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英文部分:
Baert, P. (2005).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owards Pragmat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Doubleday. Bower, J. L., & Christensen, C. M. (1995).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Catching the Wav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1), 43-53. Buchstein, H., & Jörke, D. (2012). The Argumentative Turn Towar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bermas’s Contribution and Foucauldian Critique. In F. Fischer & H. Gottweis (Eds.), The Argumentative Turn Revisited.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Cashmore, M. (2004). The role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and procedure versus purpo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4(4), 403-426. Chiu, H.-M. (2010).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or Enduring Environmental Conflict?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High-tech industry. (Ph. D De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ESSEX. Christoff, P. (1996).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ecological moderniti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5(3), 476-500. Coe, N. M., Dicken, P., & Hess, M. (2008).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8, 271-295. Dean, M. (2010). Governmentality :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2nd ed.). Los Angles, Calif. ; London: SAGE. Douglas, M., & Wildavsky, A. B. (1982). Risk and culture : 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ryzek, J. S. (1997). The politics of the earth : 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ryzek, J. S., Downes, D., Hunold, C., Schlosberg, D., & Hernes, H.-K. (2003). Green states and social movements : environment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Germany, and Norway.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leavy, P., & O`Leary, B. (1987). Theories of the state : the politics of liberal democracy.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Ernst, D., & Kim, L. (2002).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 Research Policy, 31(8–9), 1417-1429. Evans, P. B.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 the alliance of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 B. (1995). Embedded autonomy :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 B., Rueschemeyer, D., & 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scher, F. (2003). Reframing public policy : discursive politics and deliberative practice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cher, F. (2009). Democracy and expertise : reorienting policy inqui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cher, F., & Gottweis, H. (2012). The argumentative turn revisited : public policy as communicative practice.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 (2007).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78 (M. Senellart, F. Ewald & A. Fontana Eds.). Basingstoke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République Française. Foucault, M. (2008).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8-79 (M. Senellart Ed.). Basingstoke England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Fox, C. J., & Miller, H. T. (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ward Discourse. Thousands Oaks, California: Sage. Frank, A. G. (1966).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 Gereffi, G. (1994).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 How U. 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 In G. Gereffi & M. Korzeniewicz (Eds.),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ABC-CLIO. Gereffi, G. (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8(1), 37-70. Gereffi, G., & Korzeniewicz, M.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ABC-CLIO. 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ME Sharpe. Hajer, M. A., & Wagenaar, H. (2003). 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 :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nderson, J., Dicken, P., Hess, M., Coe, N., & Yeung, H. W.-C. (2002).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9, 436-464. Hess, D. J. (2007). Alternative pathways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 activism, inno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opkins, T. K., & Wallerstein, I. (1986). 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economy prior to 1800. Review (Fernand Braudel Center), 157-170. Hsu, J.-Y. (2006). The Dynamic Firm-Territory Nexus of Taiwanese Informatics Industry Investments in China. Growth and Change, 37(2), 230-254. Hsu, J.-Y. (2009). The Spatial Encounter between Neoliberalism and Populism: Regional Restructuring under the DPP Regime in the Millennium Taiwan. Political Geography, 28(5), 296-308. Hsu, J.-Y. (2011). State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Developmentalist Strategy to Populist Subsi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5(3), 600-619. Huang, H.-H. (2012). An Investigation of Taiwan`s Persistent Environmental Plight: A Political and Ecological Critique of Science-Base Industrial Park in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Delaware. Huntington, S.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IMD. (2013). methodology and principles of analysis.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480-484. Jasanoff, S. (1990). The fifth branch : science advisers as policymak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C. (1982).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un, J. S. (200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Kohli, A. (2004). 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 political pow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eriphe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imsky, S. (2003). Science in the private interest : has the lure of profits corrupted biomedical research?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Lűthje, B. (2006). The Changing Map of Global Electronics: Networks of Mass Production in the New Economy. In T. Smith, D. A. Sonnenfeld & D. N. Pellow (Eds.), Challenging the Chip: Labor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 (pp. 17-30). Philade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McAdam, D. (1999).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e, T. M. (1989). 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tic Structure. In J. E. Chubb & P. E. Peterson (Eds.), Can the Government Govern?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Moon, C. i., & Prasad, R. (1994). Beyo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networks,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s. Governance, 7(4), 360-386. North, D.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O`Connor, J.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empal, T. J. (1999). The developmental regime in a changing world economy. In M. Woo-Cumings (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ainey, H. G. (2009).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John Wiley & Sons. Santos, T. D. (1970). The Structure of Depend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2), 231-236. 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 B. Evans, D. Rueschemeyer & T.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p. 3-43).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urgeon, T. J. (2002).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 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1(3), 451-496. Tarrow, S.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 Press. Wallerstein, I. M. (1974).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allerstein, I. M.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 essays. Cambridge Eng.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lerstein, I. M. (1980). The modern world-system II : mercantil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1600-175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allerstein, I. M. (1989). The second era of great expansion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1730-1840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Winckler, E. A., & Greenhaigh, S. (1990).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ME Sharpe. Winner, L. (1980).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Daedalus, 109(1), 121-136.
中文部分:
Beck, U.(2004)。風險社會 : 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汪浩譯)。高雄市:巨流出版。 Carson, R.(2009)。寂靜的春天(李文昭譯)。臺中市:晨星出版。 Foucault, M.(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與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出版。 Foucault, M.(1993)。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出版。 Foucault, M.(2010)。安全、領土與人口(錢翰與陳曉徑譯)。上海:上海人民。 Foucault, M.(2011)。生命政治的誕生(莫偉明與趙偉譯)。上海:上海人民。 Gilpin, R.(1994)。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楊宇光譯)。台北市:桂冠。 Harvey, D.(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 : 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王志弘譯)。臺北市:群學。 Hawken, P.、Lovins, A. B.、Lovins, L. H.(2002)。綠色資本主義 : 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吳信如譯)。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 Krugman, P. R.(1999)。全球經濟預言 : 克魯曼觀點(周翠如譯)。臺北市:先覺。 Lindblom, C. E.(1994)。政治與市場 : 世界的政治經濟制度(王逸舟譯)。臺北市:桂冠。 McDonough, W.、Braungart, M.(2008)。從搖籃到搖籃 :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中國廿一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與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譯)。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發行。 Reich, R. B.(2008)。超極資本主義 : 透視中產階級消失的真相(李芳齡譯)。台北市:天下出版。 Stone, D.(2007)。政策弔詭(朱道凱譯)。台北市:群學出版。 Studwell, J.(2014)。成與敗 : 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楊濤斌、蔣文豪與楊雋譯)。新北市:八旗文化。 Wade, R.(1994)。管理市場 : 經濟理論與東亞國家由政府主導工業化(張宗漢譯)。臺北市:五南。 Wallerstein, I. M.(1998)。 華勒斯坦訪談錄 (郭方、夏繼果與顧寧 譯)。載於柯志明(編),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擴張的第二時期(1730~1840年代)。(403-435頁)。 臺北市: 桂冠。 Wolf, M.(2006)。新世界藍圖 : 全球化為什麼有效?(李璞良譯)。台北市:早安財經。 Yin, R. K.(2001)。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台北:弘智文化。 于宗先、王金利(2003)。一隻看得見的手 : 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 。台北市:聯經。 于宗先、王金利(2012)。台灣產業發展何去何從。臺北市:聯經。 尹啟銘(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市:商周。 尹啟銘(2006)。斷鏈 : 前瞻台灣經濟新未來。台北市:天下文化。 尹啟銘(2011)。布局 : 迎接黃金年代。臺北市:天下雜誌。 王作榮(1988)。王作榮看台灣經濟。台北市:時報文化。 王志弘(2013)。戲水:人水關係的除魅與返魅。休閒與社會研究(7),21-49。 王明盛(2008)。訪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楊文科局長談中科開發經驗與展望。中華技術(78),12-19。 王相華、田玉娟(2009)。台灣六個原住民部落之山田燒墾農耕方式及其傳統生態知識。國家公園學報,19(4),10-20。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 : 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市:巨流。 王振寰(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臺灣社會學刊(31),1-45。 王振寰(2010)。追趕的極限 : 台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 臺北市:巨流。 王毓正(2010)。從奧爾胡斯公約檢視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制中民眾參與之規範。公共行政學報(35),61-117。 王綺年(2008)。國家角色與產業發展之連結:比較台灣與韓國之薄膜液晶顯示器產業。東亞研究,39(1),95-123。 王鍵(2009)。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第3冊)。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矢內原忠雄(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林明德譯)。台北縣中和市:吳氏圖書總經銷。 石田浩(2007)。台灣經濟的結構與開展 : 台灣適用「開發獨裁」理論嗎?。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朱雲漢(1992)。 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 解剖台灣經濟 :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139-160頁)。臺北市: 前衛。 朱鎮明、朱景鵬(2006)。政府效能對國際競爭力影響評析。研考雙月刊,30(6),6-23。 江可捷(2012)。社會運動中的法意識:以中科三期的法律動員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10)。 為何受僱員工薪資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3)。 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初稿。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 新世紀國家建設計劃:民國90至93年四年計畫暨民國100年展望。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台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 2012 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我國弱勢項目問題癥結、對策執行情形檢討表。取自 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08823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三民。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 : 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 吳建昌(2008)。人性的呼喚:治理理性與台灣性侵害防治政策。科技醫療與社會(6),69-110。 吳彥明(2011)。治理「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臺灣社會研究(82),171-204。 吳軍(2012)。浪潮之顛:剖析IT產業,掌握下一個黃金十年。新北市:博碩文化。 李丁讚、吳介民(2005)。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臺灣社會研究(59),143-184。 李文良(2006)。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1),387-416。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的比較。臺灣土地研究,13(1),95-133。 李俊增(2009)。法律、規訓與治理-現代權力關係中之法律形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0),1-59。 李國鼎(1978)。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市:正中。 杜文苓(2006a)。高科技產業的環境治理:全球規範與在地行動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19),169-174。 杜文苓(2006b)。 高科技產業與環境政策的挑戰。載於余致力(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157-176頁)。 台北市:世新大學。 杜文苓(2008)。高科技發展之環境風險與公民參與。台北縣:韋伯文化。 杜文苓(2010)。環評決策中公民參與的省思:以中科三期開發爭議爲例。公共行政學報(35),29-60。 杜文苓、李翰林(2011)。環境資訊公開的民主實踐課題-以霄裡溪光電廢水汙染爭議爲例。臺灣民主季刊,8(2),59-98。 杜文苓、邱花妹(2011)。 反高科技污染運動的發展與策略變遷。載於何明修與林秀幸(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35-82頁 )。台北市: 群學。 杜文苓、彭渰雯(2008)。社運團體的體制內參與及影響-以環評會與婦權會爲例。臺灣民主季刊,5(1),119-148。 谷浦孝雄(1992)。台灣的工業化 : 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雷慧英譯)。臺北市:人間出版。 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臺灣社會學刊(21),89-129。 周桂田(2004)。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默)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公眾、科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臺灣社會研究(56),1-63。 周桂田(2007)。新興風險治理典範之芻議。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179-233。 周桂田(2013)。全球化風險挑戰下發展型國家之治理創新-以台灣公民知識監督決策為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4),65-148。 周素卿(1998)。科學園區的另一種發展版本:台南科學園區。臺灣社會研究(32),125-163。 承立平(2011)。提升國家競爭力-國際競爭力評比架構之運用。研考雙月刊,35(2),10-27。 東嘉生(2000)。台灣經濟史槪說(周憲文譯)。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子倫、陳亮宇(2009)。重返民主的政策科學—審議式政策分析概念意涵與途徑之探討。台灣民主季刊,6(4),1-47。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協會。 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117-150。 邱垂發(2012)。毒性化學物質管理相關法制問題之研析。立法院法制局專題研究報告,996。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119-182。 姚名鴻(2011)。我國地方財政赤字之理論與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9),37-70。 柯志明(2006)。米糖相剋 : 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市:群學。 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市:人間坊總經銷。 韋艾德(1994)。 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1500年-2000年 (張苾蕪 譯)。載於E. A. Winckler與S. Greenhalgh(編),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57-92頁)。 台北市: 人間。 倪炎元(2000/6/26)。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市。 孫震(2003)。臺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臺北市:三民。 徐世榮、許紹峰(1991)。以民眾觀點探討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臺灣土地研究(2),101-130。 徐進鈺(2000)。廠商的時空策略與動態學習: 新竹科學園區積體電路工業為例。 徐進鈺、鄭陸霖(2001)。全球在地化的地理學: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都市與計劃,28(4),391-411。 高棣民(1994)。 殖民地時期台灣資本主義的根源 (張苾蕪 譯)。載於E. A. Winckler與S. Greenhalgh(編),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139-164頁)。台北市: 人間。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 2013年IMD「世界競爭力」我國弱勢項目因應對策及執行檢討表。取自 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08557 張俊彥、游伯龍(2002)。活力 : 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臺北市:時報文化。 許立一(2008)。公共治理主流模式的反思: 以傅柯對治理意識的解構為途徑。空大行政學報(19),1-40。 陳東升(2008)。積體網路 : 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社會學分析 。臺北市:群學。 陳泳丞(2004)。台灣的驚嘆號 : 台日韓TFT世紀之爭。臺北市:時報文化。 陳師孟等(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 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市:自立晚報社總經銷。 陳清月(2005)。提升高雄縣財政自主性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未出版,高雄。 陳敦源(2009)。民主治理 : 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臺北市:五南。 陳嫈郁(2012)。治理理論與國家職能的辯證:英國觀點。政治科學論叢(53),1-52。 彭渰雯(2006)。 後實證政策分析的理論與應用。載於余致力(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51-72頁)。 台北市: 世新大學出版社。 曾品滄(2007)。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14),1-37。 曾航(2012)。iPhone苦.悶.臺灣。新北市:人類智庫。 湯京平、邱崇原(2010)。專業與民主: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運作與調適。公共行政學報(35),1-28。 黃崇憲(2008)。 利維坦的生成與傾頹:台灣國家研究範例的批判性回顧,1945-2005。載於謝國雄(編), 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342-365頁)。 台北市: 群學出版。 黃舒芃(2013)。行政專業的規範制衡:從中科三期環評案反省環境影響評估法的規範拘束功能。台灣民主季刊,10(1),121-154。 楊友仁(2007)。產業網絡之領域化與組織治理的對話:以PC產業台商跨界生產網絡為例。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4),15-30。 楊友仁、蘇一志(2010)。不僅僅是模組化台灣資訊電子業ODM製造商的研發地理學研究。臺灣社會研究(79),51-89。 葉萬安(2011)。從管制到開放 :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臺北市:天下遠見。 臧振華(2003年10月)。華南、台灣與東南亞的史前文化關係:生態區位、文化互動與歷史過程。「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學術研討會,台北。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 : 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高雄市:巨流出版。 劉進慶(201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 : 修訂版(王宏仁、林繼文與李明峻譯)。臺北市:人間。 劉進慶、凃照彥、隅谷三喜男(1993)。台灣之經濟 : 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雷慧英、吳偉健與耿景華譯)。臺北市:人間。 蔡旻翰、顏上詠(2013)。從政策觀點與產業觀點來解析歐盟環境指令。生物產業科技管理叢刊,4(2),51-96。 蔡偉銑(2009)。技術官僚與產業升級:台灣1970年代IC計畫的重新檢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1),25-99。 豬口孝(1992)。國家與社會(劉黎兒譯)。台北市:時報。 鄭爲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臺灣社會研究(34),1-68。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 :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臺北市:桂冠。 蕭全政(2000)。 民主化對政府經濟和社會職能的挑戰與因應。載於朱雲漢與包宗和(編), 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 : 9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27-50頁)。 台北市: 桂冠。 蕭高彥(2007)。《 聯邦論》 中的憲政主義與人民主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65-108。 蕭新煌(1992)。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解剖台灣經濟 :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9-32頁 )。臺北市: 前衛。 謝宏仁(2013)。發展研究的終結 : 21世紀大國崛起後的世界圖像。臺北市:五南。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臺北市:唐山。 瞿宛文(2007)。戰後台灣經濟成長原因之回顧:論殖民統治之影響與其他。臺灣社會研究(65),1-33。 瞿宛文(2008)。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19(1),167-227。 瞿宛文(2009)。台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制經濟史的盲點。臺灣社會研究(74),49-93。 瞿宛文(2010)。臺灣戰後工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臺灣史研究,17(2),39-84。 瞿宛文(2011)。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臺灣社會研究(84),243-288。 瞿宛文、安士敦(2003)。超越後進發展 : 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朱道凱譯)。台北市:聯經。 龐建國(2010)。國家發展研究主導概念之變化及其政策意涵。社會科學論叢,4(2),104-154。 蘇碩斌(2005)。晚清帝國的臺北社會:論“社會與國家”關係下的秩序運作。臺灣社會研究(58),33-84。 |