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99395      Online Users : 8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939


    Title: 胡錦濤時期中共國家形象建構─建構主義觀點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Authors: 陳郁芬
    Contributors: 邱坤玄
    陳郁芬
    Keywords: 中共外交
    國家形象
    建構主義
    Date: 2014
    Issue Date: 2015-05-01 11:39:06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觀察中共國家形象建構。研究發現中共面對與回應國際社會盛行的負面形象問題有完整的邏輯性,即中共透過觀念(和諧世界)與互動(有所作為的外交實踐)致力建構國家正面形象。身份認同是中共建構國家形象的重要基礎,中共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他是一個大國;中共是發展中國家,但他是一個大國。很明確地,中共的崛起並不是西方自由秩序的擴大,而是具有自我特色的發展歷程。因此,中共實際在國際社會上所建構的並不是西方國家眼中以自由民主為內涵的國家形象,而是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支撐中共建構國家形象的具體觀念,或可稱為中共建構國家形象的終極目標,是要國際社會尊重差異,最終進階為一個合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和諧世界。
    本論文以各國對中共所採取的政策,以及國際民意調查中心所執行的國家形象相關調查數據,作為評估中共國家形象建設成效之依據。我們可以發現,中共的國家形象建設達到初步成功。國際社會不再受制於舊時代的偏見,即中共過去給人神秘的、紅色政權的刻板印象確實正在瓦解,有逐漸改善的趨勢,尤其在亞洲地區大部分東南亞國家眼中,中共的形象已經超越美國形象。同時,各國已經正視中共成為一個大國並且在國際事務上有其舉足輕重地位的事實,紛紛加深與中共互動的比重,中共幾乎成為各國外交政策中首要考量的國家。然而,這並不代表國際社會對中共解除戒心,而是各國更多的了解中共實際的狀況,進而採取更為務實面的政策。雖然如此,中共的國家形象也並非全然朝著積極、正向或甚至是中共所預設的目標發展。從目前國際社會的反應來看,中共的形象建構減緩了因崛起而造成國際社會壓力,降低國際社會對其採取遏制政策的程度;但是中共要順利崛起為世界大國、獲得國際社會全然的接受與認同,甚至最終將世界文化導向一個和諧世界的目標,尚未達到,中共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努力。
    Reference: 壹、中文書目

    一、中文書籍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Avery Goldstein著,王軍、林民旺 譯,中國大戰略與國際安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Zbigniew Brzezinski等著,大變局:後911時代的世界格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Jenny Clegg著,葛雪蕾、洪漫、李莎 譯,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年。

    Mearsheimer John J.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主編,黎曉蕾、袁征譯,與中國接觸-應對一個崛起的大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Joseph S. Nye, Jr.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

    Joshua Cooper Ramo, 沈曉雷譯,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Evan S. Medeiros著,李柏彥譯,中共的國際行為。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1年。

    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等譯,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9年。

    Robert Jervis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北京:世界知識初版社,2003年。

    S. E. Taylor, L. A. Peplau, D. O. Sears著,謝曉非等譯,社會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Susan Shirk著,溫恰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丁金光、李廣民主編,當代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編,中國大陸行政改革大趨勢。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3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檔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3/2004。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編輯委員會,中國廣播電視年鑑2001年。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社,2001年。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2003年。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社,2003年。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2005年。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社,200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中國外交(1996 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 年。

    方長平,國家利益的建構主義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王正毅、馮懷信等譯,建構安全共同體:東盟與地區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正毅、邁爾斯‧卡勒、高木誠一郎主編,亞洲區域合作的政治經濟分析:制度建設、安全合作與經濟增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王東學,外交戰略中的聲譽研究─冷戰後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解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磨合中的建構─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的多視角透視。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年。

    包霞琴、蘇長和,國際關係研究:理論、視角與方法。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年。

    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 編印,2009-2015年東協共同體路徑圖。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2011年。

    朱浤源 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朱雲漢、賈慶國主編,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年。

    何清璉,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臺北:黎明文化書版社,2006年。

    吳玉山,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吳稼祥,聯邦化:中華第三共和國之路。紐約:明鏡出版社,2004年。

    宋燕輝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1-2003。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6年。

    李正國,國家形象建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君如、張永偉編,海外學者論「中國道路」與毛澤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3年。

    李希光、劉康,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臺北:生智文化,1999年。
    ———,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
    ———,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型態的辯證。臺北:生智文化,2003年。

    李智,國際政治傳播:控制與效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壽源,國際關係與中國外交─大眾傳播的獨特風景線。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

    李寶俊,當代中國外交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年。

    周弘 主編,歐洲發展報告(2008-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周明偉,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年。

    周寧 主編,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著,隆國強譯,賬簿中國:美國智庫透視中國崛起。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年。

    門洪華,建構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俞新天 等著,國際體系中的中國角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施哲雄等著,發現當代中國。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3年。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位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孫立平,失衡:斷裂社會的運作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有中,解碼中國形象:《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中國報導比較1993-200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秦亞青 主編,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國際體系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
    ———,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社,2007年。

    張幼文、黃仁偉編, 2008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07中國國際地位報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3年。

    張季風 主編,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經濟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張昆,國家形象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張蘊嶺 主編,中國對外關係:回顧與思考(1949~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中國與周邊國家:建構新型夥伴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
    許通美,美國與東亞:衝突與合作。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逢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郭定平 主編,東亞共同體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樹勇,大國成長的邏輯─西方大國崛起的國際政治社會學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

    陳舟,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美國著名國際戰略專家訪談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陳浩華,21 世紀中國外交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主編,復旦國際關係評論第8 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

    項懷誠 編,中國: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北京:中國財政經寄出版社,1993年。

    黃仁偉,中國崛起的時間和空間。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奧本海 著,詹寧斯、瓦茨修訂,王鐵崖等譯,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一分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

    新華月報主編,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楊潔勉,大合作:變化中的世界和中國國際戰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熊向暉,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

    管文虎 主編,國家形象論。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

    赫德利•布爾 著、張小明譯,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趙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劉金質、楊淮生,中國對朝鮮和韓國政策檔彙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劉繼南主編,國際傳播─現代傳播論文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
    ————,何輝 等著,中國形象─中國國家形象的國際傳播現狀與對策。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何輝 等著,鏡像中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年。

    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超,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的國家形象塑造。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叢鵬 主編,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蘇浩,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二、中文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世界國家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1期(2003年11月),頁57-62。

    丁永康,「中共推動國際新秩序制約因素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7期(2001年7月),頁31-52。

    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第29卷第8期(1995年8月),頁67-75。

    牛海彬,「『中國責任論』析論」,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3期(2007年3月),頁46-50。

    王定士,「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之研究」,俄羅斯學報,2002年第2期,頁115-132。

    王高成,「上海『亞信峰會』與新亞洲安全觀」,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6期(2014年6月),頁21-26。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6期(1999年6月),頁18-27。
    ———,「中國外交十難題」,世界知識,2010年第10期(2010年10月),頁23。

    王毅,「中共與周邊國家外交關係綜述-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求是,2003年第4期(2003年4月),頁22。

    王學東,「國家聲譽在大國崛起中的作用」,國際政治科學,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106-131。

    白小川,「歐盟對中國非洲政策的回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4期(2009年4月),頁72-74。

    石之瑜、張登及,「中國崛起的意義」,文化研究,第8期(2009年春季號),頁193-212。

    刑悅、詹奕嘉,「新身分‧新利益‧新外交-對中國新外交的建構主義分析」,現代國際關係,2006 年第11 期(2006年11月),頁18-23。

    朱蓓蕾,「中國大陸公布《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14)》之研析:兼論國安委之建構」,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6期(2014年6月),頁27-32。

    朱鋒,「歐巴馬政府『轉身亞洲』戰略與中美關系」,現代國際關係,2012年第4期(2012年4月),頁1-7。

    朴炳光,「胡錦濤時期中國對北韓政策及其對北韓核武問題之認知」,全球政治評論,2010年第31期(2010年7月),頁27-46。

    江憶恩,「中國參與國際體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7月,頁4-10。
    ———,「美國學者關於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概述」。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8期(2001年8月),頁48-53。

    余建軍,「身份、規範與利益:理解中國國際制度行為轉變的理念途徑」,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3期(2009年3月),頁9-15。

    吳友富,「政府國際公關在塑造中國國家形象中的作用」,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73-76。

    吳白乙,「對中國與發展中國家政治關係的再思考」,拉丁美洲研究,第32卷第4期(2010年8月),頁3-10。

    吳旭,「“中國夢”:中國國家形象的新標識」,對外傳播,2013年9期(2013年9月),頁38-41。

    宋國誠,「科學發展觀─中國第三次社會轉型」,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2期(2008年6月),頁97–134。

    李和,「中國大陸的改革路徑與意涵」,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1-24。

    李明,「中國崛起與朝鮮半島安全」,發表於《中國崛起與全球安全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2005年6月10日),頁12。

    李明峻,「冷戰後的日本對中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3期(2009年秋季號),頁51-72。

    李格琴,「大國成長與中國的國家形象塑造」,現代國際關係,2008年第10期(2008年10月),頁41-46。

    李翔宙,「中國大陸推動公共外交政策之探析」,全球政治評論,2011年第35期,頁53-80。

    李慧明,「國際社會的負責任大國:當代中國的身分訴求與實踐建構」,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頁25-31。

    李寶俊、徐正源,「冷戰後中國負責任大國身份的建構」。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頁49-56。

    肖歡容,「中國的大國責任與地區主義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頁46-51。

    林利民,「朝核危機管理與中國外交抉擇」,現代國際關係,2006年第8期(2006年8月),頁32-38。

    林洋帆、李鵬飛,「世博:國家形象新窗口、公共外交心機遇」,發展研究,2010年第3期(2010年3月),頁67-70。

    林若雩,「東協與中國達成《南海行動宣言》的意涵與台灣的因應之道」,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5期(2011年9月),頁75-86。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7月),頁28-38。
    ———、黃鴻博,「中國的負責任大國身分建構與外交實踐:以參與國際裁軍與軍備管制建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2期(2010年6月),頁73-110。

    金正昆,「試論當代中國外交形象的塑造」,國際論壇,第5卷第3期(2003年5月),頁35-39。
    ———、徐慶超,「國家形象的塑造:中國外交新課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2010年2月),頁119-127。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擴展」,戰略與管理,2003年第2期(2003年2月),頁83-89。
    ———,「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2001年2月),頁178-187。
    ———,「壓力、認知與國家形象─關於中國參與國際制度戰略的歷史解釋」,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4期(2005年4月),頁17-22。

    洪財隆,「中國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進程內容與效應」,當代中國研究,2005年第4期(2005年3月),頁13-17。

    范菊華,「對建構主義的解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7期(2003年7月),頁27-32。

    時殷弘,「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思考」,國際經濟評論,1999年第9-10期(1999年10月),頁43-44。

    秦亞青,「建構主義:思想淵源、理論流派與學術理念」,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2006年3月),頁1-23。
    ———,「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頁10-15。

    袁正清,「建構主義與外交政策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9期(2004年9月),頁1-10。

    袁明,「談中國形象的塑造」,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1期(1996年1月),頁98-99。

    袁賽男,「建國六十年來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歷史演變及啟示」,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124期(2009年6月),頁14-17。

    袁鵬,「“和諧世界”與中國“新外交”」,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4期(2007年4月),頁1-8。

    張亞中,「歐洲聯盟中國政策的戰略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4期(2006年7-8月),頁36-41。

    張國聖,「當代中共官方意識型態發展的詮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25-52。

    張凱銘,「中國學術界對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全球政治評論,2009年第26期(2009年4月),頁21-44。

    張登及,「中共建政後歷屆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涉外言論的內容分析:世界觀的定位與變遷」,東亞季刊,第32卷第1期(2001年1月),頁53-82。
    ———、王似華,「中美建交三十年:北京對美政策與雙邊關係回顧」,全球政治評論,第32期(2010年10月),頁49-76。

    張驥、劉豔房,「論全球化時代國家形象戰略與國家利益的實現」,國際觀察,2009年第1期(2009年1月),頁16-23。

    曹雲華,「21世紀初的東盟對華政策探究」,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年第4期(2007年4月),頁55-59。

    莫大華,「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辯論:國際關係理論的另一次大辯論?」,政治科學論叢,第 19 期(2003年12月),頁 113-138。

    郭叔勇,「論和平發展進程中的中國大國形象」,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年第11期(2005年11月),頁51-56。

    郭武平,「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2006年第2期,頁167-209。

    郭樹勇,「試論建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前途」,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7期,頁 21-28。
    ———,「論大國成長中的國際形象」,國際論壇,第7卷第6期(2005年11月),頁50-54。

    陳魯直,「時代與和戰問題以及國際關係」,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2期,頁1-10。

    喬旋,「建構中國文化外交新戰略 提升國家形象」,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5期(2010年5月),頁61-66。

    喻常森,「東盟地區論壇的目的及大國的立場」,東南亞研究,2000年第4期,頁22-26。

    湯紹成,「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大陸研析」,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6期(2014年6月),頁8-12。

    賀聖達,「東盟對華政策和中國-東盟關係的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6-15。

    黃朝翰,「東盟─中國關係:一種經濟視角」,外交評論,2006年第3期(2006年3月),頁47-57。

    楊志恆,「中共與日本在東北亞的角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10)月,頁29-53。

    楊潔勉,「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第2期(2003年2月),頁11-16。

    董青岭,「國家形象與國際交往芻議」,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2006年3月),頁54-61。
    ———、李愛華,「和平、發展、合作─關於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幾點思考」,理論學刊,2006年第146期(2006年4月),頁70-72。

    賈浩,「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與中國的政策選擇」,美國研究,1999年第4期(1999年4月),頁7-21。
    ——,「改革與國家能力:變化中的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之關係」,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1992年11月),頁148-155。

    管文虎,「新中國領導人對國家形象問題的認識」,高校理論戰線,2009年第4期(2009年4月),頁49-53。

    趙干城,「塑造身分認同與鞏固戰略基礎─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的演進」,國際問題研究,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頁16-20

    歐陽立平,「世界軍備管制裁軍」,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第3期(2001年3月),頁12-17。

    鄭志剛,「聲譽制度理論及其實踐評述」,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5期(2002年5月),頁73-77。

    鄭端耀,「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6月),頁199-229。

    餘建軍,「身份、規範與利益─理解中國國際制度行為轉變的理念途徑」,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3期(2009年3月),頁9-15。

    蕭全政,「論中共的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2004年第22期(2004年12月),頁1-30。

    檀有志,「公共外交中的國家形象建構——以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為例」,現代國際關係,2012年第3期(2012年3月),頁54-60。

    謝曉娟,「論軟權力中的國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論前沿,2004年第19期(2004年9月,頁19-21。

    魏百谷,「俄羅斯的中國政策─以戰略夥伴關係為探討中心」,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2期(2013年夏季號),頁125-141。
    ———,「俄羅斯梅德韋傑夫總統對中國政策的思維」,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2期(2009年夏季號),頁37-55。

    龐中英,「美國對華政策的合作與衝突策略─另一種“相互保證摧毀”成立之後」,國際觀察,2010年第4期(2010年4月),頁1-10。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4期(2005年4月),頁11-16。

    三、中文媒體

    《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3年10月13日),2014年
    9月6日下載: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mfa.gov.cn/chn/gxh/zlb/zcwj/t27700.htm

    《東亞民主研究計畫》(2007年),http://140.109.171.198/chinese/sur_topic_2.html

    「中日同意發表第四個政治文件」,中央社,2008年5月7日。

    「中國已與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學歷學位互認協定」,《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2014年9月4日),2014年9月14日下載: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4-09/04/content_549711.htm

    「中國同歐盟的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4年3月),2014年12月20日下載: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oz_606480/1206_607640/sbgx_607644/

    「中國統計年鑑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5年),網址: http://www.stats.gov.cn:82/tjsj/ndsj/2005/indexch.htm

    「中國統計年鑑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網址:http://www.stats.gov.cn:82/tjsj/ndsj/2010/indexch.htm;

    「中國統計年鑑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3年),網址:http://www.stats.gov.cn:82/tjsj/ndsj/2013/indexch.htm

    「中國睦鄰、安鄰和富鄰的政策解讀」,國際在線(2007年9月18日),2014年10月28日下載: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14404/2007/09/18/2185@1770457.htm

    「中國維和部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5年6月28日),2014
    年8月26日下載: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6/28/content_10554.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進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俄羅斯駐華大使館(2012年6月6日),2014年11月7日下載:http://www.russia.org.cn/chn/2731/31294852.html

    「日本外交新基軸,打民主牌與華較勁」,亞洲時報(2006年10月3日),2014
    年11月6日下載: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3/n1543122.htm

    「日本安倍政府內政外交政策走向」,遠景基金會(2013年10月21日),2014年12月19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26228

    「日相安倍 參拜靖國神社」,自由時報(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2月25日下載: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741846

    安倍南亞行『圍繞』中國 被指欲抵消中國影響力」,國際在線(2014年9月9日),2014年10月8日下載: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4/09/09/7211s4683949.htm

    「安倍訪南亞兩國 圖制衡北京」,新浪新聞(2014年9月7日),2014年10月8日下載:

    「近期南海海域爭議情勢及未來可能發展」,遠景基金會(2014年10月24日),2014年12月16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26265

    「俄羅斯外交學院院長:中俄經貿合作潛力大希望更大」,新浪新聞網(2014年9月30日),2014年11月7日下載: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40930/074620450782.shtml

    「美、日、『中』」於亞太區域之互動及亞太區域發展」,遠景基金會(2013年10月21日),2014年12月19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26229

    「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2003年12月8日),2014年8月4日下載: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12/08/content_1218316.htm

    「胡錦濤在阿爾及利亞總統舉行的歡迎晚宴上致辭強調 進一步推進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在各領域的合作」,人民日報,2004年2月5日,第1版。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人民網(2007 年10 月15 日),2014年10月31日下載: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105264/105268/6379572.html

    「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出席第十一次駐外使節會議」,新華網(2009年7月20日),2014年8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20/content_11740850.htm

    「胡錦濤會見美國國務卿賴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06年10月20日),2014年8月3日下載: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yz_603918/1206_604114/xgxw_604120/t276938.shtml

    「時論-捍衛釣魚台 我剩一張嘴?」,中時電子報(2013年11月27日),2014年12月25日下載: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7000866-260109

    「特稿/美『中』在南海的戰略競逐」,中央日報(網路版)( 2012年2月28日),2014年12月16日下載: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1826189

    「第十次駐外使節會議在京舉行」,人民日報,2004年8月30日,第1版。

    「溫家寶:中國一定會承擔更多國際責任」,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年4月29日),2014年9月20日下載: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0/6/0/101306013.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306013

    「歐盟智囊機構報告建議強化對華政策」,BBC中文網(2010年 6月 16日),2014年12月19日下載: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0/06/100616_eu_china.shtml

    「歐盟對華政策趨于苛刻 源于對中國競爭力擔憂?」,新華網(2007年11月27日),2014年11月7日下載: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1/27/content_7151963.htm

    「鄰居眼中的中國:對華合作 理性之選」,國際日報(2012年1月30日),2014年11月1日下載: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581316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相互關係基礎的聯合聲明」,人民日報,1992年12月19日,第1版。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0907/-1929-3355285/1.htm

    中國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mfa.gov.cn/chn/gxh/zlb/tyfg/;關於條約法規資料: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tytj_611312/tyfg_611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affair/book.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中評社,「胡錦濤要求提高外交工作的能力和水準」,中國評論新聞網(2009年7月20日),2014年9月18日下載: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2/7/2/101027203.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027203

    日本對華政策新著眼點:戰略性忍耐」,中國評論新聞網(2013年11月14日),2014年11月6日下載:http://mag.chinareviewnews.com/doc/1028/6/4/0/102864019.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2864019&mdate=1114091429

    日本藉援外計畫提升東協海上防衛力量」,遠景基金會(2012年6月19日),2014年12月24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16752

    王高成,「亞太新局勢下的兩岸關係」,台灣綜和研究院(2013年4月30日),2014年10月8日下載:http://www.tri.org.tw/trinews/doc/1020430_4.pdf

    王高成,「近期美中(共)關係的挑戰與展望」,遠景基金會(2010年1月15日),2014年12月21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35

    江澤民,「在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99年2月27日,第1版。

    江澤民,「在馬來西亞外交和對外關係學院的演講」,人民日報,1994年11月12日,第1版。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上所作報告全文,新華網(2002年11月17日),2014年9月18日下載: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17/content_693542.htm

    何思慎,「俄『中』黃海軍演 挑釁美日意味濃」,青年日報(2012年6月6日),2014年12月18日下載:http://www.youth.com.tw/db/epaper/es001002/m1010626-b.htm

    吳東野,「歐盟與中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1年4月2日),2014年12月19日下載:http://iir.nccu.edu.tw/attachments/journal/add/5/13_.pdf

    吳東野,「歐盟調整對中共戰略及其對歐中關係影響之研析」,遠景基金會(2010年7月7日),2014年12月19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615

    宋鎮照,「東協、中國和美國的東亞─新三角競逐關係從東亞高峰會談起」,海峽評論,2010年12月第240期,2014年11月1日下載:http://www.haixiainfo.com.tw/240-8026.html

    宋鎮照,「美國重返亞洲的企圖與策略:霸權地位保衛戰」,海峽評論,第266期(2013年2月),2014年10月8日下載: http://www.haixiainfo.com.tw/266.html

    李東燕,「中國定位國際組織新角色」,人民日報(2010年11月08日),2014年9月22日下載:http://big5.qstheory.cn/gj/zgwj/201011/t20101108_55968.htm

    李肇星,「和平、發展、合作─李肇星外長談新時期中國外交的旗幟」(2005年8月22日),2014年8月28日下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123/wjdt/zyjh/t208030.htm

    法新社,「中國啟動大外宣公關戰略」,2009年2月3日。

    近期東協政經情勢發展」,遠景基金會(2014年10月24日),2014年12月16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26264

    金燦榮,「中國如何應對『中國威脅論』?」,新浪網(2012年2月13日),2014年9月22日下載: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213/5833158.html

    姚遙,「習近平十次出訪體現的外交戰略與理念」,國際線上(2014年10月8日),2014年12月20日下載: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4/10/08/2165s4717823.htm

    姜書益,「俄羅斯亞太政策之述評」,台北論壇(2014年2月6日),2014年11月7日下載: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119.php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2007年10月15日),2014年8月4日下載,網址: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106155/106156/6430009.html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新浪網(2007年10月24日),2014年9月18日下載: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4/205814157381.shtml

    孫本初,「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2005年6月8日,2014年11月28日下載: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40524/940524-4.pdf

    高雄柏,「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強軍事壓力」,海峽評論,2012年8月第260期,2014年10月1日下載: 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60-8522.html

    張雅君,「近期美中(共)關係的挑戰與展望」,遠景基金會(2010年1月15日),2014年12月21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34

    郭崇倫,「郭崇倫專欄─美重返亞洲,不含台灣?」,中時電子報(2012年5月29日),2014年10月1日下載: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52900518.html

    曾復生,「中俄夥伴v.s美日同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3月1日),2014年11月7日下載:http://www.npf.org.tw/post/3/11996

    曾復生,「東協國家對『中國崛起』的看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10年8月19日),2014年11月1日下載:http://www.npf.org.tw/post/3/7967

    曾復生,「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發展前景研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8月29日),2014年11月6日下載:http://www.npf.org.tw/post/2/12643

    湯紹成,「俄羅斯:一個即將崛起的大國?」,海峽評論,2007年4月第196期,2014年12月16日下載: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196-1287.html

    湯紹成,「習近平訪問歐洲四國評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4年4月3日),2014年12月20日下載:http://www.npf.org.tw/post/3/13438

    楊仕樂,「近期歐盟擬解除對中武器禁運之研究:軍備轉移的觀點」,遠景基金會(2010年7月6日),2014年12月19日下載: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605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2007年3月18日),2014年8月4日下載: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595132.htm

    溫家寶,「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在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演講,人民日報,2006年4月4日,第1版。
    溫家寶,「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在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演講」,《人民網》(2006年4月4日),2014年8月4日下載: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69/49171/4266446.html。

    熊玠,「習近平此時訪美的意義與成果」,海峽評論,2012年3月第255期,2014年12月16日下載: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55-8397.html

    趙念渝,「2012中美關係:老問題 新動向 換思路」,海峽評論,2012年2月第254期,2014年9月6日下載: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54-8376.html

    劉德海,「軍事角力的深層意涵─俄中軍演」,青年日報,2005年8月20日,第5版。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與亞洲的未來─在2003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講話」,新華網(2003年11月24日),2014年10月29日下載: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1/24/content_1195240.htm

    「鄭必堅詮釋中國和平崛起︰實現文明複興和強國夢」,人民網(2006年06月14日),2014年8月4日下載: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72048.html

    鄭永年,「美國的中國新定位及其對中國的挑戰」,聯合早報網(2010年6月1日2014年9月18日下載: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00601a.shtml

    鄭端耀,「美國新亞洲戰略的形成」,中央日報網路版(2012年8月3日),2014年10月1日下載: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1991408

    劉屏,「劉屏專欄-美在亞投行挫敗的啟示」,中時電子報(2015年03月26日),2015年3月30日下載: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6000939-260109

    「南韓將加入亞投行」,聯合報新聞網(2015年3月27日),2015年3月30日下載:http://udn.com/news/story/7896/792389-%e5%8d%97%e9%9f%93%e5%b0%87%e5%8a%a0%e5%85%a5%e4%ba%9e%e6%8a%95%e8%a1%8c

    「金融時報指歐洲四國加入亞投行是美國重大外交挫敗」,香港雅虎新聞(2015年3月18日),2015年3月30日下載:
    https://hk.news.yahoo.com/%e9%87%91%e8%9e%8d%e6%99%82%e5%a0%b1%e6%8c%87%e6%ad%90%e6%b4%b2%e5%9b%9b%e5%9c%8b%e5%8a%a0%e5%85%a5%e4%ba%9e%e6%8a%95%e8%a1%8c%e6%98%af%e7%be%8e%e5%9c%8b%e9%87%8d%e5%a4%a7%e5%a4%96%e4%ba%a4%e6%8c%ab%e6%95%97-194000651.html


    貳、英文書目

    一、英文書籍

    Acharya, Amitav.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2001.

    Armstrong, David. Revolution and World Order: The Revolutionary State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ASEAN Secretariat, Report of the ASEAN-Chain Eminent Persons Group. Jakarta: The ASEAN Secretariat,2005.

    Boulding, Kenneth E.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Bush, George W.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The White House, September 2002.

    Chafetz ,Glenn R., Spirtas, Michael., Frankel, Benjamin. The Origin of National Interests.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1999.

    Christopher, Warren. ed.,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 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ottam, Martha L.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Boulder: the Westview Press, 1986.

    Economy, Elizabeth C. and Oksenberg, Michel C.eds.,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99.

    Edward Timperlake and William C. Triplett II, Year of the Rat: How Bill Clinton Compromised U.S. Security for Chinese Cash. Washington ,DC.: Regnery Publishing, 1998.

    Eisenman, Joshua., Heginbotham, Eric., Mitchell, Derek. eds., China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 Beijing’s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M.E.Sharpe Inc., 2007.

    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Finnemore, Martha.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Freeman, Chas. W. Jr., Arts of Power: Statecraft and Diplomacy. Washington, D. 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1997.

    Gaddis, John Lew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mplications, Reconsiderations, Provoc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Gerald Chan, China’s Compliance in Global Affairs: Trade, Arms Contr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 Right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06.

    Gilpin, Robert.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Goldstein, Judith and Keohane, Robert O.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Harry Harding ed.,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1984.

    Hogan, Michael J. e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ts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kenberry, John G., Knock, Thomas J., Anne-Marie Slaughter & Tony Smith (eds.),The Crisi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Wilsonian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Jervis, Robert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 Social State: 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iutions,1980-200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and Ross, Robert S. ed.,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New York: Rout ledge, 1999.

    Kamphausen, Roy D., Lai, David. and Scobell, Andrew eds., Beyond the Strait : PLA Mission Other Than Taiwan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Army War College. April 2009.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Knutson, Jeanne N. Handbook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fer,1973.

    Kratochwil, Friedrich V. Rules, Norms, and Decision: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and legal reaso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Kunczik, Michael. Images of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1997.

    Lampton, David M.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 S. - China Relations, 1989 -2000.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 U.S.-China Relations in a Post-September 11 th World.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2.

    Lippmann, Walter.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22.

    Lynn-Jones, Sean M. ed., The Cold War and After: Prospects for Pea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Light, Margot. and A. J. R. Groom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Handbook on Current Theory. Boulder, Colo.: L. Rienner Publishers, 1985.

    Mearsheimer, John J.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2001.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85.

    Munro, Ross H. and Bernstein, Richard.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7.

    Neufeld, Mark. The Restructur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UK: Cambridge,1995.

    Niklas, Swanstrom.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the Pacific Rim. Uppsala: Department of Peace and Conflict Research, Uppsala University, 2003.

    Nye, Joseph S.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90.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New York: HarperCollins,1993.

    Ogden, Suzanne. 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ayne, Anthony The Global Politics of Unequal Development. U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ei, Minxin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Rex Li, A Rising China and Security in East Asia: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Security Discourse. Routledge, 2008.

    Robinson, Thomas W. and Shambaugh, David L.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4.

    Rumsfeld, Donald H.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 September 30, 2001.

    Vendulka Kubalkova, Foreign Policy in a Constructed World. M.E. Sharpe, 2001.

    Walt, Stephen M.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 Hill, 1979.

    Wendt, Alexander E.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illiam Cohen, 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1998.

    Yang, Dali L. Remaking the Chinese Leviath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Governance in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Yoichi Funabashi, Michel Oksenberg, Heinrich Weiss, An Emerging China in a World of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The Trilateral Commission, 1994.

    二、英文期刊

    Ba, Alice D. “China and ASEAN: renavigating relations for a 21st-century Asia,” Asian Survey,Vol.43, No. 4(2003), pp. 622 - 647.

    Boulding, Kenneth E.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3, No.2 (June 1959), pp.120-131.

    Brewer, Marilynn B. “The Many Faces of Social 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 Psycholog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2, No.1(Mar. 2001), pp. 115-125.

    Brzezinski, Zbigniew. “Living With China,”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gazine, No. 59(Spring 2000), pp.5-21.

    Cheng, Tun-jen, “APEC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 Lost Opportunity for Institution-Building? ”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6, No.2(1998), pp.21-32.

    Christensen, Thomas J.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The Rise of China and U.S. Policy toward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1, No. 1 (Summer 2006), pp.81-126.

    Castano, Emanuele., Sacchi, Simona. and Gries,Peter Hays “The Perception of the Oth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vidence for 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Entitativit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4, No.3,(2003), pp.449-468.

    Farrell, Theo.“Constructivist Security Studies: Portrait of a Research Progra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s, Vol.4, Issue 1(Spring 2002), pp.49-72.

    Friedberg, Aaron L.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 No.2 (Fall 2005), pp.7-45.

    George, Ji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Search for Thinking Space: Anther view of the Third Debat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3(Sep.1989), pp.269-279.

    Goldstein, Avery “Great Expectation: Interpreting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Issue 3(Winter 1997/1998), pp.36-73.

    Gries, Peter H. “ China’s New Thinking on Japan,” The China Quarterly, Vol.32, No.184(December 2005), pp.831-850.

    Haas, Peter M. “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1(Winter 1992), pp.1-35.

    Hopf, Ted.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1(Summer 1998), pp.171-200.

    Huntington, Samuel P. “Why International Primacy Matters,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4(Spring 1993), pp.68-83.

    Ikenberry, John G. “The End of the Neo-Conservative Moment, ” Survival, Vol. 46, No.1(2004), pp.7-22.

    Jia Qingguo,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a’s Policy of Reassurance, ”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59, No. 4(December /2005), pp.493-507.

    Johnston, Alastair Iai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Spring 2003), pp.5-56
    ————————— “ Thinking about Strateg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 No.4(Spring 1995), pp.32-64.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 80, Twentieth Anniversary (Autumn, 1990), pp.153-171.

    Karatnycky, Adrian. “The Democratic Imperative: The world`s democrats have joined forces, to the benefit of all involved,” The National Interest(June 2004), pp.107-116。
    ————————“The Democratic Imperative,” The National Interest(June 1, 2004), pp.107-116.

    Kowert, Paul A. “National Identity: Inside and Out,” Security Studies, Vol. 8, Issue 2-3 (winter 1998–spring 1999), pp1-34.

    Krasner, Stephen D. “Structure Causes and Regimes Consequences: Regime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No. 2(Spring 1982), pp. 185-205.

    Lapid, Yosef. “The Third Debate: on the prospects or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a Post-Positivist Er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3(Sep.1989), pp.235-254.

    March, James G. and Olsen, Johan P.“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 (Autumn 1998), pp.943-969。

    Mearsheimer, John J.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5(September/October 2001), pp.46-61.

    Medeiros, Evan S.& Fravel, Taylor M. “China’s New Diplomacy, ”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 6 (November/December 2003), pp.22-35.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 62(fall 1992), pp.10-16.

    Nye, Joseph S. Jr. “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Vol.74, No.4(July/August 1995), pp. 90-102.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World Politics, Vol. 40, No. 2 (Jan., 1988), pp.235-251.

    Pei, Minxin and Swaine, Michael D. “Simmering Fire in Asia: Averting Sino-Japanese Strategic Conflict,”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No. 44(November 2005), pp.1-8.

    Rachman, Gideon “Containing China,”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9, No.1 (Winter 1996), pp.129-140.

    Rice, Condoleezza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1(January/February 2000), pp.45-62.
    ———————“Campaign 2000─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 79, No.1(January-February 2000), pp.45-62

    Rittberger, Berthold and Frank Schimmelfennig, “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Explaining the Parliamentar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Political Science Series104.(Vienn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2005) ,pp.115-132.

    Roy, Denny “The China Threat Issue,” Asian Survey, Vol. 36, No.8(August 1996), pp.758-771.

    Ruggie, John Gerard. “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Autumn 1998), pp.855-885.

    Segal ,Gerald “Does China Matter? ,” Foreign Affairs, Vol.78, No. 5(September/October 1999), pp.24-36.
    ——————“East Asia and the ‘Constrainment ’ of Chin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4 (Spring 1996), pp. 107-135.

    Self, Benjamin “China and Japan: A Façade of Friendship,” The China Quarterly,Vol.26, No.1(Winter 2002-2003), pp.77-88.

    Shambaugh, David L.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Winter 2004/05), pp. 64–99.
    ————————“China’s New Diplomacy in Asia,” Foreign Service Journal( May 2005), pp. 30-38
    ————————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s: From Partners to Competitors,” Survival, Vol.42, No.1(Spring 2000), pp.97-115.

    Sorensen, Georg. “IR Theory after the Cold Wa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4, Issue5(Dec.1998), pp.83-100.

    Sutter, Robert “why Does China Matter? ,”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27, No.1(Winter 2003), pp.75-89.

    Waltz, Kenneth N.“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1(Summer 2000), pp.5-41.

    Wang Hongying,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hina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1, No. 1(March 2003), pp.46-72.

    Wendt, Alexander E.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 2(Spring 1992), pp. 391-425.
    ————————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8, No. 2(June 1994), pp.384-396.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3(Sumer 1987), pp.355-370.

    Wu, Yushan. “From Reform to Bureaucratic Stability in the PRC,” Issues and Studies, Vol. 33, No. 8(August 1997), pp.81-104.


    Zheng Bijian, “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 Vol. 85, No. 5(September/ October 2005), pp.18-24.

    三、英文媒體

    “As Hu Jin Tao, Obama Prepare to Meet, World Public Gives China, US Low Marks on Climate Change,”( November 11, 2009) ,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World Public Opinion Org,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646.php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a New Century,”May 1997. October 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fas.org/man/docs/strategy97.htm.

    “America’s Global Image Remains More Positive than China’s But Many See China Becoming World’s Leading Power,”(July 18, 2013) , 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http://www.pewglobal.org/2013/07/18/americas-global-image-remains-more-positive-than-chinas/

    Bander Seri Begawan, “China Seeking Warmer Ties in SE Asia,” Taipei Times, July 29, 2002. p. 1
    “China Seen Overtaking U.S. as Global Superpower,” (July 13, 2011), July 20,2014 download from 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
    http://www.pewglobal.org/2011/07/13/china-seen-overtaking-us-as-global-superpower/

    Bergsten, Fred. ”The future of APEC and Its Core Agenda: Keynote speech to the APEC 2010 Symposium, ” Tokyo, December 9, 2009.

    “Chicago Council Releases Major Study of Opinion on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 (October 12, 2006),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World Public Opinion Org,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254.php

    Clinton, Hillary Rodham “Remarks 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Asia: Principles and Priorities,” January 12, 2010, December 11,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0/01/135090.htm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Towards A New Asia Strategy, COM(314) final(Brussels: Office for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4).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A Long Term Policy for China-Europe Relations, COM(95)279(Brussels: Office for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5).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with China, COM(98)181 final(Brussels: Office for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5).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A Maturing Partnership: Shared Interest and Challenges in EU-China Relations, COM(2003)533final (Brussels: Office for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3).

    Economy, Elizabeth. and Segal, Adam. “Time to Defriend China─The quest for the illusory "G-2" has wasted everyone`s time for long enough,” Foreign Policy(May 24, 2010), December 21, 2014 download from: http://foreignpolicy.com/2010/05/24/time-to-defriend-china/

    English, Cynthia. “U.S. Leadership More Popular in Asia Than China`s, India`s,”( November 5, 2010), July 20, 2014 download from Gallup World,
    http://www.gallup.com/poll/144269/Leadership-Popular-Asia-China-India.aspx

    EU, A long term policy for China-Europe relations,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COM (95) 279 final(5 July 1995), December 19, 2014download from: http://aei.pitt.edu/2784

    EU, EU-China: Closer Partners, Growing Responsibilities, COM (24 October 2006) 631. December 19, 2014download from: http://europa.eu/legislation_summaries/external_relations/relations_with_third_countries/asia/r14208_en.htm;

    EU, Competition and Partnership: A Policy Paper on EU-China Trade and Investment, December 19, 2014download from: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06/october/tradoc_130793.pdf

    “EU-China: closer partners, growing responsibilities,”Summaries of EU Legislation, 24 October 2006, September 20, 2014 download from: http://europa.eu/legislation_summaries/external_relations/relations_with_third_countries/asia/r14208_en.htm

    “Forging Closer ASEAN-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ASEAN-China Expert Group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October 2001, p.4. December 19, 2014download from:
    http://www.asean.org/archive/asean_chi.pdf

    “Global Opposition to U.S. Surveillance and Drones, but Limited Harm to America’s Image” (July 14, 2014), 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http://www.pewglobal.org/2014/07/14/chapter-4-how-asians-view-each-other/

    “Global Opposition to U.S. Surveillance and Drones, but Limited Harm to America’s Image,”(July 14, 2014), 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http://www.pewglobal.org/2014/07/14/chapter-3-balance-of-power-u-s-vs-china/

    Green, Michael J., Szechenyi, Nicholas. “Power and Order in Asia: A Survey of Regional Expectation” (Washington, DC: CSIS, July 2014) , November 27, 2014 download from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ttp://csis.org/files/publication/140605_Green_PowerandOrder_WEB.pdf.

    Hayward, Steven F. “China, and Overdone Green Energy Hysteria”, (27 July 2011),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the website of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http://www.aei.org/article/energy-and-the-environment/alternative-energy/china-and-overdone-green-energy-hysteria/

    Humza Ahmad, “Behind Japan`s Big Arms Buy-How Washington Is Militarizing Its Asian Ally,” Foreign Affairs(March 22, 2012), December 25 , 2014 down from: 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137348/humza-ahmad/behind-japans-big-arms-buy

    James Dao,“New Pentagon Report Sees Rapid Buildup by China,”New York Times, July 13,2002.

    Johansson, Peter., Park, Seung Ho. and Wilson, William. “Guest post: the rising soft power of the emerging world,” Financial Times, (19 December 2011),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http://blogs.ft.com/beyond-brics/2011/12/19/guest-post-soft-power-in-the-emerging-world/#axzz1on8nwfa3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pubs/pdfs/2011_cmpr_final.pdf

    “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Pew Research Center, http://www.pewglobal.org/database/indicator/24/

    President Clinton, “A Nation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THE WHITE HOUSE, February 1996.October 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fas.org/spp/military/docops/national/1996stra.htm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climate change: findings from a multi-country poll,”(3 December 2009) ,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the World Bank,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pdf/dec09/ClimateChange_Dec09_rpt.pdf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February 6, 2006),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qdr/report/Report20060203.pdf
    Ramo, Joshua Cooper “An Image Emergency,” Newsweek .September 25, 2006.

    Ray, Julie. “Asian Populations Predict China’s Rise Over U.S.,” (February 6, 2008), July 20, 2014 download from Gallup World, http://www.gallup.com/poll/104176/Asian-Populations-Predict-Chinas-Rise-Over-US.aspx

    “Rising Concern about China`s Increasing Power: Global Poll,” (March 29, 2011), World Public Opinion.ORG,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683.php?lb=btvoc&pnt=683&nid=&id=

    Steven Erlanger, “US Puzzling Over Motives of North Korea In The DMZ,” New York Times(April 9, 1996), August 4, 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nytimes.com/1996/04/09/world/us-puzzling-over-motives-of-north-korea-in-the-dmz.html

    “Strengthen Ties with China, But Get Tough on Trade,” (January 12, 2011),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Pew Research Center http://www.pewresearch.org/2011/01/12/strengthen-ties-with-china-but-get-tough-on-trade/

    Schrader, Esther.“U.S. to Realign Troops in Asia,”Los Angeles Times, May 29, 2003. October 12, 2014 download from: http://articles.latimes.com/2003/may/29/world/fg-asiamil29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Who`s Winning the Clean Energy Race? Growth, Competition and Opportunity in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es G-20,” (Mar 2010),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pewtrusts.org/uploadedFiles/wwwpewtrustsorg/Reports/Global_warming/G-20%20Report.pdf

    “Transatlantic Trends 2010”,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flad.pt/documentos/1284748741S1vIJ9ab1Bq18RQ0.pdf
    “U.S. Seen as Less Important, China as More Powerful,”(December 3, 2009), July 20,2014 download from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 the Press,
    http://pewresearch.org/pubs/1428/america-see-less-important-china-more-powerful-isolationist-sentiment-surges,2010-01-18

    “Views of Europe Slide Sharply in Global Poll, While Views of China Improve,” (May 11, 2012), July 20,2014 download from World Public Opinion Org,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717.php?lb=btvoc&pnt=717&nid=&id=

    “ Views of China and Russia Decline in Global Poll ,” (February 6, 2009) , July 30, 2014 download from World Public Opinion Org,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pdf/feb09/BBCEvals_Feb09_rpt.pdf

    “Who Is Up, Who Is Down: Global Views of China & the U.S.,” (July 18, 2013) , July 20, 2014 download from 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http://www.pewglobal.org/2013/07/18/who-is-up-who-is-down-global-views-of-china-the-u-s/

    Whitney, Christopher B. and Shambaugh, David. “Soft Power in Asia: 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in partnership with East Asia Institute.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http://www.thechicagocouncil.org/UserFiles/File/POS_Topline%20Reports/Asia%20Soft%20Power%202008/Chicago%20Council%20Soft%20Power%20Report-%20Final%206-11-08.pdf

    “World Publics Think China Will Catch Up With the US—and That’s Okay,”( May 25, 2007) , August 5,2014 download from World Public Opinion Org,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366.php

    Zoellick, Robert B.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on September 21, 2005. September 20, 2014 download from: http://2001-2009.state.gov/s/d/former/zoellick/rem/53682.htm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5260502
    1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05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50201.pdf3272KbAdobe PDF253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