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 「北京東城鐘鼓樓環境整治調查:需拆遷多處老建築」,中國文化報,2012年6月7日,http://big5.chinanews.com:89/cul/2012/06-07/3946805.shtml. 「北京名片! 網傳南鑼鼓巷要拆了?!」,今日新聞網,2012年6月14日, http://www.nownews.com/n/2012/06/04/107701. 「鐘鼓樓爭議專案被廢止 改建博物館不拆周邊胡同」,中國文化傳媒網,2010年12月3日, http://www.ccdy.cn/zhongguoguan/content/2010-12/03/content_712067.htm. 「“休克式保護”能否有效?前門搬遷保護還是開發」,中新網,2006年5月12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5/12/content_4538543_3.htm. 「北京成片危改解凍:“整體保護規劃”遭遇困惑」,中國網,2006年5月12日,http://big5.china.cn/city/txt/2006-05/12/content_6207640.htm. 「北京前門大街改造:牽動眾多利益“神經”」,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12月14日,http://zgjjsb.blog.sohu.com/579081.html. 「涉及文物保護問題 北京叫停前門商業地塊出讓」,中國房地產報,2008年03月03日,http://www.china-crb.cn/resource.jsp?id=2029. 「北京土地垂直管理第一步:國土局回收區縣審批權」,21世紀經濟報導,2004年07月13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711/1351863122.shtml. 「政績觀加速轉變」,人民日報,2009年2月11日,第13版. 「北京的維權與胡同保護人士:香港人,請不要在北京買贓!(上)」,大紀元,2009年12月18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9/12/18/n2757941.htm. 「八委員聯合提案“前門地區古建築亟待保護”」,新京報,2006年3月9日, http://218.108.238.136:82/gate/big5/v1.zjcnt.com/news/news_show_page.php?news_id=47227&search_news_type=2 「北京前門大街改造:牽動眾多利益神經」,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12月14日, http://zgjjsb.blog.sohu.com/579081.html. 「拆真建假旋涡中的北京」,南都周刊,2012年度第4期, http://www.nbweekly.com/news/special/201202/28883.aspx. 「北京中軸線申遺爭議」,南風窗,2012年15期, http://www.nfcmag.com/article/3532.html. 「北京東四八條胡同將部分拆遷 文物局擋不住」,人民網,2007年5月14日,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5724769.html. 「開發商:危改政策變化致拆遷推遲」,北京青年報,2007年5月16日, http://www.beijingww.com. 「北京東四八條項目:反對專家未受邀第二次論証」,京華時報,2007年5月25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5776959.html. 「東四八條拆遷卡在哪兒?」,新浪網,2007年6月10日, http://news.sina.com/c/2007-06-11/114713202450.shtml. 「開發商稱北京東四八條拆遷區域不屬文保區」,京華時報,2007年5月16日, http://news.sina.com.cn/w/2007-05-16/095211829814s.shtml. 「北京東四八條拆遷 兩級文物部門爭議文物價值」,新京報,2007年05月16日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local/2007-05/16/content_6105105.htm. 「“拆遷”改“搬遷”之後」,網易新聞,2010年2月2日, http://focus.news.163.com/10/0202/17/5UHKR91B00011SM9.html. 「北京:標租房10月1日前全部騰退」,人民網,2004年08月03日. 熊帥,「北京舊城改造“錢”途求索」,民生週刊,2013年第8期, http://paper.people.com.cn/mszk/html/2013-03/11/content_1211609.htm?div=-1. 「北京土地垂直管理第一步:國土局回收區縣審批權」,21世紀經濟報導,2004年07月13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711/1351863122.shtml. 「北京文保區之惑:規劃性保護徒有虛假"風貌"」,央視國際,2007年06月08日,http://discovery.cctv.com/20070608/110829.shtml. 詹皓,「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引熱議」,多維新聞網,2012年1月31日, http://history.dwnews.com/big5/news/2012-01-30/58554882-all.html. 劉春瑞,「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北京文物局長稱不知情」,新京報,2012年1月27日,http://big5.chinanews.com:89/cul/2012/01-27/3623887.shtml. 蔣格偉、陳彬,「專家批梁思成故居被拆斥政府默許地產商搞開發」,法制週報,2012年2月4日,http://gj.yuanlin.com/Html/Detail/2012-2/14033_2.html. 「北京東四八條引起的思索」,光明日報,2007年6月22日, http://www.gmw.cn/content/2007-06/22/content_627745.htm. 「危改高參:存在與荒謬」,南方週末,2008年4月4日, http://www.infzm.com/content/5658. 「危改政策變化致拆遷推遲」,華夏經緯網,2007年5月22日, http://big5.huaxia.com/wh/whrd/2007/00623738.html. 「北京歷史街區調研:完善政策留住古都風貌」,人民網,2014年8月8日,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4/0808/c172318-25430281.html. 「北京舊城區胡同拆遷引發爭議」,北方網新聞中心,2007年5月24日, 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07/05/24/001677875.shtml. 「開發商稱北京東四八條拆遷區域不屬文保區」,北方網新聞中心,2007年5月16日. 「北京舊城區胡同拆遷引發關注」,北方網,2007年5月24日, 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07/05/24/001675892.shtml. 「北京東四八條項目:反對專家未受邀第二次論証」,人民網,2007年05月25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5776959.html. 「北京東四八條胡同將部分拆遷 文物局擋不住」,人民網,2007年05月14日,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5724769.html. 蔡培翰,「滿載老北京回憶的鐘鼓樓」,北京商報,2013年3月14日, http://www.bbtnews.com.cn/news/2013-03/14000000311853.shtml. 「鐘鼓樓時間文化不是孤立的」,新京報,2010年12月4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2/04/content_177322.htm?div=-1.
「北京東城鐘鼓樓環境整治調查:需拆遷多處老建築」,中國新聞網,2012年6月7日,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6-07/3946805.shtml. 「北京鼓樓環境整治中如何留住古建」,華夏經緯網,2012年6月8日, http://www.yuanlin.com/gujian/Html/Detail/2012-6/15827.html. 「又惹一片哀嘆:鐘鼓樓四合院將拆除」,文化中國網,2013年2月7日, http://cul.china.com.cn/zt/2013-02/07/content_5729947.htm. 「鐘鼓樓胡同舊事」,新京報,2013年2月14日, http://wenhua.youth.cn/wx/wlrw/201302/t20130214_2877564_1.htm. 「歷史街區商業化改造“波士頓設計”頻遭抵制」,廣州日報,2012年2月4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02/03/content_1600097.htm. 趙一海,「洋公司圍獵中國歷史街區」,南方週末,2012年1月3日, http://www.infzm.com/content/67438. 「北京中軸線申遺爭議」,南風窗,2012年7月20日, http://www.nfcmag.com/article/3532.html. 「北京文保部門專項督城市為改區域內文物建築安全否」,人民網,2012年4月26日。 「前門地區歷史溯源」,建築創作,賈森、張濱,2007年第12期, 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12-02/14/content_24634919. 「SOHO中國前門改造爭議」,財富時報,2008年6月20日, http://hk.jrj.com.cn/2008/06/201654915591.shtml. 「中國城市中篡改人們記憶的山寨古建築」,南方新聞網,2012年2月8日, http://news.qq.com/a/20120208/000531.htm. 「劉老根會館有沒有破壞文物」,新京報,2011年8月22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8/22/c_121890492.htm. 中華人民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1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年),《中華人民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82/tjsj/sjjd/. 王信賢,「誰統治?論中國的政策制定過程:以《反壟斷法》為例」,中國大陸研究,2010年第53卷第1期,頁35-62。 王信賢、涂秀玲,「多層次競爭:「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與挑戰」,第三屆發展研究年會(桃園: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主辦,2011年10月29-30日。 王軍,城記,(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王蓓,計金標,「區域稅收分配體制與省以下稅收背離問題探析—以北京市轄區為例」,稅收經濟研究,2014年第3期,頁49-50。 王賢彬、徐現祥,「中國地方官員經濟增長軌跡及其機制研究」,經濟學家,2010年第11期,頁34-43。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立法的評估與展望」,中國期刊網,2011年九月。 北京市三招激活二手房市場」,投資北京,2004年第5期,第64頁。 任懷鄉,「北京舊城四合院系統評估方式研究¬-以試驗條東四六條至九條為例」,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伊恩‧強森,苛稅、胡同和法輪功─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新北市:八旗文化,2012年),頁128。 朱光磊,中國政府與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2004)。 朱曉曉,「波士頓設計的羅生門」,中華建築報,2012年4月17日。 冷則剛,「地方動力與產業的發展:比較的觀點」,發表於中國大陸公共治理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研討會,2012年10月12-13日。 吳縛龍、馬潤潮、張京祥,轉構與重構中國城市發展多維透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楠、馮斐菲、湯羽揚,「北京舊城胡同調研報告(2005-2006)」,北京規劃建設,2007年第4期,頁89-93。 周志龍,「中國大陸舊城改造」,中國大陸研究,2001年第44卷第10期,頁1-18。 周飛舟,「生財有道:土地轉讓中的政府與農民」,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1期,頁49-82。 周飛舟,「錦標賽體制」,社會學研究(北京),2009年第3期,頁54-77。 周振超,當代中國政府「條塊關係」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周雪光,「權威體制與有效治理:當代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開放時代,2011年第10期,頁67-85。 周樂,「對北京當前大規模舊城改造的思考」,北京市規劃建設,2002年第4期,頁43-47。 周黎安,「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經濟研究,2007年第7期,頁36-50。 周霖,「城市資源配置:產權與制度、政府與農民關係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城中村”改造為分析物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頁17-22。 林尚立,國內政府間關係(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林梅,「社會政策過程中不同政策主體之間的博弈分析:關係及格局―以淮河污染防治為例」,東岳論叢,2006年第6期,頁13-20。 金太軍、汪波,「經濟轉型與我國中央——地方關係制度變遷」,管理世界月刊, 2003年第6期,頁43-51。 柳金財,「中國土地徵收制度之實施:問題、影響與展望」,育達科大學報,2010年12月第25期,頁127-162。 洪鼎,「歷史文化名城的基礎設施規劃—以北京舊城歷史文化保護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為例」,卷宗,2012年第12期,頁50-52。 徐現祥、王賢彬,「晉升激勵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級官員的證據」,世界經濟(北京),2010年第2期,頁15-36。 柴彥威,城市空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翁立,北京的胡同,(北京市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年)。 郝鳳英,「如何透過土地交易市場獲取土地」,北京房地產,2004年8期,頁79。 崔燕東,北京鮮魚口街風貌保存研究,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學報,第7期,第29卷,頁70-73。 張弘遠,「發展型國家理論的回顧極其在中國研究適用性之探討」,東亞研究,2007年第30期,頁85-121。 張志紅,當代中國政府間縱向關係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京成、王國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1),(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2012年)。 張京成、王國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1),(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2012年),頁150~160。 張軍、周黎安編,為增長而競爭-中國增長的政治經濟學,(上海:格致、上海人民,2007年)。 張緊跟,當代中國政府間關係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曹海濤,「產權、分稅制與地方政府行為-中國大陸土地財政之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2012年1月第一期,頁101-120。 梁俊嬌,「有關我國地方政府間稅收收入劃分問題的思考」,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第10期。 梅英東,消失的老北京,(新北市八旗文化,2013年5月),頁145。 陳宗蕃,燕都古籍考,(京華出版社,1982年),頁114-118。 陶然、蘇福兵、陸曦、朱昱銘,「經濟增長能否帶來晉升:對晉升錦標賽理論的邏輯挑戰與省級實證重估」,管理世界(北京),2010年第12期,頁25。 華新民,「北京四合院的買賣有陷阱」,新地產,2006年2月10日。 馮建,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 馮興元,地方政府競爭:理論範式、分析框架與實證研究,(江蘇:譯林出版社, 2010年)。 楊鴻烈,城市歷史文化與發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年)。 萬勇,和諧的舊城更新,(北京舊城工業出版社,2006年)。 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編,府際關係導論,(台北市:暨大府際關係中心,2001年)。 劉穎,「新中國成立後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歷史變遷研究述評」,廣西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頁21-24。 蔡文軒,中共政治改革的邏輯:四川、廣東、江蘇的個案比較(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戴春,「衝突與協調:北京CBD綜述」,時代建築,2003年第2期,頁26-29。 謝東曉,「北京市危舊房改造的多目標分解模式」,城市規劃,2007年第31卷第5期,頁47-48。 謝慶奎,中國地方政府體制概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 韓冰,「北京地區傳統街巷商鋪立面改造與更新—以南鑼鼓巷地區為例」,建築與環境,2013年第4期,第7卷,頁94-96。 韓高峰、于洋,「前門鮮魚口街區保護與城市設計」,建築創作,2007年第12期。 謬丹、程雄,「GIS技術在城市房屋拆遷中的應用」,國土資源信息化,2002年第5期,頁33-36。 魏科,「人、胡同、四合院、商業改造:北京東城區舊城改造隨想」,北京規劃建設,1998年第47期,頁35-36。 譚烈飛,北京方志提要, (中國書店,2006年)。 顧朝林,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英文 Albert, J. Cao. “Developmental State, Property-led Growth and Property Investment Risks in China,”Journal of Property Investment and Finance, Vol. 27, No. 2 (2009),p. 165. Andrew, C.Mertha. “China’s Soft Centralization:Shifting Tiao/Kuai Authority Relations,” China Quarterly, Vol 184,No184, ( December 2005), pp. 791 ~ 810. Blanchard, Olivier & Andrei, Schleifer.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China versus Russia,” Special Issu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Vol.48,No.4(December 1993), pp.171~179. Christine P.W.Wong & Richard M. Bird, “China’s Fiscal System: A Work in Progress, “ in Loren Brandt & Thomas G. Rawski, eds.,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p437. Evans, Peter.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 Transformation.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Gaubatz, Piper,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In Laurence J. C. Ma and Fulong Wu (Ed.), 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 changing society, economy and spa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pp.98~121. James Q. Wilson, Bureaucracy: W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o and Why They Do It(New York: Basic Books, 1989); Morton Halperin, Bureaucra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4). James, M.Buchanan. ”A Contractarian Paradign for Applying Economic Theor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5,No.2(May 1975),pp.225~230. Jane Zheng ,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In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Urban Study, December 2011vol. 48 no. 16 3561-3582 John, Gerring. “What is a Case Study?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Case Study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Kenneth, Lieberthal.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s,” in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Maria, Edin. “Local Stat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al Incentives in China,” in Richard Boyd and Tak-Wing Ngo eds., Asian States: beyond 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urzon, 2005). Maria, Heimer. “The cadre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party,” in Kjeld Erik Brodsgaard and Youngnian Zheng ed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Reform (NY: Routledge, 2006), pp.122~138. Minxin, Pei.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Shih, Victor; Adolph, Christopher; Liu, Mingxing. “Getting Ahead in the Communist Party: Explaining the Advancement of Central Committee Members in China.”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106,No.1 (February 2012),pp166-187. Stanley, Lieberson. “Small N’s and Big Conclusions: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asoning in Comparative Studies Based on a Small Number of Cases,” Social Forces, Vol. 70, No. 2 (December 1991), pp. 307~320. Tiebout, Charles 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64, No. 5 (October 1956), pp. 416~424. William, A.Niskanen.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Chicago:Aldine-Atherton Inc.,1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