspot.com/2005/01/blog-post_16.html 。
    經濟部(201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2014年9月,取自:行政院網頁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7084F4E88F1E9A4F&sms=114AAE178CD95D4C&s=C89333D414EA2A7D 。
    葉裕清(2013)。焦點對談:當文化遇上創意,udn talks聯合大講堂,2013年7月7日,取自:http://udntalks.udn.com/videos_detail.php?id=44。
    劉新圓(2005)。什麼是文化公民權,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1月3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4/EC-R-094-001.htm 。
    漢寶德(2008)。先讓人民對文化有感覺,國政分析,2008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4102 。
    陳奇相。奧塞美術館,取自:http://www.paris-my-city.com/paris/Musee_Orsay/p1.html 。
    郭慧龍(2011)。文化公民權與法國博物館經營實務,北辰館訊電子報,34,2011年2月8日,取自:http://www.nhclac.gov.tw/modules/epaper/detail.php?id=263。
    盧思岳(2005)。社區總體營造概論,臺灣社造聯盟,2005年,取自:http://47go.org.tw/article/480 。
    黃錦峰(2008)。宜蘭縣社區營造的軌跡-一場社會運動的檢視與價值論述,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2008年,取自:http://community.ilccb.gov.tw/modules/tinyd1/ 。
    戴光廷(2008)。民主行政下的社區治理與政府角色初探:台灣社造發展的省思。地方與區域治理電子期刊,2,2008年12月8日,取自:http://gov.soc.ntu.edu.tw/cms/resource/2_1.pdf 。
    嚴長壽(2014)。你就是改變的起點,udn talks聯合大講堂,2014年3月29日,取自:http://udntalks.udn.com/videos_detail.php?id=101。

    外文書目
    Chris Ansell and Alison Gash (2008).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 (4), 543-571.
    B. Guy Peters and J. Pierre (1998).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 Rethin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ory, 8, 223-242.
    T. Bovaird (2004).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 New Growths from Old Roots. In A. Ghobadin, D. Gallear, N. O’Regan, & H. Viney (Ed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 221-250).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G. P. Green and A. Haines (2008). Asset Buil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Jung Y. D., D. A. Mazmanian and S. Y. Tang (2009). Introduction. In Y. D. Jung, D.A. Mazmanian and S. Y. Tang (Eds.),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Korea (pp. 1-20). Seoul: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Nan Lin (2002).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cIver, R. M. (1917). Community: A Sociological Study. London: Macmillan & Co.
    E. Ostrom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E. Park (1952). Human community: 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 Glencoe: Free Press.
    J. Pierre and B. Guy Peters (2005). Governing Complex Societies : Trajectories and Scenarios. New York: Palgrave.
    M. F. Rubinstein and I. R. Firstenberg (1999). Chaos to Order to Chaos. In Rubinstein M. F. and Firstenberg I. R. (Eds.), The minding Organization: Bring the Future to the Present and Turn Creative Ideas into Business Solutions.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
    Fiona Verity (2007).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Health, Government of South Australia.
    E. Shaw (2004). Marketing in the Social Enterprise Context:Is it Entrepreneurial. 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A International Journal, 17(3):194-20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825601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5601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01601.pdf5038KbAdobe PDF245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