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52562      Online Users : 8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1745


    Title: 都市計畫工業區違規工業住宅之研究-財產權理論之應用
    A Study of Brownfield Housing in Urban Industrial Zones
    Authors: 黃慧儀
    Contributors: 邊泰明
    Ben, Tai Ming
    黃慧儀
    Keywords: 工業住宅
    模糊財產權
    公共領域
    Brownfield housing
    ambiguous property right
    public domain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12-01 14:24:11 (UTC+8)
    Abstract: 隨著產業外移和金融風暴,工業用地大量閒置,政府為活化土地資源,於民國91年都市計畫法臺灣省施行細則放寬都市計畫工業區土地使用項目,允許商業和服務業進駐,卻遭建商推出住宅社區,即「工業住宅」。工業住宅是沒有被界定的模糊財產權;行政上,政府的行政不作為助長工業住宅現象;學說上,產權理論和公共領域是形成工業住宅的原因、交易成本和修補制度則為解決工業住宅困境的策略。
    本研究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財產權、公共領域、尋租理論及法律規定,探討工業住宅的形成及檢視政府的政策與管理制度,也利用法院判決、監察院調查報告及糾正案文、深度訪談來佐證工業住宅形成過程和行政機關的作為。研究結果期對政府都市計畫工業區管理政策及執行提出具體建言。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1. 毛惠玲(2010),以代理理論與交易成本觀點分析「e-house不動產交易服務網」,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 李稻葵(1995),轉型經濟中的模糊產權理論,北京:經濟研究1995年第4期,第42-50頁。
    3. 李堯(2013),目前大陸土地市場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土地問題研究季刊, NO.46。
    4. 林森田(2001),土地經濟理論與分析,臺北:三民書局。
    5. 林森田、洪維廷(2004)代理結構與制度執行:以臺灣土地使用分區制度執行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 77-107頁。
    6. 林毅夫(1989),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性變遷,收錄於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局,1991年。
    7. 金衡山譯,Jane, Jacobs(2006),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譯林出版社。
    8. 吳庚(2004),台北:憲法的解釋與適用,第245頁。
    9. 吳惠林(1989),經濟學的天空—一位經濟學徒的管窺面,臺北:卓越出版社。
    10. 張剛維(2008),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之執行與制度變遷—財產權觀點之分析,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11. 張劭勳(2002),電子商店之關係品質模式—融合交易成本理論及科技接受模式的觀點,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12. 郭蔡文(2008),「都市計畫甲乙種工業區容許使用作商業性服務設施管制機制之探討-以桃園縣為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湯國榮、莊翰華、曾宇良(2011),失序的發展空間—都市計畫中工業區住宅化的解構分析,華岡地理學報。
    14. 徐源豐譯,David D. Friedman,(2007)著,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先覺出版社。
    15. 陳立夫(1995),土地利用限制是否應予損失補償—日本法理論之介紹,人與地,第140期,第39-51頁。
    16. 陳立夫(2006),從日本法觀點檢討我國不動產說明書與解說之問題--以不動產仲介業務為中心,2006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地政研究所,第1-17頁。
    17. 陳建元(2006),土地使用制度的選擇與產權結構關係之研究—制度經濟學的觀點與應用,2006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地政研究所,第358-375頁。
    18. 陳建元、廖家顯(2013),私有財產權、環境資源管理及計畫管制的衝突與關係的再釐清—以清境地區為例,台灣土地與環境,第4期,第107-119頁。
    19. 陳清秀(2006),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臺北:元照。
    20. 陳坤銘,李華夏譯,R.H.Coase著(1997),廠商、市場與法律,臺北:遠流出版社。
    21. 陳志賢(2004),「都市計畫工業區變更案公共設施用地劃設探討」,成功大學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梅夏英(2002),財產權構造的基礎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23. 許秉翔、劉瑞華、陶逸駿(2008),上海市住房改革雙軌制以及併軌政策:經濟改革下的產權變動,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4期,第29-50頁。
    24. 許戎聰(2000),住宅區土地混合使用業種相容性分析之研究-以台北大安區與萬華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25. 華昌宜、李君如(2001),從尋租觀點探討經濟改革開放後地方空間發展的動力機制—以上海及北京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6. 麻匡復、邊泰明(2006),無須政府的產業群聚?內湖科技園區發展的公共領域與制度變遷,公共行政學報,第20期,第1-32頁。
    27. 麻匡復(2007),產業群聚、政府與企業 臺北新竹四個產業園區的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28. 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2013),「新北市工業區做住宅使用之變更策略規劃案」,新北市政府委託。
    29. 葉百修(1988),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公用徵收制度,臺北:著者。
    30. 黃達元(2012),失落的都市計畫法—以工業住宅問題為例,全國律師,2012年11月號,第72-73頁。
    31. 黃祖輝、蔣文華、郭紅東、寶貢敏譯,愛倫、斯密德(A. Allen Schmid) (1978)著,社會體系中的財產,財產、權力和公共選擇,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7頁。
    32. 溫豐文,土地法,第238頁,作者自版。
    33. 常青(2011),做決定前,應該讀點經濟學-從經濟學觀點看日常生活和企業管理,臺北:遠流。
    34. 劉玉山、李炳南、洪德旋(2011),監察院糾正案文,查詢網址:http://www.cy.gov.tw/
    35. 劉瑞華譯,Douglass C.North 著(1995),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36. 劉守英譯,Demsetz,H.著(1967),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7. 邊泰明、麻匡復(2012),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雜異化與交易成本,2012.1.11.地政學訊。
    38.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臺北:詹氏書局。
    39. 曾明遜、陳明燦(2006),「預售屋不實廣告責任之法律經濟分析」,公平交易季刊第14卷第3期,第1-25頁。
    40. 臺灣大百科,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1966
    41. 盧超(2011),地方政府都市化還是市民地域化?--評刑幼田:《都市大轉型:中國土地與財產權的政治學》
    42. 蔣琳琦譯,Svetozar Pejovich著(1999),產權經濟學—一種關於比較體制的理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43. 潘福田(2011),購屋者決策因素-以新北市為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顏愛靜、黃名義、陳伯廷、王本壯、陳錫鎮、楊國柱、廖仲仁譯,Eirik G.Furubotn‧Rudolf Richter(2001),制度與經濟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二、英文部分
    1. Barzel,Y(1997).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Coase,R.H.(1960).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monics,3,:1-44.
    3. Demsetz,H.(1967),Towards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s,57(2).
    4. Eggertsson, T.(1990).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Fisher,Irving;Fisk,Eugene Lyman(1923).How to live:Rules for Healthful Living Based on Modern Science, New York,Funk,17th ed:27.
    6. Hayek,F.A.(1945). The use knowledge in socie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35,519-530.
    7.Jieming Zhu(2004).From Land Use Right to Land Development Right: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Urban Studies Jun 1,2004.
    8. Krueger,A.O.(197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4:291-303.
    9. Koopmans,(1957).Three Essays on the State of Economic Science,New York:Mc Graw-Hill.
    10. Miller,R.L.、Benjamin,D.K. and North,D.C.(2001).The Economics of Public Issues,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
    11. North,D.C.(1990).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North,D.C.(1993)Institutional change: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in: S.E. Sjostrand(Ed.)Institutional Change: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pp.35-46. Armonk.NY:M.E.Sharpe.
    13. Pejovich,S.(1990).Th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 : Towards of Comparative System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4. Simon,H.A.(1957). Administrative Behaviour, New York:Free Press.
    15.Tullock,G.1993,Rent-Seeking,Aldershot, Hants,England: Bookfield, Vt.Edward Elgar Press.
    16.Tollison,R.D (1982).Rent Seeking : A Survey.Kyklos,(35):575-601.
    17.Williamson,O.E.(2000).“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 : taking stock,looking ahea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8(September): 596-613.
    18.Williamson,O.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a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 :Free Press.
    19.Webster,C. and Lai,W.C.(2003).Property Rights, Planning and Markets:Managing Spontaneous Cities. Cheltenham:Edward Elgar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99923003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23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301.pdf1577KbAdobe PDF2113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