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258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3/144292 (79%)
Visitors : 50949232      Online Users : 9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2580


    Title: 政治受難者之受害地志工參與歷程—國家人權博物館個案研究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traumatic memories of White Terror as the surviving victims returned to the sites of terror to work as volunteer narrators. - the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for Case Study.
    Authors: 王逸群
    Wang, Yi Chun
    Contributors: 黃東益
    Huang, Tong Yi
    王逸群
    Wang, Yi Chun
    Keywords: 白色恐怖
    政治受難者
    人權博物館
    傷痕記憶轉化
    志工參與歷程
    轉型正義
    Date: 2014
    Issue Date: 2015-01-05 11:26:43 (UTC+8)
    Abstract: 本論文探討的是,六十五年前台灣受過苦難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重回受害地,成為人權博物館兩園區志工之傷痕記憶轉化歷程。此歷程從個人傷痕記憶著手,含括他們參與人權館說故事後的自我轉化,及轉化後對該館於臺灣社會實踐轉型正義中的角色扮演期待。探索個體與集體記憶是件困難的事,是故起點回到綠島、景美兩處受難地,幽暗無聲卻蘊含飽滿故事的場所,參觀者在此可認識歷史並感受他們受過的苦難。
    研究動機肇始於,研究者觀察到不是每位經歷過苦難的人都能重回曾經的受害地,更遑論驅離自己內心的黑暗,點亮傳遞人權之火。很多人仍噤聲不語的生活,惟卻有幾十位受難者志工願意回到園區,說出自己的經歷。國家暴力導致之歷史事件,讓他們成為監獄受害地的一部分,監獄經過社會政治制度的轉變成為博物館,出獄多年後或遺忘或埋藏的人與事,當再進入博物館重見押房牆面留存舊時斑駁痕跡,便即喚起他們內心的傷痕記憶。情境讓記憶甦醒,園區成為說故事場所,他們說故事也觸動個人生命轉化。
    研究對象以1950~1970年代十位不同意識型態受難者志工為主,研究者經過近兩年多長期間的相處觀察,與兩個多月訪談分析,看見與熟悉著不同受訪對象的情緒風貌,瞭解他們傷痕記憶的異與同,經歸納分析後,提出不同年代他們有所差異的傷痕記憶建構模式。
    研究者更透過該等模式深刻瞭解,十個故事中個體與集體,彼此記憶交錯的幾種複雜情緒,與情緒及內心正面力量的交互作用;也分析不同傷痕故事中隱存之歷史脈絡,與脈絡及個體在過去所想、所看的當時集體社會狀態之關連。更獲知,另有一群受難者,有別於當下臺灣社會認知主流冤錯假案外之另類記憶。人與空間的複雜關係,在過去,如暗室囚禁的恐懼,強化傷痕記憶深植於受難者心中,此記憶並與實質囚房空間密切聯結著;時空改變後,現在,監獄囚室的受害場所內涵轉化為展示歷史的博物館,空間與傷痕感受聯結之記憶,便以故事形式於人權館再現。人權館成為受難者生命質變的場所,它讓他們說故事的意義變得不一樣,產生自我傷痕解構後的療癒結果,也對不同年代他們,不僅對自我,也對參觀者、更對台灣社會產生正面影響。
    本研究發現,轉型正義必須從人開始,積極實踐的基礎則是,賦予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應重視人權教育,與點燃其探詢歷史真相的熱忱,及擁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態度。除了前述實踐基礎發現外,受難者與人權館又促成另者改變,個體轉化後對群體社會狀態的正面影響,即參觀過該館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阻止身邊不正義的現象,與挺身制止違反公共道德的主動行為。此等個體與群體行為的改變,更強化受難者更積極投身人權館,促成該館公共性價值的形成,此價值是民主制度構成之關鍵核心原點,即是公民參與由下而上的集體動能。此動能再促使該館運作更符合社會各界期待,令它在台灣實踐轉型正義失落中,扮演還原歷史真相、教育思想傳遞的關鍵角色。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live through and to recor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65-year-old bitter, traumatic memories of White Terror as the surviving victims returned to the sites of terror, namely Green Island and Jingmei, now both divisions of Taiwanese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to work as volunteer narrators. The records of this sublimation process started with the victims’ memories of sufferings, and as they began to voluntarily tell their own stories, they turned their personal traumas into eager expectations for the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to trigger the practice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he entire Taiwanese society. To explore every piece of individual as well as collective memory, both sites of terror, where gloomy silence used to haunt with heart-breaking stories untold, were repeatedly visited so that the painful history could be relived.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many victims of White Terror could only live in total silence, never to bring themselves back to the place of sufferings again, let alone lighting up the dark corners inside their hearts and passing on the torch of human rights. However, this study was motivat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several dozens of White Terror victims did come back to where they had been tortured to tell people their sad stories. In the Museum, every little trace on the walls of the preserved prison cells brings back these victims’ traumatic memories. As these victims relive their painful years in prison and share their stories, the Museum becomes a place where history is passed on and life is lifted up to a higher level.
    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en volunteers, each with a different ideology, who had been prisoned for political reasons during the 1950~1970 period. Through more than two years’ close observation as well as intensive depth interviews that spanned more than two months,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depict these storytellers’ deepest emotions and form a time-bound traumatic memory construction model after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interviewees’ traumatic memories.
    By applying the model developed,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detect several complicated emotions hidden behind intertwined individual/collective memories as well as some conflict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ose dark emotions and certain positive energy inside. Meanwhil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could also be revealed by studying those traumatic stories, and so coul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status perceived by the individual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t that time. Notably, this study also discovered that a certain group of White Terror victims actually bear in mind some alternative memories of fear that are off the mainstream and are distinct from the so-called cases of injustice. Dynamic relationships have always existed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space. In the past, fears towards the dark prison cells were planted deeply in the victims’ hearts. Yet, as the very site of persecution has been turned into a window for history display, the memories that used to connect the fear and the prison cells have now become stories that are passed on and on for the sake of human rights enhancement. The storytellers’ lives have thus sublimed, for the repeated actions of storytelling have been decomposing and healing the traumas inside their hearts, and having positive influence to the visitors of the Museum and to the whole Taiwanese society as well.
    This study has confirmed that transitional justice has to start with people. To actively put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practice, every individual in the society has to be well educated to cultivate a good sense of human right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ocial justice, and enthusiasm for the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truths. In the Human Rights Museum, the volunteer narrators have not only transformed their lives from miserable victims into determined social justice promoters but have also influenced and encouraged young visitors to start paying attention to incidences of injustice happening around them and to take actions against them. The positive influences form a cycle and reinforce one another, helping to shape a collective, bottom-up value system that is the very core of democracy.
    Reference: 人權之路編輯小組主編撰文(2008)。人權之路:台灣民主人權回顧2008新版。台北市:陳文成基金會。
    王培五口述、高惠宇、劉台平整理(1999)。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台北:文經社。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王梅春(2011)。創傷、記憶與歷史:安‧麥克斯的猶太大屠殺小說《漂泊手記》。第十九屆英美文學學術研討會:創傷與文學書寫,花蓮。
    王興中(2012)。書寫台灣人權運動史:普世人權的本土歷程。臺灣人權學刊,1(3),205-219。
    王志弘(譯)。邁向文化創傷理論(Jeffrey C. Alexander 編輯《文化創傷與集體認同》(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一書導論(未出版)。
    王拓等作;楊翠主編(2013)。烈焰‧玫瑰—人權文學‧苦難見證。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王逸群(2013)。系統思考與決策分析課程期末報告(未出版)。
    毛扶正等作(2014)。看到陽光的時候: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第二輯。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文庫出版社主編(1992)。世界名畫之旅2。新北市:文庫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江燦騰、陳正茂(2008)。五○年代台灣組黨運動之重挫:記胎死腹中的中國民主黨。北台灣通識學報,(4),107-124。
    江子揚(2010)。俄羅斯與台灣轉型正義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宜樺(2007)。台灣的轉型正義及省思。思想季刊。(5),65-81。
    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014)。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105-108年國家人權博物館中程計畫規劃研究案(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汪文聖(1999)。創傷的記憶或遺忘?—一個時間現象學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77-100。
    余登發(1979)。余登發獄中自述─我的政治生涯。高雄:余陳月瑛出版。
    余杰(2001)。幽深的記憶隧道。博覽群書,(5),68。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李宗勳(2009)。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公共行政學報。(30),131-148。
    李宜卿(2010)。公民參與的機會與挑戰—臺灣審議民主制度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禎祥(2012)。白色恐怖百寶箱(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李娜整理編輯(2014)。無悔—陳明忠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
    呂芳上、黃克武、許雪姬、許文堂、沈懷玉訪問、丘慧君、李郁青、潘國華、曹如君、鐘玉霞、林秀貞紀錄(1999)。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共三輯。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東吳大學(2013)。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國外人權博物館學者交流座談會會議手冊—德國柏林霍恩舍恩豪森紀念館館長專題演講(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林志明(譯)(1998)。物體系(Jean Baudrillard著)。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雅慧(2007)。世界宗教博物館志工知生命意義觀點轉化學習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文律(2010)。漫談轉化學習。T&D飛訊,(104),1-28。
    林義雄(2014)。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上)。台北市: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季鐵男編(1992)。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聲潤(2009)。一個六龜人的故事─白色恐怖受難者吳聲潤創業手記。台北:作者印行。
    吳乃德(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季刊,(2),1-34。
    周賢農(2008)。青春繫獄獲淬煉—一個中學生政治受難者自傳(未出版)。台北:財團法人中華基金會。
    周婉窈(2009)。面向過去而生:芬陀利室散文集=Face to the past。台北市:允晨文化。
    范雲(2009)。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論壇的分析。臺灣民主季刊,7(1),65-105。
    柯旗化(2002)。臺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高雄市:第一出版社。
    侯坤宏(2007)。戰後台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
    侯坤宏等(2014)。臺灣白色恐怖專題口述歷史工作坊手冊(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市:衛城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施植明(譯)(1991)。場所精神(Christian Norberg-Schulz原著)。台北:尚林出版社。
    施叔青(2003)。行過洛津。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正鋒主編(2013)。轉型正義。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夏鑄九(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21-54。
    夏鑄九等著作(2008)。知識份子的省思與對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章詒和(2013)。往事並不如煙。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涂炳榔等口述、楊碧川主編(2013)。停格的情書:高雄市政至受難者的故事。高雄市: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3)。第二屆青年人權體驗營心得報告(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4)。第三屆青年人權體驗營心得報告(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4)。立法院備詢模擬問答題庫集(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張昭仁、謝立信編(1996)。噤聲五十年:台灣人民口述歷史。台北:海洋國家文化。
    張炎憲、高淑媛採訪記錄(1998)。鹿窟事件調查研究。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採訪記錄(2000)。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上下冊)。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張炎憲等作(2002)。風中的哭泣:五○年代新竹政治案件(上下冊)。新竹:新竹市政府。
    張炎憲(2011)。白色恐怖時期農、工、學相關政治案件量化分析。台灣風物,61,(4 ),45-116。
    張家麟(2006)。宗教團體人力資源的社會心理基礎—台北市保安宮志工參與的因素分析。新世紀宗教研究,5,(1),28-61。
    黃紀男口述、黃玲珠執筆(1991)。黃紀男泣血夢迴錄。台北:獨家出版社。
    黃美之(1994)。傷痕。台北:躍昇文化。
    黃素菲(2009)。敘事治療的本質與精神。「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一書之審稿序文。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黃克武(2000)。語言、記憶與認同。當代,(158),74-82。
    黃光玉(2006)。說故事打造品牌:一個分析的架構。廣告學研究,(26),1-26。
    黃隆興(2010)。德國與波蘭相關人權文化設施考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陳列(2013)。陳列作品集1-地上歲月。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陳新吉(2013)。馬鞍藤的春天: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新吉回憶錄。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陳儀深訪問、王景玲等紀錄(2000)。蘇東啟政治案件專輯。1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儀深訪問、潘彥蓉等紀錄(2002)。口述歷史:泰源監獄事件專輯。11。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鵬雲(2006)。2328陳鵬雲的台灣白色恐怖回憶錄。台北:作者出版。
    陳中統(2010)。生命的關懷。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陳婉真(1992)。陳婉真和她的兄弟們:囚犯日記及信函。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佳利(2007)。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108-109。
    陳阿月(譯)(2008)。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Alice Morgan原著)。台北:心靈工坊。
    許美智編輯(2005)。暗夜迷蹤:宜蘭地區五○年代白色恐怖訪談紀錄。宜蘭:宜蘭縣史館。
    許秋暘、盧世祥(2010)。台灣紳士許遠東。台北:允晨文化。
    曹開(2007)。悲、怨、火燒島—白色恐怖受難者曹開獄中詩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曹欽榮(2011)。紀念博物館、記憶研究與轉型正義-從國際經驗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台北藝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曹欽榮等採訪整理(2012)。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陶東風(2011)。“文藝與記憶”研究範式及其批評實踐-以三個關鍵詞為核心的考察。文藝研究,(6),14。
    楊國宇(2007)。楊國宇對奕人生。台北: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翠等作;陳銘城主編(2012)。秋蟬的悲鳴: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第一輯(初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廖中山(1999)。少年台灣與台灣少年:少年政治犯非常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1-14。
    鄧宗德(2014)。從幽暗觀光談景美與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公共領域角色研析報告(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1973)。活出意義來(Viktor E. Frankl著)。台中:光啟出版社。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1995)。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Viktor E. Frankl著)。台北市:光啟文化事業。
    薛化元等(2003)。戰後台灣人權史(初版)。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128-129。
    薛化元等(2013)。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研究成果及人權機構等資源盤點案結案報告(未出版)。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薛洵(譯)(2007)。記憶之術(Frances A. Yates著)。台北。大塊文化。
    劉金獅等口述(2011)。白色跫音: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第一輯)。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盧兆麟等口述、林世煜、胡慧玲採訪紀錄(2003)。白色封印:人權奮鬥:白色恐怖(1950)。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鄭純宜(譯)(2001)。變遷中的正義:邁向民主時代的法律典範轉移(Ruti G. Teitel原著)。台北:商周出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蘭(2008)。解說志工活動涉入、地方依附與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1,(3),23-47。
    黎煒(譯)(2003)。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裡學研究(Frederic C. Bartlett原著)。台北:昭明心理。
    賴澤涵計畫主持、黃富三、吳文星、許雪姬(2001)。《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戒嚴時期台灣政治事件檔案與口述歷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藍博洲計畫主持(1997)。高雄縣二二八暨五○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
    藍博洲計畫主持(1998)。五○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
    蕭伶伃(2009)。走進「白色家庭」:一九五0年代政治受難者家屬生命歷程探究。國立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開創與發展,取自:網址http://proj3.sinica.edu.tw/~mhorh/。2014/1/24。
    吳品寬(2014)。威權之後?─國家人權博物館的空間轉型與公共性,取自:網址http://www.intercom2014-taipei.cam.org.tw/upload/files/4-9-Wu.pdf。2014/10/12。
    邱榮舉、黃玫瑄(2014)。臺灣轉型正義與人權博物館,取自:網址http://www.intercom2014-taipei.cam.org.tw/upload/files/4-5-Huang%26Chiu.pdf。2014/9/28。
    周婉窈(2009)。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取自:網址http://www.cwcmf.org.tw/jooml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24&Itemid=438。2014/10/18。
    柯朝欽(2014)。活在例外狀態之中,取自:網址http://hs.nctu.edu.tw/Hakka-I-facultywebs/chashiKr/1.pdf。2014/10/12。
    蘭大甫(2010)。論道德的主體性地位,取自:網址http://big.hi138.com/wenhua/lunlidaode/201004/221750.asp#.VDniN_mSx8E。2014/10/12。
    財團法人龍應台基金會(2008)。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夏鑄九。取自:網址http://www.civictaipei.org/treasury/extend/2_239_4.html。2014/8/10。
    法務部人權教育種子師資教學資源(2014)。國際人權公約概要,2014年3月26日,取自:網址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public/Data/144310643348.pdf。
    FIHRM(2013)。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in Taiwan - a new FIHRM supporter!,2014年3月26日,取自:網址http://www.fihrm.org/news/。
    Carteri, J., & Orange, J., (2011). The work of museums: The implications of a human rights museology. Retrieved October 25, 2014, from http://www.fihrm.org/conference/conference2011.html。
    Fleming, D. (2010). The Role of Human Rights Museum. Retrieved October 25, 2014, from http://www.museum-id.com/idea-detail.asp?id=35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1921301
    1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213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for Eminent Public Administrator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30101.pdf15381KbAdobe PDF2158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