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王芳筠(2004)。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中公民參與機制之研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南投。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初版)。台北:智勝文化。
江家慧(2003)。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資訊發展推動小(1998)。八十六年度政府業務電腦化報告書。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尚達(2012)。Facebook使用者公民參與行為與審議式民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英明(1994a)。都市生活與市民參與。中山大學都市發展與政策學術研討會,高雄。
吳英明(1994B)。「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1-14。
宋餘俠、蔡世田(2011)。政府參與社會網絡新思維。研考雙月刊,35(4),10-22。
周宣光、曾德宜(2008)。Web 2.0與政府部門資訊應用創新。研考雙月刊,32(1), 19-27。
林水波、王崇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第3期,175-202。"
林宜燕(2008)。台灣公共藝術徵選機制及操作過程與民眾參與之研究,2015年3月23日,取自:http://www.tnua.edu.tw/~education/download/culture/6.pdf。
林啟新(2005)。公民參與與公共行政-以臺北市政府鄰里公園改造說明會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志衛(2004)。網際網路與民主政治:論網際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可能性。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鈺琇(2014)。台灣新聞網站之公民參與機制-傳統與公民新聞網站的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唐婉珊(2013)。公民?學生?你今晚選擇哪一個?學生使用者在Facebook上公民參與經驗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徐千偉(2000)。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103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2015年3月23日取自: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28380#.VXP499Kqqko
張鴻文(2013)。大學生Facebook使用行為與線上公民參與之關聯-以淡江大學學生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秋永(2001)。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君(1998)。顧客導向理念應用於公共官僚體制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24 期,95-128。
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第9期,85-122。
(1999)。『鄰避』(NIMBY)症候群,專家政治與民主審議。東吳政治學報,第10期,97-132。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2001)。資訊與民主:台灣立法機關網站政治溝通功能之評估。理論與政策,15(3),19-60。
陳敦源、潘競恆(2011)。政府就是「我們」:Web 2.0時代民主治理的希望或幻夢?。研考雙月刊,35(4), 23-35。
彭姿文(2013)。臉書使用者心流經驗、虛擬社群意識對社群互動影響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
項 靖(1997)。線上政府:初探全球資訊網與台灣地區地方政府行政。行政發展與地方政府競爭力之提昇研討會論文集。
(1999)。「地方政府網路公共論壇與民主行政之實踐」。東海社會科學學報,第18期,149-178。
葉至誠、葉立程(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138-156頁)。台北:商鼎文化。
葉俊榮(2004)。網路民主對民主政治發展之意涵。研考雙月刊,28(4),12-24。
劉金山(2006)。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之具體建構一以全國社區大學網路公共論壇TWCU為例。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
蕭乃沂、陳敦源、黃東益(2003)。網路民主政府:台北市市長信箱的評估與前瞻。研考雙月刊,27(1),100-110。
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6-11頁)。台北:巨流。
【二】英文部分
Arnstein, Sherry R.(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No.35, 216-224.
Babbie, Earl.(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ed.
Fagence, M. (1977).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Langton, Stuart .
(1978 ). What is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Stuart Langton (eds.),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13-24, Massachusetts Toronto: Lexington.
Hagen, Martin(1997).A typology of electronic democracy.
Kirschner, Bruce H.(1991). Electronic democracy in the 21st century, National Civic Review, Fall, 406-412.
Lievrouw, Leah A.(1994).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democracy: Understanding the parado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No.45, 351-356.
OECD(2001a).Engaging Citizens in Policy-making: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OECD Public Management Policy Brief No.10, Paris: OECD Publications.
(2001b).Citizen as Partners: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 Paris: OECD Publications.
(2001c).OECD Handbook on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 Paris: OECD Publications.
Rowe, G. & L. J. Frewer(2000).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5(1), 3-29, Sage Publications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