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35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03/144284 (79%)
造訪人次 : 50838877      線上人數 : 5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588


    題名: 上緬甸雲南籍緬華移民的研究 —變遷的國族邊界
    The Study of Burmese-Chinese Immigrants of Yunnanese background from HighlandMyanmar: the changing boundary of nations
    作者: 黃士純
    Huang, Susan
    貢獻者: 康培德
    Kang, Peter
    黃士純
    Huang, Susan
    關鍵詞: 緬華移民
    國族邊界
    認同變遷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5-03-02 10:16:28 (UTC+8)
    摘要: 本篇論文從祖源記憶、族群邊界以及雲南人的自我區分等面向切入,來探討在台雲南籍緬華移民的族群邊界與認同。研究發現並非所有的移民後裔都可以清楚地瞭解族群邊界所在,受到華人居住型態與國家控制力強弱的影響,來自上緬甸地區的雲南籍緬華移民在異族觀與族群認同上,抱持著不同程度的堅持態度,對於華夷之別的認知也有所差異。

    在語言使用及飲食習慣上,雲南籍緬華移民受到來源地的影響,眉苗華人呈現較大的開放性,相形之下,貴概、臘戌與密支那華人則較為封閉。此差異從他們現在的飲食習慣也可看出端倪,本研究歸納出影響其飲食習慣的主因有:成長地區的「民族組成」、「華人聚居抑或散居」、來到台灣之後的飲食型態上「是否為經常性外食」,以及生活型態上「交友圈是否多數為台灣人」等等,在這四種變項交叉影響之下,來自上緬甸的雲南籍緬華移民對於台灣料理,呈現出不一樣的接受程度。

    至於「文化中國」的認同、「緬甸趨向性」、以及「臺灣趨向性」,左右著雲南籍緬華移民選擇謹守、模糊、抑或跨越原本的我群邊界,他們的自我認同與區辨在接收大眾媒體所傳達的訊息過程中,原有的邊界不斷地重新調整與再連結。關於自我族稱的使用,研究發現隨著在緬甸與在台灣的時空背景轉換,以及區辨人群範疇從非華族群移轉到華人內部群體,自稱的使用呈現較為複雜的變動性與游移性。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以下皆依姓名筆順排列)
    巴素(Purcell, Victor)著,郭湘章譯
    1968〈緬甸的華僑〉,《東南亞之華僑》,台北:國立編譯館。
    李區(E. R. Leach)原著,張恭啟、黃道琳譯
    1999 “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上緬甸諸政治體制:克欽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唐山。
    李威宜
    1999《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
    山。
    高格孚
    2004《風和日暖: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允晨文化。
    陳烈甫
    1979《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台北:正中。
    陳致遠主編
    2002《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歷史卷,北京:中國華僑。
    陳鴻瑜
    1998《華裔東南亞人》,南投:暨大東南亞中心。
    2006《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台北:翰蘆。
    翟振孝
    2001《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台北:海華文教基金會。
    潘翎主編
    1998《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頁 140-143,香港:三聯書店。
    僑務委員會
    2009《各國華人人口專輯》,臺北市:僑務委員會。122
    二、期刊
    一禾
    1998〈緬甸僑教現況與未來〉,《華僑問題論文集》,第四十五輯,台北:中國
    僑政學會。
    方雄普
    2001〈有关缅甸华侨华人族群的几个问题〉,《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 年 3
    月第一期,北京: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林若雩
    2001〈緬甸華文教育發展之機會與困境〉,《華僑問題論文集》,第四十八輯,
    台北:中國僑政學會。
    林锡星
    2000〈缅甸华人社会与当地主流社会的关系〉,《世界民族》,2000 年第 1 期,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02〈缅甸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研究〉,《东南亚研究》,2002 年第 2 期,广
    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范宏伟
    2005〈二战后缅甸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福建:东南亚研究中心。
    段穎
    2009〈曼德勒華人:族群、文化政治與身份認同〉,發表於《2009 台灣的東南
    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未出版)。
    楊宜音
    2002〈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創新
    為例〉,《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台北:華僑協會
    總會。
    廖建裕
    1998〈東南亞華人:華僑?海外華人?或東南亞人?〉,《東南亞季刊》,第三
    卷第一期,南投:國立曁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硏究中心。123
    謝世忠
    1997〈國族-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
    泰台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52 期。
    謝燕鳴
    1991〈緬甸的政局與僑情〉,《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八輯,台北:中國僑
    政學會。
    三、學位論文
    葉子香
    2008《文化的認同與變遷—以居住台灣的雲南族群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銳嬪
    2006《科技穿越鄉愁的赤道線:在台馬來西亞華人的離散經驗》,台北: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影片
    李永超、盧冠廷
    2010《華新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五、網頁資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W 的個人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wenjetya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94259006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5900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00601.pdf5756KbAdobe PDF2161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