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582
|
Title: | 《老子》治理思想之研究 The Thought of Laozi on Governance |
Authors: | 沈明昌 Shen, Ming Chang |
Contributors: | 蕭武桐 Hsiao, Wu Tung 沈明昌 Shen, Ming Chang |
Keywords: | 《老子》 治理 Laozi governance |
Date: | 2014 |
Issue Date: | 2015-03-02 10:15:23 (UTC+8) |
Abstract: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的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國外文字發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聖經》,其次就是《老子》。可見,《老子》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是非常之大。在司馬遷「務為治」的觀念中,先秦六家的思想究其精義,其實都是為了「治」,也就是「治世」,其中尤以道家思想為佼佼者。
為延續《老子》「務為治」的精神,讓人不禁好奇地想像,老子如果出現在二十一世紀充滿各種治理理論與概念的現代社會,如同傅偉勳所提出的經典創謂之說,應當為何?本研究嘗試尋找東西方文化之間在「治理之道」的連結。是以,本研究提出以下的研究問題,做為之後章節的論述內容:
一、治理在西方理論與中文的意義為何?《老子》的治理意涵為何?
二、《老子》的哲學思想有否其根源?若有,源自於何處?
三、《老子》的治理思想如何論述?與現代學科之關係與如何應用於現代社會的治理?對於當代的治理理論有何貢獻?
聖經詮釋是西方詮釋學的肇始,本研究借詮釋途徑解讀《老子》。中國經典的詮釋有其獨特的質素,近代學者都認為是經世致用為本的實踐與體證。本研究溯源至唐君毅的經典詮釋途徑,並採傅偉勳的創造詮釋學的五個層次:實謂、意謂、蘊謂、當謂與必謂。澄清經典的脈絡,解讀《老子》的「實謂」;以本體論、認識論、人性論、方法論分析其中的「意謂」;再以黃老道家的靜因、身心一理、身國同治等概念衍發《老子》的「蘊謂」。既然老子務為治,本研究另以治理的主、客體及其間之關係,嘗試詮釋《老子》在治理上的洞見(當謂)--聖人之治;並以西方人本心理學、自然科學與社會學科的發展趨勢詮釋如果老子出現在現代社會,可能「必說(必謂)」或是「創造性說法(創謂)」的治理思想,以彰顯《老子》在現代網絡治理的可行性、實用性與必要性。
本研究蒐集西方社會人文與自然科學的相關文獻,經過經典詮釋的方法,得到以下結論:壹、對西方治理理論的回應與補充:西方治理理論比之於原有的統治概念有更寬的主體、更廣的作為,更多元學科的應用之外。《老子》的治理概念相對於西方治理理論,則有下列不同:一、以人為本,二、以水為師,三、與自然相通,四、與人文相合,五、以生生為動力,六、以長治久安為理想。其餘各點結論如下所列:貳、《老子》治理的終極理想:天人合一;參、《老子》的思想結構:道蒞天下與歸根復命;肆、《老子》的多元主、客體建構治理的多元價值;伍、《老子》治理思想具有積極的取向;陸、《老子》治理與西方人文、科學詮釋相融。
最後總結第5章的治理主、客體相融和、第6章由個體而整體的治理策略,認為主客、個體與總體均應「學習」生生不息的行動導向,並延續人本心理學在組織治理的闡發,提出以下建議:壹、以自我精進為永續治理的基石;貳、以改變思維為自我善治的起點;參、以共同願景建構主客交融的治理環境;肆、以團隊學習整合個體與總體的治理策略;伍、以道法自然為全觀治理的終極理想。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8
第一節 《老子》的思想淵源………………………………………………………18
第二節 現代治理的概念與理論……………………………………………………61
第三節 中文「治理」意涵…………………………………………………………77
第四節 《老子》在政治與管理方面的文獻………………………………………81
第三章 研究途徑與研究架構……………………………………………… 87
第一節 詮釋途徑……………………………………………………………………87
第二節 研究架構……………………………………………………………………99
第四章 《老子》治理思想的結構分析…………………………………… 100
第一節 本體論 ……………………………………………………………………101
第二節 認識論…………………………………………………………………… 118
第三節 人性論…………………………………………………………………… 128
第四節 方法論…………………………………………………………………… 134
第五章 《老子》治理的主、客體及其關係…………………………………146
第一節 治理關係中的主體………………………………………………………146
第二節 治理關係中的客體………………………………………………………160
第三節 治理主、客體間的關係…………………………………………………177
第六章 《老子》治理思想的現代發展…………………………………… 181
第一節 治理的個體面………………………………………………………………181
第二節 治理的總體面………………………………………………………………214
第三節 個體治理與總體治理之關係………………………………………………308
第七章 結論……………………………………………………………… 327
第一節 發現…………………………………………………………………………327
第二節 建議…………………………………………………………………………339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345 |
Reference: | 壹、 典籍
《老子王弼注》、《老子河上公注》、《馬王堆帛書老子》、《郭店竹簡老子》老子四種(1999)。臺北:大安出版社。
《老子王弼注》(唐)陸德明釋文。臺北:世界書局,1962初版。
貳、 中、日文部分
丁懷軫(1997)。王弼對《老子》思想的詮釋。中國哲學史,4,61-68。
孔繁(1997)。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尹振環(2008)。重識老子與《老子》。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東美(1979)。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
方東美(198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
王希坤(2013)。論老子治理之「道」。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邦雄(1980)。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社。
王邦雄(2013)。老子十二講。臺北:遠流出版社。
王邦雄(2013)。道家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臺北:立緒文化。
王邦雄(2014)。走過人生的關卡。臺北:立緒文化。
王彥文(譯)(1993)。渾沌魔境(J.Briggs & F.D. Peat原著)。臺北:牛頓出版社。
王淮(1998)。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博(1989)老子與夏族文化。哲學研究,1989年第1期,43-52。
王博(1993)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
王漢哲(2012)。老子政治哲學的現代詮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灣中壢。
王震武、林文瑛(1994)。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臺北:桂冠。
王曉波(2007)。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興國(2000)。哲學地建立中國哲學牟宗三對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憧憬。鹅湖月刊,303,8-20。
石元康(1986)。自發的秩序與無為而治,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幼獅出版社。
朱淵清(2003)。金人銘研究。http://www.jianbo.org/Wssf/2003/zhuyuanqing01.htm。擷取日期:2014/05/01
朱曉鵬(2009)。老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黎紅雷編(2004)。朱謙之文集。廣州:中山大學。
江大樹(2006)。地方治理的反貪腐策略分析,廉能政府與行政倫理學術研討會。中國行政學會,臺北。
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4)。地方政府間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及其鄰近縣市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8,1-29。
江明修(2000)。公共行政學:的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五南書局。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
牟宗三(1954)。王陽明致良知教引言。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牟宗三(1980)。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96)。政道與治道(增定新版)。臺北:學生書局。
牟宗三等著(1992)。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水牛出版社。
何兆武、柳卸林主編,(2001)。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上、下冊)(黑格爾等原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余英時(2006)。士與中國文化(初版四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培林(1993)。詩經正詁(上)。臺北:三民書局。
余培林詮譯(1990)。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吳汝鈞(2001)。胡賽爾的現象學方法(上、中、下)。鵝湖月刊,26(11),10-1;26(12),14-21;27(1),57-63。
吳宗霖(2010)。從官僚行政到公共治理:一個社會學的考察。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吳定(2006)。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圖書。
吳定等編著(2007)。行政學。新北市:國立空大大學。
吳怡(2005)。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
吳清山、林天祐(2000)。混沌理論。教育資料與研究,34,69-75。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臺北:智勝文化。
吳瓊恩(1992)。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
吳瓊恩(2002)。行政學(增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李宏(2006)。從周初青銅器看殷商遺民的流遷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1,25-37。
李明輝編(2004)。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李明(譯)(2000)。亂序(Dee Hock原著)。臺北:大塊文化。
李俊達(2012)。提升公務人員職場精神力之研究,人事月刊,323,14-24。
李俊達(2013)。臺灣公務人員職場精神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振興(2012)。尚書-華夏的曙光。臺北:時報文化。
李敏生(2000)。漢字哲學初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極初(1997)。天帝教教義--新境界(三版)。臺北:帝教出版社。
李煥明編(1992)。方東美先生哲學嘉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李零(2008)。去聖乃得真孔子。北京:三聯書店。
李錫津(2006)。在修練中成長U型理論,臺北e大鮮活電子報,102,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發展訓練中心發行。擷取自http://epaper.hilearning.hiet.net/images/tpec/102/03.htm,擷取日期:2013.08.10。
李霞(2004)。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豐楙(2000)。順與逆:丹道修練的身心觀。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北。
李豐楙 (2002)。導讀。載於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杜正勝(1979)。西周封建之特質-兼論夏政商政與戎索周索。載於杜正勝編(1979)。中國上古史論文集。臺北:華世出版社。
杜而未(1976)。老子受易經影響,恒毅。25(7),20-21。
杜而未(1978)。老子的月神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杜而未(1979)。老子受易經的影響,恒毅。28(7),28-30。
杜書瀛(1997)。面對傳統:繼承與超越,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力(譯)(1990)。混沌中的秩序(Ilay Prigogine原著)。臺北:結構群文化。
沈清松(1983)。詮釋學的變遷與發展。鵝湖,9(3)(總99期),18-24。
沈清松(1990)。老子的人性論初探。載於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圖書。
沈清松(1993)。老子的知識論。哲學與文化,20(1)。
周立升、王德敏編(1989)。春秋哲學。山東:山東大學出版。
周成功(2002)。尼采的狂放世界。載於齊若蘭譯,複雜--走在秩序與混沌邊緣(序)。臺北:天下文化。
周春生(2001)。直覺與東西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俊宏(1999)。〈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一從「道」與幾個概念談起。政治科學論叢,10,171-194。
林俊宏(2003)。氣、身體與政治--《老子河上公注》的政治思想分析。政治科學論叢,19,1-34。
林思伶(譯)(2005)。領導與新科學(Wheatley, M.J.原著)。臺北:梅霖文化。
邱淑芬(2002)。靈性面向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成人教育學刊,6:51-72。
邱進之(1998)。老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
邵威等(譯)(1989)。科學與科學家的心理(Maslow原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侯外廬等(1957)。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俞可平(2011)。治理和善治引論,2014年1月7日,取自:http://sex.ncu.edu.tw/course/Michel%20Foucault/link/fou_link02.htm
俞可平主編(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姜亮夫(1998)。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姜靜繪(1990)。亂中求序--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臺北:先覺出版社。
姜濤(民82)。混沌理論與其發展簡介。歐華學報,3,146-149。
胡適(1994)。老子。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書局。
若水譯(1992)。超個人心理學(Andre Lefebvre著)。臺北:桂冠出版社。
倪鵬飛(2006)。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5~200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唐君毅(1968)。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書院。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奚侗(2007)。老子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孫本初(2005.6)。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臺北大學,臺北。
孫本初、賴維堯(2008)。行政學辭典。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孫本初等(譯)(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Pierre, J& Peters, B. G.原著)。臺北:智勝出版社。
孫廣德、朱宏源編著(1997)。中國政治思想史。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徐木蘭等(2007)。《道德經》領導智慧的現代意義-系統性的探索。管理學報,24(3),229-251。
徐復觀(1999、2003、200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
何金俐(譯)(2004)。道不遠人(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原著)。北京:學苑出版社。
馬志欽(1996)。二十一世紀的熱門科學渾沌理論。美國資訊科學學會臺北學生分會會訊,9,4-9。
馬持盈(1988)。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高亨(2010)。老子注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揚智出版社。
張立文編著(1991)。中國哲學範疇精選叢書--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光直(1983)。中國青銅器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
張成秋(2012)。先秦道思想研究。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
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岱年(1985)。中國古代本體論的發展規律。社會科學戰線,3,52-60。
張松輝(2009)。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勇(2007)。從詩人之情到哲人之思-《詩經》二雅與竹簡《老子》的契合與演進。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5(1),28-31。
張凱元(2006)國中小校長對老子管理思想認同與應用知覺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屏東。
張揚明(1991)。老子學術思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景朗(2005)。老子的經營管理意涵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 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慈芳(2002)。「治理」研究的過去與未來—臺灣治理文獻之內容分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鼎國(2011)。詮釋與實踐。臺北:政大出版社。
張璋,武玉英(2001)。混沌理論與公共行政。北京行政學院學報,4,12-16。
張樹國(2008)。孔子觀周考辨。孔孟學報,86,1-14。
章光明等(2010)。中央與地方災害防救組織與職能之研究。臺灣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編號:RDEC-TPG-099-003)。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紺野登(2004)。創造経営の戦略:知識イノベ-ションとデザイン。東京都:筑摩書房。
莊士同(2013)。自由、秩序與法律:海耶克法治思想初探,2013臺灣法理學年會「法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莊淑琴(2002)。另類的課程組織-自我組織。教育科學期刊,2(1),123-136。
許士軍(2009)。企業組織變革新趨勢。研考雙月刊,33(3),14-22。
許元一、許立倫、夏道維和辜柏宏(譯)(2000)。後現代組織(Bergquist, W.原著)。臺北:地景出版社。
許楨元(2004)。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與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師大政治論叢(創刊號),1-3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臺北。
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著(2004)。企業創新的螺旋。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野中郁次郎、紺野登(1995)。知力経営 : ダイナミックな競争力を創る。東京 : 日本経済新聞社。
野中郁次郎、紺野登著(2004)。知識經營之道-如何從知識中找價值。臺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野中郁次郎、勝見明著(2011)。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臺北:生產力中心。
陳一壯譯、愛德格•莫蘭著(1999)。迷失的範式:人性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元德(1971)。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中華書局。
陳木金(1996)。混沌現象(Chaos)對學校行政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9,69-75。
陳木金(1999)。混沌理論對學校組織變革因應策略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創刊號,61-68。
陳木金(2000)。從奇異吸子理論談新世紀的學校行政革新--混沌理論對學校組織變革因應策略之啟示。學校行政,5,13-24。
陳木金(2002)。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臺北:高等教育出版。
陳右勳(2002)。老子無為管理新詮釋-以第五項修練為架構。中國文化月刊,271,48-68。
陳怡蓁(2006)。第六項修練-從腦到心的修練,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中文版序文)。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陳金貴(2013)。治理之理論與發展。公共治理季刊,1(1),25-36。
陳嫈郁(2012)。治理理論與國家職能的辯證:英國觀點,政治科學論叢,53,1-52。
陳鼓應(1991)。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1993)。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
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2003)。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2007)。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三修七刷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2010)。老子註釋及評介(修訂增補版)。臺北:中華書局。
陳德和(2005)。戰國老學的兩大主流-政治化老學與境界化老學。鵝胡學誌,35,59-102。
陳德興(2009)。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臺北:五南圖書。
傅偉勳(1986)。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臺北:東大圖書。
傅偉勳(1999)。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
勞思光(1974)。中國哲學史(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
勞思光(1990)。新編中國哲學史(增訂六版)。臺北:三民書局。
勞思光(2012)。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嵇 哲(1982)。先秦諸子學。臺北:洪氏出版社。
曾威揚、李培芬(2004)。生物系統中的自組織現象。全球變遷通訊雜誌,45,24-27。
游伯龍(2009)。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臺北:時報文化。
湯因比(Arnold J. Toynbee)、池田大作(Daisaku, Ikeda)原著(1999)。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談集。臺北:正因文化公司編譯。
湯恩佳(2000)。應邀參加印尼共和國孔教會新年團拜向宗教學術團體人士的講詞,2014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tenjzjxsh.htm。
賀榮一(1985)。道德經註解與解析。臺北:五南圖書。
賀榮一(1988)。老子之道治主義。臺北:五南圖書。
馮友蘭(1961)。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馮友蘭(1996)。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馮朝霖(1994)。自我創生與教育-我組織理論之教育學意涵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17,263-282。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高等教育。
黃乃熒(2001)。論學術自由及理想的學術組織經營型態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2,91-122。
黃仁宇(1997a)。中國大歷史。北京:三聯書店。
黃仁宇(1997b)。萬曆十五年。北京:三聯書店。
黃光國(2008)。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沛榮編(1985)。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
黃俊傑(1981)。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載於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增訂新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俊傑(1981)。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載於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出版。
黃俊傑(1997)。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黃俊傑(2001)。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黃俊傑(2004)。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研究的現況及其展望,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1),145-200。
黃俊傑(2009)。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中國詮釋學(第六輯)。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黃鉦堤(2000)。公共行政意象之研究-三種系統理論典範的觀點。臺北:翰蘆圖書。
彭碧台譯(1994)。在對錯之外思考(Edward de Bono原著)。臺北:桂冠出版社。
楊志誠(2008)。全球化衝擊與人道關懷。「多元文化與人文關懷:人道救援與文化存續」論壇。政治大學,臺北。
葉仁昌(1996)。政治作為一種藝術:老莊對支配的反動,國立臺北大學「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行為」研討會,1-22。
葛榮晉(2003)。道家文化與二十一世紀。2013年10月15日,取自:http: //www.ln.edu.hk/philoso。
董俊彥(1986)。桓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董俊彥(1989)桓子新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詹昭能、黃玉清(2001)。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書局。
鄔昆如(1987)。老莊哲學「觀」概念之研究。第一屆世界道學會議暨第四屆國際易學大會會前論文(第一輯),臺北。
劉昌元(2001)。研究中國哲學所需遵循的解釋學原則,收入於沈清松主編《跨世紀的中國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劉笑敢(2003)。關於《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詮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179-209。
劉錦秀(譯)(2003)。非連續時代(出井伸之原著)。臺北:商周出版。
劉慧玉(譯)(1999)。調適性領導(Heifetz, R.A.原著)。臺北:麥田出版社。
潘德榮(2003)。文字.詮釋.傳統-中國詮釋傳統的現代轉化。上海藝文出版社。
蔡明田(1976)。老子的政治思想。臺北:藝文印書館。
蔡進雄(2005)。量子型管理對學校行政領導的啟示。師說,185,17-22。
蔡進雄(2009)。學校經營的新典範:論教師學習社群的建立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88,48-59。
蔡進雄(2010)。從複雜理論探討學校領導與經營的趨勢。教師之友,51(2),12-19。
蔡璧名(1997)。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蔣錫昌(1971)。老子校詁。臺北:明倫出版社。
鄭良樹(1998)。〈金人銘〉與《老子》。臺大中文學報,10,333-340。
鄭良樹(2001)。〈金人銘〉與《老子》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圖書館。
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盧希鵬(2009)。老闆為什麼要開會?群體迷思與群體極化理論。2014年10月15日,取自:http://140.118.9.116/mislab/?q=node/752。
蕭武桐(1999)。當頭棒喝與創造力。高雄:清涼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蕭武桐(2000)。人生雙贏的磐石。新北市:佛光文化。
蕭武桐(2000)。管理發展與創造力,張潤書教授榮退暨新世紀行政管理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公企中心。
蕭武桐(2002)。公務倫理。臺北:智勝文化。
蕭武桐(2008)。人道救援與文化存續。「多元文化與人文關懷:人道救援與文化存續」論壇,臺北:政治大學。
蕭振邦(2009)。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東方人文學術。
蕭振邦(2014)。《老子道德經》思想的文化衝浪,宗教哲學,62,11-30。
賴世剛(2006)。都市、複雜與規劃—理解並改善都市發展。臺北:詹氏出版社。
賴錫三(2013)。《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份子與權力批判。清湖學報,43(1),1-52。
賴錫三(2013)。氣化流行與人文化成─《莊子》的道體、主體、身體、語言、文化之體的解構閱讀。文與哲,22,39-96。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臺北:天下雜誌。
魏元珪(1997)。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羅耀軫(1986)。呂氏春秋之義兵主義,明新學報,6,31-45。
譚宇權(1992)。老子哲學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譚家健、鄭君華(1987)。先秦散文綱要。山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龐光華(2005)。論《金人銘》的產生時代。孔子研究,2,56-64。
嚴靈峯(1983)。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
嚴靈峰(1966)。老莊研究。臺北:中華書局。
嚴靈峰(1968)。道家四子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嚴靈峰(1992)。老子研讀須知。臺北:正中書局。
曉鵬(2009)。老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嚴靈峰編(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六)。臺北:藝文出版社。
鐘震宇(譯)(2010)。何謂治理(Jean-Pierre Gaudin原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英文部分
Adams, D. W. & Csiemik, R.(2002). Seeking the Lost Spirit: Understanding Spirituality and Restoring It to the Workplace. Employee Assistance Quarterly, 17(4):31-44.
Amabile, T. M.(1983a).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nc.
Amabile, T. M.(1983b).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45,357-377.
Amabile, T. M.(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Oxford:Westview Press.
Amabi1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Amabile, T. M.(1998). How to Kill Creativ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 77-87.
Amabile, T.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10,l23-167.
Bell, S. & Hindmoor, A.(2009). Rethinking Governance: The Centrality of the State in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Univ.
Benson, G. D. , & Hunter, W. J. (1997). Arrows in Time: The Mis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Edu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27(1), 87-100.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Anchor Books.
Bernstein, R. J. (1978).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ergquist, W. (1993). The Postmodern Organization: Mastering the Art of Irreversible Chang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Briggs & Peat (1 999). Seven Life Lessons of Chaos: Timeless Wisdom from the Science of Change. NY: Harper Collins.
Brown, S.L., & Eisenhardt, K.M.(1998). Competing on the Edge. New York: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uber, M.(1937). I and Thou. Edinburgh:T. & T. Clark, 38 George Street.
Burke, J. P. (1986).Bureaucratic Responsibility,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apra, F.(1982). The Turning Point: Science, 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e. Toronto: Bantam Books.
Capra, F.(2000). The Tao of Physics,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Capra, F.(2014)The Systems View of Life: A Unifying Vis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ristensen, T., &Lægreid, P. (2007). The 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 to Public Sector Refor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7(6), 1059-1066.
Chung, J.K.(1997).Taoism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9(1,2),173-178.
Cohen, B.(1997). The Edge of Chaos: Financial Booms, Bubbles, Crashes and Chaos. New York: John Wiley.
Csikszentmihalyi, M.(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Csikszentmihalyi, M.(1994).The Evolving Self: A Psychology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Csikszentmihalyi, M.(1997).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Csikszentmihalyi, M.(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In R. J.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pp.325-33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rtis, R. K. (1990). Complexity and Predictability: The 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Economic Forecasting. Futures Research Quarterly, 6(4), 57-70.
Denhardt R. B. & Denhardt J. V. (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 Putting Democracy First. National Civic Review. 90(4). 391–400.
Denhardt, R. B.(2013). Managing Human Behavior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U.S.A: SAGE Publications.
Dreher, D.(2002). Leading with the Tao: the Energizing Power of Respect,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9(5), 206.
Flood, R. L. (2000). Rethinking the Fifth Discipline-Learning within the Unknowable. New York :Routledge.
Frederickson, H. G. (2005). Whatever Happened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vernance, Governance Everywhere. In Ferrlie, E., Lynn Jr., L. E. and Pollitt, C.(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Management(pp. 282-30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leick, J.(1987). 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New York : Penguin.
Griffiths, D. E., Hart, A. W., & Blair, B. G. (1991). Still Another Approach to Administration: Chaos theo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7(3) , 430-451.
Haken, H. (1983). Synergetics: An Introduction. Berlin.
Harris, A.(2003). Teacher Leadership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 Harris, A. etal. Ed.(2003),Effective Leadership for School Improvement(pp.72-83).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Hayek, F.A. (ed.), (1967)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ayek, F.A.(1960).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yles, N. K. (1990). Chaos bound: Orderly Disor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Science.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eifetz, R. A.(1994). Leadership without Easy Answers.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bson, J. M.(2004). 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ck, D. (2000). Birth of the Chaordic Age.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Hock,D.(2005)One from Many: Visa and the Rise of Chaordic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Hughes, O.(2010). Does Governance Exist? In Osborne, S. P.(Ed.) The New Public Governance(pp.87-104), London, UK: Routledge.
Keene, A.(2000). Complexity Theory: The Changing Role of Leadership.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 32(1), 15-18.
Kelsey, D.(1988) the Economics of Chaos or the Chaos of Economics, Oxford Economics Papers,40, P1-31.
Kiel , L. D. (1993). Nonlinear Dynamical Analysis: Assessing System Concepts in a Government Agen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3(2), 143-152.
Kiel, L. D. (1991). Lesson from the Nonlinear Paradigm: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in the Social Science. School Science Quarterly,72(3),431- 442.
Kiel, L. D. (1993). Nonlinear Dynamical Analysis: Assessing Systems Concepts in a Government Agen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3(2), 143-152.
Kjaer, A. M. (2004) . Governanc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Kooiman, J. (1993) (Ed.)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California: Sage.
Kooiman, J. (2002). Governance: A Social-Political Perspective. Retrieved October,15,2010, from http://www.ifs.tudormstadtd_! pglheinelt/peu2002-kooiman.pdf.
Kooiman, J.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ooiman, J.(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Kooiman, J.(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ierre, J. (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pp.54-90).New York: Oxford.
Kratky,K. & Wallner, F.(1990). Grundprinzipien der Selbstorganisation. Darmstadt.
Krugman, P.(1991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Krugman, P.(1991b). The Geography of Trade. Cambridge, Ma:MIT Press.
Lichtenstein, B.B., Uhl-Bien, M., Marion, R., Seers, A., Orton, J.D., &Schreiber, S.(2006).Complexity Leadership Theory: an Interactive Perspective on Leading i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Emergence: Complexity and Organization, 8(4), 2-12.
Liu, H. J.(1998).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Chaos.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3, from http://members tripod.com/huajie/paper/chaos.html.
Marion, R. (1991).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Chaotic Social Structur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5 321)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ublished i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Maslow, A. H.(1968).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 V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 A.H.(1993).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Pengiun.
Maslow, A.H.(1999).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organ, G.(1981). The Schismatic Metapho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rganization Studies, 2(1):23-44
Morgan, G.(1986). The Images of Organiz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Morgan, G.(1997). The Images of Organizations(New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Morrison, K.(2002). School Leadership and Complexity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Palmar,R. E. (1969).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Pierre, J. and Peters, B. G.(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Prigogin, I.& Niconlis, G.(1997)Self Organization in Nonequilibrium System. New York: Wiley.
Prigogine, I. & Stengers, I.(1984)Order Out of Chaos: Man’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e. New York: Bantam Books.
Rhodes, R.A.W.(1996).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64,652-667.
Rhodes, R.A.W.(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A.W.(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Jon Pierre (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pp.54-90). New York: Oxford.
Robinson, K. & Aronica, L.(2009). 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New York : Viking.
Senge, P. M.(2004) Presence: Human Purpose and the Field of the Future. New York: Doubleday.
Senge,P.M.(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imon, H.A. (1987). Making Management Decisions: The Role of Intuition and Emo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February, 57-64.
Simonton, D. K. (2000). Creativity: Cognitive, Personal,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Jan 2000, 151-158.
Spillane, J.P.(2006). Distribute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ernberg,R. J.& Lubart,T.I.(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Sternberg, R. J.(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1-15). Cambridge, U.K.;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oker, G. (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 :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50(155),17–28.
Stoker, G.(2000).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 Hampshire,U.K.:Macmillan; N.Y.: St.Martin`s.
Stoker,G.(2002).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 the New Reform Agenda. N.Y.: Palgrave.
Tan, A.(2007).Creativity-A Handbook for Teacher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Thomas, K.W.(1976).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M.D. Dunnette(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pp.889-935). Chicago:Rand Mcnally.
Thomas, K.W.(1977).Toward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in Teaching: The Example of Conflict Behavi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2,484-490.
Thoresen, C. E. (1999). Spirituality and Health: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4(3),291-300.
Tim, R.(2014) A Mindful Nation: How a Simple Practice Can Help Us Reduce Stress,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Recapture the American Spirit. London: Hey House.
Waldrop, M. M.(1993). Complexity: the Emerging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Wertheimer, R., & Zinga, M.(1997). Attending to the Noise: Applying Chaos Theory to School Reform.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8707)
Williams, J.M.G. & Kabat-Zinn J. (Ed) (2013).Mindfulness-Diverse Perspectives on its Meaning,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Wolf, G. (1990). Gestalten von Komplexitaet durch Netzwerk-Management. In Kratky und Wallner(Hrsg.)
Yukl, G. (2010).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7th Ed.). Upper Saddler River, NJ: Prentice Hall.
Zohar, D.(1997).Rewiring the Corporate Brain: Using the New Science to Rethink How We Structure and Lead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野中郁次郎(Nonaka,I.)、竹內弘高(Takeuchi,H.)(2004). Hitotsubashi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Hobaken NJ: Jonhn Wiley & Sons, Inc.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7256501 10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256501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337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