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2558
|
Title: | 論特別委員會於企業併購過程中之任務及權限行使 A Study of the Assignment and Limits of Authority of Special Committee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ses |
Authors: | 吳宛怡 |
Contributors: | 林國全 吳宛怡 |
Keywords: | 特別委員會 獨立專家 企業併購 整體公平標準 |
Date: | 2014 |
Issue Date: | 2015-01-05 11:22:58 (UTC+8) |
Abstract: | 現行《企業併購法》藉由獨立專家制度為少數股東之權益把關,但此制度存有一定問題,諸如會計師、律師、證券承銷商是否對相關產業有足夠了解或具備財務專業性、獨立性並未明文規範、由經營階層聘僱,可能無法獨立客觀為少數股東權益把關、未明定追究責任規範,股東無法直接以委任關係追究債務不履行責任、專家之功能角色僅在提供建議意見,欠缺其他相關權限。因為以上眾多之問題,此次《修正草案》參考美國判例及香港法規範,引進特別委員會制度。 特別委員會為美國公司治理法制下發展出來之產物,通常由獨立董事組成,故本文比較各國引進美國公司治理模式之規範與運作,藉由比較法上之適用點出我國引進獨立董事及功能性委員會後所存在之相關問題。各國引進特別委員會與獨立董事制度後之運作,牽涉到原先美國法下一元制模式、各國原先之公司治理模式及引進時法規所作之相應調整。惟我國《證券交易法》於引進美國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制度時,並未因地制宜規範,亦未一併引進幾種重要的功能性委員會或調整董事會之定位,導致配合二元並列制適用時產生諸多問題及監督權與經營權間之權限矛盾,而這些問題某程度上也牽涉到特別委員會制度之運作。 本文透過研究特別委員會於美國法及其他比較法上之角色與運作,再與我國法加以比較分析,但我國《修正草案》規範之特別委員會制度實際上與美國判例法發展出來之制度有極大落差。於美國實務運作之下,特別委員會並非強制之機關,其適用之功能,僅於董事具有利益衝突之情況下,藉由具有足夠談判權限之特別委員會代表公司與相對人交易,以降低事後追究責任之司法審查標準,藉以使董事及控制股東通過受任人義務之審查。而我國藉《修正草案》強制設置特別委員會,但漏未規範未設置之法律效果,未表明設置特別委員會對司法審查標準之影響,亦未將相關權限授予委員會。 進而,本文分析特別委員會於引進我國後之規範目的、角色定位與功能、權限規範、設置架構及相關問題。《修正草案》係以特別委員會作為一「中立客觀之機關」之角色以控管企業併購對價與程序之公平合理性,但法規僅使特別委員會審議獨立專家意見再提報董事會及股東會,並未賦予特別委員會對外積極談判併購條件、拒絕交易或積極尋覓其他可提供更好條件之併購對象之權,亦未明文規範未設置或設置卻存有瑕疵之法律效果,而無法給予公司經營階層足夠動機依法設置特別委員會。《修正草案》將特別委員會制度依公司是否設置審計委員會而劃分兩種不同之架構,因此依據原先審計委員會之規範,會使兩種架構之委員會具備不同之權限與效果。而《修正草案》與原先獨立專家制度之差異在於以「雙層架構」之方式藉由特別委員會聘任獨立專家,取代原本由董事會聘僱之專家意見,似是認為具利益衝突之董事會所聘僱之專家無法完全公平為全體股東考量,須由獨立董事或不具利害關係人組成之特別委員會聘任獨立專家,才會排除利益衝突之問題而為公司整體利益進行審酌。總之,本文欲藉由比較分析,探究目前《修正草案》之規範是否較原先獨立專家制度更佳而更能達成保障少數股東之效。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t (the Ac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corporations are under an obligation to appoint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to ensure the reasonableness and equity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is system as follows. First,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do not be required to have sufficient experiences of the relevant industry or financial expertise. Second, the Act does not specifically regulate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of independence. Third, independent experts are appointed by the management, so they may not be independent and objective enough. Fourth, the shareholders cannot directly sue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for their dereliction of duty. Finally, the experts are limited to provide non-compulsory advices, but are lack of other relevant authrity. Because of those problems, the "Amended Draft of the Busines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t (the Amended Draft)", referring to the Common Law of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gulations of Hong Kong, introduces the Special Committee system. The Special Committees system is originated from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leg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y are usually composed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American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in other countries, this essay tries to point out some native problems relating to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Functional Committees in our country, which are introduc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Other countries adjusted the regulations and opera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Functional Committees to tie in the origi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On the contrary, our country merely amended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introducing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Audit Committee system, not re-orientate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nor introduced other important Functional Committees. It results in many conflictions and dilemmas between management power and supervisory authority. And those problems also influence the operation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s. By means of research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as well as comparing them with our country, this essay considers there is an enormous diversity between the Special Committee in the Amended Draft and the common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case of practical ope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pecial Committee is not an essential institution. When directors have conflict of interests, the Board of Directors can determine to organize the Special Committee and sufficiently entitle it to transact with the counterpart on behalf of the corporation. By doing so, the court would lower the standards of judicial review, the directors and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ould get through the review of fiduciary du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ecial Committee in the Amended Draft is an essential institution as soon as mergers and requisitions start going. However, the Amended Draft does not regulate the legal effect of violation. It does not show what the influence of setting up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the standards of judicial review is. It does not even authorize the Special Committee to handle relevant affairs. Furthermore,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purpose, function and role, authority, organiz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in the Amended Draft. The Special Committee acts as a "neutral and objective institution" to make sure the reasonableness and equity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owever, it is unable to negotiate the conditions of transaction with the counterpart, refuse the deal or look for another better counterpart. It is only entitled to make a report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hareholders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opinions from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And because the Amended Draft has no binding effects of violati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less motivated to set up the Special Committee. According to the Amended Draft, the authority and effec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are separated into two kinds by whether there is an Audit Committee inside the corporation or not. In terms of the appointment of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ended Draft and the Act is the double-layer structure. This design allows the Special Committee to appoint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in pla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t seems that only when Independent Experts are appointed by the Special Committee consisting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or non-stakeholders could they eliminate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s in the business transactions and guarantee the whole corporative interests. In conclusion, by means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is essay tries to figure out whether the Amended Draft is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 in protecting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an the Act. |
Reference: | (按姓氏筆劃排列) 壹‧中文文獻 ㄧ、專書論著 1.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2006年8月三版。 2. 王文宇,新公司法與企業法,元照出版,2003年1月初版。 3.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三民書局出版,2006年2月。 4.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出版,2008年10月版。 5. 王澤鑑,債法原理,三民書局出版,2006年9月版。 6.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新學林出版,2009年11月三版。 7.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出版,2007年11月增訂六版。 8. 陳彥良,公司治理法治:公司內部機關組織職權論,臺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叢書,翰蘆出版社,第二章:公司治理法治化之研究──德國公司治理法典經營機關制度設計之啟示,2007年1月。 9. 陳春山,董事責任及獨立董事,新學林出版,2002年6月。 10. 陳榮宗,舉證責任分配與民事程序法,第二冊,三民書局,1984年3月再版。 11.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三民書局出版,2014年3月修訂8版。 12.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健全獨立董監事與公司治理之法制之研究──公司治理、外部監控與政府規制之交錯,2006年4月。 13.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出版,2014年9月增訂十版。
二、期刊專論 1. 王文宇,非合意併購的政策與法制──以強制收購與防禦措施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二五期,2005年10月。 2. 王志誠,章程調高或降低公司機關決議門檻之效力,台灣法學雜誌,第二四六期,2014年4月。 3. 王志誠,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九十二期,2006年8月。 4. 王志誠,董事會決議不成立所為新股發行之效力,月旦裁判時報,第九期,2011年6月。 5. 王志誠,董事會決議瑕疵之效力,法學講座,第三十二期,2005年3月。 6. 王志誠,監察人之法律行為代表權,月旦法學教室第八十一期,2009年7月。 7. 王志誠,獨立專家在併購交易應有之功能及法律地位,世新法學,第五卷第一期,2011年12月。 8. 朱德芳,利益衝突交易之法律規制──以控制股東現金逐出交易為核心,第一屆兩岸財經法律實務論壇資料,2014年6月。 9. 朱德芳,審計委員會制度對我國公司治理之影響─以審計委員會之職權為核心,公司治理法制學術研討會(上午場)資料,2013年12月。 10. 何曜琛,未經董事會決議監察人代表公司與董事間交易之效力/最高法院98台上1565,台灣法學雜誌第一百七十六期,2011年5月。 11. 何曜琛、方元沂,論公司治理與獨立董事之受任人義務,華岡法粹,第五十卷,2011年7月。 12. 余雪明,台灣新公司法與獨立董事(上),萬國法律,第一二三期,2002年6月。 13. 李紹華(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研究員),德國公司監事會結構特色與審計委員會發展及我國監察人制度之比較,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三卷,第十二期, 2005年12月。 14. 李智仁,日本近來敵意併購案例之發展及其對我國法制之啟示,建華金融季刊,第三十一卷,2005年12月。 15. 李智仁,敵意併購防禦課題之探析──從日本Livedoor vs. NBS一案談起,全國律師,十卷十二期, 2006年12月。 16. 李維心,從實務觀點談商業判斷法則之引進,中原財經法學,第二十二期,2009年。 17. 周振鋒,自我交易時監察人代表權之行使,台灣法學246卷,2014年4月。 18. 林大洋,從權力分立與公司治理談公司法第223條之適用──最高法院100年第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評析,法令月刊第六十二卷第十一期,2011年11月。 19. 林仁光,談董事與公司交易之規範及監察人代表權之存廢,全國律師,第十七卷第二期,2013年2月。 20. 林郁馨,從美國法論獨立董事獨立性之法律規制,公司治理法制學術研討會(下午場)資料,2013年12月。 21. 林國全,監察人修正方向之檢討──以日本修法經驗為借鏡,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三期,2001年6月。 22. 林國彬,以有瑕疵之董事會為基礎所召集之股東會決議具有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台上字第一六五○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八期,2011年4月。 23. 林國彬,董事忠誠義務與司法審查標準之研究──以美國德拉瓦州公司法為主要範圍,政大法學評論,第一○○期,2007年2月。 24. 邵慶平,商業判斷原則的角色與適用──聯電案的延伸思考,科技法學評論,第八卷第一期,2011年6月。 25. 邵慶平,董事法制的移植與衝突──兼論「外部董事免責」作為法制移植的策略,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五十七期,2005年12月。 26. 邵慶平,監察人的代表權,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一○期,2011年12月。 27. 姜世明,給付遲延可歸責要件之舉證責任分配,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六期,2004年12月。 28. 洪秀芬,章程得記載事項及章程變更登記之效力——從高等法院一○○年度上字第七七六號民事判決思考起,月旦裁判時報第十八期, 2012年12月。 29. 洪秀芬,獨立董事或審計委員會對董事自我交易之公司代表權,月旦法學教室,第一四二期,2014年8月。 30. 馬維麟,不完全給付制度──我國最高法院歷年來判決之檢討與分析,法學叢刊,第四十案卷三期,1997年7月。 31. 高點法學編輯委員會,股東會普通決議得否以章程提高決議門檻──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797號民事判決,判解集,第十八期,2013年5月。 32. 張心悌,合併案之股東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一四一期,2014年7月。 33. 張心悌,逐出少數股東──以資訊揭露義務與受託人義務為中心之美國法比較,政大法學評論,第一二三期,2011年10月。 34. 章友馨,齊頭式公平是真公平嗎?──從凱雷收購東森媒體案論股份收買請求權公平價格之裁定,月旦財經法雜誌,第十三期,2008年6月。 35. 陳彥良,公開收購之類型及目標公司建議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三八卷,2014年4月。 36. 陳彥良,企業併購中股東最大利益暨董事相關忠實義務──評臺灣高等法院一○一年度重上字第六七三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29期,2014年10月。 37. 陳彥良,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於德國公司治理法典中法規範地位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八十九期,2006年2月。 38. 陳彥良,董事義務責任的解構與建構──德國法制之借鏡,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九八期, 2011年11月。 39. 陳春山,審計委員會之運作及法制改革,證券暨期貨管理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十二期,2003年12月。 40. 陳美菊,美國公司治理,經濟研究期刊,第四卷,2003年12月。 41. 曾宛如,半套公司治理移植經驗──以審計委員會與特別委員會為例,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3期,2014年3月。 42.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於台灣實務上之實踐──相關判決之觀察,月旦民商法,第二十九期,2010年9月。 43. 曾宛如,董事會決議瑕疵之效力及其與股東會決議效果之連動──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台上字第九二五號判決,原載於:台灣法學雜誌,120期,2009年1月。 44. 曾宛如,違法發行新股之效力:自董事會決議瑕疵論之,月旦裁判時報,第九期,2011年6月。 45. 曾宛如,監察人V.審計委員會──兼論監察人可否擔任公司律師或法律顧問,月旦民商法,第十二期,2006年6月。 46. 馮震宇,公開收購之法規與自律規範──香港公司收購守則之探討,月旦財經法雜誌,第十五期,2008年12月。 47. 黃銘傑,公司治理與董監民事責任之現狀及課題──以外部董事制度及忠實、注意義務為中心,律師雜誌,第三○五期,2005年2月。 48. 黃銘傑,未經監察人代表公司所為董事與公司間交易之效力-評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2050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六期,2010年12月。 49. 黃銘傑,企業併購法之檢討與省思(上),月旦法學雜誌,第九十六期,2003年6月。 50. 黃銘傑,監察人代表權之意涵、目的、功能及行使方式──最高法院100年台上字第964號、第1026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八期,2012年8月。 51. 楊敏華,兩岸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與監事會(監察人)制度運作之研究,法令月刊,第五十七卷第六期,2006年6月。 52. 廖大穎,公司負責人之注意義務與商業判斷原則之適用──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三年度重訴字第一四四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創刊號, 2010年2月。 53. 廖大穎,召集程序瑕疵與董事會決議之效力──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台上字第九二五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七期,2011年2月。 54. 廖大穎、陳啟垂,我國法適用「商業判斷原則」的爭議──評台南地方法院九六年度金字第一號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53期,2010年6月。 55. 劉連煜,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二八期,2006年1月。 56. 劉連煜,公司董事會召集程序違反規定之決議效力/最高法院九七台上九二五,台灣法學雜誌,第一五二期,2010年5月。 57. 劉連煜,企業併購時董事之受任人義務──農民銀行與合庫合併案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二六一號判決及其歷審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九五期,2011年8月。 58. 劉連煜,有價證券之強制公開收購與申報制,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三卷,2002年4月。 59. 劉連煜,股份收買請求權與控制權溢價,月旦法學教室,第六十五卷,2008年3月。 60. 劉連煜,現行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暨改進方案,政大法學評論,第一一四期,2010年4月。 61. 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月旦民商法,第十七期, 2007年9月。 62. 劉連煜,獨立董事是少數股東之守護神?──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與建議,月旦民商法,第二六期,2009年12月。 63. 蔡英欣,股份收買請求權中股份價格之決定,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三九期,2014年5月。 64. 賴英照,法制的移植-從公司律到獨立董事,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八十四期,2012年12月。 65. 戴志傑,公司法上「經營判斷法則」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一百零六期, 2004年3月。
三、研究報告 1. 財政部九十六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從獨董制度論公股管理之變革,研究單位:國立台灣大學,2008年7月。 2. 陳美菊,美國公司治理與上市公司之管理,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2003年10月15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3. 謝昀璉,我國審計委員會制度之研究與建議,司法新聲,47期法學研究報告,指導教授劉連煜,2006年。 4. 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委託專題研究,強化獨立董事獨立性之選任制度研究,受託單位:政治大學,2013年2月。
四、學位論文 1. 王克京,公司治理與審計委員會制度之研究,雲林科大會計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羅國華,2009年1月。 2. 林芝君,企業併購下目標公司董事之受任人義務,第五章董事於敵意併購時之受任人義務,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劉連煜,2011年6月。 3. 林昱瑩,日本公開收購法制之研究──兼論我國法規範,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國全,2008年。 4. 洪凱倫,企業併購中特別委員會之法律問題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劉連煜,2014年1月。 5. 許朕翔,論股東會決議之效力──以決議瑕疵類型之探討為核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國全,2010年9月。 6. 陳怡靜,股東權利保護之研究──以敵意併購之目標公司股東為核心,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指導教授劉連煜,2007年8月。 7. 陳傳毅,企業併購交易中獨立專家意見之功能與法律責任,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國彬、莊永丞,2010年7月。 8. 黃玉雯,併購獨立專家之選擇及併購後綜效之探討,政治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宛瑩,2012年7月。 9. 楊宜璋,論我國股份有限公司內部監察制度之改造──以獨立董事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國全,2006年。 10. 蔡景聖,敵意併購中目標公司的董事義務,第伍章敵意併購中目標公司之董事義務,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國全,2007年7月。 11. 盧吉釧,臺灣與日本公司治理之比較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指導教授劉欣芸、楊維娟,2005年。 12. 謝昀璉,我國公開發行公司內部監控模式之變革與展望──兼論美國法之審計委員會制度,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劉連煜,2007年。
貳‧外文文獻 ㄧ、英文期刊 1. Aronstam, Bradley R.et al., Delaware’s Going-Private Dilemma: Fostering Protections for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the Wake of Siliconix and Unocal Exploration, 58 BUS. LAW. 519 (2003). 2. Aronstam, Bradley R. et al., Revisting Delaware’s Going-Private Dilemma Post-Pure Resources, 59 BUS. LAW. 1459 (2004). 3. Bhagat, Sanjai & Black, Bernard, The Un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Composi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54 BUS. LAW. 921 (1999). 4. Cannon, Kimbel Charles, Augmenting the Duties of Directors to Protect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the Context of Going Private Transactoins: The Case for Obligating Directors to Express a Valuation Opinion in Unilateral Tender Offers after Siliconix, Aqualia and Pure Resources, 2003 COLUM. BUS. L. REV. 191 (2003). 5. Gilson, Ronald J.& Gordon, Jeffrey N., Controlling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152 U. PA. L. REV. 785 (2003). 6. Levy, Ely R., Freezeout Transactions the Pure Way: Reconciling Judicial Asymmetry between Tender Offers and Negotiated Mergers, 106 W. VA. L. REV.305 (2004). 7. Pritchard, A. C., Tender Offers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he Specter of Coercion and Fair Price, 1 BERKELEY BUS. L.J. 83 (2004). 8. Subramanian, Guhan, Fixing Freezeout, 115 YALE L.J. 2 (2005). 9. Ventoruzzo, Marco, Freeze-Outs: Transcontinental Analysis and Reform Proposals, 50 VA. J. INT’L L. 841 (2010).
二、重要判決 1. Cheff v. Mathes,199 A.2d 548 (Del. 1964). 2. Glassman v. Unocal Exploration Corp., 777 A.2d 242 (Del. 2001). 3. In re Siliconix Inc. Shareholder Litigation , 2001 WL 716787(Del. 2001). 4. In re Pure Resource Shareholder Litigation, 808 A.2d 421(Del.2002). 5. In re Cox Communication, Inc. Shareholders Litigation, 879 A.2d 604(Del.2005). 6. In re CNX Gas Corporation Shareholders Litigation, 2010 WL 2291842(Del. Ch. 2010). 7. In re MFW Shareholders Litigation, 67 A.3d 496(Del.Ch.,2013).Kahn v. M & F Worldwide Corp., 88 A.3d 635(Del.Supr.,2014). 8. Kahn v. Lynch Communication Systems , 638 A.2d 1110(Del.1994). 9. Kahn v. Tremont Corp, 694 A.2d 422 (Del. 1997). 10. MM Companies, Inc. v. Liquid Audio, Inc., 813 A.2d 1118 (Del. 2003). 11. Paramount Communications Inc. v. Time Inc., 571 A.2d 1140 (Del.Supr. 1989). 12. Paramount v. QVC, 637 A.2d 34 (Del.Supr. 1994). 13. Rosenblatt v. Getty Oil Co., 493 A.2d 929 (Del. 1985). 14. Revlon, Inc. v. MacAndrews & Forbes Holdings, Inc., 506 A.2d 173 (Del.,1986). 15. Smith v.Van Gorkom, 488 A.2d, 858 (Del 1984). 16. Solomon v. Pathe Communications, 672 A.2d 35 (Del. 1996). 17. Unocal Corporation v. Mesa Petroleum Co., 493 A.2d 946 (Del. 1985). 18. Unitrin, Inc. v. American General Corp., 651 A.2d 1361 (Del. 1995). 19. Weiberger v.UOP, Inc., 457 A.2d 701(Del.1983). 20. Zapata v. Maldonado, 430 A.2d 779, 788(Del 1981).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101651031 10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03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103101.pdf | 14751Kb | Adobe PDF2 | 94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