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王曉雯、王泰昌及吳明政(2008),「企業經營型態與研發活動績效」,《管理學報》,25(2),173-193。 江永裕與謝中興(2005),「異質性廠商、消費價值創造與生產模式」,《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經濟論文》,33(4),467-503。 李吉仁(1999),「我國集團企業成長策略選擇與分子企業經營績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李率慧(2011),「海外事業行銷方式決定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李慧中(2004),「貿易與投資動因: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差異」,《復旦學報》,1,64-70。 李穎貞(2005),「多國企業區域化型態之調整與組織改變」,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吳景新(2011),「影響海內、外製程分工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吳豐祥與林子正(2008),「我國OEM/ODM 轉自有品牌廠商建構行銷通路之個案研究-動態能力與組織學習的觀點」,《行銷評論》,5(3),347-370。 林卿雯(2001),「臺灣資訊業廠商自創國際品牌績效之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林淑瓊(2004),「FDI投資成立研發中心對企業創新能力之影響-以臺灣業者投資中國大陸線上遊戲產業為例」,《願景基金會季刊》,5(2),105-152。 承立平(2010),「臺灣服務業全球化競爭之創新策略」,《經濟前瞻》,129,5-11。 金正立(2013),「多國籍企業對薩爾瓦多零售業之影響:以沃爾瑪及精選超市之行銷競爭為例(2005-2012)」,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清德(2004),「使命感、客戶網路和供應商網路:影響我國電子資訊產業代工和自創品牌策略抉擇因素的探討」,《管理學報》,21(4),451-276。 洪慧娟(2012),「影響我國廠商海外直接投資事業採行OEM/ODM經營方式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施振榮(2004)「宏碁的世紀變革:淡出製造,成就品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胡名雯、江雅玲與涂靜偉(2001),「臺灣中小企業對外投資傾向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高長(2002),「科技產業全球分工與IT產業兩岸分工策略」,《遠景季刊》,3(2),225-256。 黃昭勛(2008),「臺灣外移西進的傳統產業,由OEM轉型ODM的實證研究-以某眼鏡製造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碩士論文。 黃柏涵(2011),「影響海內外投資事業水平分工模式下產品差異化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郭淑瓊(2004),「多國籍企業在中國大陸投資行為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許書綾(2010),「我國製造業對外投資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張永煬、陳國嘉、方顯光與詹江村(2009),「產銷分工策略與合作關係對關係價值之影響」,《全球管理與經濟》,5(1),41-58。 陳信宏(2004),「研發國際化與地主國區位優勢:旗艦級跨國企業在兩岸研發中心之比較」,《臺灣管理學刊》,4(3),289-316。 陳國嘉、黃家泰與方顯光(2011),「全球產銷分工策略對產品開發策略影響之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7(1),1-13。 陳嘉豪(2007),「對外投資廠商的供應鏈決策分析-以台灣電子業為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曾貝莉(2013),「OEM的自我品牌之路」,《正修學報》,26,111-128。 楊凱雄(2008),「臺灣製造業廠商在大陸沿海區位選擇之決定因素」,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碩士論文。 雷德孚(2007),「OEM廠商轉型OBM 之挑戰/以網通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趙永祥(2006),「兩岸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走勢與經營策略之比較分析-GLM觀點」,《東亞論壇季刊》,454,11-38。 蔡學沐與張國益(2013)「臺商對外投資在勞動成本及市場區位選擇的比較-臺灣主要製造業之印證」,《經濟預測與政策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43(2), 83-122。 劉兵權與彭菲婭(2007),「服務業跨國公司的發展與母國出口」,《寧波技術學院學報》,11(3),5-7。 劉怡媛與吳貞和(2010),「服務業海外市場進入策略:機構理論觀點」,《亞東學報》,30,219-228。 劉孟俊與陳信宏(2007),「跨國研發網絡與研發國際化:海外子公司的分析觀點」,《臺大管理論叢》, 18(1),211-237。 謝依君與謝宏仁(2012),「臺灣自有品牌發展-給政府的政策建議」,《政策研究學報》,12,135-157。 瞿宛文(2006),「臺灣後起者可以藉自創品牌升級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3,1-52。 顧瑩華(1998),「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的概況與策略-兼論金融風暴對台商投資的影響」,《東南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12(2),1-12。
英文部分 Aaker, D.,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mighini, A., R. Rabellotti and M. Sanfilippo (2013), “China`s Outward FDI: 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 of Host-County Determinants,” Front. Econ. China, 8(3), 309-336. Bitzenis, A., J. Marangos and V. Nuskova (2007), “Motives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ost-Communist Economies, 19(4), 505-527. Buckley, P.J. and M.C. Casson (1976),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 London: Macmillan. Caves, R.E. (1971),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 38(149), 1-27. Dunning J.H. (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9-31. Fletcher S.R. and A. Godley (2000),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British Retailing, 1850-1896,” Business History, 42(2), 43-62. Gujarati, Damodar (2011), “Econometrics,” New York: McGraw-Hill.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The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Kojima, K. (1978),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London: Crom Helm, 84-121. Kuo, H.C. and Li, Y. (2003), “A Dynamic Decision Model of SME’s FDI,”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 219-231. Nefussi, B. (2010), “Does FDI in Manufacturing Cause FDI in Business Services? Evidence from French Firm-level Data,”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43(1), 180-203. Shenkar, O. and Luo, Y. (2004),”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11-12. Shi, Y. (2001),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trategy of Firms: The Ca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6(2), 184-204.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