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 丁凡譯(2011)。Fuller Torrey著,精神分裂症完全手冊-給病患、家屬及助人者的實用指南(Surviving Schizophrenia : A Manual for Families, Patients, and Providers)。台北:心靈工坊。 毛家舲(1984)。從家屬座談會看照顧精神病病人的問題。護理雜誌。31(4),17─25。 王芬蘭(2009)。精神分裂症病友家屬參與醫療決策之初探。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2012)。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高雄:巨流。 王舒慧(2013)。精神分裂症者疾病歷程:患者及家屬觀點之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增勇、周月清(2004)。建立女性照顧負擔評估指標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國科會編號:PG9304─0202。台北:內政部。 王增勇(2011)。家庭照顧者作為一種改革長期照顧的社會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397─414。 王馨梓(1993)。去機構化運動與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分析台灣地區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工作。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內政部統計處、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100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 任玉智(2007)。精神分裂病人主要照顧者之烙印經驗及其因應行為。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姿瑩、蔡芸芳、楊美賞(1997)。花蓮地區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慈濟醫學,12(4),247-257。 李淯琳(2006)。倫理主體的型塑、顯現與流變:以精神病患家屬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錦彪(2003)。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之需要及其滿足程度之相關因素探討。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建德(2014)。我國社會福利服務提供方式之研究。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呂慧蘭(2005)。精神疾患照顧者出院準備服務之需求探討。中台科技大學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之處境與福利建構。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劉毓秀主編,頁59─92。台北:女書文化。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 呂寶靜(2005)。支持家庭照顧者的長期照護政策之構思。政策季刊,4(4),25─40。 沈志仁(1988)。精神病患者家屬壓力源、應對策略與健康狀況的探討。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志仁、張素凰(1993)。精神分裂病患者主要照顧家屬的需要及其相關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6(1),49─65。 沈淑華、沈秀娟、張達人、顏妙芬(2005)。社區慢性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心理衛生教育需求之探討。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5,89-108。 沈詩涵(2008)。精神障礙者在就業服務中的復原與復健。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宋麗玉(1999)。精神病患照顧者之探究─負荷程度與其相關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1),1-30。 宋麗玉(2002)。精神病患照顧者負荷量表之發展與驗證─以實務應用為取向。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61-100。 余姿瑩(2005)。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狀況之生活品質與主要照顧者負荷之探討研究。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69-115。 金林、吳姿儀(2014)。精神衛生法修法草案─植基於精神障礙族群共識與專業期待的心生活協會103年12月建議版。臺北市:社團法人臺北市心生活協會。 林立寧(2008)。台灣認知障礙患者之家庭照顧者負荷。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仕苾(2005)。初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顧者的健康照護需要。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玫珍(2013)。慢性精神病患者之主要照顧者其照顧負荷、健康控制信念、因應型態對生活品質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儒(1997)。家庭照顧者社會支持之探究─以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之照顧為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義、林美貞(1996)。關愛、否認與拒斥:華人家庭對精神疾病的反應。文化與行為:古今華人的正常與不正常行為。林宗義、Arthur Kleinman編,柯永河、蕭欣義譯。台北:曉園。 林秋芬、宋閔諺、王迺燕譯(2010)。David A. Karp著,同情的負荷:精障之照顧者的愛與礙(The Burden of Sympathy: How Families Cope with Mental Illness。台北:洪葉。 林萬億(2010)。社會福利。台北:五南。 邱文彬(2001)。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會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00─330。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4(4),273-290。 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周月清、彭淑芬、舒靜嫻、鄭芬芳(2004)。中途障礙社會模式介入與生活重建服務整合─伊甸、新事暨陽光服務方案為例。台灣社會工作學刊,2,125-127。 周月清、朱貽莊(2011)。檢視台灣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法案之歷史進程與變革。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研討會,北京。 周月清、王增勇、林麗嬋(2007)。老年婦女照顧負擔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智障者和精神障礙者老年女性照顧者為例。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國科會編號:PG9506─0341。台北:內政部。 吳肖琪(2003)。精神醫療網計畫執行評估與展望。行政院衛生署92年度醫政業務補助研究計畫。 吳肖琪(2010)。全國精神醫療資源需求調查:兼論未來發展策略(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七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DOH 98-TD-M-113-97004)。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吳就君、黃梅羹、胡海國、蔡春美、鄭若瑟、張宏俊、鄭夙芬(2001)。精神分裂症病患照顧者表露情緒與社會心理因素之關係─兩年追蹤研究。台大社會工作學刊,4,1-44。
吳錦喻(2006)。精神病患長期照護需求評估(行政院衛生署九十四年度科技研究計畫,DOH 93-TD-M-113-013/ DOH 94-TD-M-113-051),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施紅圭(2005)。長期收容機構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之照顧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千慧(2006)。慢性精神病患從醫院回歸社區─為何回家是一條漫長的路。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慧玲(2007)。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顧者因照顧患者引發需要之研究。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明敏、鄭若瑟、黃繡、柯少華、褚增輝(1995)。精神病患醫療服務體系之檢討。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符柳霞(1994)。精神分裂病患及其家屬之心理衛生教育需求調查(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三年委託研究計畫,DOH 83-MA-010),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許敏桃、曾英芬(1998)。社區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心理衛生教育之需求。護理研究,6(4),290─303。 許樹珍、曾慶音、崔翔雲(2001)。精神病患家庭照顧存在性的現象學探討。護理研究,9(3),259-268。 許樹珍、林秋雯、洪毓婷、游淙祺(2012)。精神病患家庭關照時間流之現象探討。護理雜誌,59(6),36-44。 許櫪文(1995)。殘障者及其家庭需求之研究:我國實徵研究整合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錦花(1996)。精神分裂病患之主要照顧者的訊息需要及其影響因素。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秀倩、楊延光、謝秀華、吳就君、陳純誠(1996)。精神分裂症與雙極型情感疾患之家照顧需求與家屬之負荷。台灣精神醫學。12(3),16-21。 郭芬如(2013)。精神障礙者家屬之照顧經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峰亭(1986)。精神分裂病患家屬教育團體之研究─以台北市立療養院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葉珍譯(2001)。Bernheim,K.F.,& Lehman,A.F.著,家屬與精神病患(Working with Families of the Mentally Ill)。台北:合記。 陳正芬(2013)。我國長期照顧體系欠缺的一角:照顧者支持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41,203─213。 陳佳君(2003)。躁鬱症患者配偶的照顧經驗與因應歷程─以優勢觀點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瑩、許世寬、陳朝灶、賴俊雄(1996)。門診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的需求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中華衛誌,15(2),153-161。 陳姿廷(2013)。終年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經驗之初探。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敏瑜(2008)。社區精神病患之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荷、身心健康與照顧需求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佩玲(1988)。探討出院精神分裂患者家屬的居家照顧經驗─壓力知覺與因應行為。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佩玲、李引玉、毛家舲(1991)。探討出院精神分裂患者家屬在居家照顧期間之負荷情形及其影響因素。護理雜誌,38(4),77─87。 黃英中、邱上真(2000)。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措施之評估:教育、就業及醫療層面之執行現況分析。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黃梅羹(1985)。精神病患者「社會支援系統」建立之初步探討:瞭解病患家屬的態度、需求與期待。社區發展季刊,32,46─54。 黃雅雪(2007)。躁鬱症主要照顧者因照顧患者所引發需要之探討。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琴(1995)。寓居於世的受苦生命:現象學取向的心理病理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鳳嬌(2008)。精神分裂病患排除歷程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艾寧(2007)。影響社區成年智障者及其家庭使用福利服務之相關因素探討─以新竹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作貞、宋麗玉(1998)。影響社區精神復健服務使用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4),105-129。 張宏哲(2010)。長期照護正式和非正式體系之間關係的模式─研究和實務議題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32,264-277。
張秀桃(2004)。精神分裂病患者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之探討:以某醫學中心復健及門診個案為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國睿(2012)。探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主要照顧者的慢性悲傷經驗。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人豪(2007)。社區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顧者需要狀況之生活品質與負荷。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楊延光、牟秀善、陳永成、徐澄清(1991)。精神分裂病患者門診治療合併居家照顧與門診治療效果之比較─初報。中華精神醫學,5,215─23。 盧純華(1991)。精神分裂症病患家屬支持性團體過程分析研究。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精神科護理組碩士論文。 劉杏元(1994)。精神病患家屬自評需要與其護理人員評估家屬需要之差異性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玟宜(1996)。出院精神分裂病患照顧者對問題行為的處置效能與專業支持需求相關探討。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初發。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劉毓秀主編,頁187─223。台北:女書文化。 劉雅惠(1995)。社區中情感性障礙病患主要照顧者的需要及影響因素。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劉蓉台(1982)。病患家屬:治療過程中的關鍵人物。市立療養院71年年報,60─77。 管中祥、戴伊筠、王浩均、陳雅萱(2010)。媒體中的精神障礙者圖像。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嘉義。 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世界。台北:五南。 鄭若瑟(2010)。精神病人照顧體系分類評估與轉銜機制(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七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DOH 97-TD-M-113-97009)。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鄭泰安(1982)。神經病─從一句罵人的話談起。台北:時報。 鄭舒文(2006)。精神障礙者家屬領導者參與社會運動之主體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暐晨(2013)。慢性精神障礙者之照顧者的照顧與工作挑戰。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滕西華(2005)。精神醫療社會資源之現況、困難與建議。胡海國、簡以嘉編,台灣社區精神照護研討會:家庭照護與就業服務-彙編,19-29。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 蔡友月(2012)。真的有精神病嗎?一個跨文化、跨領域精神醫療研究取徑的定位與反省。科技、醫療與社會,15,11─64。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社會福利統計月報表:身心障礙者人數。From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98。 蕭幸伶(1997)。帶病生活─一個精神病患家屬經驗之探討。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佳伶(2010)。精神障礙者家屬社會支持、權能感與烙印感之相關性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宏林(2000)。精神分裂症家屬主要照顧者期待病患長期安置之相關因素探討。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謝佳容、蕭淑貞(2006)。台灣社區精神復健機構的服務現況與展望。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2),41-50。 韓國菁(2011)。探討家屬面對精神分裂症病患暴力行為的照顧負荷及其影響因素。長庚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嘉惠(2013)。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可能─探討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之精障家屬的充權歷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瑞慧(1989)。出院精神分裂症病患家庭:現階段家庭功能與照顧負擔相關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Bailey, D.B. & Simeonsson R.J.(1988). Family assessment in early intervenetion.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20, 95-105. Baier, M.S. (1995). Uncertainty of illness for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J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 16(3), 201-212. Bertrando, P.(2006). The evolution of family intervenetions for schizophrenia. A tribute to Gianfranco Cecchi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8, 4-22. Bradshaw,J.(1972).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 New society, 30, 640-643. Brewin CR, Wing JK, Mangen SP, Brugha TS, MacCarthy B. Needs for care among the long-term mentally ill: a report from the Camberwell High Contact Surve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88;18;457-468. Chen, P. S., Yang, Y. K., Liao, Y. C., Lee, Y. D., Yeh, L. L., & Chen, C. C.(2004). The psychology well-being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caregivers of out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Taiwan.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58, 600-605. Finch, Janet and Dulcie Groves. (1983). ‘Introduction’ in Janet Finch and Dulcie Groves(eds.), A Labor of Love: Wome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Frank, R.G. Manning, W.G.(1999). Economics and mental health.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Goffman, E.(1961). Asylums: Essay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Goffman, E.(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Y: Simon & Schuster. Corrigan, P. W.(2004). How stigma interferes with mental health car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7), 614-625. Corrigan, P. W., & Miller, F. E.(2004). Shame, blame, and contamination: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mental illness stigma on family member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3(6), 537-548. Greenberg, J. S., Greenley, J.R., & Brown, R.(1997). Do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duce distress in families of people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1(1), 40-50.
Hatifield, A. B. & Lefley, H. P. (1987). Family of the mental ill : coping and adaption. New York: The Guiiford Press. Hill, Michael & Glen Bramley(1986). Analysing Social Polic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oenig, J., and M. Hamilton(1966). The Schizophrenic Patient in the Community and His Effect on the Househo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12: 165-176. Kettner, P.M., Moroney, R.M. & Martin, L.L. (1990). Designing and Managing Programs: An effectiveness-based approach. Lefley, H.P. (1996). Family Caregiving in Mental Illness. London: Sage. Lefley, H.P. (1989). Family Burden and Family Stigma in Major Mental Ill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44(3), 556-560. Mishel, M.H. & Braden, C.J.(1988). Finding meaning: antecedents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Nursing Research, 37(2), 98-104. Norbeck, J.S., Chaftez, L., & Weiss, S.J.(1991). Social-support needs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from three age group. Nursing Reasearch.40(4), 208-213. Raymond, M.E., A.E. Slaby, and J. Lieb.(1975). Family Responses to Mental Illness. Social Casework. 56, 492-498. Oliver, M.(1983). Social work with disabled people. London: Macmillan. Salokangas R, Palo-oja T, Oganen M, Jalo K. (1991). Need for community care among psychotic outpatients. Acta Psychiatry Scand. 84;191─196. Wing J, Brewein CR, Thornicroft G. (2001). Defining mental health needs. In :Thronicroft G, eds. Measuring mental health needs. United Kingdom : Gaskell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1-21. Williams SJ, Torrens PR.(1999). Historical patterns of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 Williams SJ, Torrens PR, eds. Introduction to health services. Delmar Publishers ; 59-85. Williams, F. (2003). Rethinking care in social polic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Finnish Social Policy Association, Oct. 24th, University of Joensuu, Finland. Yeh, L.-L., Hwu, H.-G., Chen, C.-H., Chen, C.-H. & Wu, A. C.C.(2008). Factors related to perceived needs of primary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07, 644-652. Yip, K. (2004). The Empowerment Model: A Critical Reflection of Empowerment in Chinese Culture. Social Work, 49(3), 479-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