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648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59464      Online Users : 3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480


    Title: 後院的垃圾之爭:以北京垃圾焚燒廠反建運動為例
    Trash Disputes of The Backyards: The Anti-Incinerator Movements In Beijing
    Authors: 楊駿逸
    Contributors: 王信賢
    楊駿逸
    Keywords: 垃圾焚燒廠
    鄰避運動
    政治聯盟
    組織能力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07-13 11:19:23 (UTC+8)
    Abstract: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城市數量和人口的急速增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消費水平不斷攀升的同時,卻也大幅增加了垃圾的產生總量。面對快速增長的垃圾增長率,中國政府於處理「垃圾圍城」所帶來了的環境和民生問題之際,更必須應對遍地爭議不斷的反建垃圾焚燒的鄰避衝突。然而,相似背景條件之下的反建焚燒運動,其最終的政策卻產生明顯的差異。
    因此,本研究藉由觀察、比較北京六里屯、高安屯和阿蘇衛等三起結果相異的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運用「政治聯盟」和「組織能力」來分析討論影響事件結果差異的因素。反建焚燒事件的發展過程,可以整理成為焚燒廠附近的社區居民藉由「社區共識」和「社區資源」的凝聚與動員之下的「組織能力」,爭取「政治聯盟」的支持,試圖改變舊有封閉政治結構的圖像。是故,透過比較論證,本研究呈現「政治聯盟」於鄰避運動過程中妥協與准入的關鍵角色,並且重新補充共識動員與時間資源於中國社會運動的重要性。
    Reference: 中文部分
    B. Guy Peters著,陳永芳譯,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台北:偉伯文化,2003年)。
    W.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楊智文化,2000年)。
    于建嶸,「當代中國農民的『以法抗爭』──關於農民維權活動的一個解釋框架」,文史博覽(湖南),2008年12月,頁60~63。
    王信賢,「當代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變與常─以環保組織的發展為例」,政治學報,2010年第49期,頁1~39。
    ______,「綠色行動在中國:環保組織研究心得」,當代中國研究通訊,2010年第13期,頁5~9。
    王佃利、徐晴晴,「鄰避沖突的屬性分析與治理之道 基於鄰避研究綜述的分析」,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第12期,頁83~88。
    王佳煌,「資訊通信科技與群體性事件對中國後極權主義之影響」,東亞研究,2013年第1期,頁35~83。
    石發勇,「關係網絡與當代中國基層社會運動──以一個街區環保運動個案為例」,學海,2005年第3期,頁76~88。
    向延亞、李媛輝,「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研究」,法制與社會,2011年總第28期,頁215~217。
    吳明儒、林欣蓓,「社區結盟、社區培力與社區行動之個案研究- 以台南市北區社區旗艦計畫團隊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011年第1卷第1期,頁45~90。
    李東泉、李婧,「從『阿蘇衛事件』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出臺的政策過程分析:基於政策網路的視角」,國際城市規劃,2014年第29卷第1期,頁30~35。
    ______,「從“鄰避衝突”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一個非典型性政策網路的形成剖析」,發表於『本於人性』的參與和治理--2013年第九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第四場次(台北: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大學政治系,2013年5月25~26日),頁1~10。
    林文一、邱淑宜,「後政治的社區動員與共識建構:一個臺北社區文化建構的案例」,地理學報,2014年第72期,頁85~109。
    林御翔,「台灣農業金融改革與社會運動:以『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2005年第四十期,頁99~136。
    何明修,社會運動概論 (台北:三民出版社,2005年)。
    何豔玲,「『鄰避衝突』及其解決—基於一次城市集體抗爭的分析」,公共管理研究,2006年第4卷第00期,頁93-103。
    ______,「『中國式』鄰避衝突:基於事件的分析」,開放時代,2009年第12期,頁102-114。
    周軍、唐興霖、趙俊梅,「我國非政府組織與政府間的關系——以草根環境NGO為例」,理論探討,2008 年第6 期,頁141-144。
    周曉虹,「中產階級: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頁37~46。
    姚德超、劉筱紅,「鄰避現象及其治理」,城市問題,2014年第4期,頁2~8。
    洪敬富、陳柏奇,「網路通訊時代下的中國公眾參與--以『廈門PX廠』為例」,中國大陸研究,2010年第2期,頁1~38。
    俞祖成、莊秀娟,「我國公共決策中的利益訴求與利益博弈分析——以『番禺垃圾焚燒事件』為例」,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第19卷第3期,頁64~70。
    郇慶治,「政治機會結構視角下的中國環境運動及其戰略選擇」,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頁28-35。
    袁方編,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徐斯儉,「垃圾政治學中的公共參與:廣州番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抗爭」,當代中國研究通訊,2010年第14期,頁6~9。
    陳映芳,城市中國的邏輯(上海:三聯書局,2012年)。
    陳映芳,「行動力與制度限制—都市運動中的中產階層」,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4期,頁1-20。
    ______,「行動者的道德資源動員與—中國社會興起的邏輯」,社會學研究,2010年第4期,頁50~75。
    陳曉運,「去組織化:業主集體行動的策略——以G市反對垃圾焚燒廠建設事件為例」,公共管理學報,2012年第2期,頁67~75。
    陳陽,「眾媒體、集體行動和當代中國的環境議題—以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事件為例」,國際新聞界,2010年第7期,頁43~49。
    陳寶勝,「國外鄰避衝突研究的歷史、現狀與啟示」,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1卷第2期,頁184~192。
    陶鵬、童星,「鄰避型群體性事件及其治理」,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8期,頁63~68。
    張永宏、李靜君,「製造同意:基層政府怎樣吸納民眾的抗爭」,開放時代,2012年第7期,頁5~25。
    張磊,「業主維權運動產生原因及動員機制:對北京市幾個小區個案的考查」,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6期,頁1~39。
    張海波、童星,「高風險社會中的公共政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頁23~28。
    張緊跟,「從抗爭性衝突到參與式治理:廣州垃圾處理的新趨向」,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4卷第4期,頁160~168。
    張田田,「商議何以可能?———以番禺垃圾焚燒風波為個案研究」,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頁23~28。
    崔晶,「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鄰避抗爭:公民在區域治理中的集體行動與社會學習」,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年5月第3期(總第167期),頁167~178。
    馮仕政,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______,「單位分割與集體抗爭」,社會學研究(北京),2006年第3期,頁98~134。
    ______,「沉默的大多數:差序格局與環境抗爭」,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北京),2007年第1期,頁122~132。
    ______,「『大力支持、積極參與』:組織內部集體抗爭中的高風險人群」,學海(南京),第2007年5期,頁40~50。
    童志峰,「歷程與特點:社會轉型期下的環境抗爭研究」,甘肅理論學刊,2008年總第190期,頁85~90。
    ______,「互聯網、社會媒體與中國民間環境運動的發展(2003-2012)」,社會學評論,2013年第4期,頁52~62。
    黃冬婭,「國家如何塑造抗爭政治──關於社會抗爭中國家角色的研究評述」,社會學研究(北京),2011年第2期,頁217~242。
    黃岩、文錦,「鄰避設施與鄰避運動」,城市問題,2010年第12期,頁96~101。
    黃煜、曾繁旭,「從以鄰為壑到政策倡導:中國媒體與社會抗爭的互激模式」,新聞學研究,2011年10月,第109期,頁167~200。
    黃榮貴,「互聯網抗爭行動:理論模型、中國經驗及研究進展」,社會(上海),2010年第2期,頁179~197。
    黃榮貴、桂勇,「互聯網與業主集體抗爭:一項基於定性比較分析方法的研究」,社會學研究(北京),2009年第5期,頁29~56。
    ______,「為什麼跨社區的業主組織聯盟存在差異—一項基於治理結構與政治機會(威脅)的城市比較分析」,社會(上海),2013年第5期,頁88~117。
    曾繁旭、黃廣生、劉黎明,「運動企業家的虛擬組織:互聯網與當代中國社會抗爭的新模式」,開放時代,2013年第3期,頁168~187。
    曾繁旭,「當代中國環境運動中的媒體角色:從中華環保世紀行到廈門PX」,現代廣告(學術版),2009年總第171期,頁36~41。
    ______,「形成中的媒體市民社會:民間聲音如何影響政策議程」,新聞學研究,2009年總第100期,頁187~220。
    楊國斌,「互聯網與中國公民社會」,二十一世紀評論,2009年第114期,頁14~25。
    彭懷恩、韓培爾編著,社會研究法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12)。
    趙小燕,「鄰避衝突參與動機及其治理:基於三種人性假設的視角」,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7卷第2期,頁36~41。
    鄭衛,「鄰避設施規劃之困境——上海磁懸浮事件的個案分析」,城市規劃,2011年第2期,頁74~81。
    蔡德林,「垃圾圍城,危及政府公信力———對垃圾焚燒事件的反思」,行政與法,2010年第10期,頁11~12。
    劉能,「怨恨解釋、動員結構和理性選擇—有關中國都市地區集體行動發生可能性的分析」,開放時代,2004年第4期,頁57~70。
    劉小魏、姚德超,「新公民參與運動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決策的困境與挑戰———兼論『鄰避』情緒及其治理」,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7卷第2期,頁42~47。
    應星,「中國的群體性抗爭行動」,二十一世紀,2012年第134期,頁17~28。
    ______,「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利益的表達機制—四個個案的比較研究」,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2期,頁1-23。
    ______,「氣」與抗爭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謝岳,「市場轉型、精英政治化與地方政治秩序」,天津社會科學(天津),第1期(2005年),頁55~60。
    龔文娟,「環境問題之建構機制:認知差異與主張競爭」,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1卷第5期,頁33~40。
    ______,「約制與建構:環境議題的呈現機制——基於A市市民反建L垃圾焚燒廠的省思」,社會,2013年第1期,頁161~194。
    龔志文,「運動式政策參與:公民與政府的理性互動———基於廣州番禺反焚運動的分析」,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6卷第1期,頁50~59。
    英文部分
    Lijphart, Arend,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5, no. 3 (September 1971), pp. 682~693.
    Cai, Yongshun,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Suppression of Popular Resistance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93 (Mar., 2008), pp. 24~42.
    ____________, “Power Structure and Regime Resilience: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8, no. 3 (July 2008), pp. 411~432.
    ____________, “China`s Moderate Middle Class: The Case of Homeowners` Resistance,” Asian Survey, Vol. 45,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5), pp. 777~799.
    Tilly, Charles,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8).
    Chen, Gang, Politic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Jerse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9).
    Rootesa, Christopher and Leonard Liam,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and campaigns against waste infrastruc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 18, no. 6 (November 2009), pp. 835~850.
    McAdam, Doug,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Eschen, Donald Von, Kirk Jerome, Pinard Maurice, The organizational substructure of disorderly politics, Social Forces, Vol. 49, no. 4 (June 1971), pp. 529~544.
    Langa, Graeme and Xub Ying, “Anti-incinerator campaigns and the evolution of protest politic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 22, no. 5 (2013), pp. 832~848.
    McCarthy, John and Zald Mayer,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New Jersey: General Learning Corporation, 1973).
    Zhao, Katherine, “Boundary-Spanning Contention: The Panyu Anti-Pollution Protest in Guangdong, China,”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Vol. 11, no. 1 (2011), pp. 17~25.
    O`Brien, Kevin and Li Lianjiang,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Lieberthal, Kenneth, Governing China :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New York : W. W. Norton, 2004).
    King, Gary, Pan Jennifer and Roberts Margaret,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107, no. 2 ((May 2013), pp. 1~18.
    Kitschelt, Herbert,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test: Anti-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6, no.1 (January 1986), pp. 57~85.
    Xie, Lei,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China’s Urban Decision-Making, ,”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Vol. 3 (March 2011), pp. 160~179.
    Michaud, Kristy and Carlisle Juliet and Eric Smith, “Nimbyism vs. environmentalism in attitudes toward energ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olitics, vol.17, no1 (2008), pp. 29~56.
    Eisinger, Peter,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7, no. 1 (March 1973) , pp. 11~28.
    Gould, Roger, Multiple Networks and Mobilization in the Paris Commune, 1871,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6, no. 6 (December 1991), pp. 716-729.
    Tarrow, Sidney,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____________, Democracy and disorder : protest and politics in Italy, 1965-197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Shi, Fayong and Cai Yongshun, “Disaggregating the State: Networks 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Shanghai,”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86 (June 2006), pp. 314~332.
    Johnson, Tomas, “Environmentalism and NIMBYism in China: promoting a rules-based approach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19, no.3 ( May 2010), pp. 430~448.
    ____________,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 policy developments and NGO responses”, The Policy Press, Vol. 39, no. 3, (July 2011 ), pp.399~416.
    ____________, “The politics of waste incineration in Beijing: The limits of a top-down approa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 Planning, Vol. 15, no. 1 (February 2013), pp. 109~128.
    ____________, “The Health Factor in Anti-Waste Incinerator Campaign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214, (June 2013 ), pp.356~375.
    Li, Wanxin, Liu Jieyan and Li Duoduo, “Getting their voices heard: Three case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 98 (May 2012), pp. 65~72.
    Yang, Guobin and Craig Calhoun, “Media, Civil Society, and the Rise of a Green Public Sphere in China,” In: Ho, Peter and Edmonds, Richard Louis, eds., China`s Embedded Activism: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o f a Social Movement. Routledge studies on China in transi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7), pp. 69~88.
    Sun, Yanfei and Zhao Dingxin, “Multifaceted State and Fragmented Society: Dynamics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China,” Discontented Miracle: Growth,Conflict, and Institutional Adaptations in Chin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07).
    網路資源
    Word Bank,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2005),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EAPREGTOPURBDEV/Resources/China-Waste-Management1.pdf。
    「人均垃圾年產量440公斤 解垃圾之困可向日本學習」,人民網,2010年4月6日,http://www.022net.com/2010/4-6/424133162517094.html。
    于達維,「垃圾焚燒大躍進」,財新網,2012年1月6日,http://m.magazine.caixin.com/m/2012-01-06/100346363.html。
    王信賢,「從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看大陸社會治理動向」,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2年12月,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3686&ctNode=5987&mp=1。
    王信賢,「當代中國國家能力與社會穩定:兼論社會管理創新的意涵」,中國政府創新網,2014年3月10日,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69&id=34。
    王晴,「海澱政協八屆一次會議開幕 區政府回應委員建議 為防臭味擾民 北京六里屯垃圾處理將建焚燒廠」,京華時報,2006年12月15,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06-12/15/content_670949.htm。
    「中國職場人平衡指數調研報告」,智聯招聘,2012年5月14日,http://article.zhaopin.com/pub/view/204261-25621.htm。
    「中國奧運會組委會《北京奧運行動規劃》全文」,新浪新聞,2002年3月28日,http://sports.sina.com.cn/o/2002-03-28/28253815.shtml。
    文靜,「選擇溫和公關姿態 北京官方邀市民參觀垃圾焚燒」,中新網,2010年6月27日,http://big5.chinanews.com:89/gn/news/2010/06-27/2365123.shtml。
    文靜,「阿蘇衛綜合垃圾場或啟動建設」,網易新聞,2011年12月29日,http://news.163.com/11/1229/02/7MDKV2R300014AED.html。
    「內容為通州區環保局,就我們社區為什麼會經常有惡臭的問題的一個答覆。革命尚未成功」,天賜良園業主論壇,2005年6月16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121/29939247.html。
    「今天向北京市環保局環評處遞交申訴材料經過」,中海楓連業主論壇,2007年1月18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1328/74532367.html。
    「今天送請願書的經過」,中海楓連業主論壇,2006年12月29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1396/72600378.html。
    「行政區劃」,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2014年9月4日,http://wap.bjchp.gov.cn/tabid/7988/InfoID/297516/Default.aspx。
    北京垃圾處理呈超負荷狀態 填埋場僅能用4年」,瞭望東方週刊,2009年7月13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7/0713_17_1247242.shtml。
    「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燒發電廠緩建始末」,新浪新聞,2007年8月9日,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9/143713628588.shtml。
    「北京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84萬噸 填埋場不堪重負」,人民網,2014年10月29日,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n/2014/1029/c71661-25928664.html。
    「北京朝陽民眾抗議區內垃圾場污染」,美國之音,2008年8月31日,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voachinese.com/articleprintview/1095172.html。
    「北京海澱北部新區5年規劃」,新浪新聞,2006年11月28日,http://news.sina.com.cn/c/2006-11-28/141411643213.shtml。
    「北京六里屯垃圾場:12年前瞞報事實 污染工程糊塗上馬」,中央電視台全球資訊榜,2007年4月17日,http: //www.cctv.com/program/qqzxb/20070417/103903.shtml。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環衛專業規劃」,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2006年12月,http://www.bjmac.gov.cn/pub/guanwei/F/F10/F10_4/200708/t20070811_3036.html。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實施方案」,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7年4月10日,http://www.bjpc.gov.cn/ywpd/fzgh/dtxx/201007/t635729.htm。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固體廢棄物處理規劃」,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6年12月12日,http://www.bjpc.gov.cn/ywpd/jnhb/zcfb/201009/t680994.htm。
    「北京市生活垃圾治理白皮書」,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4月26日,http://www.besg.com.cn/newsshow.php?fid=1&cid=121&id=18。
    「阿蘇衛垃圾焚燒事件 驢屎蛋:“過河卒”要做使者」,燕趙都市網,2010年3月10日,http://bj.yzdsb.com.cn/system/2010/03/10/010396736.shtml。
    李立強、湯陽、杜丁、李毅哲,「北京三大垃圾廠無法按期完工 研究生活垃圾收費」,中國新聞網,2010年7月31日,http://big5.chinanews.com:89/gate/big5/finance.chinanews.com/cj/2010/07-31/2437856.shtml。
    李毅哲,「“拒臭”業主欲提請行政覆議」,新京報,2007年9月6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7-09/06/content_78292.htm。
    吳志強、劉旭東、高栓,「在城市化過程中更好地保護農民利益——以北京市第一道綠化隔離帶建設為例」,前線雜誌,2011年12月31日,http://www.bjqx.org.cn/qxweb/n42879c613.aspx。
    「投資34億日焚3000噸 阿蘇衛垃圾焚燒廠重啟建設」,鳳凰網,2014年12月26日,http://hlj.ifeng.com/world/detail_2014_12/26/3341903_0.shtml。
    「垃圾焚燒遭抵制突顯中國信任危機」,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9月2日,http://cn.nytimes.com/china/20130902/cc02rubbish/zh-hant/。
    「垃圾焚燒項目屢遭抵制 政府民眾缺乏對話渠道」,北京新浪網,2010年3月17日,http://news.sina.com/c/sd/2010-03-17/134719882872.shtml。
    「垃圾焚燒廠為何建在北京上風口」,中國網,2007年3月31日,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7-03/31/content_8041805.htm。
    「《固廢綠皮書》系列之七:關於北京市垃圾處理問題的建議」,中國固廢網,2009年3月15日,http://report.solidwaste.com.cn/salon7/shu.html。
    「昨天下午市管委的魏處長約我商談的情況:一切皆有可能」,保利壟上搜狐業主論壇,2009年10月8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2637/178693872.html。
    周亞玲、張延龍、段雯,「抵制“阿蘇衛”:一個環保項目爭議背後」,固廢新聞,2009年8月25日,http://news.solidwaste.com.cn/view/id_26169。
    郇慶治,「環保組織趨向保守」,青年環境評論,2013年3月17日,http://www.greenyouther.org/page/?id=1149。
    易靖,「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燒廠項目確定被廢棄」,京華時報,2011年1月20日,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1/20/content_625039.htm。
    范正偉,「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靠什麼破解“一鬧就停”難題」,人民日報,2014年4月15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415/c1003-24894908.html。
    秦華,「向春玲:詳解十八大報告社會管理部署的新亮點」,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3日,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2/1113/c40531-19565289.html。
    唐昊,「尋找政府與NGO之間良性互動的路徑」,中外對話,2008年9月5日,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2049-NGOs-and-government-a-new-basis-for-cooperation。
    夏命群,「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嶽稱 六里屯垃圾發電廠應緩建」,京華時報,2007年6月8日,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07-06/08/content_113077.htm。
    「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http://www.mohurd.gov.cn/zcfg/gwywj/201104/t20110426_203240.html。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環境資訊公開助力減排」,新浪新聞,2007年4月26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0426/02493542251.shtml。
    孫曉勝,「北京朝陽區政府就垃圾場臭味致歉 將投資治汙」,新華社,9月4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bj.xinhuanet.com/bjfs/2008-09/05/content_14320340.htm。
    「理智看待媒體報導的雙重功用!---有感於8月10日《中國環境報》的報導」,天賜良園業主論壇,2007年8月10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121/96857460.html。
    「朝陽區政府原則審議通過朝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方案」,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朝陽分局,2009年6月4日,http://www.bjgtj.gov.cn/chaoyang/tabid/5632/InfoID/144344/frtid/5631/Default.aspx。
    楊猛,「還我新鮮空氣!」,南都週刊,2009年4月20日,http://past.nbweekly.com/Print/Article/7553_0.shtml。
    「樂活奧北論壇揭露阿蘇衛垃圾焚燒。。又被黑了無法登錄。如果垃圾焚燒利國利民」,保利壟上業主論壇,2010年8月12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2637/196556741.html。
    張守剛、雷倩倩,「高安屯環保反擊戰」,南都週刊,2009年4月20日,http://past.nbweekly.com/Print/Article/7551_0.shtml。
    霍偉亞,「北京垃圾的出路」,中外對話,2009年11月9日,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247-Sorting-the-rubbish-in-Beijing。
    「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與傳統利益格局鬥爭到底」,新浪新聞,2007年1月16日,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70116/02583248772.shtml。
    「環保部:六里屯垃圾廠未經核准不得開工建設」,中國廣播網,2009年3月12日,http://www.cnr.cn/gundong/200903/t20090311_505266701.html。
    「環保總局:六里屯垃圾發電項目緩建 廈門將環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7年6月7日,http://www.gov.cn/gzdt/2007-06/07/content_639624.htm。
    「環保部高官王磐璞被雙規 利用環評收“贊助”」,搜狐財經網,2008年10月31日,http://business.sohu.com/20081031/n260367522.shtml。
    韓志明,「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燒的合理性」,中國固廢網,2007年9月25日,http://paper.solidwaste.com.cn/view/id_2104。
    韓方明,「垃圾焚燒專案已成中國社會穩定的巨大威脅」,聯合早報,2010年3月3日,http://www.honghoogroup.com/company_news.asp?id=65&pid=%D0%D0%D2%B5%B6%AF%CC%AC。
    「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http://www.zhb.gov.cn/info/bgw/bwj/200809/t20080908_128308.htm。
    「關於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http://www.mep.gov.cn/gkml/zj/wj/200910/t20091022_172397.htm。
    「關於高安屯垃圾處理廠臭味 擾民問題的答覆」,天賜良園業主論壇,2006年1月10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121/42657199.html。
    「關於建立垃圾焚燒廠事宜!」,中海楓連業主論壇,2006年12月20日,http://house.focus.cn/msgview/1396/71767106.html。
    「關於解決海澱區六里屯垃圾填埋場異味擾民問題的幾點思索和建議」,新浪新聞中心,2006年3月21日,http://news.sina.com.cn/c/2006-03-21/15379405378.s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1260001
    1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2600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201.pdf1916KbAdobe PDF21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