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257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102388      線上人數 : 9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2573


    題名: 日治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
    A Study of ";Southern Barbarian Event";Regarding Paiwan Tribe during Japanese Colonization
    作者: 葉神保
    Yah, Shan Bao
    貢獻者: 傅琪貽
    葉神保
    Yah, Shan Bao
    關鍵詞: 「南蕃事件」
    排灣族
    酋邦
    「理蕃政策」
    銃器押收
    獵首文化
    ";Southern Barbarian";Event
    Paiwan Tribe,
    Chiefdom society
    policy of governing aboriginals
    confiscation of all weapons
    headhunting culture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15-01-05 11:25:30 (UTC+8)
    摘要: 1914年「南蕃事件」是日本佐久間總督推展「理蕃五年計畫」押收槍枝發生的衝突事件。當時「南蕃」抗拒繳械的有布農、魯凱及排灣等族,本研究以排灣族為範疇。排灣族地區押收槍枝是全面的,但是抗拒繳械的只在南部地區的排灣族。衝突歷時五個月,在日本軍艦、地雷、山砲的攻擊之下,排灣族酋邦高傲的眉宇間淌下了悲情的淚水,終於「歸順」日本。此衝突日本扣押的槍枝、槍管中;槍械有4865挺,槍管有1094支。而死亡人員,日警有107人(含隘勇及搬運工傷亡有158人),排灣族死亡人數難以估計。本研究以歷史人類學的方法論來探討;即從歷史檔案和當地口傳歷史所獲得的資料,與排灣族的社會文化結構對話,來分析和描述排灣族對「南蕃事件」的觀點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目的是建構具有排灣族主體性的歷史觀,裨益排灣族建立健康的族群認同。全文除了緒論和結論之外,共有5章15節,字數約23萬字。茲將每一章節的研究發現概述如下:

    第一章 排灣族酋邦社會,因地理限制、戰爭的頻率及宗教文化的不同,發展成部落型、親屬型、超部落型等不同的酋邦型態。「南蕃事件」發生在南部超部落型的酋邦,主要原因是容易動員龐大的人力物力,且戰爭經驗豐富,無懼於日本武力威嚇。
    第二章 排灣族的槍枝來源是,從交易、賄絡、納貢及掠奪等方式進入排灣族的社會。而武器隨著進入臺灣武器的精良而精進。日本認為排灣族擁槍自重,影響社會治安和山地經濟開發,因此,推展「理蕃五年計劃」,武力強制押收槍枝。然而,排灣族的槍枝是男士的第二個生命,不僅是生活基本用具,更賦予文化意義。日本武力強制押收,血染山谷,在所不懼。
    第三章 日本與排灣的衝突從文獻和口傳來解析;動因:日本觀點,是排灣族抗拒繳械。排灣族觀點,認為押收槍枝是導火線,但是點燃導火線的火苗是親族復仇、獵首及ilavas(似如掠奪)的文化的實踐。交戰:衝突中排灣族勇士屢次主動攻擊,而非打帶跑的謬傳;「以蕃制蕃」,在排灣族二部制的社會組織,有它族群關係上不同的解釋---緩和族群間的衝突。「歸順」:日本認為排灣族是懼於日本武力強大,但是排灣族無「歸順」的概念,而是把「歸順」視為雙方「idjalu---潤飾情感」,也是「高尚酋長理應接受稀世珍品的儀式」。這場是不對稱的戰爭;武力懸殊,認知不同。在動因、交戰、「歸順」等雙方各有不同關注的焦點。
    第四章 事件中日本與排灣族行動的比較、排灣族事件中的主體性及排灣族社會文化結構來理解排灣族的觀點;從比較中顯現的獨特性:排灣族在事件的動因、交戰及「歸順」都在文化結構的規範行動。事件中的主體性:排灣族酋邦聯盟的迎戰,繳械的虛實,內部二部制組織的制衡等,都顯現排灣族在衝突中的能動性和自主性。社會文化結構:酋長尊榮的維護,親族的復仇,獵首和ilavas的文化實踐,讓排灣族無懼於日本武力的強大,勇敢地點燃「南蕃事件」的戰火。
    第五章 「南蕃事件」後,排灣族卸下防衛酋邦的力量,日本更是肆無忌憚的推展同化政策,其影響是;酋邦社會在部落「集團移住」的政策下解構。經濟再分配的制度,在土地官有化及納貢制度的改變,酋長權威旁落。宗教文化,在日警嗾使警丁及青年團汙衊之下式微。族群意識,在集體授產、教育之下,衝破了酋邦意識的邊界,萌芽了以「排灣族為想像共同體」的符號。
    "Southern Barbarian Event", which occurred in 1914, was a conflict when the Japanese governor Sakuma extended a five-year-plan to confiscate firearms. At that time, the tribes of Bunun, Rukai, and Paiwan resisted handing them over. This study focuses on Paiwan tribe. Only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Paiwan tribe did people refuse to obey the rules, the clash lasted five months; under the attack of Japanese warships, landmines, and mountain artillery, the proud chiefs of Paiwan tribe were forced to surrender and pledged allegiance to Japan. This research employs methodology of historic anthropology. We obtained information from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native oral history, dialogued with social cultural structure of Paiwan tribe to analyze and describe their viewpoints toward southern Barbarian Ev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ith Paiwan sovereignty in order to benefit Paiwan tribe with a sound ethnic identity.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full text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fifteen sections, approximately 220,000 words. The findings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Owing to geographical restraints, frequency of wars, as well as diverse religions and cultures, Paiwan chiefdom was developed into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tribal, marriage-connected, and ultra tribal types. Southern Barbarian Event happened in the southern ultra tribal chiefdom mainly because it was easy to mobilize vast human resources and material and the people were experienced in wars and thus fearless of the threat of Japanese force.

    Chapter 2 Firearms entered Paiwan society through trade, bribery, tribute, or plunder. Weapons advanced alongside with the entry of sophisticated weapons to Taiwan. Japanese government believed that the possession of guns influenced public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ountains. Hence, they launched a five-year plan to confiscate firearms. However, guns symbolized the second life of Paiwan males. Guns not only functioned as basic tools for livelihood but also were endowed with cultural significance. Paiwan males fought against the confiscation at the cost of their lives.

    Chapter 3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clash between Japan and Paiwan based on documents and oral history. Seen from the Japanese point of view, the conflict happened because Paiwan refused to hand over the firearms. Seen from the angle of Paiwan,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conflict was the confiscation of firearms, enkindled by the cultural practice such as clan revenge, head-hunting, and ilavas, whose meaning is similar to looting. On the battlefield, Paiwan warriors frequently attacked actively instead of the rumored hit and run strategy. "To restrain a clan by way of another clan" was involved in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in its ethnic relations under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Paiwan double clan system: to reliev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lans. The Japanese regarded that the submission resulted from Paiwan`s fear of Japanese force. On the other hand, Paiwan had the concept that allegiance to Japan meant "idjalu", an embellishment of emotions. Nobel chiefs should accept rare ceremony. All in all, it was an asymmetrical war, with a wide margin of military power and cognition. Both parties held diverse definitions on its motivation, warfare and submission.

    Chapter 4 This chapter compares the actions of Japan and Paiwan in this event and approached it from Paiwan perspective by resorting to Paiwan sovereignty and its social, cultural structure. The comparison displays a unique feature: in each respect of motivation, warfare, and submission, Paiwan always acted within the cultural norms in this event. As to the sovereignty, the military engagement of Paiwan chiefdom union, virtual and actual handover of the firearms, together with the restraint of inner double clan organization, all demonstrated the mobility and autonomy in the clash. Paiwan social cultura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maintenance for the honor of the chief, the revenge of clans, the cultural practice of head-hunting and ilavas, contributed to Paiwan`s fearlessness of Japanese military power and their bravery in kindling the flame of "Southern Barbarian Event".
    Chapter 5 After "Southern Barbarian Event", the defensive power of Paiwan chiefdom was weakened, and Japan enforced its assimilation policy unbridledly. As a result, chiefdom society was deconstructed under the policy of "group settlement". The system of economic redistribution, the centralization of land, and the change of tribute system slashed the authority of the chief. Religion and culture declined because Japanese police urged the staff and youth group to slander their value. Collective settlement and education broke the boundary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budding the symbol of "Paiwan as an imaginary community".
    參考文獻: 一、中文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1998 《1600—1930台灣史》,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語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2001 <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136-147。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2006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
    文化公。
    王學新譯
    1998 《總督府檔案專題翻譯》(一)原住民系列之一<日據時期東臺灣
    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王巨中
    2004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認同與社會變遷探討:以屏東縣獅子鄉
    排灣族為例>。台北: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王淑慧、蔡名坤
    2011 <光緒元年獅頭社戰役初探>,《美和學報》31(1):127-148。
    王學新譯
    2003 《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王人英
    1960 《台灣高山族空間分佈分佈》,台北:台大文學院考古人類學27期。
    中村孝志著 吳密察 許賢瑤譯
    1994 《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台北:台灣風物。
    竹中信子著 曾淑卿譯
    2007 《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大正篇1912-1925)》。台北:
    時報文化。
    江樹生譯註
    1999 《熱蘭遮城日誌第一、二、三冊》。台南:台南市政府。
    安井勝次著(李榮南譯)
    1993 <探討生蕃人民在國法的地位>收錄於《臺灣慣習記事》(中譯
    本)第七卷第1號,南投:臺灣文獻會。

    伊能嘉矩、江慶林譯
    1991 《台灣文化誌》,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光周著、尹建中編
    1994 《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
    李理著
    2007 《日據臺灣時期警察制度研究》,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村上直次郎日文譯註、中村孝志校註 (程大學中文譯)
    1967 《巴達維亞日記第三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沈葆楨
    1997 《福建臺灣奏摺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金治 徐美賢
    2004 《春日鄉力里部落志》,屏東: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牡丹鄉公所/巴魯巴文化藝術協會
    2004 《牡丹社事件130年歷史回顧與國際學術研討會》
    邱寶琳
    2012 〈剝奪站取「蕃地」的殖民知識與殖民權力---以花蓮「林田山區域」
    土地變遷為例〉收錄於《2012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會議手
    冊》,嘉義市:嘉義大學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
    邱子銘
    2006 <晚清臺灣開山「撫番」政策(1874-1895)>。台中:中興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建平著
    2004 《部落聯盟與酋邦一民主。專制。國家:起源問題比較研究》,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修澈
    2003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牡丹社事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朝棨
    1966 《概說台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台北:
    台大文學院考古人類學28期。
    1966 《概說台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台北:
    台大文學院考古人類學28期
    青木保著、王敏主編
    2009 《異文化理解》。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
    2004 《跨界的臺灣史研究一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馬戎著
    1999 《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頁。
    高加馨
    2001 《牡丹社群的歷史輿文化軌跡一從排灣族人的視點》。國立台南
    師範學院 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海島万一
    1914 《台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陳宗仁
    2005 <近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收錄於《台大歷史學學報》。
    陳國強主編
    2002 《文化人類學辭典》,臺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頁。
    康培德著
    2005 《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偏(荷西明鄭時期》,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屠繼善總纂
    1874 《恆春縣志》。臺灣:大通書局。
    張旭宜
    1995 《台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生
    2002 《新化: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歷史》。花蓮: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
    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柴塱譯社事件>《台東縣達仁鄉傳統領域踏查史錄》。台東:達仁
    鄉公所。
    2007 <南蕃事件>《台東縣達仁鄉傳統領域踏查史錄》,台東:達仁
    鄉公所。
    森丑之助 楊南郡譯
    2000 《生番行腳一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遠流出版社。
    童春發
    2001 《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順發
    2000 《牡丹鄉誌》,屏東:屏東縣牡丹鄉公所。
    曾筱涵
    2007 <「南蕃事件」與文化衝突>,《嘉大史地》2:47-60。
    落合泰藏著,下條久馬一註,賴麟徵譯
    1995 <明治七年牡丹社事件醫誌> (上),《臺灣史料研究》。台北: 吳三連
    台灣史料基金會
    葉舒先,彭兆榮,納日碧力戈著
    2006 《人類學關鍵詞》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葉神保
    2002 <排灣族內文(caqovoqovolj)社群遷徙漢族群關係的關係>,國立
    東華大學族群所碩士論文。
    楊南郡
    2003 《浸水營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楊慶平
    1994 〈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台北:政治
    大學 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獅子鄉公所
    2007 《大清番界政策與1875年獅頭社戰役~「開山撫蕃」政策與部落
    集體防衛行動論壇》。屏東:獅子鄉公所。
    2012 《獅子鄉鄉志》,屏東:獅子鄉公所。
    溫吉編譯
    1999 《臺灣蕃政志(一、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趙中麒著
    2003 <關於臺灣原住民「民族」生成的幾個論證>收錄於《臺灣社會
    研究》季刊 第51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趙世瑜
    2006 《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劉還月
    1994 《屏東地區平埔族群的歷史與文化》,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5 《屏東地區平埔族群---馬卡道族的分佈與現況》,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
    1994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譯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番誌稿)第一卷》。南投: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宋建和譯)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蕃誌稿)第二卷》,南投:臺灣
    省文獻會。
    臺灣省文獻會編
    1911 《臺灣總府檔案中譯本》,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省文獻會
    1996 《屏東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研究基金會/巴魯巴文化藝術協會
    2011 《1871年八瑤灣琉球人事件---140年歷史還原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 (中研院民族所編譯)
    2012 《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習調查會(中研院民族所編譯)
    2003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五卷 第一、二、三、四、五冊》,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廖秋娥
    2001 《台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系,博士論文
    蔣 斌
    1983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
    1996 《親屬與社會組織》,收於馬戎彙編,《社會文化人類學演講集》
    北京:社會學人類學論叢學術委員會。
    蔡光慧
    1998 《排灣族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1635-1894》。臺北:臺灣師範
    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2001 < 荷蘭威武下的排灣族原住民(1635~1662)>,《原住民教育季刊 》23:62。
    2003 < 排灣族排外與帝國邊疆之競逐(1858~1874)>,《原住民教育季刊 》30:37-54。
    蔡宜靜
    2009 <荷蘭時期(1624~1662)大龜文王國形成與發展之研究>。嘉
    義:南華大學 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論文。
    衛惠林
    1956 <臺灣土著社會的二部組織> 收錄於《民族學所集刊》,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藤井志津枝
    1992 《近代中日關係史源起1871-74年臺灣事件》,台北:金禾出版社。
    1997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2007 《日治末期台灣原住民族皇民化政策》,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
    委員會。
    Aleida Assmann(陳玲玲 譯)
    2012 <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收於Erll,A、馮亞琳主篇,《文
    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Albrecht Herport(周學譜 譯)
    1956 <臺灣旅行記>收於《臺灣經濟史三集》,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A.R.拉德克利夫-布朗(丁國勇 譯)
    2009 《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吳叡人 譯)
    2004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源起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
    版社。
    Eric Hobsbawm(陳思文等譯)
    2002 《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譯貓頭鷹書房。
    Joyce Appleby,Lynn Hunt,&Margar Jacob(薛絢 譯)
    1996 《歷史真相》,臺北:正中書局。
    Jacques Le Goff著(方仁杰 倪復生 譯)
    2010 《歷史與記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喬伊斯。阿普爾比 林恩。亨特 瑪格麗特。雅各布著 劉北成薛絢譯
    2011 《歷史的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頁。
    Lucien Levy-Bruhl著(丁由 譯)
    2001 《原始思維》,台北:臺灣商務。
    Mihel Stanford著(劉世安 譯)
    2001 《歷史研究導論》,台北:麥田出版。
    Marshall Sahlins著(藍達居 譯)
    2003 《歷史之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Marilyn Silveman & P. H. Guhlver,)(賈士衡 譯)
    1999 《走進歷史田野---歷史人類學的愛爾蘭史個案研究》,台北:麥
    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Michael Stanford (劉世安 譯)
    2001 《歷史研究導論》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Nora,Pierre著 (楊航、陳玲玲 譯)
    2012 <記憶作為文化學的核心概念>,收於Erll,A、馮亞琳主篇《文
    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R﹒Kesing (基辛)
    1989 《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
    二、日文
    k生
    1933 <銃を握つて罪あり>收於《理蕃の友》1:5-6。
    千千岩助太朗
    1960 《高砂族的住家》,台北:南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內獅頭警察官吏駐在所
    1939 《內獅頭須知簿》,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近藤正己著
    1996 《總力戰と臺灣》,東京:刀水書房頁。
    松澤員子
    1994 《排灣族(台灣)傳統酋長族與族群認同》,東京:ァカテミヤ出版會
    1994 《台灣先住民的文化—傳統與再生》,東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1913 《臺灣警察時報》,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岩城龜彥
    1936 《台灣的蕃地開發和蕃人》,東京:理蕃之友發行所。
    桂長平
    1928 <番地騷擾事件と其の原因(一)(二)>收於《理蕃の友》2:5-7。
    臺灣總督府理蕃課編
    1934 <銃を握つて罪あり>收於《理蕃の友》第1卷6月號:4
    1938 <パイワン族の銃器提出>收於《理蕃の友》3:9
    1938 <パイワン族の迷濛を啟く銃器の海中投棄>收於《理蕃の友》
    第3卷8月號:3
    移川子之藏等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的研究第一.二冊》,台北:帝大土俗人類學研究。
    湧島万一
    1914 《臺灣日日新報》,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總督府
    1919 《臺灣時報》,台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
    1933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二編》,台北:臺灣總督府。
    1938 《理蕃誌稿(1—4卷)》,台北、南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31 《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台北:南天書局。
    1993 《理蕃の友(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東京:綠蔭書房。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習調查會
    1922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五卷 第一、二、三、四、五冊》,台
    北:台大人類系圖。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
    1914(2003)《台灣番地圖---五十萬分之一》,台灣常民文化學會複刻。
    綱松參太郎著
    1919 《臺灣蕃族慣習研究》,第三卷,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藤崎濟之助
    1920 《臺灣の蕃族》,東京:日本國國史刊行會。
    三、網路
    石 磊,1999。〈排灣族〉(https://takau. org/ouk/awa2/paiwan.htm)
    春日鄉,2008。(www.pthg.gov.tw/TownCrt)
    陳淳著,2003。〈酋邦与中国早期国家探源〉,《中国學術》,第14辑(2003wenku.
    baidu.com/view/7b9012afd1f34693daef3e86.html) -
    維基百科,2014。〈賽璐珞〉 (http: //zh.wikipedia.org/zh/%25E8%25B3%25BD%25E 7%2592%2590%25E7%258F%259E)
    譚昌國,2009。〈南蕃事件〉收於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25E8%
    25B3%25BD%25E7%2592%2590%25E7%258F%259E)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3259505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950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50501.pdf5002KbAdobe PDF22964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