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49
|
Title: | 北宋五臺山「文殊顯化」感應研究 Manjusri`s manifestation and teachings in Mt. Wutai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
Authors: | 邱仲勇 |
Contributors: | 丁敏 邱仲勇 |
Keywords: | 五臺山 巡禮 感應 文殊 祈禱 聖山 Mt. Wutai pilgrimage Ganyin Manjusri pray Manjusri |
Date: | 2013 |
Issue Date: | 2015-04-01 10:03:32 (UTC+8) |
Abstract: | 本論文首先探討北宋五臺山佛教復興的外圍歷史背景;趙宋朝廷以皇權提高五臺山佛教地位,並與北宋文殊信仰僧俗二眾共同支持北宋五臺山佛教修建寺院、免稅、供養、政策援助、完善五臺山宗教組織結構系統,達到僧才栽培,寺院管理與朝廷溝通三方面流暢循環乃促進北宋五臺聖山復興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後,本論文進入核心研究,先探討《廣清涼傳》與《續清涼傳》兩本專書,再搭配其他單篇中土文本與域外文本,以探討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書寫的特質及其如何影響北宋五臺聖山的復興? 以上這些文本書寫記錄巡禮五臺山者,透過禮拜、燃指供佛等儀式感得文殊顯化。因此,他們的觀看視角,自是異於常人,如李豐楙曾提出「常」與「非常」的觀念,指出宇宙運行、萬物生態與社會活動既有常態亦有非常態,就其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即是通俗與神聖的組合;故生活空間不是恆常不變的,可經由固定或臨時設置的象徵物,經由宗教聖化後,將世俗空間轉化為神聖的空間,以此作區隔。巡禮五臺山者或因某機緣,或依儀式將身心自常態轉為非常態,而值遇五臺山景物突然由「常」態的人文自然景觀空間,轉換為「非常」的神聖空間,見到諸色文殊顯相與化用,再透由朝聖者或是他者記錄為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成為北宋中外僧俗大眾書寫的各類文本。 《廣清涼傳》為宋代五臺山文殊感應故事的總集,內容兼有文殊顯相與文殊化用兩類,故事中的文殊顯相常顯出意料之外的神異性;另外,亦藉由眾人於同時看到文殊顯相,強化五臺山文殊顯相的可信度。文殊化用凸顯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報應不爽的特色;能夠速現昭示五臺山文殊感應的靈驗性。延一亦將《廣清涼傳》付與日僧成尋,遂將此書傳入日本,感召戒覺等日僧前來朝聖。 《續清涼傳》書寫張商英在五臺山看到的文殊感應事蹟,與《廣清涼傳》不同處在於以文殊顯相為主,甚少文殊化用,文殊顯相中的燈、炬、光皆代表文殊通曉萬事萬物的智慧,能袪除眾生為烏雲遮蔽的黑暗,光顯出眾生本自具足的智慧。 張商英在三次巡禮五臺山中,一再經歷文殊感應等神祕經驗,於此過程中不斷以儒家知識份子的審問、慎思與明辨的態度對文殊感應抽絲剝繭般的質問辨惑,從而不斷反省與超越自己,逐漸體悟文殊感應中的大光明不可思議力量即是自己心性光明與文殊法性相應的展現;之後,張商英得到兜率從悅禪師點撥,頓悟禪宗要旨,成為法門龍象。 其他中土文本中的文殊顯相者如〈義宗和尚塔記〉中的義宗和尚領眾以虔誠供養感得文殊顯相;《夷堅志‧五臺文殊》凸出文殊顯相的千處祈求千處應的特色;〈宋工部侍郎諡忠節滕府君神道補篆碑陰記〉中的滕茂實夢遊五臺山與《曲洧舊聞》記述的一缽泉與光,凸出文殊顯相隨緣而現的特性。《叢林盛事‧五臺艸衣文殊》提到文殊幻化為艸衣童子喝斥呂惠卿,顯示文殊化用有著士大夫不可以凡情推度的特性。 域外文本有《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並瑞像造立記》、《參天臺五臺山記》、《渡宋記》、《印度普化大師游五臺山啟文》 (P3931)與《青史‧息結派初、中、後三期傳承情況》的文殊顯化如聖燈與幻化僧,皆象徵文殊智慧能袪除內心黑暗;至於雲、燈、光接續顯現的文殊顯相,皆是自然景觀的顯現,象徵文殊擁有無比智慧,能助眾生開啟智慧,而迷途歸返。文殊也顯相於夢中,有著預示與修行的功能,至於順利渡海、瑞雪迎賓等文殊化用,乃文殊以神通鼓勵巡禮者,使巡禮者升起對文殊的堅信。 比較域外文本與中土文本的文殊感應事蹟在「文殊顯相」方面相同者,如:光、燈等;在「文殊化用」方面相同者,如:顯夢、天氣顯異等。域外文本文殊感應事蹟在「文殊顯化」特有者,如:渡海成功、順利朝山等。中土文本文殊感應事蹟在文殊特有的「化用」方面,如:祈雨成功、治癒疾病;在文殊特有的「顯相」方面,如:散天花異香、現不同世界等。 以上域外文本與中土文本的文殊感應事蹟之獨特性多於相同性,顯示出文殊感應之見證乃個人性與秘密性,透由個人見證宣傳文殊感應的真實性,塑造文殊的魅力,此類感應是極為個別性的,係個人驗證性,並非是共通性與普遍性,可說是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充分凸顯出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是不可預測與不可掌握的。 衡諸全文,賜紫僧人延一、張商英與曾布兩位宰相、滕茂實、江遐舉與朱弁等其他士大夫與成尋、奝然與戒覺等日僧、藏傳佛教祖師蕩巴與印度普化大師等域外僧人,各自以書寫揭櫫宗教宣傳上的高度可信性、驗證性與神聖性,對中土與域外宣揚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再經大眾口耳傳頌,使五臺山文殊聖山信仰傳遍中土、大理、西藏、回鶻、遼國、西夏、日本與印度等亞洲佛教國家,形成北宋亞洲文殊信仰文化圈;繼而,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再經過時間沈澱,遂漸次形成積累傳統,成為馳名亞洲佛教圈中的感應故事;最後,將五臺山塑成亞洲佛教圈中僧俗信仰的文殊聖山。 Mt. Wutai in Shanxi is the fundamental abode (道場;bodhimanadala) of Bodhisattva Manjusri in Chinese Buddhism. Bodhisattva Manjusri represents the wisdom of prajna in Mahayana Buddhism. The Manjusri Canon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Mahayana Buddhist Canons. Founded on its canons and dharma teachings, Manjusri Belief has developed the popularity. Sixty-Fascicle of the Flower Ornament Sutra, the Huayan jing (Skt. Avataṃsaka-sūtra) of Jin translation, mentioned the Manjusri’s abode locating in Mt. Qingliang. In the Sutra Dharani Dharma Ratnagarbha Manjusri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 translated in Tang Dynasty, the China’s Wutai Shan was formally by analogy to the sacred Manjusri Mount- Qingliang Sh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Chinese Buddhism, Mt. Wutai as the Buddhist Shrine was founded in Northern Wei Dynasty, became officially the Sacred Majusri’s Mount by the imperial decrees of Sui and Tang Dynasty emperors, then revitalized in the Song Dynasty. Moreover, Mt. Wutai is the sacred mountain for the pilgrimage by monks and layme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uch as the famous domestic monk Chengguan﹑Amoghavajra﹑the Prime Minister Pei Xiu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monk Qing Liao﹑Tao Hai and the prime minister Sang-Chang Song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Sill (Korean) monk Huizang altered the Korean Mt. Baitao by the belief of Sacred Wutai Mountai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re were India monk Puhua, Khotan (Yutian) monk Fazang and Japanese monk Cyonen etc... From the above, the pilgrimage to Wu Tai Shan is praying to see the manifestation of Manjusri, and becomes the character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Manjusri belief in the mid-late Tang dynasty. The overseas pilgrim monks and laymen implanted the belief of Wutai in their homelands and worshiped as the Holy Mount. That comes into the particular Manjusri’s Belief in Holy Mount among Asia Buddhist Culture Circle in Tang-Song Dynasty. It proves the Manjusri’s belief in Wutai Shan, having the unique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However, Wu Tai Shan had been almost destroyed in Huichang persecution (會昌法難) by Emperor Wuzong of Tang, and restored gradually to vitality in Song Dynasty, thus the Song Dynas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vival,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propagation. Besides, the collections of Manjusri’s Inspiration in literarily play a large part in it. “The Inspiration” constructs one of elements of belief. It proves by Huijiao founding the categories of Divine Wonders (神異shenyi;thaumaturgy;miracle worker) in Biographies of Eminent Buddhist Monks in Liang Dynasty, then still found the chapter of spiritual resonance (感通Gongtong;penetration of sensitivity) in the Xu Gaoseng zhuan (續高僧傳;Continuation of the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written by Daoxuan in Tang dynasty and Tsan-ning`s Biographies of Eminent Song Monks in Song Dynasty The pilgrims’ inspiration of Manjusri Belief is the core in constructing the Holy Mount of Wutai in Song Dynasty. “Ganying”(感應;moved to response through feelings) i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to the “miracle” in the west tradi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xplains "miracle" as "because of absolute power, or the existence of the power of gods and spirits, or the function of amazing magical events" which called the stories as " spiritual response(靈感), inspiration(靈驗spiritual efficacy), fulfillment(應驗)in Chinese. Therefore we can call the Manjusri Inspirations as Manjusri’s miracle stories, which manifestate and verify the existence of the god’s power, moreover, consolidate and propagate the Manjusri belief. The events of worshippers to Mt. Wutai in Tang dynasty formed one important link of Manjusri belief.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records the pilgrims to Wutai who saw the manifestation of Manjusri by moving to response. Through the records by their own selves or others, that forms the text of collective memory of pilgrims in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focus on this subject of the Inspirations of Manjusri Belief in Song Dynasty , to research the varied modes of Manjusri’s manifestation an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Inspiration preserved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Manjusri Belief of Mt. Wutai and how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propagation. |
Reference: | 古籍文獻乃依照朝代先後排列,專書、學位論文、期刊與工具書悉據姓氏筆劃排列。
一、 古籍文獻 (一) 本論文主要研究文獻 〔宋〕延一:《廣清涼傳》,《大正藏》,冊51,號2099。 〔宋〕延一;陳揚炯,馮巧英校注:《廣清涼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與《古清涼傳》和《續清涼傳》合刊) 〔宋〕張商英:《續清涼傳》,《大正藏》,冊51,號2100。 〔宋〕道融:《叢林盛事》,《大正藏》,冊86,號1611。 ﹝宋﹞朱弁撰;王根林校點:《曲洧舊聞》收入《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冊。 〔宋〕洪邁撰,何卓點校:《新校夷堅志》,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 ﹝宋﹞佚名:〈義宗和尚塔記〉收入〔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十四》,《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輯》第20-21冊,臺北市:新文豐,1977年。 〔宋〕佚名:〈印度普化大師游五臺山啟文〉收入鄭炳林編纂:《敦煌地理文書匯輯校注》,蘭州市: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年。 〔明〕滕季達:〈宋工部侍郎諡忠節滕府君神道補篆碑陰記〉收入〔清〕吳重光編纂:《代州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 ﹝明﹞廓諾‧迅魯伯著;郭和卿譯:《青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清〕吳重光編纂:《代州志‧祥異》,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 ﹝日﹞京都國立博物館編:《釈迦信仰と清涼寺》收有《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並瑞像造立記》,京都:京都新聞社,1982年。 ﹝日﹞釋成尋著;王麗萍校點:《新校參天台五臺山記‧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日﹞戒覺:《渡宋記》收入天台宗典編纂所編:《續天台宗全書‧史傳之二》,東京都 : 春秋社,1987年-1988年。
(二) 佛教經典 〔晉〕聶道真譯:《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4,號463。 〔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號278。 〔晉〕竺法護譯:《普曜經》,《大正藏》,冊3,號186。 〔晉〕竺法護譯:《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大正藏》,冊14,號461。 〔北魏〕達磨:《達磨大師破相論》,《大正藏》,冊63,號1220。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十二頭陀經》,《大正藏》,冊17,號783。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藏》,冊15,號642。 〔後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大正藏》,冊9,號262。 〔隋〕法智譯:《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大正藏》,冊1,號80, p.895,c.12。 〔隋〕那連提耶舍譯:《大莊嚴法門經》,《大正藏》,冊17,號818,p.825,a8。 〔唐〕金剛智譯:《勝軍不動明王四十八使者祕密成就儀軌》,《大正藏》,冊21, 號1202。 〔唐〕地婆訶羅譯:《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大正藏》,冊20, 號1077。 〔唐〕佛利波力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大正藏》,冊19,號67。 ﹝西夏﹞智廣等集:《密咒圓因往生集》,《大正藏》,冊46,號1956。 〔宋〕贊寧:《大宋僧史略》,《大正藏》,冊49,號2037。 〔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冊50,號2061。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藏》,冊51,號2076。 〔宋〕法賢:《佛說妙吉祥菩薩陀羅尼》,《大正藏》,冊20,號1186。 〔宋〕志槃:《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號2035。 〔宋〕張商英:《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後記》,《大正藏》,冊36,號1741。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冊49,號2036。 〔明〕明河:《補續高僧傳》,《大正藏》,冊77,號1524。
(三) 別藏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佛光大藏經‧禪藏》,高雄縣: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4年,第51冊。
(四) 其他古籍文獻 1、 史 〔唐〕玄奘口述,門人辯機筆受編集;陳飛、凡評著譯;黃俊郎校閱:《新譯大 唐西域記》,臺北市:三民書局,1998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元〕脫脫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臺北市:鼎文書局,1994年。 〔明〕鎮澄法師著,《清涼山志》標點組注,李裕民審訂:《清涼山志》,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明〕李侃;胡謐纂修:[成化]《山西通志‧卷之五》,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 1996年。 〔明〕李浩撰;大理州文聯編:《大理古佚書抄‧《三迤隨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2、子 ﹝春秋﹞列禦宼‧張湛:《列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諸子集成》,1996 年)。 〔日〕圓仁撰;顧承甫、何泉達校點:《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集 〔宋〕韓維:《南陽集》,卷十五;收入楊訥,李曉明編:《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集部宋元卷》,第一冊,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宋〕宋庠:《宋元憲集‧卷二八》,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二十冊‧卷四二三》(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 〔宋〕黃庭堅:《朝奉郎通判經州韓君墓誌銘》,收入《宋黃文節公全‧正集》,卷三十,(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宋〕楊億口述;(宋)黃鑒筆錄;(宋)宋庠整理;李裕民輯校:《楊文公談苑》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卷八四》,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三十二冊‧卷六六八》(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 〔宋〕蘇軾:《蘇文忠公全集‧卷四十一》,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八十五冊‧卷一八五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三十二》,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九十七冊‧卷二一一八》(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 ﹝宋﹞吳則禮:《北湖集‧神福山李長者像序》(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75年),卷5,涵芬樓秘笈版。 ﹝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傅琁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版 社,1999年)。 〔宋〕洪邁撰:《容齋隨筆》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九編》(臺北市:新興書 局,1978年),卷十六。 ﹝宋﹞趙與時:《賓退錄》收入《叢書即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第12冊。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王德毅編:《洪邁年譜》,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 牛誠修:《定襄金石考》:《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輯》第13冊,臺北:新文豐,1979年。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臺北市:商務書局, 1993年。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汪聖鐸:《宋代政教關係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杜斗城:《敦煌五臺山文獻校錄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學霖:《宋明史論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臺北市:法鼓文化出版社,1999年。 崔正森:《五臺山佛教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伯偉:《東亞漢籍研究論集》,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縣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出版,1998年。 潘朝陽:《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1年。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95年。 謝重光、白文固,《中國僧官制度史》,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釋聖嚴:《火宅清涼》,新北市:圓神出版社,1994年。
(二)、中文譯註專書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臺北市:桂冠出版社,2001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臺北市:博遠出版社,1993年。 于君方著;陳懷宇等譯:《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市:法鼓文化出版 社,2009年。 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華萊士馬丁(Martin,W)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
(二)、日文專書 平林文雄:《參天台五臺山記.校本並に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8年。 明惠上人著:〈梅尾明惠上人傳記〉收錄於久保田淳、山口明穗校註:《明惠上人集》,東京:岩波書店,1981年。 高楠順次郎編:《大日本佛教全書‧遊方傳叢第一》,東京都:名著普及會,1984年) ,第113 冊。 ミルチャ.エリアーデ著;久米博譯:《豐饒と再生》,東京:せりか書房,1981年。
(三)、英文專書 Wheelwright, Philip Ellis, Metaphor & realit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2.
三、學位論文 (一)、中文論文 1、臺灣 王年雙:《洪邁生平及其夷堅志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王璧寰:《北宋新舊黨爭與詞學》,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李心怡:《論塔在隋唐文化中的呈現與意涵》,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林韻柔:《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林昕:《漢譯佛典文殊故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金明求:《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孫政賢:《文殊師利菩薩之圖像研究創作》,高雄市: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渝菁:《文殊類經典所蘊含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昱珍:《唐宋小說中變形題材之研究--以《太平廣記》與《夷堅志》為主》,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陳美玲:《《夷堅志》之民間故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靜怡:《《夷堅志》夢故事研究》,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金玉琦:《朱弁戲曲故事研究》,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簡慶齡:《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宣揚─《古清涼傳》的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宗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邱詩華:《《夷堅志》所呈現的士人神祕經驗》,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周聖貞:《「文殊即菩提」的修學義理—— 以《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為主要依據》,臺北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群玲:《《夷堅志》僧、道故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黃懷萱:《張商英及其佛學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張嘉惠:《北宋詞閨閣書寫之研究--以柳永、秦觀、李清照為觀察對象》,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黃靖芠:《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9年。
2、臺灣以外 丁雅:《《夷堅志》的敘事學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王勇鵬:《唐宋時期五臺山佛寺與文化遺產研究》,太原市:山西大學,旅遊管理碩士論文,2008年。 半田晴久:《日本入宋僧研究─以日本漢文史料為中心》,杭州市: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6年 。 呂玲玲:《宋以來藏傳佛教在五臺山地區傳播歷史考略》,蘭州市:蘭州大學法學‧少數民族史碩士論文,2008年。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研究》,西安市:西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2年。 柳清:《《夷堅志》與民間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 范海波:《呂惠卿《莊子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郝祥滿:《奝然與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究》,杭州市: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6年。 程佩:《北宋張商英護法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1年。 張大江:《《夷堅志》故事流變考述》,石家莊市: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賀瑞玲:《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 熊鳴琴:《曾布與北宋後期黨爭》,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4年。 趙改萍:《藏傳佛教在五臺山的發展與影響》,西安市:西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4年。 趙慧:《唐宋時期五臺山景觀資源及旅遊活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8年 。 劉啟旺:《朱弁詩話研究》,北京市:首都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9年。 鄧根飛:《藏族史學名著《青史》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碩士論文,2008年。 羅淩:《無盡居士張商英研究》,成都:四川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7年。 關冰:《《夷堅志》神鬼精怪世界的文化解讀》,銀川:寧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黨燕妮 :《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間佛教信仰研究》,蘭州:蘭州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09年。 程瑜瑤:《《夷堅志》報應類故事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 。
(二)、英文論文 Lin Wei-cheng, Building a Sacred Mountain: Buddhist Monastic Architecture in Mount Wutai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E, (Adviser: Wu Hung. Thesis PH.D.)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t. of Art History, 2006.
(三)、日文論文 齊藤圓眞:《渡海天台僧の史的硏究》,東京:大正大學,佛教學博士論文,2010年。
四、期刊 (一)、中文期刊 王俊中:〈五臺山的「聖山化」與文殊菩薩道場的確立〉,《正觀雜誌》,第7 期(1998年,12月)。 王子成;秦川:〈小說與新聞之間:《夷堅志》故事的文體特徵〉,《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2012年)。 王繼光;才讓:〈藏文史籍四種敘錄——青史、薩迦世系譜、娘地教法源流、拉卜楞寺志〉,《西藏研究》,3期(1988年)。 王繼光:〈《青史》成書年代考辨〉,《史學史研究》,3期(1988年)。 王德毅:〈洪容齋先生年譜〉收入《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第二輯。 王進玉:〈敦煌文物中的五臺山資料〉,《五臺山研究》,3期(1991年)。 王國棉:〈五臺山佛教在唐代的對外交流〉,《五臺山研究》,1期(2011年)。 王濤:〈唐宋時期五臺山佛寺及其對遊歷活動的影響〉,《忻州師範學院學報》,4期(2013年)。 史旺成:〈朱弁出使金國考〉,《晉陽學刊》,1期(1983年)。 印順:〈不二法門是文殊法門的核心〉,《五臺山研究》,4期(2011年)。 朱瓊玲:〈從《夷堅志》看儒、佛思想的融合〉,《考試週刊》,13期(2012年)。 朱文廣:〈簡論傳統報應觀的特點——以《夷堅志》為例〉,《商洛學院學報》,3期(2008年)。 伊利亞德著:〈靈魂、光及種子〉收入伊利亞德著,宋立道、魯奇譯:《神祕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 李正宇:〈印度普化大師五臺山巡禮記〉,《五臺山研究》,1期( 1990年,1月)。 李裕民:〈北宋王朝與五臺山佛教〉,《山西大學學報》,第1 期(1994年,2月)。李裕民:〈山中宰相—繼顒〉,《五臺山研究》,第1期(1985年1月)。 李永熾:〈身體與日本思想史〉,《當代》,第三十五期(1989年3月)。 李厚瓊;鄧國軍:〈王直方詩學思想簡論〉,《名作欣賞》,第26期(2011年)。 杜瑞平:〈《廣清涼傳》與文殊形象研究〉,《美與時代‧中》,2期(2012年)。 吳玉梅、陳瑞青:〈宋《創修真定府中渡浮橋記》補釋〉,《文物春秋》,3期 (2013年)。 林惠勝:〈燃指焚身─中國中世法華信仰之一面向〉,《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1期,(2001年,12月)。 牧田諦亮:〈北宋佛教和《參天台五臺山記》〉,《法音(學術版)》,第1 期(1987年,12月)。 牧田諦亮:〈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參天台五臺山記》的意義〉,《世界宗教研究》,第2 期(1986年,2月)。 邱昌員、魏曉姝:〈朱弁《曲洧舊聞》述論〉,《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期(2011年)。 周榆華;羅宗陽:〈《夷堅志》的編撰及洪邁對志怪小說的看法——從《夷堅志》的多篇序言談起〉,《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04年)。 胡莉蓉:〈奝然來華對五臺山文殊信仰在日本傳播的影響〉,《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2012年)。 胡莉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參天台五臺山記》對比研究——以五臺山為中心〉,《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期(2013年)。 袁清湘:〈朱弁的兩次人生轉折〉,《知識經濟》,4期(2008年)。 高興:〈洪邁筆記小說價值淺論〉,《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92年)。 高留成:〈唐朝時期日本留學僧譯經大師靈仙考〉,《船山學刊》,第三期 (2007年)。 秦川:〈試論洪邁《夷堅志》的文獻價值〉,《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期(2011年)。 班瀾:〈五臺山金剛窟〉,《五臺山研究》,2期(2012年)。 馬玉山:〈簡評《參天台五臺山記》〉《五臺山研究》,2期(1993年,2月)。 敖英:〈新羅五臺山信仰的特點〉,《世界宗教文化》,6期(2011年)。 崔正森主編,杜斗城、黨燕妮撰:〈八到十一世紀五臺山文殊信仰〉,《文殊智慧之光》(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崔正森:〈五臺山與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忻州師範學院》,(第4期,2000年,12月)。 崔正森:〈不肯去觀音菩薩祖庭——五臺山普庵寺〉,《五臺山研究》,4期(2011年)。 郭萬平:〈日本僧戒覺與宋代中國─以《渡宋記》為中心的觀察〉,《人文雜誌》,4期(2004年,6月)。 陳敏齡:〈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中華佛學學報》,13期(2000年)。 陳弱水:〈從〈唐晅〉看唐代士族生活、心態的幾個面向〉,《新史學》,第10卷,第2期(1996年)。 陳鐘琪:〈從福報故事看宋代社會的道德規範——以《夷堅志》為中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8期(2011年)。 陳士強:〈禪籍導讀之四─《叢林盛事》雜俎〉,《法音》,5期(1989年)。 陳懷宇:〈獅子與佛陀:早期漢譯佛教文獻中的動物裝飾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 2010年,12月)。 梁勝興:〈文殊的青獅子坐騎考〉,《中華文化論壇》,1期(2012年)。 景天星:〈從「文殊信仰」到「文殊智慧」——關于「文殊師利」的研究方法反思〉,《忻州師範學院學報》,4期(2013年)。 張長樂:〈從《夷堅志》看佛教報應觀中善惡之首的變化〉,《青年文學家》,23期(2009年)。 張煥粉:〈杜斗城先生與敦煌五臺山研究〉,《忻州師範學院學報》,4期(2013年)。 張煥粉:〈近百年來敦煌五臺山佛教資料的整理與研究〉,《世界宗教文化》,6期(2012年)。 張伯偉編,曹家齊著:〈略談《參天台五臺山記》的史料價值〉,《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張忠良:〈從《夷堅志》中看民眾的神像經驗〉,《清雲學報》,31期(2011年)。 馮巧英:〈五臺山文殊道場的形成與發展〉,《太原大學學報》,(第1期,2002年,3月)。 馮大北:〈五臺山歷代山志編撰略考〉,《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三期(2008年,6月)。 黃啟江:〈張商英護法的歷史意義〉,《中華佛學學報》,9期(1996年)。 溫玉成:〈于闐僧人法藏與兗州宋代金棺芻議〉,《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2010年2月)。 趙利文;餘錦龍:〈近十年來五臺山藏傳佛教研究綜述〉,《五臺山研究》,1期(2013年)。 趙萬峰、海波:〈唐代政權與文殊菩薩信仰的互動〉,《宗教學研究》,4期(2011年)。 劉長東:〈論宋代的僧官制度〉,《世界宗教研究》,第三期(2003年)。 蔣義斌:〈張商英《續清涼傳》與文殊法門〉,《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 (2000年,7月)。 蔣義斌:〈張商英《護法論》中的歷史思維〉,《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期(1998年)。 賴婉琴:〈徵求異說虛益新事——試從《夷堅志》論筆記小說的特點及成因〉,《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期(2004年)。 鎌田茂雄:〈東亞地區佛敎聖地五臺山和五臺山信仰在日本的傳播〉,《法音(學術版)》,(1987年,12月)。 黨燕妮:〈五臺山文殊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傳〉,《敦煌學輯刊》,(2004年,1月)。 顧吉辰:〈略論五代北宋時期的五臺山佛教〉,《五臺山研究》,(1991年,1月)。 Richard Schneider:〈敦煌本《普化大師五臺山巡禮記》初探〉。收入─法國學者謝和耐等著;耿昇譯:《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粹》(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Victor Turner&Edith Turner著;劉肖洵譯:〈朝聖:一個「類中介性」的儀式現象〉,《大陸雜誌》,66卷,2期(1983年,2月,15日)。
(二)、外文期刊 (日)山本謙治:〈五臺山における聖地信仰の形成——仏教聖地形成の一例として〉,《人文科學》(超越的世界観の比較文化史的研究),第十一期(1991年,3月)。 (日)安藤智信:〈宋の張商英について 仏教関係の事蹟を中心として〉,《東方学》,22期(1961年)。 (日)西岡虎之助:〈奝然の入宋について〉,《歷史地理》,第四十五卷,第三號 (1925年)。 (日)森克己:〈戒覚の渡宋記について〉,《央大学文学部紀要》,第六十三號(1972年,3月)。 (日)崔福姫:〈《古清涼伝》から《広清涼伝》への文殊信仰の変遷文殊概念を中心に〉,《印度學仏教學研究》,(第五十二卷,第一期)。103仏教大學における第五十四回學術大會紀要(一)(2003年,12月)。 (日)崔福姫:〈五臺山文殊信仰における化現〉,《仏教大學大學院紀要》,第三十三期(2005年,3月)。 (日)塚本善隆:〈成尋の入宋旅行記に見る日支佛教の消長〉,《支那佛教史學》,第五卷,第三期(1942年,3月)。 Robert M, Gimello, “Wu-t`ai Shan 五臺山 during the Early Chin Dynasty 金朝:The Testimony of Chu Pien 朱弁”,《中華佛學學報第》,第七期(1994年)。 Marchand, Emesta, “The Panorama of Wu-t`ai Shan as an Example of Tenth Century Cartography,” Oriental Art v.22 n.2 (1976.01.01). Robert M, Gimello:〈張商英與五臺山〉收入 Susan Naquin and Chun-fang Yu ed.,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ss, 1992. Marchand, Emesta, “The anorama of Wu-t`ai Shan as an Examle of Tenth Century Cartograhy,” Oriental Art v.22 n.2 (1976.01.01).
五、工具書(含網路工具) (一)工具書 丁福保、何子培主編:《實用佛學辭典》,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2年。 王兆明、付朗雲主編:《中國古文獻大辭典‧地理卷》,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 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光碟版:中華電子佛典學會,2011年。 (二)學術網頁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年。 《大英百科全書》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http://daying.wordpedia.com/content.aspx>.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7151012 10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1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101201.pdf | 3471Kb | Adobe PDF2 | 1656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