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33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596643      線上人數 : 7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317


    題名: 社會住宅對所得分配影響之探討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Housing on Income Distribution
    作者: 張綱龍
    貢獻者: 黃明聖
    張綱龍
    關鍵詞: 所得分配
    社會住宅
    移轉收支
    社會福利支出
    大島指數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2015-02-03 10:30:07 (UTC+8)
    摘要: 過去國內社會住宅之研究多著重於住宅問題面,較少探討對於所得分配之影響。各縣市目前提供的無論是國民住宅或合宜住宅等,數量不多且未考量到縮減貧富差距。為了解社會住宅對於縮減貧富差距是否有所助益,因此本文運用文獻回顧及實證分析法,研究所得重分配的2個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第一、社會福利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大於租稅的所得重分配效果。近年來,無論是臺灣或國外,社會福利支出已成為限縮所得差距擴張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1980年至2013年間之家庭收支調查資料計算,並採用多元線性迴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迴歸結果顯示:1.經濟成長率對於所得差距倍數、社福支出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賦稅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都有顯著負向影響。2.時間趨勢對於所得差距倍數、社福支出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賦稅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都有顯著正向影響。3.大學學歷以上就業者年增率對於所得差距倍數、社福支出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都有顯著正向影響。在臺灣,尤以經濟不景氣時,社會福利支出相較於租稅,有更為顯著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第二、社會住宅戶數越多、租金折扣越高,越有助於縮減所得差距。社會住宅不僅僅是在於解決住宅問題,更可以做為所得重分配的工具。本文利用大島指數對臺北市松山寶清段的692戶社會住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社會住宅提供後,無論是臺北市或松山區的所得差距倍數皆呈現下降。而且當社會住宅戶數越多、租金折扣越高時,所得差距倍數下降幅度越大,所得重分配之改善效果越強。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米復國 (1988),「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97-147。
    托瑪•皮凱提 (2014),《21世紀資本論》,(詹文碩、陳以禮譯),初版,新北:衛城出版。
    李淑容 (1997),「從SCI架構分析台灣社會福利經費及其分配效益-以1991年資料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89-223。
    李芷蘅 (2012),「影響所得分配不均之實證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所碩士論文。
    李子瑋 (2013),「臺北市社會住宅政策之探討:政策工具觀點」,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建德、李淑容、王舒芸、陳昭榮 (2014),《我國社會福利服務提供方式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華德 (1994),《當代財政學》,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林育如 (2011),「社會住宅在臺灣的實踐之路」,《臺灣新社會智庫》,14, 17-20。
    林萬億 (2010),《社會福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萬億 (2011),「社會住宅如何興建」,《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63,6-9。
    林萬億 (2012),《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定梵、謝明瑞 (2012),「黃金十年的住宅政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徐進鈺 (2011),「社會住宅導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463-467。
    徐偉初 (2013),《我國租稅制度整體所得重分配效果之研究》,財政部101至102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花敬群、彭揚凱、江尚書 (2011),《社會住宅執行構想與財務評估》,財團法人台灣智庫就業安全組小型委託研究案。
    張金鶚 (1994),「英國住宅發展及政策」,《住宅學報》,2,135-163。
    張嘉仁 (2001),「政治社會結構對社會福利支出的影響」,《民主政治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
    陳瑜珊 (1998),「政府預算歸宿之所得重分配效果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君 (2011),「政府住宅供給與價格補貼之政策分析-兼論社會住宅政策」,《經濟研究》,10(2),105-123。
    游坤敏 (1978),「我國財政收支的所得重分配效果」,《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
    曹添旺 (1981),「財產稅、所得分配及最適稅率」,《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
    黃明聖、黃淑惠 (2014),《租稅法規-理論與實務》,第5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素玲 (1999),「我國財政收支對所得分配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保志、李宜 (2010),「台灣政府各項移轉收支的重分配效果比較:1976~2006之全面性與局部性分析」,《經濟論文叢刊》,38(2),233-288。
    鄭岳旻 (2011),「資本利得課稅問題與所得分配」,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宇晴 (2006),「低收入戶生活扶助對台灣各縣市所得分配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立敏 (1995),「房價過高問題的本質及解決方式之探討」,《住宅學報》,3,111-112。
    簡龍鳳、游建華 (2011),「英美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政策之啟示與經濟分析」,《臺灣銀行季刊》,62(3),146-172。
    Forrest, Ray (2012),「社會住宅:過去、現在和未來」,“Social Housing: Pasts, Presents and Futures”,(黎德星譯),《住宅學報》,21(2),91-99
    Veer, J. van der and D. Schuiling (2011),「荷蘭阿姆斯特丹住宅協會的角色與歷史」,“Social Housing and the role of Housing Associations: Amsterdam as example”,(李佳璇譯),《2011社會住宅國際研討會》。

    二、英文文獻
    Chu, K.Y.; H. Davoodi and S. Gupta (2000),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ax and Government Social Spending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MF Working Paper, No. 62.
    Cubero, R. and I. V. Hollar (2010), “Equity and Fiscal Policy: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Taxation and Social Spending in Central America,” IMF Working Paper, No. 112.
    Cornia, G. A.; J. C. Gomez-Sabaini and B. Martorno (2011), “A New Fiscal Pact, Tax Policy Changes and Income Inequality,” Working Paper, No. 70,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earch,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Dell, Fabien (2005), “Top Incomes in Germany and Switzerland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3(2-3), 412-421.
    Dennis, Christopher; William S. Moore and Tracey Somerville (2007),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Parties on the Distribution,”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44, 339-347.
    Goñi, Edwin; J. Humberto López and Luis Servén (2011), “Fiscal Redistribu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World Development, 39(9), 1558-1569.
    Jao, Chih-chien (2000), “The Impact of Tax Revenue and Social Welfare Expenditure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5(1/2), 73-90.
    Kakwani, Nanok C. (1977), “Measurement of Tax Progressivit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e Economic Journal, 87, 71-80.
    Lambert, Peter J. (1993), Th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usgrave, Richard A. and Tun Thin (1948), “Income Tax Progression 1929-1948,”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6, 498-514.
    Murray, C. (1984), Losing Ground: American Social Policy 1950-1980,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ram, Sanford F. (1991), “Welfare Spending and Poverty: Cutting Back Produces More Poverty, Not L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50(2), 129-141.
    Saez, Emmanuel (2004), “Reported Incomes and Marginal Tax Rates, 1960-2000: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NBER Working Paper, No. 10273.
    Saez, Emmanuel (2006), “Income and Wealth Concentration in a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ublic Policy 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d. by Alan J. Auerbach, David Card, and John M. Quigle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Wilson, James Q. (1985), “The Rediscovery of Character: Private Virtue and Public Policy,” The Public Interest, 81, 3-1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研究所
    101255029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55029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財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60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