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遊藝,雖出自孔子所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本為研習禮樂射禦書數“六藝”以供娛樂也,然其後多被演繹為技藝屯遊戲的代稱。若依據楊蔭深《中國遊藝研究》、李建民《中國古代遊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與烏丙安在《中國民俗學》等專書中對遊藝的界義,則廟會祭典或歲時節慶中的“遊藝”,其實就是一系列歌舞雜耍等演藝遊行隊伍的概稱,其意涵幾近於社火,“,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原紀吳中節物徘諧體三十二韻》字注),泛指民間賽社中鑼鼓器樂、喬裝調笑等表演團隊;或誠如《舊京風俗志》所載:“所謂會者,京俗又名高鄉會,即南方社火之意也”,亦即《吳社編》中所言“凡神所棲舍,具威儀簫鼓雜戲迎之曰會”,為賽會活動中迎接神明的各種儀仗隊、鑼鼓隊與雜戲行伍的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