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430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26368      在线人数 : 5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301


    题名: 台灣偶像劇製作的理論與實務
    Taiwanese Trendy Drama Prod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 陳芷涵
    Chen, Chih Han
    贡献者: 曾國峰
    Tseng, Kuo Feng
    陳芷涵
    Chen, Chih Han
    关键词: 偶像劇
    製作人
    前製
    錄製
    後製
    映演
    發行
    宣傳
    trendy dramas
    producers
    pre-production
    production
    post-production
    screening
    distribution
    promotion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5-04-01 10:12:06 (UTC+8)
    摘要: 本論文企圖透過製作人的目光,建構偶像劇產製之理論與實務,是以本研究蒐羅了資深製作人的偶像劇產製經驗,包含前製、錄製、後製、映演發行及宣傳四階段,試圖勾勒出製作人如何挑選「對的人」,做了哪些「對的事情」,以供影視產業的新血與工作者參考;同時,本研究也希望理解偶像劇製作人共同的願景與擔憂,以供廣電決策者作為擘劃政策之依據。

      為遂行研究,本論文採取深度訪談中的「半結構式訪談法」,邀集台灣17位重要偶像劇製作人,他們不僅擁有成立個人工作室或製作公司之經驗,也在編劇、綜藝節目、戲劇演員等影視工作崗位上逐漸成長。

      本研究發現,偶像劇製作人在前製、錄製、後製、映演發行及宣傳四階段皆參與甚深,尤其是決定偶像劇成敗的前製階段,更是製作人最為苦心戮力的時刻;產製過程中,製作人必須來回穿梭,就導演手法、演員表現、劇本可實際操作性三者之間,求得平衡、達成共識;這卻也顯示製作人身陷的矛盾:必須盡可能讓導演揮灑,卻又不能放任導演求快而不講究細節、耗費製作成本。

      當製作人擁有代表作,形成個人品牌後,伴隨而來的是更多製作機會,無論是委製、與電視台共同投資,或是與中國大陸電視台、影視公司、新媒體合作,製作人與其製作的偶像劇成為深具價值的投資標的,吸引各方資金挹注;然則口碑與收視率維持不易,若是抄襲國外,或是自我抄襲,品牌恐毀於一旦。

      值得注意的是,製作人產製偶像劇時,政府補助已成為一大金脈,當電視節目收視率不斷下滑,偶像劇製作預算沒有調升的空間,缺乏資金挹注下,大陸影視公司開始向台灣偶像劇製作人招手,希望引進台灣的產製模式,台灣偶像劇製作人挾著品牌光環,不僅將戲劇銷往大陸,更陷入「根留台灣」抑或是「錢進大陸」的掙扎。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theory and practice behind the production of trendy drama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ers. As such, the thesis amasses senior producers’ experiences of producing trendy dramas, including their four-stage experiences from pre-production, production, post-production, to distribution and promotion. I try to contour how producers pick “the right people” and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which can serve as a future reference for newcomers and workers in the audiovisual industry. Furthermore, I also study the visions and worries that trendy drama producers share in common, and it is my wish that this understanding can shed light on future policy making by decision makers i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government agencies.

    I us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pproach in interviewing 17 important trendy drama producers. All these producers have experiences in either starting their own studios or production companies; in addition, they all make progress step by step in their professions, be it writing scripts, involving in entertainment shows, acting, or other audiovisual professions.

    In my research, I find that trendy drama producers involve deeply in all four stages of production, which includes pre-production, production, post-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promotion. Particularly, producers put the most effort and their labor during the pre-production stage, as the outcome of this stage determines the overall success of trendy dramas. During productions, we see producers always seeking to balance director’s styles, performance of actors, and practicality of scripts; it is their job to settle disputes between different people to reach consensus. Yet, this reveals a dilemma producers face: directors should be given as much freedom in their creation, but they cannot be unrestrained because it can lead to paying careless attention to details and focus solely on speed, or it can cause the production cost to skyrocket.

    As soon as producers produce their signature works and establish their own personal brands, more production job opportunities follow. Producers become producers in other projects, are invited to jointly invest with television companies, or are invited to collaborate with television channels in China, audiovisual companies, and new media. Producers and the trendy dramas they produce become valuable investment options that attract capital. However, staying up to audience’s expectations and maintaining ratings prove to be difficult. Nothing can do more harm to their brands than plagiarizing works from abroad or from themselves.

    Lastly, it is worthy to mention that government subsidies are now big contributors to producers’ budget in making trendy dramas. When subsidies cannot grow due to dramas’ plunging rating, China enters the fray, luring these trendy drama producers with an aim in mind to import Taiwanese production model in trendy dramas. While producers can sell their products to Chinese audience rather easily thanks to shining brands they own, they often struggle to decide whether to stay in Taiwan or seek better pay in China.
    參考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王易(2014年3月14日)。〈大陸電視劇隱形規定:小三不能有幸福 校園不能有早戀〉。上網日期:2014年6月12日,取自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4_03/14/34777228_0.shtml。
    王韻儀(1985)。《我國電視連續劇在製作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分析》。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世界日報(2014年5月15日)。〈抄襲瓊瑤? 陸編劇:于正的抄是高水準〉。上網日期:2014年6月12日,取自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8672987.shtml。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2008)。《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台北:時報文化。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2012年4月)。《2010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視及電影產業》。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2013年5月)。《2011影視產業趨勢研究專題研究報告——電視及電影產業》。台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2014年6月)。《2012影視產業趨勢研究專題研究報告——影視及廣播產業》。台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湯姆生出版。(原書Lofland, J., & Loafland, L. H. [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百度百科(2014)。〈台灣偶像劇〉。上網日期:2014年5月29日,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476174.htm#3_3。
    吳志偉、曾德蓉(2013年11月21日)。〈三立轟播外來劇 民視回嗆管太多〉。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4%B8%89%E7%AB%8B%E8%BD%9F%E6%92%AD%E5%A4%96%E4%BE%86%E5%8A%87-%E6%B0%91%E8%A6%96%E5%9B%9E%E5%97%86%E7%AE%A1%E5%A4%AA%E5%A4%9A-221053063.html。
    吳怡國、姜易慧(2010)。〈台製偶像劇產業發展變遷之歷時性研究〉,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吳萬萊(1997)。〈台灣電視節目製作業之政治經濟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慧敏(2001)。《台灣電視節目製作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台北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沛學(2012年7月19日)。〈徐譽庭首當製作人 偶像劇當電影拍〉。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342639081.A.85C.html。
    杜沛學(2013年10月2日)。〈名製作人噓寒問暖 演員窩心〉。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local_story/23722738/article-%E5%90%8D%E8%A3%BD%E4%BD%9C%E4%BA%BA%E5%99%93%E5%AF%92%E5%95%8F%E6%9A%96-%E6%BC%94%E5%93%A1%E7%AA%A9%E5%BF%83。
    周婉菱(2011)。《鄉土劇不鄉土?-《天下父母心》邊拍邊播的產製策略和網路迷群文化》。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岩淵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與現代性芬芳〉,《當代》,125:14-39。
    易慧慈(2003年7月10日)。〈偶像劇「外賣」 靠品質品牌掏金〉,《自由時報》、32 版。
    易慧慈(2012年12月27日)。〈始祖柴智屏不玩了 台灣偶像劇泡沫化〉。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641311。
    林貞吟(2009)。《成功偶像劇的團隊與領導》。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班碩士論文。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的思考〉,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秀瑛、許容榕(2014年5月29日)。〈郭建宏炮打文化部 補助全落空〉。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9000676-260112。
    范碧珍(2004)。〈偶像劇 魅力燒不盡?〉,《突破雜誌》,198:72-74。
    徐啟智(2003)。《有線電視頻道區隔定位與整合行銷傳播運用之研究──以三立電視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鉅昌(2001)。《電視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亞太。
    柴智屏(2000)。《機會只有3秒鐘》。台北:圓神。
    袁櫻珊 (2003)。《華語地區無線電視產業競爭策略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高啟翔(2004)。《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張時健(2005)。《台灣節目製作業的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政治經濟學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第25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暨金曲國際音樂節(2014年6月13日)。〈「蘭陵王」和五月天共創佳績 戲劇、音樂雙贏〉。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ttv.com.tw/GoldenMelody25/newsview.asp?id=396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明輝(2003)。《台灣無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豪(2007年2月)。〈授權海外播放價,五年翻五倍 三立偶像劇反攻大陸與日本〉。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2793.html。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75:37-71。
    陳清河(1995)。〈電視營銷體制之評估研究—以無線電視間接經營為例探討其利弊〉,《廣播與電視》,2(2),31-56。
    陳凱莉(2007)。《台灣本土偶像劇對遊客之觀光地意象、用心體驗與旅遊意願之影響〉。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春、張宏(2005)。《電視劇製片管理──從項目策劃到市場營銷》。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芸、王國樑(1999)。《由節目評鑑看電視節目品質標準的建立》。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
    項程鎮(2011年9月1日)。〈瞿友寧告柴智屏 雙方都失血〉。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520757。
    黃亞琪(2014年5月2日)。〈大仁哥推手 靠快樂工作學拚掛牌〉。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11601。
    黃海星撰譯(1980)。《電視製作手冊》。台北:聯經。
    黃新生(1995)。《電視媒介管理》。台北:廣電基金。
    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筱鈞(2010)。《台灣偶像劇之「去地化」、「再地化」策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起鳳(2014年3月15日)。〈韓翻拍「敗犬女王」下月中首播〉。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hof/24737772/article-%E9%9F%93%E7%BF%BB%E6%8B%8D-%E6%95%97%E7%8A%AC%E5%A5%B3%E7%8E%8B-%E4%B8%8B%E6%9C%88%E4%B8%AD%E9%A6%96%E6%92%AD?instance=heroes。
    楊起鳳(2014年4月17日)。〈陸編劇指控于正 「他要我抄襲瓊瑤」〉。上網日期:2014年6月12日,取自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1/8617664.shtml。
    楊欲奇(1998)。《影視節目國際行銷策略及活動之研究─以國內無線電視台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士論文。
    遊起子(2009年12月9日)。〈台灣偶像劇僅靠數量取勝 演員臉譜化劇情幼稚〉。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big5.china.com.cn/info/movies/2009-12/09/content_19035067.htm。
    維基百科(2013年5月)。〈「偶像劇」詞條〉。上網日期:2014年6月12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E5%81%B6%E5%83%8F%E5%8A%87。
    褚姵君(2010年8月17日)。〈人紅後只想拍電影 偶像劇斷層又斷炊 〉。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movieandtv/article.php?pbgid=99678&entryid=596955。
    趙庭輝(2005)。〈電視偶像劇《吐司男之吻》:寫實主義的建構與再現〉。《傳播與管理研究》5.1(2005):27-58。
    劉一橋(2013年10月9日),〈電視劇《蘭陵王》旋風席捲兩岸〉。上網日期:2014年6月30日,取自http://big5.tibet.cn/news/gnxw/201310/t20131009_1938302.htm。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出版社。
    賴以瑄(2008)。《彈性的生產與認同:鑲嵌在冷戰東亞與文化位階中的「合拍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
    賴以瑄(2011)。〈國家、無線電視台、製作人:台灣電視戲劇節目跨國產的形成(1989-1992年)〉,《新聞學研究》,107:133-172。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章富(2003)。《電視節目企劃—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縣。台灣藝術大學。
    鍾起惠、彭芸(2000)。〈從品質觀點探討戲劇節目的表現〉,《廣播與電視》,15:91-117。
    韓秀莉(2000)。《大陸播放台灣瓊瑤電視連續劇之社會意義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雅玲(2005)。《創造文化經濟的角度論台灣電視戲劇產業之革新:以韓劇發展模式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彥傑、劉嘉薇、葉長城(2010)。〈組織控制與新聞專業自主的互動:以台灣報紙國際新聞編譯為例〉。《新聞學研究》,102,113-149。
    Cathrine Kellison (2009).Producing for TV and new media: A real-world approach for producers. Amsterdam ; Boston : Elsevier/Focal Press.
    Glascock, J.(2001).Gender roles on prime-time network television: Demographics and behavio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5.
    Lindlof, T.R.(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methods. Thousnads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
    Machael Q. P.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McRobbie, A. (2002). From Holloway to Hollywood: Happiness at work in the new cultural economy? In P. du Gay & M. Pryke (Eds.), Cultural economy: Cultural analysis and commercial life (pp. 97-114). London, UK: Sage.
    Owen, B.M. & Wildman, S. S.(1992).Video econom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2&3, pp. 26-100.
    Richard D. Lindheim & Richard A. Blum (1991). Inside television producing. Boston: Focal Press.
    Sheehan, H. (2001). Criteria for criticising TV drama.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mms.dcu.ie/sheehanh/criteria.htm.
    Wurtzel, A.& Acker, S.R. (1989).Television produ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1941011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4101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