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946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621616      在线人数 : 7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9463


    题名: 祭壺器的社會生命史—阿美族東昌村的民族學調查與靜浦文化的考古學研究
    The Social Life of Ritual Pottery : An Ethnological Survey in an Amis Community of Dongchang an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f Jingpu Culture
    作者: 鍾國風
    Chung, Kuo Feng
    贡献者: 劉益昌
    Liu, Yi Chang
    鍾國風
    Chung, Kuo Feng
    关键词: 阿美文化
    靜浦文化
    阿美族
    祭壺器
    社會生命史
    形成過程
    性別觀
    風格
    空間譜系
    社會疆界
    日期: 2013
    上传时间: 2014-09-01 13:49:51 (UTC+8)
    摘要: 宗教禮儀性人工製品向來為考古學與民族學者所關注,無疑是因為此類人工製品長期以往被視為族群標誌物之故。論文第一章首先回顧台灣考古學家如何建構考古學靜浦文化(早期稱之為阿美文化)過程,阿美族祭壺器如何經由類比、詮釋,成為考古學者眼中靜浦文化晚期文化相的族群標誌物。其二,耙梳歷史民族誌材料,說明民族學於長時段歷史情境,所紀錄阿美族祭壺器承載的文化訊息或意義認知狀態的不完整性,如性別差異性的疏忽。而此種訊息狀態則可能反饋影響考古學者們對於祭壺器類別等考古材料的意義認知與解釋效度。其三,在靜浦文化與阿美族祭壺器的研究回顧基礎上,筆者提出靜浦文化晚期所屬之「東河南Ⅳ遺址礫石結構現象祭壺器等祭祀物群的埋藏與分類問題」之問題意識。東河南Ⅳ遺址的礫石結構現象埋藏大量diwas祭壺器等祭祀物群,筆者認為至少包括兩個重要的考古學命題,一是埋藏的脈絡,涉及的是社會情境。二是遺物群的分類,涉及埋藏者對於這些遺物群的價值意義的認知。論文的核心理論與研究途徑,乃透阿美族東昌村民族考古學的實踐,以理解阿美族禮儀性物品祭壺器等祭祀器物群的社會生命史與意義的形成過程,涉及阿美族人對於祭壺器等祭祀器物群的分類認知體系、意義與價值、態度和埋藏的形成情境,以回應考古學家對於祭壺器生命歷程“意義”的理解,以期豐富本研究對於考古學有關祭壺器分類與埋藏之問題的詮釋。
    論文第二章為田野背景,描繪東昌村宗教性與經濟性交疊的社域空間,指出祭壺器依其性別、指涉對象(tu’as/kawas)、資源地域空間,sifanohay/女性/社內/祖靈/家/田:diwas/男子/社外/Malataw神/山/海,性別空間構成祭壺器生命範疇。祭壺器作為活著的人與祖靈或神靈溝通時不可或缺的中介承載物,隨著性別空間界限,劃界出人們長期慣習經歷的集體記憶、認同與空間。
    第三章透過東昌村宗教禮儀機制,描繪禮儀性人工製品diwas如何積極地介入男子成年禮(malengleng)過渡禮儀,sifanohay涉入女子婚後成家操持除穢家屋儀式(miasik to loma’)歷程,diwas與sifanohay等祭祀器物群於社會生命史初始階段如何地被人們所認知、分類、取得、流動於家屋社會。
    第四章探討祭壺陶器的風格意義與流動,透過祭祀家戶所持有的祭壺器,首先探討祭壺器風格意義,涉及的是村民對於祭壺器風格型態的認知,經由性別意識形構出的祭壺器性別風格界限與分立的性別風格邊界。其次,針對祭壺器進行文化性分類與風格型態的說明,且經由成家、成巫等方式取得祭壺器的共伴模式,提出傳世與近年因仿製、市場消費等不同流行年代的祭壺器風格型態。其三,透過祭壺器的年使用率與消耗痕,討掄祭壺器的使用與拋棄。其四,探討定著於家屋的祭壺器,如何在世代間的本家垂直流動與婚出成家的橫向擴充。同時指出巫師於祭儀所劃界的儀式空間物界,應許著祭祀器物群的組合共伴模式,框架出祭祀器物群的型態樣貌。
    第五章探討祭壺器空間譜系,象徵家屋單位的sifanohay,作用於儀式空間所呈現叢聚與共伴現象意義的討論。首先以田祭(misatolikong)、祖靈祭(talatu’as)為例,「sifanohay叢聚」空間譜系,召示「祖靈→sifanohay→巫師→家戶→家族→世系群」之社會結構意義,歷史化過程中外來的Sakizaya、Cikasuan等世系群(他者)如何經由婚姻與宗教禮儀機制的認同實踐逐漸地進入東昌村社會。族群間的認同疆界雖然隱誨,卻於祀奉母系族源的宗教禮儀現場,經由sifanohay叢聚現象而彰顯。其二,小米播種祭(mitiway)巡祀儀式,勾勒出巫師巡祭家戶的路徑,透過標誌家戶單位sifanohay空間分布,劃界出Lidaw帶有生命隨著時間與信仰認同形構出的浮動疆界。
    第六章探討東昌村喪葬儀禮涉及的祭壺器陪葬與埋藏歷程,東昌村人對於傳統土葬意識與現行火葬態度。傳統土葬做為陪葬品的祭壺器,因為改採火葬而從陪葬品的一代生命,翻轉成為隔代的傳家物。此外,因應土葬公墓收歸公有後的遷葬與撿骨儀式,原本做為陪葬品的祭壺器於撿骨時出土當下,祭壺器因為後代子孫於墓地撿骨時的態度與觀念,導致出土祭壺器的命運翻轉,有的家戶視為祖先遺留物而攜家做為傳家寶,或是放在骨灰罈旁如同陪葬品般繼續陪祀祖先,或是被視為污穢禁忌的墓地出土,而從神聖陪葬物轉變成穢物而被拋棄於墓地現場,導致祭壺器生命歷程的文化扭曲與變遷的動態歷程。
    第七章為靜浦文化晚期內涵與東河南Ⅳ遺址「礫石結構現象」埋藏事件問題的反思。經由東昌村民族考古學田野的觀測,對於阿美族人宗教禮儀性物品祭壺器社會生命史的意義認知與分類體系的基礎下,試圖重新論述考古學靜浦文化晚期文化內涵核心,所伴隨宗教祭祀禮儀性物品祭壺器等祭祀器物群的社會意義。此外,面對形成過程中遭扭曲的靜浦文化晚期東河南Ⅳ遺址「礫石結構現象」埋藏事件,研析遭共同埋藏的祭壺器等祭祀器物群“埋藏情境與分類問題”,以豐富考古學對於靜浦文化晚期歷經清末日初近現代時期以來宗教性物質文化發展變遷的狀態,以增進考古學對於此埋藏事件所隱含祖靈信仰認同斷裂的詮釋效度。
    第八章結語部分,首先回顧東昌村民族考古學田野對於祭壺器等祭祀器物群社會生命史形成脈絡的理解。祭壺器從男女過渡禮儀的性別意識開展進入家屋社會,形塑祭壺器性別風格界限,伴隨宗教儀禮巫師劃設儀式空間界限,再次形構祭祀器物群共伴組合與型態風格。再者,定著於祖靈信仰家戶的祭壺器,再次地劃界出Lidaw浮動的宗教性社會疆界,同時標誌出與奇萊平原臨社間的祖靈信仰光譜與村際邊界。文末提出論文思考與未來延續性研究方向,以期增進本論文研究取向的拓展性。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
    中村孝志
    2001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 上、下卷》。台北:稻香出版社。
    巴奈‧母路
    2004 《靈路上的音樂-阿美族里漏社祭師歲時祭儀音樂》。花蓮:財團法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
    2010 《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
    王淑津、劉益昌
    2007 〈十七世紀前後台灣煙草、煙斗與玻璃珠飾的輸入網絡:一個新的交換階段〉,《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2:51-82。
    王智珉
    2005 〈性別、差異與社會理想的承轉與維繫-南勢阿美的女性結拜〉。花蓮: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古野清人(1945),葉婉奇(譯)
    2000 《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
    石磊
    1962 〈陶工〉,《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之二:253-290。
    2000 〈阿美族與畬族親屬制度的比較:兼論並系繼嗣制度的特性〉,《考古人類學刊》56:1-12。
    佐山融吉編著
    2007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 阿美族南勢蕃、阿美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9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冊 阿眉族奇密社、太巴塱社、馬太鞍社、海岸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宋文薰、尹建中、黃士強、連照美、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2 《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評估報告》。台北:內政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佰祿
    2005 〈舊社遺留及舊社研究的初步討論〉,《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58(2):1-24。
    李亦園
    1955 〈臺灣平埔族的祖靈祭〉,《中國民族學報》1:125-137。
    1957 〈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35-174。
    1962 《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國銘
    1998 〈頭社夜祭與祀壺信仰初探〉,《臺灣風物》48(1):63-136。
    李坤修
    2009 《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東昇段田225地號等8筆土地史前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期中報告書。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李坤修、黃郁倫、夏麗芳(李坤修等 2013)
    2013 《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標本圖錄》。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李宜澤
    1998 〈祭儀行動下的神話思維—花蓮縣東昌村阿美族喪禮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孟悅、羅鋼主編
    2008 《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明立國
    1989 《台灣原住民的祭禮》。台北:臺原出版社。
    宋文薰
    1980〈由考古學看台灣〉,收於陳奇祿等合著,《中國的台灣》:93-220。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胡良珍
    1963 〈南勢阿美初步民族學調查簡報〉,《邊政學報》2:21-24。
    原英子原著,黃宣衛主編
    2005 《台灣阿美族的宗教世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高有德、邱敏勇
    1988 《東埔第一鄰遺址:玉山國家公園早期人類聚落的考古學研究(一)》。台北: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馬淵東一
    1954 〈高砂族の移動ねよび分布〉,《民族學研究》18(1/2):123-154。
    馬偕原著,林晚生譯
    2007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Mackay英文原著《From far Formosa :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由馬偕口述麥唐納(J. A. Macdonald)主筆編著。台北:前衛出版社。
    凌純聲
    1953 〈花蓮南勢阿美初步調查簡報〉,《考古人類學刊》1:10-13。
    鳥居龍藏
    1897 〈東部臺灣阿眉種族の土器製造に就て〉,《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35:344-359。
    許雅惠 執行編輯
    1999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文物圖錄》。台北 :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許功明、黃貴潮
    1998 《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連照美主編
    1998 《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台北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連照美、宋文薰
    1992 《臺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一)》。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陳奇祿
    1959 〈貓公阿美族的製陶、石煮和竹煮〉,《考古人類學刊》13/14:125-127。
    陳仲玉
    1997 〈史蹟〉,《台十一線東部濱海公路改善環境影響因應對策委託研究》。台北:台灣省交通處公路局。
    陳玉美
    1990 〈從兩件器物到兩個問題:田野拾零〉,《田野考古》1(2):81-89。

    1995 〈夫妻、家屋與聚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收於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133-16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6 〈文化接觸與物質文化的變遷:以蘭嶼雅美族為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415-439。
    2003 〈考古學中人與環境關係的研究:以site catchment為例〉,《考古人類學刊》60:97-114。
    陳有貝
    1991 〈花蓮縣花蓮溪口至秀姑巒溪口附近海岸遺址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一、葉美珍
    1994 《花蓮縣台11線公路拓寬工程史前遺址影響調查評估計畫_第一年工作報告》。宜蘭:台灣省公路局第四工程處
    陳義一、李坤修
    1996 《台東縣台11線公路拓寬工程史前遺址影響調查評估報告》。台東:台灣省公路局第三工程處。
    陳維鈞
    1997 〈花蓮縣富里鄉萬寧遺址調查簡報〉,《田野考古》5(2):63-75。
    陳瑪玲
    2004 〈Saqacengalj聚落模式與形貌:一個舊社的考古學研究〉,《考古人類學刊》63:50-91。
    陳文德
    2004 〈衣飾與族群認同:以南王卑南人的織與繡為例〉,收於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63-11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郭素秋
    1995 〈臺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培德
    1999a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稻香出版社
    1999b 〈空間認知與異族建構--「南勢阿美」的建構與演變〉,《東台灣研究》4:5-34。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振岳
    1994 《台灣後山風土誌》。台北:臺原出版社。
    1999 〈富里鄉境內的史前遺址初探〉,《臺灣文獻》50(1):287-318。
    張淑美
    2005 《吉安鄉原住民南勢阿美祭師人物誌〉。花蓮:吉安鄉公所。
    張光仁
    2012 〈考古資料的脈絡分析:以瑪瑙珠與硬陶甕為例談起〉,《考古人類學刊》76:5-32。
    黃宣衛
    2003 〈錢幣、治病儀式與宇宙觀:由巫師流派的興衰看鳥鳴村阿美族1930年代的社會變遷〉,《東台灣宗教與醫療研討會論文集》:1-20。花蓮:花蓮慈濟大學。
    黃應貴 主編
    2004 《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士強
    1989 〈人文史蹟調查分析〉,《東部海岸陸域資源調查及分析》。台北:臺灣省住都局市鄉規劃處。
    1990 〈台東縣東河地區史前遺址〉,《歷史月刊》27:105-109。
    黃士強、劉益昌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1993a 《台東縣東河橋南北引道考古遺址搶救與評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專刊第十九種。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1993b 《台東縣東河橋南引道考古遺址搶救發掘報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黃啟瑞、董景生
    2009 《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國分直一
    1981 〈タッキリ溪流域地方の印文土器遺跡〉,《台灣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
    1994 《壺を祀る村: 南方臺灣民俗考》。日本:東都書籍株式會社。
    崔伊蘭
    1992 〈人類學系民族學收藏之陶器〉《考古人類學刊》48:130-163。
    森丑之助
    1915 《台灣蕃族圖譜》第一、二卷。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葉美珍
    1993 〈台東縣長濱鄉白桑安遺址試掘工作簡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1:30-58。
    2000 〈史前館考古十年工作簡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10:2-4。
    2001 《台十一線東部濱海公路改善花蓮縣境史前遺跡保護監測作業:港口遺址試掘報告》。宜蘭:台灣省公路局第四工程處。
    2004 〈花蓮縣港口遺址2001年出土硬陶、瓷器之研究〉,《田野考古》9(1、2期合集):53-80。
    2005 〈港口遺址鐵器時代珠飾初探〉,《台灣地區外來物質:珠子與玻璃環玦形器研討會論文集》:121-134。
    2012 〈秀姑巒溪口無棺葬研究-以港口遺址及靜浦Ⅱ遺址出土墓葬為例〉,《田野考古》15(1):41-79。
    劉斌雄
    1987 〈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37(3):1-62。
    劉益昌
    1990 〈台灣東部地區史前文化的新資料及其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術講論會演講稿。(未刊稿)。
    1995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臺灣風物》45:75-98。
    2000a 〈台灣考古研究的課題與省思〉,收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249-262。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0b 〈東部地區史前文化層序之檢討〉,《台東縣後山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台東縣文化局。
    2002 《台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七期):宜蘭縣、花蓮縣》。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5 〈從玉器到玻璃、瑪瑙:台灣史前裝飾器物的變遷〉,《台灣地區外來物質:珠子與玻璃環玦形器研討會論文集》:211-226。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6 〈台灣考古學與原住民研究〉,《考古人類學刊》66:70-93。
    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劉益昌等 1993)
    1993 《史前文化》。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劉益昌、鍾國風
    2009 《花蓮縣壽豐鄉水璉遺址 2009》。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2010 〈從水璉遺址的研究思考阿美族民族考古學的可行性_以diwas祭壺為例〉,收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編,《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
    劉益昌、吳佰祿
    2000 《台灣原住民舊社遺址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劉益昌、蘇啟明、成耆仁、吳國淳、羅煥光、江桂珍、顏廷伃(劉益昌等 2001)
    2001 《花蓮港口遺址考古試掘暨口述歷史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潘英海
    1995 〈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族研究論文集》:445-474。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衛惠林
    1953 〈台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層組織制度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2-9。
    1964 〈論繼嗣群結構原則與血親關係範疇〉,《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8:19-43。
    鍾國風
    2003 〈失落與再現_一個關於東海岸環境史學的行動與論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環境與政策研究所。
    2011 〈虛構的認同疆界_南勢阿美里漏社人祀壺所見的族群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考古學」講座系列。(未刊稿)。
    2011 〈從sifanohay、tsiukan到tokkuri_「阿美族」家屋社會的祭壺器〉,收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17-1~17-25,《地下與地上的對話-歷史考古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2 〈東昌村的祀壺空間_以mitiway祭儀的家戶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獎助研究生計畫」專題報告。(未刊稿)。
    戴慶齡
    1963 〈南勢阿美器用簡介〉,《邊政學報》2:48-52。
    桜井準也
    2006 《ガラス瓶の考古学》。東京都 : 六一書房。
    Appadurai,Arjun
    1986 Introduction: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edited by Arjun Appadurai,ed.Pp.3-63.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Chi-Lu
    1988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Taipei: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Inc.
    Conkey,Margaret W.
    1982 Boundeness in art and society,in Symbolic and Structural Archaeology,edited by Ian Hodder,Pp. 15-128.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rk,Ken R.
    1995 Theoretical Archaeology.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avid,Nicholas and Carol Kramer
    2001 Ethnoarchaeology in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des,Sean
    1997 The genealogy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in Experiencing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Western,edited by Susan Pearce, Pp.11-35. 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Hodder,Ian
    1977 The distribu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items in the Baringo distict.Man 12:239-269.
    1982 Symbols in Action:Ethnoarchaeological Studies of Material Culture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dder,Ian and Scott Hutson
    2003 Reading the Past: Current Approaches to Interpretation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motta,Vincent M. and Michiffer B ,Schiffer
    2005 Archaeological Formation Processes,in Archaeology:The key Concepts,edited by Colin Renfrew and Paul Bahn,Pp.91-95.London:Routledge.
    Pearson, Richard
    1966 The prehistoric cultures of the east Taiwan.Tokyo: Eleven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of the Pacific Science Association.
    Renfrew, Colin and Paul Bahn
    2005 Archaeology:The key Concepts. London:Routledge.
    Schiffer,Michiffer B.
    1976 Behavioral Archaeology.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7 Formation Processes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Albuquerque: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Shanks,Michael and Christopher Tilley
    1982 Ideology,symbolic power and ritual communication:a reintretation of Neolithic mortuary practices,in Symbolic and Structural Archaeology,edited by Ian Hodder,Pp. 113-139.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mmer,Uirike.
    1990 Dirt theory,or archaeological sites seen as rubbish heaps.Journal of Theoretical Archaeology 1:47-60.
    Stark,Miriam T.
    1986 The Archaeology of Social Boundaries.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einer,Annette B.
    1992 Inalienable Possessions:The Paradox of Keeping-While-Giving. 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ker,William H.
    1995 Ceremonial Trash?,in Expanding Archaeology,edited by J.M.Skibo,W.H.Walker and A.E.Nielsen,Pp.67-79.Salt Lake City: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6259502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950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50201.pdf19877KbAdobe PDF2239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