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57173      Online Users : 8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476


    Title: 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 效能感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 Efficacy in New Taipei City
    Authors: 李冠瑩
    Contributors: 湯志民
    李冠瑩
    Keywords: 校長空間領導
    教師效能感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07-13 11:18:26 (UTC+8)
    Abstract: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效能感的現況與之間的關係,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效能感差異情形,且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後藉由校長空間領導對教師效能感進行預測。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研究法,分層隨機為其抽樣方式,並以學校規模為分層依據,從新北市211所小學抽取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共計抽樣46 所小學,發出474份問卷,收回464份,有效問卷共計442份,並利用統計套裝軟體SPSS18.0分析兩變項之現況與影響關係。
    本研究獲致結論歸納如下:
    一、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為中高程度,以「以空間規劃引領
    教學創新」之程度最高,「校長以空間規劃增進社區關係」之程
    度最低。
    二、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教師效能感為中高程度,以「教學策略
    效能感」之程度最高,「班級經營效能感」之程度最低。
    三、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因其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擔任職
    務及學校規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校長空間領導感受,以年齡
    41-50歲之教師、服務年資11-15年之教師、教育程度研究所以
    上之教師、擔任職務為主任之教師及學校規模為31班(含)以上之
    教師知覺程度較高。
    四、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
    擔任職務及學校規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師效能感,以女性、
    年齡41-50歲之教師、服務年資11-15年及服務年資21年(含)以上
    的教師、研究所以上之教師、級任教師及學校規模為31班(含)以
    上之教師知覺程度較高。
    五、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效能感有顯著正相關,校長
    空間領導的程度越高,教師效能感也越佳。
    六、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對教師效能感具預測力,以「校長
    以空間規劃革新行政效能」的預測作用最佳。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校長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校長空間領導、教師效能感
    Reference: 中文部分: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欣薇(2006)。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專業角色與效能信念之研究。台
    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昭人(2010)。臺北市國小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效能感與教師組織
    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智杰(2013)。臺東縣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
    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東市。
    甘瓊瑤(2008)。教師情緒勞務負荷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以新竹縣
    市高中職教師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中市。
    白慧如(2004)。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中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雲漳(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莉莉(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激勵策略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慧芬(2008)。高雄市國中教師角色壓力、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關係
    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市。
    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婉華(2011)。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分佈式領導、教師自我效能感與
    集體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慶裕(2012)。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
    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江嘉羚(2007)。桃園縣國中校長家長式領導與教師效能感、工作滿意
    度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桃園縣。
    朱經明(2010)。教育及心理統計學。臺北市:五南。
    江明洲(2006)。桃園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信念之
    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璧如(2000)。教師效能感之內涵分析。研習資訊,17(5),57-66。
    吳雪華(2005)。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
    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吳珮君(2006),學科型教室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國立政大附中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婉甄(2011)。新北市、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
    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婉瑜(2012)。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方式與教師效能之研
    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縣。
    林勇輝(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和教師效能關係之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林海清(2006)。知識經營與教育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海清(2007)。創意校園的規劃與經營。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
    館。
    林貞君(2011)。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ICCS 2009資料
    庫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海清(2012)。少子女化的教育省思--小校整併問題探討。臺灣教育
    評論月刊,1(5),22-24。
    洪瑞浲(2000)。臺北縣市國小教師效能感與家長參與班級教育活動關
    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縣。
    孫志麟(1995)。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
    究,18,165-192。
    孫志麟(2005)。跨越科層:學校組織對教師自我效能的影響。國立臺
    北師範學院學報,18(1),9~62。
    孫志麟(2010)。建立信心:教師自我效能七部曲。臺北市:學富文
    化。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張明輝(2004)。幾項領導新議題對學校領導的啟示。教育研究月
    刊,119,26-43。
    張弘奇(2009)。學習型組織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地區國小
    教師為例。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中市。
    張嘉原(2008)。國民小學學校組織健康、組織學習與教師效能感關係
    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陳木金 (1999)。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
    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陳木金、溫子欣(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
    刊,174,63-73。
    陳俊瑋(2008)。國中教師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效能感的關係:階層線性
    模式應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
    化市。
    陳炫佑(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
    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許文雄(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
    刊,174,49-60。
    黃菁芬(2004)。高職(中)工業類科教師教學困擾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市。
    湯志民(2006)。臺灣的學校建築(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
    刊,164,18-38。
    湯志民(2009)。空間領導的策略與方式。載於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編印),2010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頁
    75-90),臺北縣:教育局。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
    政與評鑑研究所等主辦,2010 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
    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87-108),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和曾雅慧(2010)。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
    導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
    政策研究所。
    湯志民、廖文靜(2000)。教學空間的革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
    編),新世紀的教育願景(頁157-180)。臺北市:臺灣書局。
    曾雅慧(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
    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曾懷萱(2011)。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教師效能關係之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新北市教育局(2014)。103年度國民小學校別資料。取自
    http://www.ntpc.edu.tw/_file/2052/SG/25501/39347.html
    新北市政府。新北之星學校特色網 。取自
    http://ntcs.ntpc.edu.tw/pro/Center/Default.aspx
    詹雅帆(2012)。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師效能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廖雅靖(2010)。屏東縣國中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效能感相關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麗華(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之關係之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鄭文淵(2014)。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
    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劉玉珍(2005)。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
    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秋珍(2005)。國小校長課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市。
    錢永淵(2012)。臺南市國民小學優質校園營造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
    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南市。
    鄭女玲(2012)。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謝文英(1994)。教學品質之提昇—談教師效能。竹縣文
    教,8,50-61。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四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韓新陸(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空間規劃關係之
    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西文部分:
    Armor, D., Conroy-Oseguera, P., Cox, M., King, N.,
    McDonnell,L., Pascal, A., Pauly, E., & Zellman, G.
    (1976). Analysis of the school preferred reading
    program in selected Los Angeles minority schools.
    (Report No. R-2007-LAUSD).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130 243).
    Ashton, P.T.(1984). Teacher efficacy: 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5), 28-32.
    Ashton, P. T., & Webb, R. B. (1986). Making a differenc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New York: Longman.
    Ann, H. B., & Barbara, T. J. (2011). Current trend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or student success plus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4(1),1-8.
    Bandura, A.(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chologist,37(2),122-147.
    Baker, L., & Bernstein, H. (2012). The Impact of School
    Buildings on Student Health and Performance:A Call for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mcgraw-
    hillresearch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12/
    02/GreenSchoolsWP-2012.pdf
    Brendle-Corum, A. D. (2010). Expl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chool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 reten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Chan, T. C. , Patterson, J., Tubbs, J.E., Terry, D.,
    Holiday E., & Rowe R.(2007). Teaching school
    facilities in a principals` preparation program: Using
    ELCC Standards. Educational Planning,
    16(3),10-15.
    Chapman, M. P.(2006).American place :In serch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pus .CT: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Praeger series on higer education.
    Dwayne, K. S. (2008).Public school facilities and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02346)
    Earthman, G. I. (2004). Prioritization of 31 criteria for
    school building adequacy. Baltimore, MD: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Foundation of Maryland.
    Fuller, B., Wool, K., Rapoport, T., & Dornbusch, S.(1982).
    The organization context of individual efficac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2,7-30.
    Guskey, R.T. (1986), Context variables that affect measures
    of teacher efficacy.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1), 0041-0047.
    Guskey, R. T., & Passaro, P. D.(1994). Teacher efficacy: A
    study of constructive dimension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1, 627-643.
    Guskey, T. R. (1988). Teacher efficacy, self-concept,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 63–69.
    Gibson, S., & Dembo, M. H.(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76 , 69-582.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98).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5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illiard, A., & Jackson, B. T. (2011).
    Current Trend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or Student
    Success Plus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4(1),1-8.
    Hipp, A., & Bredeson, P. V. (1995). Exploring connections
    between teacher efficacy and principals’ leadership
    behaviors.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5, 136–150.
    Horng, E. L. (2009). Teacher tradeoffs: Disentangling
    teachers` preferences fo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tudent demographic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6(3), 690-717.
    Moore, W. P., & Esselman, M. E., (1994).Exploring the
    context of teacher efficacy: The role of achievement
    and climat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Tschannen-Moran, M., & Hoy, A. W.(2001). Teacher efficacy:
    capturing an elusive construct.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7, 783-805.
    Tschannen-Moran, M., Hoy, A. W., & Hoy, W. K. (1998).
    Teacher efficacy: Its meaning and meas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8,202-248.
    Tanner, C. K. (2000).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8(4),309-330.
    Tanner, C. K. (2009). Effects of school design on student
    outcom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7(3),
    381-400.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Newman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S.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4), 221-238.
    OECD (2006). PEB organising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quality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48/57/37783219.doc
    Schneider, M. (2003). Linking school facility conditions to
    teacher satisfaction and success. Washington: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Educational Facil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eric.ed.gov/PDFS/ED480552.pdf
    Uline, C. L., Wolsey, T. D., Moran, M.T. & Chii-Dean Lin.
    (2010). Improving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school:A Question of Equity.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20(5),597-632.
    Vandiver, B.(2011). The impact of school facilities o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TX: Capella University.
    Weiner,B.(1972). Attribution Theory,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sess.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42(2),203-215.
    Weiner,B.(1974).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attribution
    theory.Morristown GeneralLearning Press.
    Woolfolk, A. E., Rosoff, B., & Hoy, W. K. (1990).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managing stud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6,
    137-148.
    Yeung, K. W, & Watkins, D. (2000). Hong Kong student
    teachers’ personal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efficac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 213-235.
    doi:10.1080/71366371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99171012
    1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71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201.pdf665KbAdobe PDF212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