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 中文文獻 1、 反恐怖行動法草案-行政院版(2003年)。 2、 反恐怖行動法草案-立法院版(2003年)。 3、 民防法(2004年)。 4、 災害防救法(2010年)。 5、 鐵路法(2006年)。 6、 鐵路運送規則(2006年)。 7、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2001年)。 8、 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方法、防護計畫及資料整合架構研究報告(2009年)。 9、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關鍵資訊基礎建設保護政策指引(2012)。 10、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災害防救標準作業手冊(2006年8月)。 11、 交通部,反重大交通設施恐怖攻擊應變組應變計畫(2007年)。 12、 台灣高鐵公司年報(2006-2011年)。 13、 台灣高鐵公司,營運安全計畫(2012年)。 14、 台灣高鐵公司,災害防救業務計畫(2010年)。 15、 台灣高鐵公司,災害防救作業辦法(2011年)。 16、 台灣高鐵公司,台灣高鐵反恐應變計畫(2008年)。 17、 台灣高鐵公司,災害防救訓練演習作業細則(2010年)。 18、 黃正芳。「我國恐怖威脅與國土安全聯合應變機制」,交通部99年度反恐業務講習講義(台北,2010年),頁69-71。 19、 黃正芳。「建構我國國土安全五大應變體系國土安全網之探討」,《國防雜誌》,2011年第27卷第2期,頁16-17。 20、 行政院反恐怖行動管控辦公室,「我國反恐組織架構及運作機制」,《2006年金華演習-附件三》,(臺北:2006年),頁59-74。 21、 朱劍明。「處在全球反恐戰爭中我國應有的機制」,警政論壇第557期,2002年12月,頁31-33。 22、 胡曉輝。「談鐵路反暴力恐怖中的防範與保衛」,中國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頁22-26。 23、 李宗勳、章光明。「反恐怖危機管理之新視野與跨域機制」,中央警察大學叢刊,第35卷第2期,2004年9月,頁17-48。 24、 邱吉鶴、卜正球、黃宏光。「反恐怖危機處理機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2002年12月。 25、 吳天雲。「日本2002年反恐怖活動三法之概要1.」,法務通訊第2191期,2004年6月17日,版3、4。 26、 楊明昌、李俊民。「運輸系統的保全資源與監視系統之智慧型整合配置」,資訊管理展望,2009年6月第11卷第1期,頁27。 27、 馬振宇。「新戰爭形勢下的新困局:論美國反恐怖主義戰爭」,海軍學術月刊,2002年第36卷第11期,頁6-11。 28、 吳明上。「日本「反恐措施法」之探討」,危機管理學刊,第2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10。 29、 張中勇。「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作為對臺灣安全的啟示」,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1期,2003年3月,頁59-82。 30、 張中勇。「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政策之思考」,警學叢刊,第33卷第6期,2003年5月,頁51-78。 31、 蔡明彥。「後九一一時期台灣之安全環境與因應策略」,全球政治評論,第2期,2003年4月,頁31-44。 32、 廖書賢。「論日本反恐機制與日台安全合作」,國防政策評論,第3卷第1期,2002年9月,頁24-40。 33、 陳亮全。「台灣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策略與發展」, 2010國土安全國際研討會,臺北:2010年4月29日,頁198-207。 34、 周源卿。「台灣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計畫:執行架構」, 2010國土安全國際研討會,臺北:2010年4月29日,頁209-214。 35、 張中勇。「台灣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計畫:法制架構」,2010國土安全國際研討會,臺北:2010年4月29日,頁229-241。 36、 張錫模。「全球恐怖主義組織的發展趨勢及其策略」,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第五輯,2006年2月,頁1-12。 37、 汪毓瑋。美國國土防衛之危機應變機制及面臨問題之探討,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第五輯,2006年2月,頁39-91。 38、 張中勇。「談鐵道反交通事故及反恐因應處置作為」,交通部100年反恐業務講習,臺北:2011年10月26日,頁1-34。 39、 徐飛彪。「恐怖主義與北京奧運安保」,第五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2009年11月26日,頁194-205。 40、 李玫憲。「後賓拉登時期歐盟反恐戰略之挑戰」,全球政治評論,第35期,2011年,頁19-27。 二、英文文獻 1. ” September 11, 2001 attacks”, Wikipedia, January 23, 2007.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ptember_11,_2001_attacks#Fatalities 2. RAND Corporation , “Securing America’s Passenger-Rail Systems”,2007. pp. 44-51. 3. Newsome, Bruce. “Expatriate Games: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No. 29, 2006, pp. 75-89. 4.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President Bush Deliver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The White House, January 23, 2007. 5. Office of Homeland Security, National Strategy for Homeland Security, White House, July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homeland/book/nat_strat_hls.pdf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7/01/20070123-2.html 6. O’Neil, Patrick H. “Complexity and Counterterrorism: Thinking about Biometrics,”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No. 28, 2005, pp. 547-566. 7. Peters, Guy B.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Pinter, 1999). 8. Steinberg, James. “Counterterrorism,” The Brookings Review, Vol. 20, No. 3, 2002, pp. 4-7. 9. Wolfendale, Jessica. “Terrorism, Security, and the Threat of Counterterrorismat,”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No. 75, January 2007, pp. 75-92. 10. Europol, EU Terrorism Situation and Trend Report 2011,http://www.europol.europa.eu/publications/EU_Terrorism_Situation_and_Trend_Report_TE-SAT/TESAT2009.pdf 11. David M. Lampton, Richard Daniel Ewing,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Fa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ris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Three Case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 The Nixon Center ( Washington D.C.), January 2004, p.2,9. 12. Victor Asal et. al.,“Terrorism as Transnational Advocacy: An Organizational and Tactical Examination,”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30, No.1 (2007), pp.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